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胜仗归来,为何赏赐只要美女?

郭子仪胜仗归来,为何赏赐只要美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家伦 访问量:3068 更新时间:2024/1/27 21:43:37

公元773年,年过70岁的郭子仪战胜了吐蕃,此战之后郭子仪名满天下,得胜归来皇帝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大声的说:臣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要美女。在场的群臣纷纷大笑,要知道当时的郭子仪已经是汾阳王,作为一个异姓王想要美人简直是唾手可得,但是为什么他找皇帝要美女呢?多年后,大家才知道郭子仪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郭子仪可以说是唐朝的第一大功臣,一生经历了7个朝代,称之为“七朝元老”也不为过。

《资治通鉴》中称他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史书为什么会对一个只要美女的人称赞如此之高呢?

郭子仪出道时就是“武状元”,但当时正值大唐繁华盛世,没有战争可打,武将没有用武之地。就这样郭子仪前半生一直在镇守边疆,再加上刚出仕不谙官场,被上司打压,官职不升反降。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年过半百的郭子仪临危受命剿灭叛军,在收复两京后被封为兵部尚书。后来讨伐史思明的时候,唐肃宗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却不设立元帅,后因指令无法统一,久久不能解决战事,反而被叛军援军所败。鱼朝恩一直妒忌郭子仪,趁机把相州之败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并在肃宗面前进谗言,郭子仪以大局为重,自己一人承担所有责任,被夺权回家休息了。

之后太原兵变,郭子仪又被封为“汾阳王”,率军伐乱。

公元762年唐肃宗病逝,唐代宗继位,宦官程元振自认为有拥立之功,因恐惧老将威严,多次离间污垢。唐代宗因听信谗言,郭子仪兵权被夺,被派去修建皇陵。

公元763年吐蕃入寇,因程元振隐瞒军情,致使吐蕃攻占长安,唐代宗李豫东逃,临危之际封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又被封为“关内副元帅”,率军抵挡吐蕃。

当时王献忠曾说:“现在皇帝东逃,国家无主,你身为元帅,废立就在你一句话”。郭子仪没有回应,李珙接着说:“你为什么不说话”。郭子仪责备他。可以看得出来郭子仪对待李氏皇朝的忠心。

自从代宗狼狈东逃后,百官都归罪于程元振,并多次弹劾。程元振非常害怕,劝说代宗定都洛阳。代宗应允。郭子仪听闻后,上表劝谏,并提出应对之策。代宗阅完奏章后对侍臣说:“郭子仪真是国家忠臣,我决定返回长安。”代宗回到长安,对郭子仪道:“我是任用你太晚,不然也不会到这个地步。”并赐郭子仪铁卷,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

这个时候的郭子仪位极人臣。后人评价郭子仪“大器晚成”,前半生最高做到太守,58岁开始率军,名声显赫。

俗话说“吃了我的吐出来,拿得我的还回来”,对一个国家来说你打了我,我就要打回去。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代宗皇帝让郭子仪率军将吐蕃赶出大唐国土。虽说郭子仪已经年过七旬但打起仗来并不输当年。单骑退回纥,看得出来郭子仪依旧很勇猛。

公元773年,郭子仪战胜吐蕃后。唐代宗封赏群臣。

皇帝就问:“汾阳王这次功劳数你最大,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出来。”

郭子仪大声说道:“臣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要美女。”

群臣纷纷大笑,心想道:“这么好的机会要什么美女,再说你汾阳王要什么美女没有。”

郭子仪又大声说道:“陛下臣就这点爱好,臣家里的美女也没有宫里的好。”

无奈之下,皇帝只好赏赐郭子仪几个美女,让他领回了家,以此作为这次的奖赏。

几年后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去世之后又被追封“太师”。

自从读了《资治通鉴》,看过了许多历史人物,再来看郭子仪要的这个赏赐是多么的明智,兵权在手那个皇帝会不忌惮?多少历史人物因兵权过大遭皇帝猜疑不得善终。

小编认为郭子仪年少的不得志,和一生的跌宕起伏让他清楚认知官场的勾心斗角,但又因本事过硬多次得到皇帝的赏识,从而位极人臣,而不遭皇帝的猜疑。

《资治通鉴》中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这是多少臣子一生的目标,但是多少人又能做到呢?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郭子仪儿子醉打公主,“我爹只是不愿当皇帝”,而皇帝的回答亮了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文臣武将因为功高震主,而遭到帝王的猜忌,最后往往不得善终。说起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大将,唐朝的郭子仪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但他不仅没有被皇帝猜忌,而且即使自己的儿子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也什么事也没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郭子仪唐朝大将,一生堪称传奇。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收复河北诸

  • 皇帝要重赏郭子仪,郭子仪:我只要6个美女,多年后知道他的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历史上,武将功高震主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在爆发战争的时候,他们在外面叱咤沙场,冲锋陷阵,为皇帝开疆扩土和守卫家园;然而真的到了和平时候,武将这个时候又非常尴尬,由于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导致军中的士兵只知道将军而不知道皇帝,而他们所立下的那些功劳也成为了皇帝最大的威胁,比如宋代岳飞。因为对

  • 岳飞含冤而死时,监斩的竟然是被宋高宗比作郭子仪的杨家将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郭子仪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被金人视为心腹大患的民族英雄岳飞在狱中不幸遇害,军民闻之无不痛哭落泪,而以秦桧为首的奸臣们则纷纷弹冠相庆。对于岳飞之死的细节,许多史料都有所记载,如《因话录》就记载岳飞死前曾在供状上题“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自己的愤慨,这一说法可谓流传甚广。至于岳飞的死因,《朝

  • 郑州侯寨与郭子仪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张钒标签:郭子仪

    郑州西郊,侯寨乡侯寨村与唐郭子仪有关。郭子仪是山西人,怎么与河南的郑州候寨,“候”与寨有关?有牵连?从何说起?郭子仪,唐肃宗时大将,山西汾阳人。时“安史之乱”,郭子仪被任命兵部尚书、兵马副元帅,与李光弼等率兵先后平定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等的叛乱,收复长安洛阳,恢复唐朝以后中兴。王肃宗李亨加封郭子仪

  • 奇丑小官造访,郭子仪以礼待他,日后小官得势后,放了郭子仪一家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威震河东,对唐朝有再造之功,受到几朝皇帝的尊宠,一生获得的良田多到数不清楚,权倾一时,功高盖主却从未遭到弹劾和质疑。很多人都知道,诸如韩信、蓝玉、年羹尧等大臣,都曾因为功高盖主而被当权者处死,下场凄凉。 那么,为何郭子仪功勋卓著,却从未被皇帝质疑,也很少被大臣弹劾呢?其实,郭子仪之所以能保住

  • 郭子仪辞权升官,谋权者争权身败,细数与郭子仪争权夺位者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郭子仪

    历史上但凡功勋卓著声望大震者,既因出类拔粹而召臣僚妒毁,也因功高震主而被君王疑忌。因之,历朝历代开国元勋或救国功臣,或失宠于“兔死犬烹”,或冤死于臣妒君疑,可谓比比皆是。然而,“再造唐室,功盖天下”的唐汾阳王郭子仪,却以其“位重恳辞,失宠无怨”、“不幸危而挟君,不因冤而报复”、“事上诚尽,朝闻命夕引

  • 郭子仪的祖坟被刨后,为啥不怪罪仇人,还跟人家一起逛街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郭子仪

    大历二年,郭子仪正在战场厮杀,却听说自家祖坟被刨了,他火急火燎赶回朝中,却没有怪仇人,还与仇人一起逛街。皇帝看着愤怒赶回来的郭子仪,以为他要兴师问罪,谁知他却泪流满面的说:“臣常年在外征战,手下士兵经常有毁坏别人祖坟的事,如今自己祖坟遭劫,是老天在惩罚我呀,这怪不得别人。”这话让皇帝和满朝文武百官诧

  • 皇帝下旨给郭子仪升官,郭子仪直接说如果接旨必死无疑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郭子仪

    说起郭子仪,我们对这个人都不陌生。郭子仪出生在唐玄宗年间,是武举出身。本来也只能慢慢的往上爬,成为一个武将。但是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时候唐朝成平日久无人可用,启用了郭子仪。而郭子仪也因为战功卓越,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整个安史之乱都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平定的。但是李光弼这个人骄横跋扈,

  • 一书生拜访郭子仪,郭子仪:快!赶紧将家中女眷藏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郭子仪

    一天,郭子仪和歌姬玩乐。正玩得尽兴,突然下人来报:“老爷,门外有一书生拜访。”郭子仪附耳一听,立即下令:“原来是他!快,让家中女眷歌姬躲起来,一律不准露面。”这位登门拜访郭子仪的书生是谁呢?他就是卢杞。此时的卢杞还是一位不知名的书生。女眷和歌姬躲到了屏风后面。随后,郭子仪和卢杞单独谈了很久。卢杞走后

  • 唐太宗请李靖教他如何打仗,李靖教到中途说:此人必反,果真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李靖

    唐朝诗人李贺在诗中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意思就是说男孩为何不带上武器去从军,要知道凌烟阁中的功臣可都是武将。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褒奖二十四位开国元勋的功业,而特意请画师将他们的相貌给画下来,并将画像给供奉在阁楼之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主要就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