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大将军薛仁贵:经大非川之败,从战神沦为常败将军?

唐朝大将军薛仁贵:经大非川之败,从战神沦为常败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旧城闲谈 访问量:4353 更新时间:2024/2/4 14:42:46

历史上打了胜仗而加官进爵的将军不计其数,人人都说将军是个鲁莽、神经大条的职位,殊不知他们熟读兵法,在战场上排兵布阵,通过一些细微之处才能打赢战争。

他们保家卫国,不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小心思,只会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一个好的朝代要想繁荣昌盛,就要有一个好的将军镇守一方,才能稳住一个国家,才能不用引起不必要的战火。

唐代大将军薛仁贵,从兵卒做起,一步一步走向战无不胜的大将军,所向披靡,后半生却打了败仗,沦为常败将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薛仁贵虽出身寒门,世世代代都以务农为生,但他依旧谨遵父愿,从小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同时也为他后来成为大将军奠定基础。

成家之后的薛仁贵在妻子的劝说下,选择投军,刚开始,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后来在一次打仗中,斩杀了敌军的将领,从此,他便在军中开始小有名气。

再到后来,太宗攻打安市,薛仁贵穿上白袍,骑着战马直奔着敌军而去,部队里的人一看,前方是一个无名小卒在冲锋陷阵。

当下便信心大增,大家都开始奋勇杀敌,敌军阻挡不住,四处逃散。太宗看到这个人这么勇敢,当下便任命薛仁贵为游击将军。

唐高宗继位后,想要试试薛仁贵的能力,便让他射穿五层盔甲,盔甲坚硬无比,如果没有很强的能力,是不可能射穿的,没想到薛仁贵一箭就射穿了,唐高宗目瞪口呆,连声叫好。

唐高宗显庆三年,薛仁贵在贵端城,斩杀了高丽士兵三千余人。次年,又在横山偶遇高丽的大将,只见他手搭在弓上,精准一拨,高丽的士兵陆续应声倒地。

薛仁贵的射箭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时九姓铁勒率众十万,派一些骑兵来阵前挑战。薛仁贵一连射了三箭,便射死了对方三名大将,敌军大吃一惊,全部投降。

夜晚敌军突袭,薛仁贵以不变为万变,强势反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还拿下了高丽三座城池,后来又带领两千人斩杀高丽万余人,高宗大喜,封他为平阳郡公。

薛仁贵征战多年,一生戎马,从未打过败仗,可这次,他的战神称号不能保持下去了,由于战争失利,他输给了吐蕃的军神钦陵。

在薛仁贵的带领下,唐朝对外的战争一直处于优势,可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战神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也会有失利的时候。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就背叛了唐朝,开始走向唐朝的对立面,他们找到唐朝的战略失误,逐渐开始攻克。

在唐高宗那一年代,唐军主要在东部战场上厮杀,先后攻克了高丽、新罗等国家,所以就忽视了西部地区的防御。

而吐蕃就趁机攻打唐朝的西部地区,唐军措手不及,无奈之下,李治命薛仁贵联合附属国吐谷浑一起抵抗吐蕃。可是唐军这一路上并没有得到吐谷浑的支持,只能孤军作战,自给自足。

薛仁贵考虑到远程作战的问题,根据吐蕃运送粮食的劣势,作出了一系列的布局,打算自己率领一部分将士们突袭敌方,趁他们没有防备时一举歼灭。

再由他的副将郭待封,带领一部分将士们等在乌海外进行接应,可万万没想到,这么周密的计划,还是出现了纰漏,最后还为之付出惨痛的教训。

郭待封因不满李治的安排,不甘心成为薛仁贵的副署,违背军令,并没有按照薛仁贵的计划行事,而是带着粮草缓慢的进入了乌海,被吐蕃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薛仁贵的粮草已尽,也没有后援,没有办法,只好选择退守大非川,这时,吐蕃又派二十万大军开始乘胜追击,薛仁贵敌不当众,连连后退。

只能与吐蕃大将论钦陵求和,把唐朝的附属国吐谷浑让给吐蕃所有,这场仗打得一败涂地。

回到长安后,李治就治了他的罪,由于他之前战功赫赫,所以并没有把他处死,免了他的死罪,把他夺官削爵,贬为平民。

开元681年,李治念其薛仁贵之前的功勋,重新任用他,把薛仁贵派去西边平定高丽叛民。于是,满头华发的薛仁贵再度成为唐将。

69岁的薛仁贵站在阵前,没有了当年的骜,突厥将军问他是何人,他缓慢抬起了头,说道:“薛仁贵”。突厥人群一阵唏嘘。

这时,突厥将军道,“薛将军在流放象州后就已经死了,怎么会死而复生”。薛仁贵缓缓摘下了头盔,突厥人一看大惊失色,眼睛里充满了惶恐。

这一次,薛仁贵不再冲锋前线,在幕后智慧,大败突厥,斩杀了上万人,赢得了这场人生中的最后一仗,云州之战归来,他被册为幽州都督。

当年那个战神好像又回来了,也好像从未消失过,薛仁贵一生戎马,在战场上厮杀了一生,他不该为那一个污点而被世人耻笑,人们更该看到的是他英勇的身姿。

云州之战,薛仁贵成功了,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也战胜了自己,填补了之前的遗憾,带来了薛家200年的永垂不朽。

当一代战神,垂暮之年,奄奄一息,挥舞不动刀枪棍棒时。他的脑子,依旧是那么的机灵敏捷,并且比壮年时还要好,这就是智慧的神奇之处。

曾经的他三支箭就攻克了九姓铁勒,如今的他又脱去了头盔便吓跑了敌军,成就了薛家将的光辉。

云州之战后,薛仁贵逝世,这一战,一雪前耻,重新拾起了他当初光辉的历史痕迹,也展现了将门的铁骨铮铮。

人们不该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他年轻时就立志报国,后来参军后也一直拼搏在前线,保家卫国,一代战神,人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的功勋伟绩。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用戟猛将,薛仁贵屈居第三,第一横扫千军,吊打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薛仁贵

    戟是古代兵器兵器之一,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戟是刺击劈砍组合兵器,相对较为沉重,所以古代能用戟者多为猛将。可以说戟是古代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霸气兵器,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史上用戟的猛将都有哪些?五、

  • 曾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5万大军出征吐蕃,却遭受前所未有的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乃是将门之后,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但是后来家道中落,及至薛仁贵的时,已是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后来薛仁贵应征入伍加入唐朝军队,先是在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于大军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单枪匹马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因此大军得以解围

  • 要看薛仁贵,还是保剑锋版的过瘾,新版《隋唐演义》还是差点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岸花游戏标签:薛仁贵

    近期,小编看了一下新版的《隋唐演义》,觉得里面的薛仁贵还是差了点意思,还是保剑锋版的看起来更过瘾点。薛仁贵,出生于公元614年,为唐朝初期大将,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电视剧为了艺术效果,往往都会将人物神化,塑造得完美无缺。但在保剑锋版的薛仁贵中,还是比较客观地向人们讲述了薛仁贵荡气回肠的一生,领略

  • 神将薛仁贵的一个猪队友,害他打了一生中唯一的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薛仁贵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的大名,说是地球人都知道,一点也不夸张。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诸多军事奇迹。薛仁贵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为救援被敌军团团围困的唐朝将领刘君邛,他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

  • 唐朝薛仁贵是个忠臣,为什么他的孙子却要反唐?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薛仁贵

    在历史上,薛仁贵确实是个真人。他一生当兵,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事迹广受赞誉。薛仁贵有个孙子叫薛刚,后来薛刚反唐,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有小伙伴会说薛仁贵是英雄,但谁能保证他的子孙后代都是伟大的呢?就像封建社会一样,历代开疆辟疆的君王如龙似凤,后代却没有继承他的优良基因,一代不如一代,导致改朝换

  • “白虎星君”薛仁贵,在巨蟒指引下得到方天画戟,从此无人能敌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薛仁贵

    传说薛仁贵是“白虎星君”下凡,在变成大boss之前,一直也经受着一些悲惨遭遇,正如人们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饿其体肤”,确实就是这样,薛仁贵原本富裕的家庭突然出现意外,导致自己穷困潦倒。直到后来薛仁贵打怪升级,不断配齐自己的装备,才终于成为人们后来熟悉的盖世英雄,可是在他最开始投奔

  • 历史上最强的三大神射手,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只能排最末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薛仁贵

    弓箭,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武器,古人常说“十八般武艺,弓矢第一”,可见弓箭在古代的地位。而在战场上,要想建功立业,必须要有一身过硬的箭术,因此,历数古代名将,大部分都是有名的射手。那么,在这些人中,谁的箭术最高明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历史上最强的三大神射手。第三名,薛仁贵,唐朝名将,于唐太宗贞

  • 四大用戟高手,薛仁贵吕布不是最强,此人用戟,风云色变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薛仁贵

    和枪,剑一样,方天画戟也是一种古代兵器,因为戟上有着彩绘吊饰,所以又称作画杆方天戟。方天画戟较为花哨,实战中用的人较少,是因为这个武器对于使用者的要求特别高,现在小编为大家介绍几位用戟高手。吕方郭盛同为《水浒传》中的人物,他们使用的都是方天戟,不同的是吕方骑胭脂如龙马,持朱红画杆方天戟。郭盛坐下白马

  • 将军三箭定天山: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薛仁贵,为何会被唐高宗革职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可以算是唐朝的一个传奇人物了,当众人还在钦佩秦琼之胆略、尉迟之勇猛的时候,我的目光早已被一个叫薛礼的吸引。他因为妻子一句话投军,从此一战成名,靠三箭定天山,令敌人闻风丧胆,如此一个传奇人物,却往往被众人所忽视。应征入伍本名叫薛礼,字仁贵,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虽然祖上世代为官,可到了薛仁贵这一代

  • 一将无能,拖累三军;薛仁贵兵败大非川,10万大唐虎贲全军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薛仁贵

    他征战数十载,留下了“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神勇收辽东”等无可比拟的不朽功勋,并因惯穿一袭白袍作战故而得名“神勇白袍将”,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他就是大唐名将——薛仁贵。蔡东藩在通俗历史小说《隋唐演义》中评价其:以少胜多,有战必克;贾言忠所谓:“勇冠三军,良非虚语”。然而,这样一位战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