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傻皇帝唐宣宗:差点被粪坑呛死,登基后一雪前耻?原来是装傻

傻皇帝唐宣宗:差点被粪坑呛死,登基后一雪前耻?原来是装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沈烈康 访问量:940 更新时间:2024/1/14 4:24:28

要说谁是中国历史上最能“装”的皇帝,那第一非唐宣宗李忱莫属了。装疯卖傻36年,熬死了四任皇帝,还差点被人扔进茅坑淹死,最终被一群宦官推举上位。可当这位“傻子”坐上皇位之后,立马就变成了一个正常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傻皇子李忱

大家好,我是小智!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子,因为出生较晚,李忱甚至比自己的侄儿还要小。由于是庶出,加上母亲之前还是一个卑微的宫女,这也注定了李忱母子俩在宫里得不到多少宠爱。随着小皇子慢慢长大,宫里人逐渐发现这孩子有些不对劲,不仅体弱多病,而且脑子似乎还有些问题。

李忱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总是孤孤单单一人呆在角落不知道做什么,其他皇子也经常合伙欺凌他。十一岁那年李忱被封为“光王”,那些比自己年纪大的侄子总是阴阳怪气地叫李忱“光叔”,奈何李忱是一点都不反抗,时间久了,宫女太监都不拿他当回事。

某天,李忱进宫觐见郭太后,没想到半路遭遇刺客偷袭,李忱侥幸躲过一劫,可当护卫赶来时,发现李忱尿了一裤子。从此以后,李忱变得更加沉默,说话都不利索,目光呆滞,大家都觉得他被吓成了失心疯。

元和十年唐宪宗突然驾崩,唐穆宗李恒继位。唐穆宗比李忱大15岁,他对自己这位幼弟十分照顾。期间李忱生了一场大病,奄奄一息,唐穆宗前去探望时突然看到李忱从床上跳了下来,拱手作揖。一旁的侍从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李忱是被烧坏了脑子。没想到唐穆宗却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这位弟弟将来必是一位英才!

只可惜穆宗仅在位五年就去世了,他的离世也使李忱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先后上位,这三人在还是皇子时就没少欺负自己的“傻子”皇叔,李忱又会经历哪些屈辱?

登基后的真面目

他是历史上最能忍的皇帝,被自己亲侄儿丢进茅厕差点淹死,结果被捞出来后,发现他居然在茅坑中玩了一整天粪便。

唐文宗登基后,经常变着花样羞辱自己的傻叔叔,有次文宗在十六宅大摆宴席,邀请诸位皇亲国戚参加,李忱受邀也在宴上。过程中热闹非凡,觥筹交错、欢笑声不绝于耳,唯独李忱一人不言不语,坐在位置上默默吃东西。

文宗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捉弄叔叔的机会,他忽然说到:“谁能让朕的光叔说话,重重有赏!”众宾客自然明白这话什么意思,轮番上阵,各种挑逗、戏弄李忱,但他仍不为所动。

所有人都被李忱的呆样逗乐,文宗甚至不顾帝王风度,笑得前仰后翻,但会上有一人笑着笑着却突然觉得不对劲,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不动,如果这个“傻”是装出来的,那也太可怕了!突然冒出这个想法的就是颍王李炎,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甚至觉得有些毛骨悚然,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李炎登基。

唐武宗李炎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傻叔叔”不简单,碍于关系李炎又不能在明面上除掉李忱,所以只能在暗地里使手段。为验证李忱的傻是不是装的,武宗带他去骑马射猎,想尽办法让他坠马,就是想看看李忱会不会躲避马蹄。

没想到李忱也是个狠人,硬接着马蹄不闪,被踩得吐了血,一瘸一拐地回了家。后来武宗又搞了几起意外,推台阶、丢水里,都被李忱躲了过去,最后李炎也是不装了,直接派人把自己亲叔叔五花大绑,丢到了粪坑里。

李炎派了个太监过去打探情况,结果太监回来禀报道:李忱不但没被淹死,还在茅坑旁边玩了一整天屎。武宗气得牙痒痒,这时有个宦官仇公武给了他一个建议,不如直接叫人拿刀捅死李忱,这下总该凉凉了吧?

登基后的政绩

这群宦官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扶持的“傻子皇帝”,居然在登基之后变了一个人,不仅励精图治、整治官吏,甚至还将的垂垂暮已的晚唐带入了一个“小贞观之治”。

唐武宗听取宦官仇公武的建议,派他去给丢在茅坑里的李忱来一刀,没想到仇公武非但没杀掉李忱,反而把他捞出来藏在粪车里,他一直觉得这个傻子亲王对自己日后操控朝局有大用,于是在偷偷将他送出宫外后,李忱一路难逃,躲在一个寺庙里做和尚。

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食用过量丹药病死在大明宫,李炎死前太子未立,几个儿子也过于年幼,无法治理朝政。宦官们见机会来了,便推出李忱,试图拥立一个傀儡皇帝,把控朝局。就这样,李忱被莫名其妙地被推上皇位,许多人都反对让个“傻子”当政,可无奈斗不过宦官。

正当宦官集团洋洋得意时,他们猛地发现,这个傻子好像变了一个人。李忱的眼神自从坐上皇位上之后变得不再呆滞,反而充满坚定,说话也不像之前那般磕磕绊绊,而是铿锵有力、条理清晰。宦官们终于明白唐武宗为什么耗费大半辈子也要除掉李忱,他居然装疯卖傻整整36年!

虽然平常表现地像个傻子,但李忱的执政能力并不弱,在宫中深居多年,多少也见过父辈们的执政本领,加上常年被排挤在外,李忱能以一个外人的视角看清大唐存在的问题。所以一上台便用雷霆手段解决这群宦官,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个,一时间宦官们人人自危,再也不敢造次。很难让人想象,这位杀伐果断的皇帝,居然是个“傻子”。

朝廷局势稳定之后,李忱又把目光放向北方。自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侵占了许多河西地区,李忱派出张议潮,让他在暗中秘密准备兵马,等时机成熟一举进攻吐蕃。果然,在发动起义之后,大量被攻陷的河西区域再次归复大唐。

可以说,晚唐正是出现了李忱,才能再苟延残喘几十年,他在位时期的表现,值得人们称他为“小太宗”。好了本期的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本期的视频,可以给小智一个点赞关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下期再见!

标签: 唐宣宗

更多文章

  • 唐宣宗生母郑太后,从预言开始,以高寿而终,宫女出身的两朝国母

    历史人物编辑:生生有你标签:唐宣宗

    韦贵妃、韦昭容二嫁李世民,王娡苦心经营谋后位,玉环仙姿过人获专宠。在要求女人“三从四德”的古代,二嫁之女似乎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她们或是成为别人眼中钦佩的对象,亦或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这些再嫁女子中,也不乏有成为宠妃或登顶后位之人,不管是处于政治原因,还是因其自身美貌,她们都代表着一段传奇。"小太

  • 河南这座寺庙,唐宣宗在此出家7年,与少林寺齐名,知道的人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敦敦画动漫标签:唐宣宗

    对于我国的传统古村落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寺庙来说,很大程度上都保留了传统风格,并蕴含了极为淳朴的民风民俗,因此流传至今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我国的河南省,大约有4万多个村落,这些古村落中分别都留下了不同风格的历史遗迹。追溯我国的历史,在河南省中最为著名的一些城市有洛阳、开封,那么除此之外在河南南阳淅

  • 爱美人更爱江山?既然爱,唐宣宗为何还要赐美人一杯鸩酒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唐宣宗

    当大唐国运日渐衰落之时,唐朝第十六位帝王——唐宣宗执政时期力挽狂澜,励精图治,延缓了些许帝国衰落的速度,由此也创下了“大中之治”的盛世景象。然而正是这位历史上的明君,却在对待其私人感情之时,显得比较奇葩,用虚伪、阴狠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也毫不为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让我们一起来细看唐宣宗的那段奇葩

  • 唐宣宗有小太宗之说,为何他能中兴大唐,实际上不过是虚有其表

    历史人物编辑:子园谈古今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母亲是孝明郑皇后,在35岁时,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等拥立下登基为帝。在位十三年,享年五十岁。由于宣宗在位时,年号为大中,故史家以“大中之治”称之,并且将将唐宣宗比作唐太宗一样的明君。应该说,宣宗这个皇帝相当的不错,欧阳修在编写《新唐书》

  • 江西这座寺庙,是“禅林清规”的发祥地,唐宣宗曾在此当过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爆笑曹大华标签:唐宣宗

    江西虽然低调,但是这里的景点众多,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武功山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旅游景点,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些名山或多或少都跟道教有关,似乎江西的佛教景点不多,其实江西还是有很多佛教景点的,而且历史非常久远,地位也非常高,比如今天要说的百丈寺,它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百丈山上,是国内佛教十大古寺庙之

  • 唐宣宗的母亲郑氏本是一介奴婢,她是如何成为太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唐宣宗

    “小太宗”唐宣宗的母亲郑氏,即孝明皇后的一生堪称传奇,她在被唐宪宗临幸之前,不单单只做过郭贵妃的侍女,更曾是镇海节度使李琦的侍妾,也就是说郑氏算是二婚,甚至不能称之为婚,毕竟在李琦那里她只是侍妾,在唐宪宗这里,她在他生前也没有封号,地位很低。直到唐宪宗去世后,她才成为太妃,又在儿子登基后成为太后,进

  • 唐最后的“明君”唐宣宗:出身低微装傻半生,执政时期毁誉参半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唐宣宗

    ◆文:刚子聊历史◆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卷首导语说到唐朝的帝王,有三位不得不说。第一位是开启大唐盛世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第二位是实现“中兴之治”的唐玄宗李隆基,第三位则是被后世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这三位帝王刚好代表了唐朝的三个历史阶段,太宗李世民开启了早期强盛的唐王朝,睿宗李隆基扭转

  • 唐宣宗:从“无心计”的弱智亲王到“攻心计”的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唐宣宗

    文:雨夜读史唐朝中后期,宦官取得了禁军的领导权,因此很多时候皇帝的继任者往往不是皇帝说了算,而是由手握兵权的宦官决定,宦官们一般会拥立上一任皇帝的儿子或者兄弟作为新一任皇帝。但是,有一位幸运者比较特殊,他是以“皇太叔”的身份继任皇帝的。这位幸运者,就是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李忱。如果古代有奥斯卡影

  • 唐宣宗李忱,一生装“傻子”,继位之后却成为了一位贤臣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唐宣宗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朝代,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历史时期。盛唐与中晚唐的分水岭在于安史之乱,我们所知道的大唐盛世是在唐代初期和盛唐,在安史之乱之后,大唐依然屹立不倒,但遗憾的是,这150年里,大唐已经没有了盛唐的辉煌。唐朝末年,全国动荡不安,藩镇纷争,大唐的国运动荡。这是中国有史以来

  • 唐宣宗,继位前装傻充愣三十六年,唐朝后期小太宗,可惜难挽颓势

    历史人物编辑:小志爱风景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生,长庆元年封光王。至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即皇帝位,时年三十六。元和十五年,宪宗被杀,他才十岁。穆宗是他的哥哥,敬宗、文宗、武宗,都是他的侄儿。“幼时,宫中以为不慧,····历太和、会昌朝,愈自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