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最后的“明君”唐宣宗:出身低微装傻半生,执政时期毁誉参半

唐最后的“明君”唐宣宗:出身低微装傻半生,执政时期毁誉参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明毅 访问量:4660 更新时间:2024/2/1 4:40:36

◆文:刚子聊历史

原创作品,洗稿

抄袭必究

卷首导语

说到唐朝的帝王,有三位不得不说。第一位是开大唐盛世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第二位是实现“中兴之治”的唐玄宗李隆基,第三位则是被后世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

李忱

这三位帝王刚好代表了唐朝的三个历史阶段,太宗李世民开启了早期强盛的唐王朝,睿宗李隆基扭转牝鸡司晨的局面,然而后期宠幸杨贵妃,经安史之乱,曾经强盛的唐王朝迅速走向了藩镇割据

国势日下的境地。唐王朝后期能被人们所熟知的帝王也只有唐宣宗李忱了,可见他的历史知名度还是非常高的。

凄惨的前半生

唐宣宗李忱,本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生母孝明皇后郑氏,原为叛将镇海节度使李琦的婢女,李琦兵败后,郑氏被纳入宫中做了最低贱的婢女,后被宪宗临幸,于公元810年生下李忱。

古代讲究出身,母亲身份低微,李忱虽贵为皇子,但地位并不高,属于可有可无被忽视的一类人。

公元820年,哥哥唐穆宗李恒继位,李忱受封光王

论辈分,李忱是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李炎的皇叔。老爸是皇上,哥哥侄子也都是皇上,光王李忱的日子应该不会太差,但事实并非如此,光王李忱在登基前的36年里,不光没有享受到亲王该有的富足生活,还多次命悬一线。

唐朝后期,宦官几乎凌驾于皇权之上。先是宪宗不明不白的死于药物中毒,后是唐敬宗年仅18岁便一觉睡过去了,后继文宗

武宗的上位都离不开宦官的“鼎力相助”。可以说唐朝后期,谁坐皇位是由宦官决定,身为李唐宗室的光王

李忱,在朝局频繁变动的日子里,反而是自己的“不慧”形象让人遗忘了。

虽然人人都认为光王是个十足的痴呆儿,但武宗李炎却不这么认为,他不光看到了光叔的憨愚表象,还悟出了貌似痴呆下的深不可测。

身为天子,身边留着这样一个人,迟早是个祸害!

后来,种种“意外”频频降临到光王身上。要么是和皇帝一起玩马球时突然从马上掉下来,要么就是在宫中走着走着,忽然就会被什么东西绊跟头,一骨碌从台阶上滚了下来……

总之,没有哪一次不是摔得满身伤痕

鼻青脸肿。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光王和大臣们随同天子出游,期间众人又聚宴敞饮,酒后回宫时天色已晚,大家都有些醉意。自然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个倒霉的光王又一次从马上“意外”坠落,昏倒在冰天雪地中。

唐武宗料定,这次光叔恐怕是回不来了,甚至连丧事都开始准备了。可是第二天光王依旧是一瘸一拐地站在了武宗面前。

他好像有上天眷顾,无论有多少“意外”就是死不了。最终,武宗横下了心,决定一劳永逸解决这个潜在的麻烦。

随后的某天,光王被四个小宦官,五花大绑扔进了宫厕。至此,武宗终于放心了,但他不知道的是:光王只是消失了。

操纵这一切的正是大宦官:仇公武。

公元846年,武宗病逝。而那个让人遗忘的光王李忱却突然出现在长安,在宦官仇公武

马元贽的操控下,李忱这个“痴儿”登上了皇位,成了唐王朝的第十六位帝王,史称唐宣宗。

卸下戏装,宣宗前期政绩多

昔日的痴儿李忱,转眼成了金銮殿上的真龙天子。这一刻最高兴的莫过于宦官仇公武了,他需要的就是个傀儡,也正是因为李忱的“痴傻”,仇公武当年才救他,进而竭尽全力地扶光王上位。

李忱登基后,忽然变得与之前判若两人,他神色威严

目光从容,言谈举止沉着有力,决断政务有条不紊。

这一刻,拥立李忱的宦官傻眼了,可一切都晚了。隐忍大半生的李忱,一上位就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当其冲者就是强势宰相李德裕,李忱正式执政第二天就罢免了李德裕及其同党,结束了几十年的牛李党争,建立了自己的执政班子,朝政为之一新。

而后,李忱以唐太宗为榜样,并将《贞观政要》书写在屏风上,时常阅读勉励自己,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限制宦官干政。

除了内政上的一系列改革,处理对外关系,唐宣宗更是政绩斐然:

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继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外的最大胜利。

宣宗时代,唐王朝虽称不上太平盛世,但起码也算是承平之局,就连一直以来作为帝国心腹之患的藩镇割据,在宣宗一朝也显得相对平静,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后世历史给予了李忱很高的评价:

宣宗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迄于唐亡,谓之小太宗!

晚期铸成大错,将唐王朝带入深渊

唐宣宗早期勤政爱民,将唐王朝逐渐

回正轨,但让人遗憾的是这像是一个病重之人的“回光返照”。

宣宗后期,也走上了历任李唐天子的老路,他开始迷恋长生不老

服食丹药,结果造成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于公元859年驾崩。

临终前,宣宗将皇子李滋托付给宦官王归长

马公儒

王居方等人。但最大的问题是除了这三人没有别人知道宣宗的遗诏,这就让人钻了空子。

宦官王宗实借掌握禁军的优势,矫诏另立了郓王李温继位,是为唐懿宗(同时改名李漼)。原本已经被宣宗压制的宦官势力,此番借拥立之功,又重新抬头。

事实证明,李漼并不是一个好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沉迷酒色朝政废弛,短短几个月时间便爆发了农民起义,但懿宗却只热衷于歌舞升平,整日泡在纸醉金迷中。

由于连连征战和懿宗的穷奢极欲,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民间到处是饿殍遍野的惨状,大唐帝国已经显露出亡国的迹象。

结语

唐宣宗李忱在登基前的36年,靠着装疯卖傻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意外,登基后缔造了“大中之治”,但这更像是一个帝国行将就木前的回光返照,晚期立储的不明之举,更是将唐王朝推向了无底深渊。

在宣宗时代,人们依稀还能瞥见一抹来自盛唐的余晖,可当大中时代一结束,黑暗便无情地吞噬了人们的目光。在宣宗身后,各种内忧外患纷至而来,把大唐帝国带向了覆灭。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诙谐的角度解读历史,关注刚子聊历史,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唐宣宗

更多文章

  • 唐宣宗:从“无心计”的弱智亲王到“攻心计”的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唐宣宗

    文:雨夜读史唐朝中后期,宦官取得了禁军的领导权,因此很多时候皇帝的继任者往往不是皇帝说了算,而是由手握兵权的宦官决定,宦官们一般会拥立上一任皇帝的儿子或者兄弟作为新一任皇帝。但是,有一位幸运者比较特殊,他是以“皇太叔”的身份继任皇帝的。这位幸运者,就是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李忱。如果古代有奥斯卡影

  • 唐宣宗李忱,一生装“傻子”,继位之后却成为了一位贤臣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唐宣宗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朝代,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历史时期。盛唐与中晚唐的分水岭在于安史之乱,我们所知道的大唐盛世是在唐代初期和盛唐,在安史之乱之后,大唐依然屹立不倒,但遗憾的是,这150年里,大唐已经没有了盛唐的辉煌。唐朝末年,全国动荡不安,藩镇纷争,大唐的国运动荡。这是中国有史以来

  • 唐宣宗,继位前装傻充愣三十六年,唐朝后期小太宗,可惜难挽颓势

    历史人物编辑:小志爱风景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生,长庆元年封光王。至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即皇帝位,时年三十六。元和十五年,宪宗被杀,他才十岁。穆宗是他的哥哥,敬宗、文宗、武宗,都是他的侄儿。“幼时,宫中以为不慧,····历太和、会昌朝,愈自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

  • 他是花间派创始人!一首《菩萨蛮》打动唐宣宗,最终却被埋没!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唐宣宗

    提起温庭筠,作者心中又是百感交集。他是大唐第一才子,却因时代格局而没有功名;他是花间诗派创始人,他的“填词”名动天下,为皇上青睐,却又不得见;他出身没落贵族,没有享受到“官二代”的风光,终究是饱受打压,郁郁不得志;他因长得丑,在那个“郎才女貌”的大唐盛世,终究没埋没…他像唐伯虎、金圣叹等很多文人一样

  • 唐宣宗,史称小太宗,却为大唐王朝埋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唐宣宗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所有封建王朝中相当兴盛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唐朝共经历了二十一任皇帝,存在了二百八十九年的时间。唐朝是隋朝之后的王朝,隋朝末年帝王昏庸无能,各地战乱四起,当时的唐国公李渊也借着这个势头顺势起兵。在各地势力云集的隋末,最终脱颖而出的还是李渊带领的李唐势

  • 吃货皇帝唐宣宗都闹出过什么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加科技范标签:唐宣宗

    有许多的国家都有这生物入侵的现象而生物入侵在中国却没有泛滥,那是因为只要你将这个未知生物做的美味就会有许多的吃货来吃,最后这也未知生物只能走上人工养殖的道路,使中国美食千变万化,而今天我要说的是唐宣宗,他不仅自己爱吃还会赏赐大臣很多的食物来吃,可是唐宣宗自己爱吃但是大臣们可能不爱吃,当时唐宣宗还因这

  • 唐宣宗李忱:唐朝最厉害的皇帝之一,“小太宗”名副其实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唐宣宗

    史书记载的唐宣宗李忱可是号称小太宗,他任职内吏治清明,打击宦官,文治武功都彪炳史册,中后期中也就唐宪宗能一较长短了,大中之治就是其一手开创的成果。唐宣宗很传奇,继位之前的他以痴傻而韬光养晦,最终天命所归,河湟十一州的收复更是被大书特书。有唐一朝,唐宣宗算是名气不小了,他是第十六位皇帝,而仅仅五十年之

  • 戏精本精唐宣宗:装疯卖傻伪装自己,成功逆袭君临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唐宣宗

    上次说到唐穆宗三个儿子轮番当皇帝,不知道是不是就没有这个天潢贵胄的福分,都早早的驾崩了。接下来谁来坐这个位子呢?那时候最有权势的当属官宦头子马元贽,他一拍大腿想到最适合的人选——光王李忱。李忱是唐武宗的叔叔,马元贽把他接进来封了皇太叔,便是立为皇储的意思。大家说这很好呀,老李家的江山没有易主,还是自

  • 唐宣宗李忱,如何艰难继承皇位,治理国家实现“大中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奇人奇史奇闻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也是唐穆宗的弟弟。在唐武宗去世之后,他就在宦官的拥护之下登基为帝。在他统治期间,他兢兢业业地处理国家政事,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国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整顿吏治,严格限制宗族以及宦官手中的权力,并将在甘露之变中被污蔑的官员全部平冤昭雪。而在对外关系方面,他

  • 唐宣宗李忱生平是怎样的,他有什么故事?唐宣宗李忱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唐宣宗

    宣宗李忱(公元810~公元859年)在位时间:公元846~公元859年曾用年号:大中谥号:无庙号:宣宗安葬地:贞陵公元810年,唐宪宗李纯之子李忱出生,原名李忱。公元846年,宦官马元贽等人矫诏拥立李怡即位,是为唐宣宗。公元848年,李党领袖李德裕被罢黜后,流放至崖州而死。公元859年,唐宣宗李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