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僧的弟子,只因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惨被唐太宗腰斩,害惨房玄龄

唐僧的弟子,只因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惨被唐太宗腰斩,害惨房玄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安内史 访问量:654 更新时间:2024/1/8 3:26:17

腰斩,是古代最残忍的刑罚之一,能够有幸享受此刑的,还是寥寥无几的,一般不是昏庸至极的皇帝不会随意判下此刑,一般不是罪大恶极,也不会被判此刑,都要死了,也没必要这么残忍。

但是这人,却在被千古传诵的伟大帝王李世民的手上,被腰斩了,而这人,其实说来,也不是犯了什么祸国殃民之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何唐太宗李世民要将此人腰斩?

这人,就是辩机和尚,辩机和尚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也算是唐玄奘的弟子了。

据他在《大唐西域记》卷末的《记赞》中叙述,他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

后因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

仅仅因为和高阳公主私通就被腰斩?这明显不符合唐朝开放的背景啊,唐太宗自己的女人还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不清不楚来着,为何就偏偏要斩辩机和尚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高阳公主何许人也,高阳公主本是唐太宗的第十七个公主,深得唐太宗喜爱,后来更是嫁给了开国功臣房玄龄的第二个儿子房遗爱,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之后,对高阳公主百般宠爱,就是一个模范老公,而且房遗爱文武双全,乃一时人杰。

但是可能是房遗爱经常出征,还是房遗爱更偏向武将,文采稍弱,不合高阳公主之意;而高阳公主又恰好遇到了当时才高八斗的辩机和尚,辩机和尚那就不用多说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长相秀美,加上当和尚的那张嘴都厉害,很快就让高阳公主觉得辩机和尚才是此生真命天子。

后面就不用多说了,房遗爱那顶绿帽子都能把天捅破了,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房遗爱只是普通的驸马爷也就算了,但是房遗爱家可不是那么简单啊!

清河房氏出身山东高门,房玄龄受封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房玄龄又以“房谋杜断”成为唐太宗建国治国的左膀右臂,高阳公主能嫁入房家足见太宗对房家相当的重视。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高阳公主和《大唐西域记》执笔人高僧辨机的风月案,成为其遭受世人诟病的最大罪名:起因是与房遗直争嗣,直接导致高阳公主在太宗面前失宠。在这个时候御史又发现高阳公主和高僧辨机私情得到物证宝枕。唐太宗才知道高阳公主与和尚淫乱,于是震怒下旨赐死辩机,杀奴婢十余。

在《资治通鉴》中故事更加完善丰满,赐死又改为腰斩。从宋朝仁宗以后,高阳公主和辨机的不伦之恋成为铁板钉钉的正史,也是高阳公主化为淫荡史料形象的开始。

反正吧,辩机和尚是被杀了,理由是与高阳公主通奸,但是古代的驸马是没有选择权的,哪怕知道公主出轨了,也不敢说什么,而房遗爱更甚,甚至比以前对高阳公主还要好。

在唐太宗死的时候,高阳公主丝毫没有伤心之色,可见高阳公主对唐太宗杀死辩机和尚有多恨。

在后来的时候,高阳公主甚至要挟房遗爱谋反,扶持拥立荆王李元景称帝,但是哪会是唐高宗李治的对手?谋反失败,高阳公主被唐高宗李治赐自尽,而房遗爱也被赐死,诸子配流岭表。

高宗派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无忌借此机会将吴王李恪也牵连进来,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杀。

而房家也几乎被唐高宗李治清洗殆尽,不复唐初威势。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偷情,但是也有历史学家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此事有太多疑点。

高阳公主和高僧辩机的疑案成为高阳公主遭受世人诟病的最大罪名,但是在较早成书的《旧唐书》根本没有提及此事,而是由百年之后宋朝编纂的国史《新唐书》欧阳修等史学家权威写下,于是从宋朝仁宗以后高阳公主和辨机的事件是为正史,也是高阳公主化为淫荡史料形象的开始。如今因为没有更为详实的史料佐证,所以尽管后来研究者对此事提出种种考证质疑,但仍不足以推翻《新唐书》为高阳公主的定位。

标签: 房玄龄

更多文章

  • 隋朝灭亡的根不在杨广,在杨坚,这一点被房玄龄一眼看穿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房玄龄

    西晋末年后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国再次陷入了分据割裂的状态,直至隋朝的建立。才终于又一次实现了大一统,它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道亮眼的分水岭。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开创了科举制广纳贤才、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的大隋王朝。享国仅三十七年。隋朝历经了四位皇帝,

  • 唐朝名相房玄龄的老婆有多厉害,连李世民都说怕了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房玄龄

    房乔,字玄龄,在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名列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尊宰相二十二年。要说他和唐太宗的关系,一个字叫铁,两个字叫瓷实,三个字叫没话说。贞观元年,李世民在举行封赏的时候就曾感叹:“房玄龄运筹帷幄,把握全局,功劳最大,当位列第一。”在他老年病重之时,李世民还亲自把他接到宫中来照顾。这样

  • 一代贤相房玄龄,治家那么用心严厉,为何会被儿子搞得家破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出身山东高门清河房氏,受封梁国公,总领百司,执掌政务长达20年之久,与杜如晦被视为唐太宗建国治国的左膀右臂,人称“房谋杜断”。同时,史学家在评价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说他:“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甚至,李世民评价他:“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可以说,房玄龄绝对是一把治国的好手

  • 一代贤相房玄龄,善于治国却不会管理家庭,死了还要被儿孙拖累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房玄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往今来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理想。“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然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哪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呢?就像我们知道的一样,优秀的老师往往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在大唐名相房玄龄身上,我们看到了史不绝书“房谋杜断”的赫赫

  • 李建成见李世民人才济济,就将其部下调离,房玄龄:此人绝不能走

    历史人物编辑:庖丁读史标签:房玄龄

    其实早在唐朝建立前,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关系就已经势同水火了,不过李建成毕竟是太子,有着天然的优势,他看到李世民手下人才济济,心里非常恐慌,手下人就给他支招,把他们都调离秦王府,调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那么李世民就没有威胁了,于是乎,李建成就通过各种方式说服李渊,秦王府的幕僚就一个个的调走了,这时候担任秦

  • 房玄龄死后,儿子结局如何?长子废为庶人,次子因谋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房玄龄

    相信了解唐朝历史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一个成语叫“房谋杜断”。这个成语是指李世民在位时的两个功臣——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二人同心协力,传为美谈。二人皆不是平庸之辈,在李世民征战天下,夺取皇位和创立贞观盛世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此功臣,想必大家都会觉得,生前位高权重,死后必定荣

  • “争风吃醋”从何时才有?原来是李世民嘲讽房玄龄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房玄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要是有一对正在热恋中的恋人,一方与其他异性有了暧昧关系,另一方就会大发雷霆、心存妒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争风吃醋”,其实这个称谓自古就有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还是出自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里面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和贤相房玄龄及其夫人。房玄龄和房夫人李世民在平定天

  • 房玄龄等在《晋书》中“塑造”了一个暴君,借以“反讽”唐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房玄龄

    “暴君”苻生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第二位皇帝苻生,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变态、最凶虐的暴君之一。据《晋书》卷112《苻生载记》,苻生是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三个儿子,自幼独眼,生性残暴,勇猛好杀;他的哥哥献哀太子苻苌死后,被立为太子。苻健死后,苻生即前秦皇帝位。在位期间,他残暴不仁,任意杀人——大将强怀与晋

  • 房玄龄是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房玄龄

    在唐太宗的众多大臣中,房玄龄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我们现在熟知的“房谋杜断”一词就包含着对房玄龄谋划能力的赞扬。事实上,从唐代开始,房玄龄就受到非常多的认可。唐太宗李世民称赞房玄龄运筹帷幄,有安定社稷的大功。而在房玄龄去世之后,他更是将房玄龄的画像放在了凌烟阁功臣画像的第五位。《新唐书》中,房玄龄的形

  • 李世民命令房玄龄回家“振夫纲”,房照做后,李却哭笑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房玄龄

    古代的好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他们有几个能做到一辈子只娶一个老婆的呢?那些只娶一个老婆的,都是家里穷。要是家里有钱,你看他要娶几个?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谋士房玄龄就是一个稀有物种,他很爱他的妻子卢氏,但卢氏就是一个大醋坛子,酸得很呐!想他房玄龄,18岁举进士,授羽骑尉,跟随李世民出生入死,是扶持李世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