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的时候,为什么安禄山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呢?

安史之乱的时候,为什么安禄山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忘的历史 访问量:1806 更新时间:2023/12/22 6:38:03

安禄山以为自己大权在握,岂料给他人做了嫁衣。

公元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接受群臣朝拜时旧病复发中途离场。几日后安禄山的心腹大臣严庄宣布:安禄山传位晋王安庆绪,自己当太上皇养病去了。

自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安禄山。而实际上,安禄山已被安庆绪等人联手诛杀,埋于其床底的大坑中。

一代枭雄,连个葬礼都没举行,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安禄山的崛起

安禄山是一名胡人,准确说是突厥人。他自幼以自己的血统为耻,总是身在突厥心在唐,老想跑去大唐发展。

换别人可能就是想想,安禄山则是敢想敢做。

他不仅自己逃跑,还拉上突厥将军安道买的儿子一起逃跑,结果可想而知,将军的儿子失踪可不是小事,自然全面搜捕,于是安禄山二人被抓了回去。那一年他才10岁。

好在他的后爹也是位匈奴将军,安禄山才逃过了责罚。

然而此事之后,他归唐的初心不变。为了以后能出人头地,安禄山学习了多门外语,据说他除了母语,还能说5种语言。

安禄山的发迹,与唐朝名将张守珪脱不了关系。

据说安禄山偷羊被张守珪抓住,本来他准备处死安禄山,结果安禄山声称有办法消灭两个部族。

张守珪觉得这小子有点意思,便留在身边做亲兵,后来干脆收为义子。

现在看来,安禄山偷羊可能是有意为之,就是想引起张守珪的注意。不管怎么说,安禄山凭借军功和张守珪的提拔,算是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公元740年,安禄山被朝廷任命为平卢兵马使。

安禄山很会做人,擅长迎来送往,不仅将往来路过平卢的官员们都招待好,还送了不少财物。

这些人到了朝中自然要替安禄山说好话,于是唐玄宗对他的印象很好,安禄山的官也就越做越大。

到了公元742年,朝廷在平卢设置节度,不出意外的,由安禄山出任平卢节度使。于是安禄山掌控了一个藩镇的大权。

此后,安禄山的人生仿佛开了挂一样,升官加爵、平步青云。

公元744年,朝廷任命他兼任范阳节度使,这样他便控制了第二个藩镇。

安禄山不断拉拢当地官员,又和权臣李林甫搭上线,这些人都替他说好话,唐玄宗对安禄山更加信任。这才使得安禄山有机会成为杨贵妃的干儿子。

据说安禄山每次进宫,都是先去看望杨贵妃,再去拜见唐玄宗。

唐玄宗问起他为何如此,安禄山答道:他是胡人,胡人是以母亲为尊。

唐玄宗听后不仅不生气,反而称赞安禄山孝顺。

后来安禄山被朝廷任命为御史大夫,这样他便经常有机会进宫面圣。于是他更加卖力地讨唐玄宗欢心。

当时,安禄山已经是个巨型肉球,据记载其体重330斤。然而他还可以灵活地旋转跳舞,唐玄宗常常被他的憨态给逗乐了。

由于安禄山高超的演技,唐玄宗对安禄山完全放下了戒心,真把他当儿子对待。安禄山求官,一律准许。

于是,公元751年,安禄山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此时他掌握三镇之兵,整个唐朝几乎一半的精兵都在他手中。

此时的安禄山已经有了反心,然而他还不敢反,因为朝中有个他特别忌惮的人,那就是宰相李林甫。

安史之乱的前奏:除掉李林甫

虽然李林甫此人名声不太好,但是他确实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只要李林甫在位一天,安禄山就不敢有任何反意。

前面提到,安禄山当上御史大夫后,经常入宫面圣,李林甫往往陪伴唐玄宗左右。

当时的安禄山仗着唐玄宗的恩宠,面圣时行礼很草率,只是微微弯腰罢了。

李林甫也不说他,但是命令同为御史大夫的王鉷好好行礼,王鉷一套礼仪做得行云流水。

此时,安禄山才吓得背后发凉,再也不敢敷衍行礼了。

这段内容每次看都觉得很奇怪,安禄山在怕什么?最后,我只能找到一个解释,那就是李林甫当时散发出的气场很吓人。安禄山一定是出于本能感觉到了危险。

但是光这样,不至于阻碍安禄山谋反。李林甫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他对人心的把控到了极致。即使远隔千里,他也能知道你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每次安禄山与李林甫交谈,李林甫总能猜到安禄山在想什么,然后提前说出来。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次次如此,这换成谁不怕?

因此,每次安禄山与李林甫交谈,都如坐针毡,生怕自己的小秘密被他发现。

安禄山的手下从宫中回来,安禄山总会先问李林甫说了什么。

如果李林甫夸他,他就高兴得手舞足蹈。如果李林甫指责他,他就害怕得睡不好觉。

总之,这李林甫已经成了安禄山的心病,只要有李林甫在,安禄山只能做个乖宝宝,根本没没有胆子谋反。

于是,除掉李林甫的事情便提到了安禄山的议程中。

很快,安禄山找到了一个强力盟友,那就是杨国忠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亲戚,靠着杨贵妃的关系得到重用。此人能力不行,但是野心不小,竟然窥视李林甫的宰相之位。

于是安禄山与杨国忠联手,设计诬陷李林甫,使得唐玄宗不断疏远李林甫。后来李林甫病逝,他们依然不罢休。

当杨国忠如愿当上宰相后,他又和安禄山闹翻了,于是向唐玄宗告状安禄山意欲谋反,可惜他的水平比李林甫差多了,根本奈何不了安禄山。

自此,安禄山谋反的最大障碍排除了。

安史之乱爆发

此时的安禄山已经掌握唐朝半数精兵,于是他私下大肆铸造兵器,为此特意修建一座城池来存放。

又请求担任多马政官职,得到准许。他又私下将管理的马匹都调走,自此安禄山谋反的准备已经完成。

公元775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为安史之乱拉开了序幕。

安禄山起兵的理由挺有意思的,他不是说唐玄宗昏庸无道,而是声称唐玄宗下密旨召他率军讨伐杨国忠。

从这点看,安禄山这人挺记仇的。

当时唐朝的国策是外重内轻,绝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边镇,朝廷中心区域反而没什么兵力。

当时唐朝认为只要抵御了外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点犯了和当年的罗马一样的错误,只不过罗马更惨,被反叛的蛮族雇佣军给平推了。

这时候朝廷一边号令全国勤王,一边临时将百姓武装起来,组建军队抵御。就连皇宫的守卫都是临时由商贩组成的。

这样的军队,哪里是安禄山的对手,于是他麾下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不断攻城掠地。很快便拿下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就连洛阳都落入了安禄山手中。

可惜,由于安禄山为人暴虐,造了过多杀戮,这也导致各地抵抗非常激烈,其攻势逐渐放缓,最后止步于潼关。

安禄山在攻下洛阳后,建国称帝,国号燕,史称伪燕。

后来唐朝各路秦王兵马陆续赶到,加上唐肃宗李亨登基,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朝内部的力量得以整合,于是安史之乱进入到了双方相持不下的阶段。

无法避免的杀局

此时,安禄山还未露出败相,只不过兵锋受阻而已,唐军还无力消灭伪燕军队。

然而此时的安禄山却过得很不好,他原本就很肥胖,此时他越来越胖了,而且身上开始装痔疮,眼睛也看不清东西了。

他因为身体的难受,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对大臣们多有打骂。

说实在的,以他这样的状态,已经不适合统帅麾下的军队了,他应该早日让贤才对。

结果他还没想清楚这个问题,已经有多人对他动了杀机。

第一个是他手下第一心腹谋士严庄。

安禄山从起兵前的准备工作,起兵后的进军路线,包括内政、战略,全部都是严庄帮安禄山谋划的。

可以说,严庄才是安史之乱的幕后推手。

然而,自从安禄山的病情加重后,喜怒无常。就连严庄也没少受安禄山的刑罚。

严庄可是自诩天下第一聪明人,怎么受得了这种奇耻大辱?于是他开始谋划除掉安禄山。

但是他只是一个文人,出谋划策没问题,搞后勤也行,杀人,他是万万做不来的。所以他需要找几个帮手。

最终严庄选中了安庆绪和李猪儿。

安庆绪的作用,是在没有了安禄山之后,用来稳定伪燕朝廷,继续与唐军作战。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二儿子,安禄山起兵之时,他的大儿子在京城刚完婚,于是被唐玄宗处死了。

也就是说,此时安庆绪才是安禄山的长子,安禄山的位置应该由安庆绪继承。

然而,此时的安禄山却宠信段氏,因此想立段氏的儿子为太子。

谁不想大权独揽,谁不想继承家业?安庆绪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因此对安禄山非常不满。

然而不满归不满,他可动不了安禄山,毕竟安禄山这人太谨慎了。

不过他动不了,有人动得了,此人便是李猪儿。这也就是严庄为何要拉李猪儿入伙的原因。

李猪儿是安禄山身边的亲信宦官,安禄山由于肥胖,平时穿衣服都要四个人服侍,李猪儿就负责帮安禄山顶起大肚子上的肉。

可见安禄山对他多信任。

然而安禄山不知道,李猪儿恨透了他。

原来,李猪儿是从突厥跟着安禄山一起跑出来的,从小就跟随他左右。

然而安禄山为了放心,亲自用刀将李猪儿给阉割了,强行让他做了个宦官。

李猪儿作为一个男人,安禄山此举可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可惜他知道,如果杀了安禄山,自己也活不了,才一直不敢动手。

这次有安庆绪和严庄给他撑腰,他自然没了后顾之忧,于是欣然入伙。

三人联盟就此成立。

于是,那天安禄山提前退朝后,李猪儿找个没人的机会,摸进安禄山的房间,一刀将他解决了。

接着,安禄山被埋入床底的大坑,再由严庄宣布安庆绪继位。

由于此前安禄山的身体一直不好,连处理朝政都困难,因此没人怀疑这件事。这也就是为何严庄选择此时动手的原因,天下第一谋士果真名不虚传。

此后,安庆绪称帝。可惜好景不长,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帝。

而李猪儿则在杀死安禄山后不知所踪,以严庄做事的严谨,李猪儿极有可能被灭口了。

至于严庄,他的下场最好,竟然得到了善终。在伪燕军队接连不利的时候,他早早地提出投降,条件是保障他的安全。

唐朝方面为了尽早结束安史之乱,答应了他的条件,授予他从三品的司农卿职位。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唐肃宗可不想经常看到他。于是找了个借口,把他贬官,当了难江县县尉。不过至少得到了善终。

安禄山的一生,一直在追逐权力。为了权力,他付出了许多,失去了许多,最后落得众叛亲离被自己最亲近的人杀了。

他努力了一辈子,最后只到了一年多皇帝,便被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他奋斗了一辈子,意义何在呢?

渴望权力没什么问题,可前提是你要有理想,没有理想的力量只是暴力,没有任何价值。而没有力量的理想,也只是空谈罢了,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安禄山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大唐开疆拓土,犹如卫青霍去病一般,相信他的人生会变得不一样的精彩。

标签: 安禄山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安禄山的儿子,反叛唐朝,却被唐朝封王,奉入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安禄山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八年多的战乱对唐朝的影响极为深远。伴随着这场战乱,更是出现了许多奇葩事,比如安禄山的一个儿子曾反叛唐朝,但战争结束后,却被唐朝封为郡王,还奉入凌烟阁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此人就是唐朝历史上“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军节

  • 你以为我在“洗白”安禄山,你错了,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安禄山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一个朝代,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提起唐代,我们就想到了飘逸潇洒的李白,想到了倾国倾城的杨玉环,想到了千古明君李世民,想到了朗朗上口的唐诗。唐朝为后人留下的珍贵财富,我们几代人都挖掘学习不完。在深刻挖掘唐朝历史文化时,我们也不免为这样一个盛世王朝的陨灭感到惋惜。众所周

  • 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不是安禄山造反,而是断了百姓的口粮

    历史人物编辑:老张聊史标签:安禄山

    大唐的统治根基,是广大的“良家子”。良家子,不论男女,成年之后就可以分田。有露田和永业田两种,人死之后,露田收回国家,永业田可以自由继承。法律规定,田产每年都要重新分配一次,但地方官为了省事,基本不会去重新分。随着人口增涨,到武则天时期,全国田亩就分无可分了,而且伴随着大族的土地兼并。新成年的良家子

  • 揭开杨贵妃为安禄山洗澡的真相后,杨贵妃和安禄山真的有染吗?

    历史人物编辑:西施小女标签:安禄山

    不管是《新唐史》还是《旧唐史》,“杨玉环沐浴安禄山的真相”当然没有记载在正史中,但这个“真相”几乎都记载在野史中。司马光在我们所知道的《资治通鉴》中也注意到了这件事。安禄山本人的形象就不太好,体型粗壮,头发浓密,像个野蛮人。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花了很多钱贿赂大臣,让他们在唐玄宗面前为他说好话。很多

  • 安禄山有何能耐,让杨贵妃亲自给他“沐浴更衣”安禄山的谋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安禄山

    公元251年,大唐帝国的皇宫里正在举行一场特别的仪式。只见,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被众人用彩色的布条包裹着抬到了正殿当中。随后,胖子爬进了一个水缸里。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从一旁走了出来,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始给这个胖子洗澡。这个胖子叫做安禄山,一旁给他洗澡的女人叫做杨玉环。那么,杨玉环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下

  • 唐玄宗如此宠爱安禄山,安禄山为何要造反,换做任何人都选择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安禄山

    提起安史之乱,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次战争。唐朝正式因为这场战争,由盛转衰。之后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辉煌。而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其中负主要责任的绝对是安禄山。由于安禄山的带头起兵,才有后来声势浩大的造反。其实,安禄山造反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他并不是说被逼无奈的,相反,安禄山很受唐玄

  • 安禄山如此嚣张却很怕一位奸臣,如果他活着,安禄山还敢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青鸟之鸣标签:安禄山

    唐玄宗李隆基平定韦后的叛乱,前期励精图治,是一代明君,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在后期,唐玄宗开始飘飘然,沉迷于美色之中。此时的朝,朝廷被一位奸臣所控。这位奸臣手段非常害人害的竟然让别人感激自己,甚至藩镇节度使都忌惮他。这位有名的奸臣就是李林甫。李林甫出生于名门世家,所以从小就精通音律,很有学识。他这个人

  • 安禄山与杨贵妃的真实关系:没有绯闻,只是一起“学跳舞”?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安禄山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当年为讨好杨贵妃,甘愿拜这个比自己小16岁的女人为干娘。唐朝有“洗三”的习俗,即新生儿出生第三天,要给他(她)洗澡,穿上新衣服,以图消灾解难、逢凶化吉。于是,在安禄山生日过后的第三天,“干娘”杨玉环就把他召至宫内,先是命人给他洗浴,然后以一个彩色大轿抬着游行。一群宦官、

  • 专家发掘千年唐墓,看到墓道壁画后推断:墓主或是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安禄山

    位于我国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南15公里的田庄村中有一个流传了千年的古墓传说。相传在村中的大墓中埋有一位能施法降下冰雹的“雹神”李佐车。《汉史》记载:李佐车是秦末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就从他口中说出来的。他去世后,汉高祖念其战功特下诏为其在全国各地建庙祭祀

  • 杨贵妃安禄山绯闻之谜,杨贵妃死后安禄山为何痛哭几日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安禄山

    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绯闻”,主要是源自“贵妃洗禄儿”一事。这件事不仅被野史演义所记载,就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提到。相比司马光的隐晦记载,野史演义中记载的内容更符合绯闻之说。我们先看一下司马光是如何描述“贵妃洗禄儿”的,是说安禄山过完生日第三天,杨玉环将其召进宫来“洗三”,玉环用锦绣做成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