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宗李豫,明代宗朱祁钰,这两个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唐代宗李豫,明代宗朱祁钰,这两个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 访问量:2839 更新时间:2024/1/30 16:29:58

庙号制度源自于商朝,一开始只有“太高世中”四种,谥号则是源自于周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庙号和谥号,不过西汉时又恢复了。和谥号不同,庙号的获取资格要严格得多,非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君或皇帝不能拥有,商朝三十多个国君只有七个人有庙号。

两汉时期也严格遵循了这种制度,比如西汉只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皇帝刘询四人有庙号;东汉光武帝刘秀取消了汉成帝刘骜、汉平帝刘衎的庙号,汉献帝则取消了汉和皇帝刘肇、汉安皇帝刘祜、汉顺皇帝刘保、汉桓皇帝刘志的庙号,原因就是认为他们不够格。

后世之所以庙号开始泛滥,一是王莽带头破坏,比如上面提到的汉成帝刘骜、汉平帝刘衎就是他上的庙号,二是曹魏的曹叡开了个不好的头,因为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太祖或高祖,后面皇帝的庙号都是"宗",可是曹操庙号太祖、曹丕庙号高祖,曹叡庙号烈祖打破了这一传统和惯例,自此以后庙号和谥号一样成为了皇帝死后的标配,几乎人人有份。

也正因为如此,一开始的“太高世中”肯定不够用了,所以后世要么是拿来主义从谥法中找庙号,要么就干脆自己创造个庙号出来,不过不管怎么说,“太高世中”绝对是最好的庙号,其含金量比其他庙号要高得多,当然也就不是随便一个皇帝能拥有的了。

铺垫了这么多,回到今天的问题上来,历朝历代庙号虽多,但是以“代”为庙号的还是屈指可数,中国历史上只有唐代宗李豫和明代宗朱祁钰两位皇帝,那么同样是代宗,这两个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李亨长子,也是嫡皇孙,小时候深受唐玄宗喜爱,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两都,继位之后颇有作为,先是除去权臣李辅国,任内又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安史之乱后的混乱局面。

《新唐书》评价李豫:“代宗之朝,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这个比较客观,《旧唐书》则有点夸张:“古之贤君,未能及此”,不过唐代宗李豫都算得上是一位明君,所以他死后群臣上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则是“太高世中”之一的世宗,不过因为要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所以改为唐代宗。

《后汉书·窦何传》注解:“代,犹世也。”所谓的世代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唐代宗原本的庙号是高大上的唐世宗。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原本他是没资格做皇帝的,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皇太子朱见深年幼,为避免主少国疑,又是明朝生死存亡之际,所以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帝,不过随着明英宗归来和夺门之变成功后明英宗再次登基,如何对病逝的朱祁钰盖棺定论就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

明英宗为朱祁钰上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钰也是唯一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可以说明英宗对待朱祁钰有点过分,给个这么差的恶谥,连个庙号都没有,明宪宗朱见深倒是大度得多,即位后下诏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不过仍然没有上庙号,一直到南明时期的明安宗朱由崧才给朱祁钰上庙号代宗。

《说文》注解:“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也就是代替和更替的意思,明代宗朱祁钰的代其实是代替明英宗当皇帝之意,虽然承认了朱祁钰皇帝的合理,不过却也强调了明英宗的正统。

一言以蔽之,唐代宗李豫的代是世代之意,明代宗朱祁钰的代则是代替的意思,虽然都是代宗,但是含义却是截然不同。

标签: 唐代宗

更多文章

  •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为何会举兵造反?唐代宗:是朕负他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唐代宗

    经过763年、8年的时间,唐朝终于平定了安史的混乱。但是仅仅两年后,唐朝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叛乱,甚至托本和会费都出兵帮助叛军。但是唐大宗对这场叛乱表示同情和愧疚,并对大臣说自己对不起那个叛军!那么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叛乱呢?这场有争议的叛乱又是谁呢?平定唐朝安史之难,三将军的专业最高,可以说是中兴唐

  • 唐代宗:不爱江山爱元振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考量?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唐代宗

    不知道大家读历史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皇帝都特别宠爱奸臣 ,甚至到了至死不渝的地步,简直就是不爱江山爱奸臣。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宰相杨国忠不仅逼迫安禄山造反,而且在潼关之战的时候,还敢胡乱指挥,导致哥舒翰大军全军覆没,叛军兵临城下,害得玄宗皇帝仓惶出逃。按照道理来说,杨国

  • 765年,尼姑冒充沈皇后被唐代宗处死,柏杨:说不定她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唐代宗

    呵呵,乍看标题,是不是容易联想到南宋的“尼姑冒充柔福帝姬”案?别搞混了,今天咱要聊的是“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唐朝睿真皇后沈氏。睿真皇后的真实名字,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后世的野史小说中她叫“沈珍珠”。为了方便叙述,笔者暂且也以此名称呼她吧。沈珍珠的出身背景很不错,“世代冠族”;她本人的外貌应该也很

  • 唐代宗李豫:被宦官拥立上位,却是唐朝斩杀宦官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漫说历史标签:唐代宗

    生于乱世治乱世,治罢乱世开太平,谁说中晚唐没有旷世明君生于乱世治乱世,治罢乱世开太平,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是大唐史上第一个以皇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有人说他是“昏君”,也有人说他是“明君”,他就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唐代宗李豫。图源影视说到唐代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说到安史之乱,大家耳熟能详,它是大唐王朝

  • 唐代宗李豫宠爱独孤氏,尸身保留数年不舍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唐肃宗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新唐书评价其为“盖亦中材之主也”。而在旧唐书中,得出“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的结论。图片来源网络公元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762年即位,次年平定安史之乱。李豫在位期间,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779年去世,庙号代宗,谥号睿文

  • 李辅国之死疑云重重,唐代宗李豫并不是幕后黑手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唐代宗

    从开元盛世的中后期开始,唐朝就逐渐陷入了宦官专权的漩涡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宠信高力士,唐肃宗李亨宠信李辅国,这促使了唐朝宦官集团的逐渐形成。李辅国是李亨留下的宦官集团的首领,他在李亨晚年权倾朝野,在政治斗争中囚禁张皇后,拥立唐代宗李豫,成为了独霸朝政的权臣。他甚至将刚刚即位的李豫当作傀儡皇帝,把朝廷当

  • “爷爷、父亲”太会玩,唐代宗:当不了历史明君我就当痴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唐朝第九位皇帝;他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孙。出生于唐玄宗十四年(公元727年),原被封为广平王,后进封为楚王;公元762年唐代宗在宦官李辅国的拥立下即位登基,唐代宗也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完全因宦官的拥立而登基的皇帝。公元779年,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

  • 此人军事能力那么差,凭什么戏耍唐代宗,还成了藩镇割据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代宗

    大唐亡于藩镇,藩镇割据始于安史降将田承嗣。常识告诉我们,有本事玩割据的都是军事才华超强的牛人,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田承嗣其实是个武力值奇低的“常败将军”。降将、常败将军,这两个标签与“割据第一人”无论如何都不兼容,可田承嗣却无视个人短板,凭借让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在战场上连连败北的情况下,将朝廷玩

  • 唐代宗李豫:为什么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唐代宗

    引言:他身为长子,生于盛世,备受宠爱,他英姿威武,统率千军,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再造李唐一统河山。同样是他却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位由宦官拥立的帝王。他在位十八年,革除时弊,乱后求治,为什么最终还是无法让大唐帝国重现昔日的辉煌?唐朝究竟经历了怎样一个错综复杂、内忧外患的时代?他情路波折,爱憎分明,拥有一颗仁

  • 李倓为保护唐代宗而亡,唐代宗将其追谥为承天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唐代宗

    自古以来皇室之中很难有真正的兄弟感情,皇帝对兄弟们都是十分猜忌和防备,唯恐兄弟对皇位产生威胁,但是唐朝却有这么一位王爷,生前没有当过皇帝,薨逝后却被皇帝哥哥追谥为承天皇帝。这个王爷就是唐代宗李豫的弟弟建宁王李倓,那么李豫为何会在弟弟李倓薨逝后追封他为承天皇帝,其中有何缘故?在李豫和李倓的爷爷唐玄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