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征、范仲淹、曾国藩史上获得“文正”谥号的大臣,谁成就最高?

魏征、范仲淹、曾国藩史上获得“文正”谥号的大臣,谁成就最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古今千秋原创 访问量:1282 更新时间:2024/1/19 7:07:31

说起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正公,赞美之词无以复加。他们不仅学问高,而且政治远见也是享誉盛名,在这些文正公中,有这几名在当时比较出色,魏征范仲淹司马光曾国藩,那么谁的影响最深呢?

魏征是唐朝的一代文臣,作为著名的谏臣,他多次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太宗李世民的过失,因此唐太宗经常的把魏征比喻成自己的镜子,魏征对于社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进作用。这是值得历史称赞的。

宋朝时真正造成深远影响者还得说是范仲淹、司马光两人。范仲淹虽然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但是他大胆革新,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学等方面都做出了令人钦佩的成绩。另外,历史上对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警句也是颇为赞赏。成为了后世人的模范。

司马光经历四朝,一直兢兢业业,他曾经说过"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的佳话。他还主持修纂《资治通鉴》,为世人留下了一部巨著。司马光对于其一生成就也是比较难得。

明朝论起具体成就,其中成就最高的毫无疑问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的成就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当时的晚清不太被看好,在许多方面存在漏洞。他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军、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兴办工厂和学堂、倡导并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等。虽然当时曾国藩的一番作为无异于对朝廷的革新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但是他所代表的终究是落后势力,所以对于现代人来看还有封建王朝的愚昧。

在当时的情况下,曾国藩的成绩并不能被磨灭。他平定太平天国,避免了因内耗导致的国力衰减;兴办洋务工业,其中的安庆内军械所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个近代化兵工厂。另外,曾国藩还主动要求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他派出赴美留学生培养了许多人才。这对后来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起到了奠定作用。

所以说,曾国藩的成就可以说在这些文正公里面算是最高的了。虽然离不开时势造人,但是他也算功不可没。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刀下留人:盛怒下的唐太宗是怎么被魏征一句话劝乐的?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魏征

    【引文】起初,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因事犯罪被关入狱中,自恃品秩高,谩骂陈仓县尉尉氏人刘仁轨,仁轨命人用乱杖将他打死。岐州的州官上报朝廷。太宗大怒,命令将刘仁轨斩首,但还不明白:“县尉算得什么,竟敢杀我的折冲都尉!”又命将刘仁轨押至长安当面质问他。刘仁轨说:“鲁宁当着陈仓百姓的面如此侮辱我,我实在是忿恨之

  • 魏征死后,唐太宗曾为他失声痛哭,为何最后却下令毁掉他的坟墓?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魏征

    魏征:直言纳谏还是沽名钓誉?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

  • 魏征一生规劝唐太宗,却在死后被皇帝怒砸墓碑,是唐太宗太无情?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魏征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唐太宗李世民也算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存在。而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跟随父亲举起义旗,最后定鼎天下。在刚刚创造的唐朝社会之中,唐太宗对治理国家的方法还不是十分熟悉。而当时最熟悉国家治理知道的就是唐太宗手下的那些臣子了,唐太宗当时虚心纳谏向魏征学习,可在魏征死后不久唐

  • 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到废朝五日,为何后来又怒砸其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魏征

    唐太宗虽然是夺位当的皇帝,但他的功绩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千古明君。正是因为唐太宗创立了“贞观之治”,才让“大唐”一步步变成“盛唐”。当然唐太宗能够建立盛世,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是他能够慧眼识英、举贤纳谏,就说明他是个有主见的君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每个人都与唐太宗有着深厚情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凌

  • 唐太宗李世民要杀魏征,女子拦下,最终挽救了一代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魏征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的进谏受谏之举,也为后世历代树立了榜样,真是如此吗!他们君臣之间真的没有猜忌吗!真的很亲密吗?在我看来,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这个君臣之间的故事,不过是他们之间默契配合的游戏罢了!为了留名于史册,何必如此说!有两个原因!1、大家想一想,李世民是怎么得到皇位的,是

  • 李世民想娶弟媳做皇后,魏征讲了1个故事,唐太宗乖乖放弃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魏征

    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在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埋伏着,他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此人就是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李世民决定杀了自己的哥哥,这样太子之位就是他的了。等到李建成途径玄武门的时候,李世民突然之间冲了出来,他拉弓射箭把李建成射死了。弟弟李元吉慌

  • 在魏征去世后,为什么李世民下令将他的墓碑给推倒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魏征

    在历史上魏征和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是敢于直谏的忠臣,另一个是善于纳谏的帝王,两人之间的关系传为千古佳话,为历代君臣之典范。在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伤心欲绝,为他废5天。然而,不久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的态度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命人直接把魏征的墓碑都给推倒了。那么,唐太宗李世民到底为什么会有如

  • 唐朝知名宰相魏征是如何以身作则影响李世民以俭治国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魏征

    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刚正磊落,守法不移。他身为朝廷的国公、宰相,由于敢于直言相谏,因此深受皇帝李世民的高度信任和重用。李世民把他喻为历史的一面“镜子”。魏征身上具备许多优秀品质,其中节俭朴素可堪称世人的楷模。他提倡节俭治国,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由于李世民采纳了魏征提出的“偃武修文”的主

  • 从死囚走到位极人臣的千古名臣,历史上的魏征有多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魏征

    魏征,一个能从死囚走到位极人臣的千古名臣,一个力压“房杜”的伟大人物,他的下场有多惨,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公元643年,太子太师魏征病逝,时年63岁。唐太宗李世民非常伤心,为了魏征废朝五日,就是大家都不上班了,悼念魏征。追赠魏征司空,位列三公。相州都督,谥号“文贞”。这种谥号已经是绝无仅有了。这还不够

  • 魏征的人生经历有多坎坷负责?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强哥去旅行标签: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被尊称为“魏文忠公”。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风波和坎坷,但最终以卓越的才华和智慧在唐代的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魏征出生于隋末乱世,魏征最早当过道士,也当过隋朝底层官员,后来在瓦岗军中担任谋士,而后又归降李唐,再之后又被窦建德抓了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