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知名宰相魏征是如何以身作则影响李世民以俭治国的呢?

唐朝知名宰相魏征是如何以身作则影响李世民以俭治国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西北小生活 访问量:375 更新时间:2024/1/19 3:06:19

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刚正磊落,守法不移。他身为朝廷的国公、宰相,由于敢于直言相谏,因此深受皇帝李世民的高度信任和重用。李世民把他喻为历史的一面“镜子”。魏征身上具备许多优秀品质,其中节俭朴素可堪称世人的楷模。他提倡节俭治国,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由于李世民采纳了魏征提出的“偃武修文”的主张,又对边境各少数民族和四邻各国采取了较好的安边政策,因此,四海安定,国家兴盛。于是,陶陶欲醉的李世民,不断地在宫中大会宾客,四邻来使,他不惜万金,铺张欢迎。众大臣们都在尽情地称贺,唯有魏征坐在一旁,默默不语。他在想什么呢?他望望各人筵前,山珍海味,丰盛无比,金杯银盏,醇(chún,酒味纯美)香四溢。再看看这宽大的金殿,熏香缭绕,四周摆着各种形制精美的几、案、格橱、钟鼎玉石,金银诸器,锃锃发光。一切多么富丽堂皇呀!是啊,国家兴盛了。李世民这样陶陶,是不是忘记了前三年的艰难?是不是忘记了隋炀帝挥霍无度,奢侈误国的教训?是不是忘掉民心不可失?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家方才兴盛,如何保持这兴盛呢?魏征想到这里,感到这是当前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必须立即提醒李世民。

在酒席筵上,魏征利用李世民让他发表见解的机会,饱含深情地说:“陛下,今日国家内外安定,初见兴盛,臣为此喜泪沾襟。可是,臣又有所忧虑,国家值此方兴未艾之时,陛下安居这富丽典雅的宫殿,饱享这钟鼎玉食,金银珠宝之乐,会不会‘居——安——忘——危?’”魏征一字一顿地吐出了“居安忘危”四字,然后又疾如迅风地接着说道,“陛下,树根不深,枝叶不茂!水源不足,水流不远。当今国家初兴,根基不厚,必须居安思危,节奢侈,去浪费,一如既往,长谋远虑,以民为重,励精图治,否则前途堪忧!切盼陛下恕臣一片愚忠!”

李世民听了此言为之一震,转眼看着魏征,正欲言语,忽然一侍臣进宫来报,原来又有十个国家和君长要来朝见,李世民十分高兴,就此下了一道口诏,要求朝廷各方面作好准备,举行隆重的仪式款待来使,不得有失大唐的体面。魏征料到,此事必然又要花费大量钱财。可是,如何处理四邻的友好关系呢?一会儿,魏征很快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魏征向李世民说道:“臣还是那句老话,陛下应当居安思危!当前主要是节俭。刚才,陛下传旨,要大摆仪式,接待西域来使,臣以为这样做于国不利。东汉光武帝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就暂时拒绝和西域来往,目的就是减轻劳费。眼下,国家虽然初兴,而边境百姓还很穷困。不久前接待高昌国来朝,已经加重了沿途百姓的负担。现在又有十国使者要来,其人数不少于千人。这么大的队伍,从西域到京城,路途几千里,我们远接远迎,该要有多大开销啊!国家和地方,尤其是边境的百姓都承受不起这个负担哇!往后,他们还要不断地来……”有人竟然打断魏征的话,说:“依魏大人之言,莫非是拒客于千里之外?”李世民深知国库的虚实,认为魏征主张节约,也符合国家的实际。但是,四邻的友好使者不能不以礼相待啊!

魏征仿佛看到了李世民的心思,仍然不动声色地说:“依愚臣之见,眼下四邻来使,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希望和边境百姓互市贸易,俗话叫‘做买卖’。我们可以答应这个要求,使双方互通有无,和睦相处。这样,四邻满意,百姓高兴,我们也可以不必铺张欢迎。四邻百族,大家常来常往,既节俭,又友好,岂不两全其美!”李世民闻言,不觉欢喜。刚才“居安思危”的劝告声,深深地触动了李世民。是呀!倘若不注重节俭,忘记了前三年的艰难,国家就不能继续兴盛,大唐功业就难预料!李世民想到这里,蓦地转身,深情地望着魏征,慢慢地转向房玄龄:“房卿!朕方才的口诏收回,速派人传令,停止远迎!”

魏征个人的生活十分节俭朴素。贞观17年,魏征病倒了,人们不断来到魏征家中,发现魏征的住房简陋,连一间接待宾客的正厅也没有,甚至连床上的被单都很不讲究。李世民得悉这些情况,感慨不已。李世民听说魏征病情加重,预料这位老臣余日不多,自己即将失去一位忠心耿耿、直言敢谏的良臣,一时心情沉痛,没有叫人通报,就御驾亲临了。在魏征家里,李世民举目向四边看看,只见室内的陈设朴素无华。不觉暗自感叹:在这样繁华的京城中,谁相信这竟是国公、宰相的府第?

第二天,李世民又亲自带着太子和公主一同来看望魏征,并把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征来不及答谢,就与世永别了。魏征死后,李世民十分悲痛,赐给他一品官的仪仗,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参加治丧。朝廷罢朝五天,隆重举哀。魏征的夫人裴氏见丧事这么隆重,向朝廷辞谢说:“魏征一生节俭朴素,现在按一品官的礼仪哀悼安葬他,这么厚重,这不是魏征生前所愿。”李世民尊重魏征的遗志,接受了裴夫人的要求,改为从俭办丧事。

魏征提倡节俭治国,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世人的楷模。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从死囚走到位极人臣的千古名臣,历史上的魏征有多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魏征

    魏征,一个能从死囚走到位极人臣的千古名臣,一个力压“房杜”的伟大人物,他的下场有多惨,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公元643年,太子太师魏征病逝,时年63岁。唐太宗李世民非常伤心,为了魏征废朝五日,就是大家都不上班了,悼念魏征。追赠魏征司空,位列三公。相州都督,谥号“文贞”。这种谥号已经是绝无仅有了。这还不够

  • 魏征的人生经历有多坎坷负责?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强哥去旅行标签: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被尊称为“魏文忠公”。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风波和坎坷,但最终以卓越的才华和智慧在唐代的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魏征出生于隋末乱世,魏征最早当过道士,也当过隋朝底层官员,后来在瓦岗军中担任谋士,而后又归降李唐,再之后又被窦建德抓了俘

  •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的朝堂里还有能谏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魏征

    魏征本来是太子李建成的侍从,但是因为太子犹豫不决,没有接受魏征的意见,最终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李世民乘机而入,魏征也被俘。李世民的俘虏。因为李世民非常欣赏魏征,特赦免了他,而魏征依然保持着个人作风,敢说敢做,成为了一代谪友。可以说,魏征是李世民朝廷中胆子最大的人。他们都敢于直言,互相劝告,但因为李世

  • 魏征生前忠心耿耿,死后没多久墓碑就被推倒,李世民:我非常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魏征

    魏征生前忠心耿耿,死后没多久墓碑就被推倒,李世民:我非常后悔文/小先生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贤明君主,他有一句名言更是流传千古: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贞观时期政治开明,唐太宗又是一个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皇帝,因此经常接受臣子的劝谏,而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太

  • 魏征是否有因私营党?为什么最后唐太宗会砸掉他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博主标签:魏征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稍微学过历史的都知道,魏征经常指出皇帝的不足,跟皇帝争锋相对。李世民虽火冒三丈,但也不会痛下杀手。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下面这个,几乎家喻户晓。有一次,唐

  • 魏征曾是隐太子李建成的人,为何李世民还要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魏征

    魏征在被李世民重用之前,确实曾是原东宫的旧臣。就是说魏征和李世民原本是敌人般的存在,但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后,还是重用了魏征,这是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李世民的决定是对的,魏征为开创贞观之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两人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一直为人称道。魏征在跟随李建成之前

  • 一代名相魏征,后代家道中落,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救济一下吧

    历史人物编辑:旧年科技标签:魏征

    大唐名相魏征,以敢于犯言直谏而著称,深得皇帝倚重。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唐太宗大为伤感,宣布辍朝五日,悼念魏征。唐太宗下令厚葬魏征,魏征的妻子裴氏婉言谢绝。裴氏的理由是,魏征一生生活简朴,举办了奢华的葬礼,与“亡者之志”相违背。裴氏和家人用一辆小车,装载着魏征的灵柩出城,举行了

  • 西游中能做到斩仙的凡人是啥?魏征只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魏征

    (蜗牛看西游第5135期)文/蜗牛神仙和凡人之间的距离是什么呢?大概就是牛郎织女之间的差距,两人之间隔着一道银河,但是,西游中的凡人,却拥有斩仙的能力。看到这里,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魏征魏大人。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赌失败后,玉帝降下旨意,命令魏征将其斩杀以儆效尤。泾河龙王接到旨意后,惶惶不可终日,连

  • 魏征只是一介凡人,为什么能砍下泾河龙王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魏征

    魏征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唐朝有名的大臣,以耿直进谏著称,而他所进之言无时无刻不在为大唐考虑,却实在是“忠言逆耳”,让人听到之后难免会不舒服。幸好,魏征遇到了李世民这样的君主,他的耿直并没有被李世民放在眼中,而他的进言却全部被李世民听了进去。君臣之间相互成全,也算是一段佳话。历史上流传

  • 贞观之治,李世民的“两个魏征”,一内一外,缺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魏征

    魏征是一个谏臣,在朝堂上直言敢谏,纠正了李世民的许多错误,为盛世贞观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死后,李世民为其留下了千古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但是,李世民还有一个“魏征”你知道是谁吗?这个“魏征”叫徐惠,她是后宫的妃子,是李世民的充容。之所以称她为“魏征”,是因为他在后宫所起到的作用堪比在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