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首诗得罪两个人,一个朋友一个领导,诗人孟浩然:我玩脱了?

一首诗得罪两个人,一个朋友一个领导,诗人孟浩然:我玩脱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文亮 访问量:3549 更新时间:2023/12/20 20:47:50

如果要评选唐朝最悲剧的诗人,我想浩然应该榜上有名。

这位老大哥啊,以诗名闻天下,他是唐朝山水田园派的扛把子,和王维并称“王孟”,他是诗仙李白的偶像,李白为其作诗多首,还直接以诗表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然而就这样一个大诗人,在仕途上却一言难尽,要问为什么,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情商离线,得罪了顶头上司。

一生失意之诗

彼时,孟浩然经历了第一次进京赶考,以失败告终,悲愤之余,还有一肚子牢骚,就写下了一首诗: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是孟浩然的名篇,有人评价说这是孟浩然“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作”。为什么这样说呢?

据《唐才子传》记载,大致就是说,已经入朝为官的王维,邀请孟浩然到办公室聊聊天,正巧玄宗皇帝视察,你一介布衣不能冲撞龙颜啊,孟浩然就躲到床底下去了。但是王维心中也忐忑,这要不说实情,万一被皇帝知道了,那不是欺君之罪吗?

于是他就老实交代了孟浩然在床底下的事。

玄宗说:这多大点事儿呢,孟浩然的大名我也听过,你出来给我吟两句诗,如果真如传闻中那么好,你的工作我来安排。

于是孟浩然就吟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皇帝听到“不才明主弃”当时就急了,说你好家伙,你自己考试考不上,又不找门路,现在当不上官,倒来埋怨我抛弃了你。我问你:朕是那种不识良才的昏君吗?

越说越气,玄宗也傲娇了一把,指着孟浩然鼻子:你不是要“南山归敝庐”吗,行,那你归敝庐去,至于当官儿嘛,嘿嘿,当你先人板板!

王维听完扶额流汗,心想: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哦豁。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面试,孟浩然玩脱了。

古代读书人,讲的就是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个学而优则仕,孟浩然倒好,修身齐家做到了,学而优做到了,治国平天下、入仕这条路,算是走到头了。

所以说,这是孟浩然的“一生失意之诗”。

千古得意之作

自然是说这是一首千古名篇,也确实如此,到现在1000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能读到这首诗,而且将其视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好已经无需多言。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北阙代指朝廷。孟浩然第一次到长安参加考试,不是落榜了吗?心灰意冷发牢骚可以理解,但孟浩然这简直是赌咒发誓了:我孟浩然发誓,就算死都不会再参加科举了,我今天就去山中当个隐士。

当然,“真香定律”这种事儿,又有谁能逃得过呢?得罪皇帝这回,是他第二次到长安准备参加考试。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我可能是真的没啥才能吧,所以英明的皇帝看不上我,可能是因为我体弱多病吧,朋友们也都疏远了我。

这一联说实话有点过了,不怪皇帝生气。而且假如我是王维,我堂堂朝廷命官,不顾旁人闲话,让你一介布衣到我办公室喝茶,还有机会把你引荐给皇帝,你自己把握不住机会,反过来说我疏远了你。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一联诗得罪了两个人,一个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愿意帮扶自己的朋友,咱就是说孟浩然这情商吧,可能真的有点不在线了。

当然,这只是玩笑说法,孟浩然写这诗,是一种自嘲,只是有点不合时宜。

最后两联就是纯粹的牢骚了,我已经老啦,感受不到春天般的温暖啦,每天夜里独自在床上辗转难眠,透过窗户看到轻松明月,哦不,看到的是空虚寂寞。

仔细品味的话,这就是一首牢骚诗,假如你正巧考场、职场失意了,读这首诗可能会升起一些同病相怜的感慨吧。但真要说这首诗有多好,也不尽然。(个人体会,不杠)

诗好不好,要看时代,还要看跟谁比。

孟浩然生活在由初唐到盛唐的转折点,格律诗虽然经历了四杰等人的铺垫,但李白杜甫还没有登场,格律诗的发展还需要点时间。此时孟浩然这首五言律诗《岁暮归南山》,已经算得上是时代的佼佼者了。

所以说,这是孟浩然的“千古得意之作”,跟同时代的王维相比,能打得有来有回,但如果要把杜甫这种bug放在一起比较,就差了一口气。

标签: 孟浩然

更多文章

  •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多是描写安逸恬静的山水风光和隐居生活为主,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把这种题材写到巅峰的却是唐代的两位山水诗大师——王维和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师代表人物,孟浩然比王维大12岁,成名却比王维晚,但这却不影响二人成为至交好友。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家世不俗,又是状元及第,一生官运亨通,最高

  • 孟浩然:让人哭笑不得,一首诗没了官,一顿酒丢了命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孟浩然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出自孟浩然的《句》孟浩然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写下这首诗那一瞬间。在唐朝,如果想当官,有两种途径可以走。第一就是科举,但过程比较慢,既要寒窗苦读,风险也特别大,万一不中,丢不起那

  • 一生未曾做官的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把山水田园诗打磨成个人品牌

    历史人物编辑:初夏听花开标签:孟浩然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的这首墨梅,早已超越对梅花本身的赞美,成为清高、自重、不媚俗的代言。年届不惑的王冕,结束了自己的长途旅游,不再四处漂泊。他选择会稽九里山,建造梅花屋,自称梅花屋主。从此,被称为圣手的王冕,远离黑暗的元朝官场,变身勤劳的农夫。他每日栽

  • 大唐名人孟浩然,只因贪吃一条鱼丢了性命,事发后好友追悔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孟浩然

    说起唐朝诗人孟浩然,想必大家对于他的诗词早已经耳熟能详了吧。不管是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还是让孟浩然大放异彩的《长安早春》,都展现了孟浩然作为一个大唐诗人应有的文采。在当时,就连著名的“诗仙”李白也是孟浩然的铁杆粉丝,而至于王昌龄就更不用说了,和孟浩然更是亲密无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唐名人,却因为贪吃

  •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8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历史人物编辑:清蒸糯米丸子标签:孟浩然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何记忆?诗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广陵:即扬州。作者:李白。诗词: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向西辞别黄鹤楼。辞

  • 思政元素,孟浩然的死因~~背疽,带给我和学生的启发和思考

    历史人物编辑:影娱审判官标签:孟浩然

    今天给医学本科生的学生授课,讲授的是“外科消息”这一章节,现在的学校要求课堂中要融入相关的思政元素,思来想去,没找到合适的亮点,倒是想起了唐朝帅哥--孟浩然。孟浩然,唐代很出名的一位诗人,相当于现在的歌唱艺术家,类似于今日的华语歌坛的明星--许巍,他的诗词有种田园派的唱法,最浑然天成的诗:《春晓》,

  • 中小学诗词课堂「古芬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海棠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史少飞标签: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读完了,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对我们写作的启迪吧。借喻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的特点是描摹一种相似联系,不必每个要素都出现,通常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指称事物。下面举出几个诗句作为范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

  • 唐玄宗的愤怒:孟浩然,你科举不第是你才能不足,关公家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王茜茜标签:孟浩然

    文/石中华(一)大唐诗人怪圈盛唐诗人灿若星河,但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最为出众。但是,这个盛唐诗人朋友圈,非常的有意思。杜甫把李白当作大神,李白顶多拿杜甫当小弟,因为李白最爱的是孟浩然。李白写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个“孟夫子”指的就是孟浩然。李白和王维都是大唐玉真公主的座上宾,但是

  • 9岁作出《春晓》的孟浩然多叛逆?拒绝科举,强娶歌女,暗怼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于盛唐之际,本来才情卓著的他可以经世致用、仕途腾达,可惜,他早年间因家资丰厚而甘愿沉溺于漫游山水的隐逸天堂之中,主观上拒绝科举应试。成年后,孟浩然为娶歌女为妻甚至不惜与父亲反目相向;中年之时,无意间以一句吊古怀今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激怒了本可以提携他入仕的唐玄宗。孟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是否能做到恬淡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孟浩然

    老子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恬淡的人淡泊功利,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红楼梦里薛宝钗算得上比较恬淡的人,她花容月貌,却不爱打扮;家财万贯,却陈设简单;身份高贵,却不慢待下人;为人谦和,又知书达理。连一向挑剔刻薄的黛玉都说:我本以为你心里藏奸,如今想来,我竟是自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