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少年英才李继迁,西夏政权真正的功勋!

少年英才李继迁,西夏政权真正的功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语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4/1/6 8:56:04

在我国历史上,少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是两种不同的政权体系,双方有时候时以敌人的形式存在的,有时候也是以盟友的形式存在的,政治身份与历史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

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等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当时诸多的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基本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存世的时间非常短暂,可都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朝时期因为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宋朝被后世人称呼为“文宋”,此消彼长少数民族趁机崛起,甚至于脱离了宋朝的掌控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而西夏便是这样一个存在。

终夏一朝虽然它的整体势力不高,甚至于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西北狭小的夏州一带,但是它却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小强国”,给北宋和蒙古都带来过沉痛的军事打击。

这样一个政权得以在西北贫瘠的地方崛起,并在最后具备了建国称霸一方的实力,就不得不说一个历史人物,它便是西夏政权的奠基人李继迁

那么,李继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让西夏在乱世中崛起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一、党项族的发展与演变

党项族原本只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一个不起眼的政权,它的发展和崛起可谓是充满波折,最后得以崛起主要是因为一个人物的出现,这个人就是上述提到的李继迁。

根据历史的记载,李继迁是鲜卑族的分支,唐朝时期先祖曾投靠在唐太宗的麾下,也是因为如此才获得了李唐王朝的国姓“李”,常年生活在长安的西北一带,大致就是现在的甘肃地区。

党项李氏麾下曾有一支军队名为“定难军”,李唐王朝后期多次发生军事政变,这一支定难军都曾发生过巨大的作用,所以党项李氏一族深受李唐王朝的支持。

党项一族原本仅仅是夏州的一个小部落政权,但因其在唐朝中后期立下大功,获得了对夏州一带的统治和管理权,也就是唐朝后期的节度使称谓。

唐朝覆灭之后,我国中原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党项一族的原则就是无论中原政权怎么变,他都只支持坐在皇位上的皇帝,而不支持某一个人、某一个朝代。

这样一种政治手段为党项族在乱世中的发展迎来了百年时光,慢慢发展壮大并且拥有了属于的自己的五州之地,北宋取代北周之后党项一族又依附于北宋。

赵匡胤执政时期,党项族和北宋的关系还算稳定,及至宋太宗赵光义登基称帝,党项族、北宋的关系就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李继迁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二、少年英才李继迁

宋太宗是一个疑心非常重的人,他并不信任控制夏州的党项一族,为了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让当时党项族的首领将五服内的族人全部送到开封当认知。

李继捧是李继迁的兄长,为了能够偏安一隅保住自己的权力,他瞒着自己的族人答应了北宋的条件,直至北宋兵马靠近夏州时李继迁等人才知晓这个消息。

对于这样一个决定党项族内部反对的人很多,李继迁就是其中之一,危急关头他便带着忠于自己的人逃离了夏州,开始了流亡并寻找反抗之路。

此后的时间里,李继迁联合党项族各种势力反抗北宋的压迫,虽然多次遭遇了重大的失败,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这样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感动着党项人。

早期的李继迁没有任何威望,甚至母亲去世后都没能送行,以至于相信的人不是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打出了自己的名气,再加上又拿出了先祖的画像作为号召信物,慢慢聚集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再来说一说此前的党项一族,党项族人在李继捧的政策下虽然投靠了北宋,但是这样的依附仅仅是浮于表面并不是真心的归附,一旦有机会脱离北宋他们会毫不犹豫,这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生存方针。

果不其然,李继迁的势力壮大之后,原本投靠北宋的党项族纷纷反叛转而加入李继迁的阵营中,短期内李继迁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并且对夏州五地的掌控力更加强大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此后的多年里北宋与李继迁的真争从来没有中断过,北宋曾想方设法击败李继迁亦或者是收复他,但最后皆以失败而告终。

当然,李继迁的崛起之路也并不顺利,党项的整体实力相对弱小,为了改变这样不利的局面他不断在夏州以东寻找战略要地,而后通过战争夺得当地的控制权,进而遏制北宋军队的威胁。

大局上李继多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屡次点燃的战火也使得党项军队锐减,很明显这对于李继迁是一个不利因素,更甚至北宋还对其使用了釜底抽薪之法。

比如,宋朝以利益作为交换把双方具有争议地区的百姓全部迁回到北宋境内,短期内党项部落就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古代人可是第一战略资源,没有了人力的支持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

陷入被动的李继迁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这个时候他便把目光放到了宥州这地方,宥州区域土地肥沃、美丽富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地方。

然而,对于北宋而言宥州也是一个战略要地,岂能轻易就被李继迁占领。在此情况下,李继迁开始向宥州周边的小部落、小政权示好,以组成军事联盟夺下宥州,。

这件事情被夏州的将领知晓后,北宋李继派遣部队入侵了党项部落的领地,李继迁不仅军事上大败而逃,就连自己的家人都被北宋给俘虏了。

在中原人的眼中,家族人员被俘虏等于政权消亡了一半,可少数民族却不是如此。李继迁的血脉来源于鲜卑,即使家人被俘虏了他也在所不惜,甚至将其视为可牺牲的对象。

此战也让李继迁认识到了,想要和强大的北宋对抗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要找一个强大的靠山依赖,此时北方的辽国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三、在宋辽之间摇摆,最终取得了主动权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李继迁失败后以战养战、再度崛起,选择依靠了当时北宋的敌人辽朝。

这一件事情传到了当时的北宋引起了极大的震惊,毕竟小小的李继迁就已经让北宋束手无策了,若是再加上一个辽朝更加无法击溃他了。

相比于北宋的恐慌与无奈,李继迁则想得更加长远,与辽朝建立盟友关系之后他干脆直接与归顺了辽朝,为自己的发展寻找了一个坚实的保护伞。

上文提到宋太宗赵光义为了牵制党项一族,让李继捧等人迁入北宋境内,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北宋对党项一族的控制,但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隐患。

无论在任何时代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李继捧长时间生活在北宋的照顾之下,虽然生活无忧、地位无忧,但是名望却早已大不如前,很难再凝聚党项族人心、再统领党项一族。

相反李继迁几十年来与北宋的战争虽然屡战屡败,但他那一种不服输、不接受奴役的精神却深得党项人的心,慢慢赢得了党项人的支持,不断有豪强加入他的阵营。

北宋朝廷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便决定让李继捧重新回到夏州控制党项族,可惜早已没有名望的他哪里是李继迁的对手,最后被李继迁击败彻底失去了对党项族的掌控权。

得知李继捧重新回到夏州后,李继迁派遣使者向其炸降,对此李继捧没有任何的怀疑。结果,李继迁在辽朝的支持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夏州,李继捧在混乱中战败逃跑。

得知李继迁大胜的消息,辽朝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当时李继迁占据的是夏州,所以辽朝就所以“夏”为名号封他为“大夏王”。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李继迁虽然是在辽朝的支持下才建立的政权,但是他并没有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停地在北宋和辽朝之间来回摇摆,为自己争夺更多、更大的利益。

当时,他和辽朝的关系很暧昧,与北宋的关系也比较亲密,既不愿意得罪任何一方,也不愿意彻底归顺任何一方,使得自己的政权在摇摆中日渐坚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继迁的势力渐渐壮大,他不仅彻底巩固了党项族原本的夏州五州之地,还通过三场战争夺得了东部包括灵州在内的三个战略要地,占据了对北宋的军事主动权。

当然,这个时候李继迁的势力虽然已经很大了,但依然还不够建国称王的地步,毕竟党项内部的政权还没有真正的统一。即使如此,李继迁拜托北宋的束缚并在之后建立了属于党项族自己的政权,为西夏的建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也是因为如此,即使李元昊才是西夏的建立者,但其爷爷李继迁才是党项族心目中的神,即使去世后待西夏建立依然被追封为神武皇帝。

标签: 李继迁

更多文章

  • 郭虾蟆:他为一个王朝划上了最后的句号,一段英雄的悲歌响彻云霄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郭虾蟆

    郭虾蟆:焚身报国志,秦腔颂英雄我是很喜欢看戏剧的,特别喜欢昆曲,感觉那剧中的唱腔就是一首首的诗,而通过唱则更有助于记忆,所以,如牡丹亭中的很多优美唱段,那诗般的句子,我都能记得,尽管我荒腔走板,唱得是“呕哑嘲哳难为听”。有一阵子又喜欢上了秦腔,原因听了华阴老腔,感觉好极了,那十分接地气的高亢,彻云裂

  • 《陆判》:一个失败的批判故事,一个秀才的幻想,一个作者的自传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陆判

    一个失败的批判故事《陆判》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系列”中较为经典的一个故事情节,但可惜我没有看懂。之所谓“不懂”,也许是我带着这样一种期待去读这个故事的,我以为蒲松龄会在这个故事中继续沿袭他“以阴照阳”的手法批判现实世界。但通篇读下来发现《陆判》的故事情节非但没有丝毫的批判色彩,反而有一种“黑白颠倒”的

  • 如果完颜宗望不死,金朝会成为第一个少数民族创立的大一统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完颜宗望

    公元1127年,汴京破,北宋灭亡,徽钦二宗被金兵所俘,史称靖康之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李纲等人的支持下,同年于应天称帝,改元建炎,是为南宋第一任皇帝。中原沦陷之后,金太宗多次命大军南下,意欲一举灭亡偏安一隅的南宋皇廷。然而在南宋军民的殊死抵抗下,灭辽伐宋的大金铁骑节节败退,全然已无当年逐鹿中原的无敌气

  • 宋钦宗手下没有猛将吗?完颜宗望南下时,为何宋朝军队如此溃败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完颜宗望

    靖康之耻发生前,是有一个过程的。辽国尚未灭亡,在童贯的建议下,北宋与金人合谋,一起灭亡了辽国。可是宋朝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连当时辽国的南京燕京都打不下来。整场战争,都是在看金国人表演。原本承诺给宋朝的燕云十六州,其实也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毕竟仗都是人家打的,而且完颜阿骨打期间还去世了,金太宗不能完

  • 赵构主动提出去金国当人质,完颜宗望用射箭为难他,结果反被打脸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和赵构比箭术,他射出了三个十环,但是赵构一出手,完颜宗望才知道技不如人,后又怀疑他是冒牌皇子。1126年正月,汴京危在旦夕,金人大肆攻城,宋军在李纲将军的率领下死守城门,滚木礌石,火油箭矢一起招呼完颜宗望的兵将,打得他们抱头鼠窜,一天下来损失了几千兵力。 眼看打不下,完颜宗望提出议和条件,派

  • 北宋陈抟老祖有多神?给一家人算命掉头就走,多年后那人成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陈抟

    北宋的陈抟老祖究竟有多神?一觉能睡一百多天,历经唐朝、五代十国一直活到了北宋年间。118岁时准确预言自己死亡时间,没想到他死后7天身体尚有余温。而最让人惊诧不已的,便是有人请他去算命,结果刚进门他就调头走了,并说那一家子人都不是凡人。结果多年过去他的预言完美应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陈抟是唐懿宗时

  • 张咏访道,陈抟仅传授他一套剑术,至于修道之术却是一句未传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陈抟

    宋朝名臣张咏少年之时,一心访仙求道,听人说华山的陈抟老祖是当世神仙,便到华山拜见陈抟,想在华出隐居,跟老祖学习道法。陈抟说:“如果你真要在华山隐居,我可将华山分一半给你。但你将来要做大官的,不能做隐士。如今天下方定,百姓未安,你如此大才,怎可不救民于水火呢?”,张咏闻听此言,深以为然,盘恒一月,陈抟

  • “中国最美花海”崇龛陈抟故里,藏着一个太极图

    历史人物编辑:小苦瓜想搞笑标签:陈抟

    随着重庆连续多天确诊病人清零,寒冬逐渐过去,春天也即将到来,暖洋洋的春风吹在脸上特别舒服,温柔的抚摸着脸颊。在家宅了这么久,脚早已不听使唤的想要出去拥抱大自然,看看这山花烂漫草木新生的气象。现在许多景区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也已经恢复开放了,这片难得的好春光,也有些忍不住想要吸引住大家的眼球。春天是

  • 五代宋初最著名的隐士陈抟老祖,也是长寿睡仙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陈抟

    陈抟,字图南(取自庄子第一篇逍遥游),谯郡人即毫州。小时候不会说话,在涡水边玩,遇到了神人青衣老妪,抱而乳之,从今以后聪明异于常人,天真无邪淡泊无欲。后唐长兴年间考进士不第,遂去武当山隐居,辟谷炼气,得遇异人传授,常常数月不食人间烟火。作诗八十一篇,以法《道德经》八十一章,九九归一之旨,后人集为《指

  • 陈抟老祖给人看相,刚进门扭头就走:算不了,这家人都不是一般人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陈抟

    在我国古代,相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秦汉三国时期,相术也是一门很高的学问,甚至有些皇帝都会请他们来看国运。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相士,比如步子卿、许负、袁天罡等。北宋时期,也有一位著名的相师,他的名字叫做陈抟。曾经,宋太宗邀请陈抟给自己的三个儿子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