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攻打寿州城,后周柴荣的梦魇,却让赵匡胤从此扬名天下

攻打寿州城,后周柴荣的梦魇,却让赵匡胤从此扬名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泽源 访问量:4163 更新时间:2024/1/21 14:11:20

(16)赵匡胤的班底

柴荣又一次御驾亲征,在柴荣的生命里,你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五代第一明君,时刻都在燃烧着自己,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照亮这黑暗的五代。

作为皇帝陛下最信任的新星,赵匡胤自然也会跟着皇帝陛下一起南下,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著名的寿州城。

原本很危机的战争态势,在派出了李重进加入之后,又来了一次180°大转弯,跟李谷相比,李重进简直就是不要命的疯子。

李重进是郭威的亲外甥,有着浓厚的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习气,打起仗来非常凶狠,在几年之后,他将成为赵匡胤的主要敌人,但是现在他击退了援军。

等柴荣到正月二十二日达到的时候,已经可以顺利抵达寿州城下,望着近在咫尺的城池,皇帝陛下沉默了很久,终于用最坚定的觉醒,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柴荣下令,用最快的速度征调宋州、亳州、陈州、徐州、宿州、许州、蔡州等地壮丁数十万人,从即日起昼夜不停地强攻寿州,所有人全力以赴,城不破,人不停。

柴荣的性格就是这样,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从来没有畏惧过任何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后周军队士气高涨,所有人都铆足了劲,一定要拿下眼前这座城池。

但很快刘仁瞻给后周上了一课,名城之所以是名城,除了城高粮多之外,最重要的是还有名将,此战之前,也许刘仁瞻寂寂无名,但此战之后,刘仁瞻的名字,将会成为后周军队的噩梦。

就如此强度的进攻,在足足攻打了一个月之后,就是近在咫尺的寿州城,依然是岿然不动,柴荣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简直就是对他赤裸裸的挑衅。

于是他决定暂停进攻,换一种方式攻城,他命令以方舟竹筏载炮,从(今安徽寿县北淝河)上向城里发射石弹。为了激励士气,柴荣亲自搬运一块大石到前线(想象一下吧,古代的抛石器能有多远的射程,这时的柴荣离寿州城有多近),他身边的所有随从官员也都全部出动,加入运送石料的队伍中。一时间,我们可以想象,寿州城里变成了什么模样。

但就是这样,寿州城依然纹丝不动,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多的攻城士兵和农夫,居然都拿这个城池没有办法,这种状况,同时也激怒了后周的很多将士。

比如说赵匡胤,他这次就抛弃了什么战法策略,直接带人冲下护城河,朝着城门就杀了过去,但很显然刘仁瞻并不想给赵匡胤任何机会,迎接他们的是一排密集的箭雨。

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箭,史书接在箭粗如椽,特制的箭就是要在这种近战中发挥巨大的威力,如果不是有一个叫做张琼的年轻人,关键时刻趴在赵匡胤是身上,替赵匡胤挡了一箭,可能我们知道的历史都要改写了。

这件小事,在千千万万死去的士兵面前,在规模宏大的一次次征伐之中,也许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件事对于赵匡胤却以及对以后的历史都非常重要。

因为这件事很充分地表明,赵匡胤已经有了自己的私人亲信,而且个人魅力逐渐显现,当有一个人人愿意为你去死的时候,你背后一定站着一大群最忠实的拥护者。

赵匡胤在短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出自己的圈子和嫡系,这跟赵匡胤的个人魅力非常有关系,正是赵匡胤的这种个人特质,最终奠定了宋朝的性格,甚至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种特质就是宋朝逻辑的起点。

(17)天生名将

当时的战场上,赵匡胤没想那么多,大难不死的他,绝对没有被吓到,很快就有了新任务,因为寿州城已经被围了一百多天,周围后周的军队也开始越来越多,只有把四州的坛坛罐罐都打破,这样才能断了后唐人和寿州人的念想,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赵匡胤。

尽管有柴荣威名的加持,但打仗打的永远都是实力,柴荣御驾亲征带走了后周的主要精锐,他们的目标是攻城,能分给赵匡胤的兵并不多。

柴荣只给了赵匡胤5千人马,目标是击溃寿州城以北后唐的军队,赵匡胤二话不说,领兵出发完全没有考虑对方的人马是自己的四倍,而且有各种各样坚固的城寨和水军的配合。

而且刘仁瞻已经充分证明了,后唐军队绝不是泥塑的纸做的,他们同样是可怕的敌人,当赵匡胤的人马杀到城寨门口的时候,后唐军队突然杀了出来。

看着眼前的一百多人马,后唐的军队实在没有理由退缩,寿州龟缩那是没有办法,这次你们到了这里,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后面的结果就是,赵匡胤只用了少量的骑兵,就带着一万多人兜圈子,很明显赵匡胤布好了袋子就等着他们钻。

赵匡胤的埋伏就在涡口,尽管只有五千人,但是知道自己中了埋伏之后,士兵往往会头皮发麻士气低落,赵匡胤这次彻底击溃追击中的南唐大军,阵斩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立即乘势反攻,由原路杀回涂山,捣毁南唐淮河岸边的陆寨,以步兵夺得南唐五十余艘战舰。

诱敌深入,佯装撤退,这从来都不是什么高深的战法,但越是简单的计谋,要想成功就越需要设计者的精心策划和准备,这次后周人开始记住了赵匡胤的狡诈,但很快赵匡胤的另一种特征也会被后唐军队记住。

柴荣看到了赵匡胤用兵的能力,本该好好夸奖一番,但那不是柴荣的性格,他立马给了赵匡胤另一个命令,立刻带领这五千人马,接触东边的威胁,滁州。

后周众将听到这个命令,都有点呆住了,仅凭5千人马,想拿下滁州,柴荣可能真的是眼红了,但事实证明,在柴荣眼里,赵匡胤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创造奇迹的后周大将了。

得益于伟大的义务教育,滁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非常出名,就因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算你现在已经记不住全文了,那你肯定还还记得第一句,环滁皆山也。

这句话当做是范文或者旅游指南,那都是非常好的,可这是打仗尤其是攻城,四面都是山,你可想而这滁州是个什么易守难攻的地方了。

尤其是滁州的门户是两座山,滁山和石驼山,山势险峻两山之间夹口处设一关卡,这就是清流关,清流关之后才是寿州城。

很显然要拿下滁州,就要先拿下这清流关,而守关的是南唐的名将,妖凤和皇甫晖,尤其是这个皇甫晖,他可是个有故事的人。

五代战乱多,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名臣名将,在各种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才逐渐一步步成就了名将的威名,皇甫晖当年可是驻守幽云十六州的将领,专门和契丹人死磕的硬核将军。

因为看不惯石敬认贼作父割让十六州的行为,于是就投奔了南唐,这样有气节的将军,碰到赵匡胤只能说是可惜了,没办法打仗就是这么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皇甫晖脑子很清醒,尽管他兵力雄厚,要知道他们的兵力足足有十万,而且又有清流关这样的天险,但名将都是从残酷的战场上走过来的。

赵匡胤诱敌深入,清除北边阵地的事,后周的将领们都已经知道了,这次皇甫晖下定了决心,无论赵匡胤耍什么花招,自己绝对不会出战,守住关卡就是胜利,道理简单而又直白。

(18)明君遇明相

皇甫晖想的没有错,赵匡胤就带着他这区区5千人马,在清流关前面晃悠,而且他还找来了一件非常亮眼的衣服,在后唐军队前面招摇,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赵匡胤。

守关的看到赵匡胤这样,心里更加疑惑了,谁知道这背后有诈没有呢,尽管有人想下去教训一下赵匡胤,但都被皇甫晖拦下了,作为老将他知道此刻坚忍不动,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是“平静”的一天,就在赵匡义的招摇和皇甫晖的隐忍中度过了,对于后唐来说,多一天对自己都是一种胜利,但很可惜就是这一天赵匡胤都没给皇甫晖。

就在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这才是人意志最薄弱的时候,半夜的守备一般都会瞪大了眼睛,但是到了天微微亮的时候,所有人都放松了警惕,大部分人都在梦里。

后周军队突然杀到,南唐的军队一下子慌了,人在完全被打懵的情况下,其实是来不及思考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逃跑,因为他们还有滁州城。

这一晚,赵匡胤带领自己的5千人,在初春的深山,渡了西涧,在天亮之前绕过了清流关的正面到了他们的背后,来了一次突然袭击。

这次没有什么战术,就是简单地逃跑与追击,后周军队穷追不舍,当后唐军队一路逃回滁州城的时候,皇甫晖干脆烧了护城河的吊桥,这反应完全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给吓懵了。

当然不能因为赵匡胤后来的丰功伟业就说他的对手坏话,这时候皇甫晖做的还都算正常,毕竟烧了吊桥守住城池,也并不没有什么错。

只可惜作为军人,尤其是硬核硬抗的军人,皇甫晖缓过神来立马明白了,这里面是怎么回事,赵匡义的人马并不多,而且一夜奔袭之后,必定人困马乏,体力早已不支。

想到这里的皇甫晖,立马展现了他作为将军的反应,看你们追了这么久,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出来迎接你们怎么样。

就这样城门大开,冲出来的皇甫晖直到此时,也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也许他真的没有错,错的只是他的对手是赵匡胤。

猛将手下无弱兵,战斗一定是激烈且精彩的,但书上只写了一笔,但已足够传神:

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

乱世之中,任何的功劳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人们崇拜强者,战场上更是如此,赵匡胤用实力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江山,绝不是那么轻而易举,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没有前期的勇猛直前,哪有后面的一切故事。

攻下滁州的赵匡胤第一角色有了转变,从单纯的士兵将军,变成了滁州城的临时总管,打仗是好手的人,管理城市不一定能行。

柴荣体谅到赵匡胤的不容易,于是给他了个幕僚过来,及时得把赵匡胤从鸡毛蒜皮的事情中解放出来,这个人名叫赵普,是个只比赵匡胤大一点点的书生,当时只道是平常,从此赵普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老赵家的印象中。

赵普和老赵家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们的故事我们先放一放,战场上瞬息万变,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后周遇到麻烦了,柴荣需要赵匡胤去救火。

标签: 柴荣

更多文章

  • 关于“柴荣遭遇外星人”的记载,临终之前,他看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素笺谈墨生活标签:柴荣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不久,某一天路过后周朝遗留的功臣阁。此时,一阵狂风吹开了大门,露出一后周大臣的画像。赵匡胤连忙整理衣冠,恭恭敬敬深施一礼。身旁一员武将有些不理解,小声嘟囔:陛下贵为天子,为啥要向前朝一个大臣施礼呢?宋太祖手指身上穿的龙袍说:“此人若在,朕不得此袍著!”宋太祖赵匡胤口中的“此人”

  • 英年早逝,“三十年可安天下”可惜,只差十年-周世宗柴荣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柴荣

    自从夏启从禹手中接过王位,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家天下的局面,此后除非王朝政变,或者彻底消亡,便都是一家一姓之传承,美其名曰禅让,实则就是武力胁迫,但是,历史不一定一成不变,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之前,还有一位君王,以外戚身份名正言顺继承王位,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对内恢复民生,对外征伐四方,被压迫数百

  •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是如何处置柴荣的貌美老婆的?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柴荣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是如何处置柴荣的貌美老婆的?关于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是如何处置柴荣的貌美老婆的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好奇的一件事情。符太后是后周已亡的皇后宣懿的妹妹,她们姐妹俩都是出生于名门,而且她们都是美人。两个人长得都是非常的漂亮,姐姐大符氏一直以来都是性情谦和,而且很识大体,十分有

  • 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出师未捷身先死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柴荣

    周世宗柴荣曾立下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豪情壮志,收拾残唐留下破败江山。五代十国群雄割据局面在位短短五年时间就西败后蜀收秦凤成阶四州,三败南唐占淮南江北地区,北伐契丹连克三关三州,为北宋统一南方结束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奠定了绝对的优势。早年经历柴荣是周太祖郭威妻子的侄子,从小就样貌英奇

  • 你是否认为柴荣是最让人感到惋惜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柴荣

    所谓惋惜,应该是本来应该成就伟业,但却功败垂成。让人扼腕叹息的历史人物。这样的历史人物首先就应该说是周世宗柴荣。可惜啊,可叹啊,遗憾啊。柴荣自言再活三十年。其实不用。只要柴荣再活10年,柴荣必然是和李世民一一样的一代雄主明君,焉有赵氏兄弟捡便宜的事情。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是五代时期第二代后周皇帝。过继给

  • 为什么赵匡胤能轻易篡位?一代明君柴荣会留下心腹吗?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柴荣

    #头条创作挑战赛#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轻易篡位,并不是柴荣没有留下心腹,而是因为赵匡胤恰恰就是柴荣留下辅佐自己后代的心腹,估计柴荣也没有想到赵匡胤会发动政变,这就是所谓的知人知面不知心。柴荣被后代的史学家称为“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柴荣继承了郭威建立的后周,上位之后对于“十国”中的残存势力进行了征

  • 柴荣的先北后南和赵匡胤的先南后北哪个正确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柴荣

    在绝对实力面前,无论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都可以,当实力欠缺的时候。怎么做都是错误的。但就柴荣和赵匡胤来说。柴荣的先北后南和赵匡胤的先南后北都是对的,因为他们都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了最恰当的选择。对于柴荣来说,必须先解决契丹。先北后南即先难后易。而对于篡位赵匡胤来说,只能先南后北即现易后难。最后解决契丹

  • 历史上的惊天骗局:后周世宗叫柴荣,至今许多人信以为真

    历史人物编辑:东南史官标签:柴荣

    唐灭亡后,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五代十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分裂割据之后,最终被北宋所终结。然而北宋却是踩在后周的肩膀上建立起来的,提到后周,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传奇人物,后周世宗郭荣。是的,是郭荣,而不是柴荣。五代乱世,兵戈四起,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家道中落的柴荣自小便投奔了他姑父郭威。由于

  • 五代十国时期,有哪些养子继承皇位?不止柴荣

    历史人物编辑:中林长科技标签:柴荣

    五朝十国与南北朝一样,都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动荡时期。当时不仅战乱不断,而且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即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的局面圣子不是圣子;这一时期的皇位继承,不仅充斥着血腥的杀戮,还打破了我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的“立初代,立旧制”的原则。所以在五朝十国时期,就出现了几个养子继承皇位的现象。1.李思

  • 后周世宗柴荣病重,不断犯错,导致j江山落入赵匡胤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柴荣

    宋太祖赵匡胤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皇帝之一,他的杯酒释兵权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没有将开国功臣杀死,这样的开国皇帝实在是少之又少。值得一提的是,赵匡胤能够建立宋朝,也是属于篡位的。当时的后周皇帝太小,因此不是赵匡胤的对手,就这样后周皇帝成为了傀儡。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御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