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克峰)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当日上午,一个硕大的铜葫芦雕塑在茌平区洪官屯镇成无己纪念馆正式亮相,寓意“悬壶济世”,以纪念“国医亚圣”成无己为我国医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铜葫芦雕塑整体高247厘米,其中底座高87厘米,葫芦高160厘米,葫芦下肚周长249厘米,有光岳楼、山陕会馆、宋代铁塔等浮雕,上肚有“成颐堂”三个篆体字。
铜葫芦上还雕有正楷字“凡为医者,要识邪气所起所在,审其所起,知邪气之由来,观其所在”,这句话节选自宋金时期名医成无己的著作《伤寒明理论》。
山东省名中医、聊城市成无己研究会会长谷万里说,“悬壶济世”铜葫芦雕塑的亮相是聊城以“国医亚圣”成无己为载体,挖掘、弘扬传统中医药学术和文化路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早在2008年3月17日,谷万里和父亲谷越涛(时任聊城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便出资在茌平区洪官屯镇成庄村树立了一通“成无己故里”石碑,从此聊城拉开挖掘成无己文化和学术思想的序幕。
13年间,在谷万里和山东省基层名中医、茌平区洪官屯镇卫生院院长袁恒勇等人的推动下,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和学术得到众多国内学术权威人士的认可和支持,“成无己”成为代表聊城中医药的一个重要标签。
为进一步推广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和学术,当日谷万里、袁恒勇专门为“悬壶济世”铜葫芦雕像举办了一个揭幕仪式,随后两人又分别在成无己纪念馆会议室进行了专题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