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是一个撼动时代的人物,他充满了英雄气概,雄毅有大略,还多才多艺,当然,他还是一个野心勃勃、傲慢多疑、残暴寡恩的家伙。他搅动了东亚的政局,带领党项人书写了历史,最后,因为他的放荡好色毫无人伦,把他新兴的夏国带进令人愕然无语的进程中去。
轻率傲慢的夏毅宗李谅祚
李谅祚12岁亲政,勾搭表嫂梁氏,在14岁灭舅舅西夏权臣没藏讹庞满门,做到真正的亲政,这个恶少年拥有同父亲一样的进取精神和折腾劲头,他南侵吐蕃,呃···不胜,没关系,转头重新交好吐蕃东掠大宋去,呃····又败回来,没关系,还有“献方物谢罪”讲和这一招,赵家人好忽悠。
拱化五年【1067】,“凶忍好淫,过酋豪大家,辄乱其妇女”的李谅祚死了,据说是去年进攻宋国的庆州大顺城时,中箭受伤,拖到今年还是死于伤势不愈,他年仅六岁的儿子秉常继位,秉常那个由情妇转正的亲妈梁皇后成为太后,临朝摄政,夏国政治沦入第二轮的母党专政。
从情妇到皇后再到太后的大梁氏
秉常的妈梁皇后是一个传奇的女人,她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协助情夫干掉丈夫以及丈夫整个家族的女人,从情妇转正成为夏国的皇后,如今,又成了皇太后。可以说是夏国版的那个谁谁谁。
如果说凉祚是一个凶残的汉子,那么梁氏就是一个狠毒的女人,她向往权力,野心勃勃,还能抓住机会,从没藏家族的儿媳妇到西夏帝国的皇后,梁氏凭借自己的眼光和运气接近权力中心。
只是她错估了凉祚,凉祚并不是她的良人,不过,向往权力的梁氏也不奢望良人,在凉祚的后宫中,面对冷酷好色的凉祚,梁氏掩饰着自己的野望,隐忍的煎熬,好运气再次眷顾了她,凉祚21岁就死了,夏国成了梁氏的囊中物。
软弱又无助的倒霉孩子李秉常
秉常是父母偷情苟合的产物,他那对年轻的父母凭着心狠手辣夺回权力,让秉常名正言顺的出生,成为夏国尊贵的皇子,而不是像他亲爹一样,藏在舅舅家里,做过一段见不得光的私生子。
秉常的皇子生涯乏善可陈,因为并没有被记录,他继位的时候才六岁,想当然的,依照夏国的惯例,夏国的大权落到母后和舅舅的手中,梁太后和弟弟梁乙埋把持着夏国军政大权,为所欲为。
当初凉祚因为倾慕汉文化而改用汉礼,国内并不是都赞成,只不过因为凉祚的凶残,没人敢反对,如今梁太后为了取悦党项贵族,就废除汉礼,重新改用蕃礼。
嵬名皇族的人不甘心梁氏专权,皇族和后族展开激烈的斗争,梁氏重用情人贵族罔萌讹,大肆提拔诸梁,使本家“并居近要,于是诸梁权日甚”,皇族自然被屡屡排挤,都统军嵬名浪遇就被安置外州忧郁而卒。
为何缓和与皇族的内斗,也为了不激化更多的矛盾,梁氏就祸水外引,通过战争转移国内人的视线,频频挑起宋夏战争。
母党与帝党的分歧
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秉常已经长成16岁的青少年,亲政了,但是,他亲爱的母后梁太后好像并没有归政的觉悟。
在皇族中人的支持下,秉常看上去是亲政了,大安六年【1080】正月,20岁的秉常重新废除蕃礼,恢复汉礼,他的老母亲对他的行为冷眼旁观,不置可否。
秉常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乾纲独断,但是要真正做到乾纲独断,势必要削弱母舅家族梁氏。
对皇权的渴望是每个帝皇的天性,秉常也不例外,所以,互不相让的母党和帝党终究要有一个了断。
碾压性的大安之变
已经被后族打压十年的皇族并没有雄起的人物,帝党很明显的势弱,要兵没兵、要权没权的皇帝就接受大臣李清的建议,把黄河南地割给宋国,与宋国讲和,借宋国的力量来削弱后党梁氏。
秉常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李清,并准备为之践行。但是,很不幸,消息被走漏了,梁太后知道了儿子的意图,非常果断的出手。
迅速捕杀李清,把秉常囚禁在距离皇宫五里之外的木砦,并切断秉常与外界的联系,手段之果敢、行动之迅猛,令人叹服,八百年后另一个异族政权,又上演了这样的一幕,帝党与后党的PK,以皇帝被囚禁结束,有人能猜出来这一组帝党后党是谁么?
小可怜秉常就这样被囚禁了,失去了权力和自由,沦落为一个下崽的种猪,直到他死,都没有再接触到权力。
猴格说
西夏的大安之变,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梁太后收拾皇帝,是碾压性的,梁氏的嗜权超出人们对她的想象,她是西夏三位临朝太后中最心狠手辣、无情无义的一个。
为了权利,梁氏真的是什么都可以不顾,夫妻情义与母子之情,都可以丢弃不要,后世囚禁皇帝那位老太后,面对的还不是亲儿子,梁氏下手的对象可是亲儿子啊!看来,还是梁氏更冷血。
秉常被囚禁的消息引起夏国大乱,皇族各个拥兵自守与梁氏兄妹对抗,甚至有人向宋国借兵平乱。
眼看着夏国的一场内讧就要展开,偏偏的,宋国的神宗陛下觉得可抓到报仇雪恨的机会,以兴师问罪、主持公道的借口,命宦官李宪为帅,五路伐夏,希望能够一举荡平西夏。
宋军的行动再次让内讧在即的夏国重新凝聚起来一致对外,令宋国神宗陛下“涕泣悲愤,为之不食”的永乐城大战即将上演。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西夏书事、西夏书、宋史夏国传、西夏书校补、西夏史稿、西夏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