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谁擒杀了方腊?不是武松,也不是韩世忠,且看方腊被擒之罗生门

是谁擒杀了方腊?不是武松,也不是韩世忠,且看方腊被擒之罗生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茶小姐说历史 访问量:884 更新时间:2024/2/11 14:37:45

《水浒传》有一回书写柴进簪花入禁苑:柴进与燕青在东京城的酒楼上饮酒,偶然见班直(宋代御前当值的禁卫军)人等出入宫廷。柴进立生计谋,戴簪花混入宫中,三转五转,便转到了宋徽宗的御书房,抬头见素白屏风上书四大寇姓名:“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柴进立刻拔出匕首,割下“山东宋江”四字,安然而出。

这回书原意为力描柴进,寥寥数笔,一个胆大过人,智力超凡的英雄形象便跃然纸上。但也交待了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是与宋江并列乱世的四大寇,势力之雄,不在水泊梁山之下。

后来梁山英雄南征方腊,损兵折将,十停人马折损了七停,一百零八人只有三十六人生还,让人唏嘘。

按照小说的写法,鲁智深得圣僧罗汉的指引,在茅庵中一禅杖打翻了方腊,成就平寇大功。

而江南民间却流传着武松独臂擒方腊的传说。

鲁智深也好,武松也罢,都是小说虚构出来的文学人物,而方腊却不是。

方腊,睦州青溪县万年镇(今淳安威坪)碣村人,于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举行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势力遍布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帮源洞被宋军攻破,方腊被擒,起义失败。

擒杀方腊的不可能是鲁智深或武松,史学界在很久一段时间内认为擒杀方腊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韩世忠

支持此说的主要有苏州灵岩山存有的《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

碑文上说:“(韩世忠)王潜行溪谷间,问野妇,得其洞口。即挺身仗戈而前,榛棘岭崎,越险数里,捣其巢穴,缚伪八大王,格杀数人,腊遂就擒,并俘以出。”

这段碑文详细地描述了韩世忠在乡村妇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方腊躲藏的山洞,顺利擒住了方腊的过程。

虽然《容斋逸史》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容斋逸史》显然是取材于《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

与该碑文类似,范圭的《折可存墓志铭》中也记有“(折可存)遂兼率三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

从这儿可知,方腊是折可存俘获的。

作为旁证,《宋史杨震传》中也记杨震“从折可存讨方腊”。

而《桂林方氏宗谱》所载《忠义彦通方公传》上也记:方庚“遂得生擒腊,献军中。即方腊是方庚俘。

《林泉野记》则记:“方腊反于睦州,光世别将一军,自饶趋衢婺,出贼不意,战多捷。”明确方腊是就擒于刘光世

此外,《严州府志》等书还记,擒获方腊的,有王马、余木杓、余宗德等等人。

……

以上记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能驳倒谁,却谁也都能自圆其说。

所以,方腊到底是谁俘获的,至今尚无准确答案。

甚至,民间传说,方腊并没有被上述任何一个人擒获,而是在帮源洞中颐养天年,安乐老死。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宋江和方腊为什么不联手?只因宋江有一个死穴,不是方腊不愿意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奇闻录标签:方腊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作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作品在讲述后期时,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被朝廷招安后,为朝廷四处征战,最后在与方腊的交战中大伤元气,那么有些人会问了,他们同为民间的乱世英雄,为什么不能强强联合,一起攻打宋朝呢?小编分析后觉得有几点原因:其一,宋江与方腊的志向就不同。宋江让梁山

  • 宋江打败了方腊?事实上,宋江根本无法和方腊相提并论

    历史人物编辑:梦中C标签:方腊

    宋朝先后爆发过数百次起义,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宋徽宗时期的宋江和方腊两次农民起义。北宋末年,蔡京等奸臣当道,宋徽宗耽于玩弄书画,不理朝政。在《水浒传》中,黑暗的朝代逼着一个个好汉走向了梁山,落地为寇。真实历史中,也差不多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北宋朝廷对外唯唯诺诺,献上白银,对内极力压迫,增加赋税,导致百姓

  • 水浒好汉为何征方腊之前无人伤亡,出征方腊却死伤无数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方腊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随着最近几年影视剧的影响,《水浒传》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重要,几乎人人都能说出来几段关于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可是不少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何水浒好汉在出征方腊之前,各个都是以一当十,但是出征方腊之后,确是死伤无数,这是

  • 梁山好汉战力高超,为何征伐方腊却损失惨重?注意看皇帝这道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方腊

    梁山泊108个好汉,除了段景住与时迁这几个凑数的以外,基本上个个都有着高强的武功,像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人,都有着万夫不当之勇,梁山的整体战力相当高超。以至于大宋朝廷对梁山泊都头疼不已,甚至于大宋的最高军事长官高太尉率领精兵,前来攻打梁山,都失败了好几次。最后还是因为宋江的一番“忠君爱国”之心,梁山

  • 梁山有108条好汉,方腊只有8员大将,为什么征方腊损兵折将?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方腊

    《水浒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绝大多数人水浒,前半部分酣畅淋漓,让人热血贲张,到了后半部分,108条梁山好汉被朝廷招安,南征方腊损兵折将,108人最终只有27人班师回朝,让人看得心里十分不痛快。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征方腊之前,108条好汉聚义梁山、替天行道,四处征战无一人身亡,为什么打方腊时,108

  • 他是明教护教法王,跟随方腊起兵,力大枪沉,反被徐宁一招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方腊

    提到明教,很多人都想到《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教主张无忌,但明教其实跟《水浒传》也有着些许的联系。明教的正式名称,称作摩尼教,也写作牟尼教。最早发源于古波斯的祆教,公元三世纪时,波斯人摩尼杂糅了祆教、基督教甚至还有佛教的思想,创建了二元论宗教,而且崇尚光明。公元六世纪到七世纪,摩尼教传入西域地区,在经

  • 方腊只有八员大将,为何能让梁山损失70名好汉?实力不在一个层次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方腊

    《水浒传》塑造了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形象,这些好汉在征讨辽国的时候,一百零八人甚至都没有一个受伤的,看起来实力特别强大。但是到了征讨方腊的时候,这些人的战斗力仿佛下降了一般,而且伤亡惨重。有人就问了,梁山只是将领就有一百零八人,而方腊手下却只有八员大将,为什么能让梁山损失大半的好汉呢?有学者表示,

  • 宋江征方腊是子虚乌有的事,看看方腊起义的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开开心标签:方腊

    我们都知道大宋统治期间,外有辽金的进犯,内有数不完的农民起义。据不完全统计,三百多年内的农民起义就有百余次,由此可以看出,宋朝统治并不清明。《宣和遗事》出版于南宋时期,宋江等三十六人梁山起事被虚拟化演绎化的收录其中。明朝初年施耐庵又将宋江起义大肆改变,最终形成了《水浒传》蓝本,宋江等梁山豪杰成为了小

  • 活捉方腊后,鲁智深暗示好汉离开宋江,可惜只有6人听懂,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方腊

    《水浒传》是一部流传千年的经典小说,它讲述了北宋末年民不聊生、朝廷腐败无能的时代背景,以及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兴衰史。这些英雄来自各个阶层和地区,有官府的禁军将领,也有江湖上的豪杰好汉。他们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无能,纷纷投身起义之中。但是,不幸的是,这些好汉们的行为被朝廷视为叛逆,他们被迫流亡山林,聚集在

  • 如果《水浒传》宋江不选择招安,而是和方腊联手,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感叹娱乐的伟大标签:方腊

    就算宋江不被招安,而是去和方腊联手,结局也会很惨。此时的方腊,不但兵多将广,在军事实力上并不弱于梁山。而且他已经称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而宋江领导的梁山泊不论多么厉害,他自己还只是一个强盗头子。他占领的地盘只有八百里水泊,他的财政收入就是靠抢劫和去周围的州城府县借粮。他要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