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小妹三难秦学士,到底谁技高一筹?

苏小妹三难秦学士,到底谁技高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秋玲 访问量:3052 更新时间:2024/1/7 15:26:59

千年前,老苏去老王家做客,喝到尽兴时,因为口误出卖了自己的闺女。好在女儿聪明,才避免自己成为寡妇。

话说,那天宰相王安石听了老苏对自己女儿的夸耀后,便有意向苏家求婚,为了显摆儿子才学,他把儿子的一卷文字交与老苏,想借此寻求联姻,老苏无奈只好带回家。

对此,苏小妹毫不客气地在卷面上写下如下评语:“辞藻华丽,是其所长;含蓄不足,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余,享大年则不足。”这三句话对文章的评价十分到位,关键还精准预言了他富贵运达的短暂一生。

后来,王安石的儿子在十九岁考中了状元,可惜20岁就去世了。还好老苏有心眼,以女儿貌丑为由拒绝了老王的好意,否则害苦了闺女。

但这事让苏小妹一时名噪京城,“慕名来求者,不计其数”,苏洵只好把文字交与苏小妹自阅,且一切由她自己作主,而她最终敲定了一个道士。

一日,少游和小妹在庙会偶遇,他准备假扮道士考验一下苏小妹才华。只见,他拿着破碗走上前来对苏小妹说:“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答道:“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这里的小姐是尊称,意思是祝她幸福长寿;而苏小妹的回答则十分刚硬:你有何德何能,可以求得我的同意?

少游见一问不成,接着道:“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小妹回怼道: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秦观又是一阵狂舔,你不但幸福长寿,还要百病不生,他想这样的美好言辞一般会获得对方的欢心。可是,苏小妹还是铁石心肠:随你如何机言巧语,我就不搭理你。

少游嘿嘿一乐:“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苏小妹:疯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哈哈,这俩算是杠上了。秦观的意思是﹕你如此尽兴,怎么舍得放弃宝山呢?苏小妹则反问﹕你这个疯道人怎么这样贪痴呢,不要因此而错失了就在身边的金穴哦!

这一轮除了反问与对峙,还借禅理表明婚姻的态度:苏小妹你不要错过了我这样的才子哦。言下之意:我可不想失去你这样的佳偶,你有没有看上我呢?

而苏小妹的回答多少有些令秦少游把持不住,不禁喃喃自语道:疯道人配得小娘子,真乃万千之幸。我这就回家准备聘礼,向苏府提亲。

这次邂逅,二人相遇可谓一见倾心。少游认为苏小妹,“虽不妖娆,却是清雅,更无俗韵”,苏小妹认为秦少游,“豁达如哥,文采倍棒!”。

转眼到了新婚之夜,秦少游却被苏小妹的丫鬟挡在了门外,对少游说:“郎君要想入洞房,必须先过三关”。

第一关,小妹出诗云: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一听,这诗也太简单了,怎么能难住我呢!心中暗想:这首诗看上去莫名其妙,铜铁放入炉中就是‘化’了。蝼蚁上粉墙那就是爬,也就是缘木求鱼的‘缘’字。阴阳无二义就是道,天地我中央,中间就是人。这就是暗讽我是”化缘道人“。

看来苏小妹早就知道我当日化妆成道士的事情了,难道现在她要和我算账?说不得,我先应付一下。”于是秦少游对了下联:“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此诗既点明了缘分的重要性,又说明了秦少游和苏小妹是有缘人。把四句话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化缘道人”四个字。其实,这何尝不是少游对苏小妹的一种哀求:“我错了,我不该扮作化缘道人,来试探你,可这恰恰是我们缘份的开始啊!言外之意:娘子,你就让我入洞房吧!”

苏小妹看到后,轻轻一笑,算你第一关过吧!

接下来是第二关,依然是苏小妹先出诗: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问诗中含有那些名人?

少游一听,简单道:“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苏小妹看到后,微微一笑,算你第二关过吧!

第三关是对对联,而少游最擅长的就是对对联,他信心满满地说:“娘子,请出上联吧。”

第一个上联,小妹望月吟道:“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秦少游一听,这上联出的真绝!好一个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天气,月亮没有被云遮挡,那么晚上肯定不会下雨了,实际上是想对秦少游说今夜要是对不出下联,就别想入洞房了。

这新婚夜不能入洞房,那怎么行呢?于是他望苍茫大地远灵机一动,道:“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这下联也是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天气,同时“成霜”谐音“成双”。成双结对,是夫妇和谐的意思。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已对出下联,今日入洞房必如愿以偿。

没想到丫鬟依旧把手拦在秦少游面前:“别急啊,还有一个上联呢。且听: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吧。”

少游一听,有点难为情了。心想好不容易过了前两关,还对了一个上联,没想到这联居然被难住了!我该怎麽办呢?我改怎麽办!

闭门推出窗前月,同样一语双关。明面说的是推月亮,暗语是推开秦少游这个新郎官呢。正当他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时,东坡来圆场了。

东坡随口道:这是结婚又不是考状元,小妹你又何苦要如此为难新郎官呢?话音未落,东坡故意来到妹夫旁边,把一块石头丢到了庭院中的水缸里,还不忘使了个眼神。少游循声望去,不禁茅塞顿开。接着对新房里的苏小妹喊话:“有了,投石冲开水底天!”

哈哈,这个下联也是一语双关,哄得苏小妹那叫一个开开心心,顿觉自己没有看错人。果不其然,“咣当”一声,新房的门开了。少游兴奋地冲了进去,是夜二人便是几番云雨!

@爱在田园说,少游不愧是烧友,不但才思敏捷,而且博古通今,最终“疯道人”不负 “小娘子”,喜结连理,成为千古佳话。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相亲办法咋样?

参考资料:冯梦龙《醒世恒言》之《苏小妹三难秦学士》。

标签: 苏小妹

更多文章

  • 北宋轶事:王安石替儿子向苏洵提亲,苏小妹: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苏小妹

    苏洵一家是北宋时期极负盛名的文人,虽然在政治仕途上坎坷多舛,但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都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这父子三人就占了三个,放到哪个时代,都是举世无双的成就。传闻苏洵还有一个女儿,才华不输另外两个儿子,她的故事轶闻在民间也是口口相传。她的才华传到了北宋王荆公耳中后,便想要替自

  • 苏小妹为什么拒绝新郎入洞房,苏东坡帮新郎解了围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苏小妹

    前几天去成都出差,顺便去了趟眉山,参观了向往已久的三苏祠,祠中楹联林立,写的最好的是清代第一廉吏,宰相张鹏翮为三苏祠所撰之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联说的是苏门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都是填词的名家,下联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家三父子。当时,在北宋文坛上欧阳修堪称领袖,苏

  • 影视剧中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苏小妹

    苏小妹,多认为她是苏轼的妹妹,正史未载其名,野史称其名“轸”。苏小妹在当时颇具才名,民间盛传她是秦观的妻子,有诸多传奇故事传世。“苏小妹”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无名氏的《东坡问答录》,“东坡之妹,少游之妻也。”这可能就是把苏小妹当作秦观妻子的始祖,不过该作者以这种不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实在不可取。苏小妹

  • 苏小妹出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巧妙对上,苏小妹听后脸色羞红!

    历史人物编辑:杨龙发生活标签:苏小妹

    苏小妹出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巧妙对上,苏小妹听后脸色羞红!文文史星空若是说道苏轼,想必很多人对其都不会陌生吧,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不仅文学素养十分高,而且还十分爽朗,是性情中人,但是今天笔者倒不是说关于苏轼的那些事情,而是说说苏轼的妹妹和苏轼朋友之间的故事。若是说道苏轼的妹妹,想必很多人都有所

  • 温婉俏皮苏小妹:这样的才女,是否真实存在呢?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苏小妹

    一般大家认为,历史上我们所说的苏小妹就是著名的大才子,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的妹妹。但实际上,根据考证,苏小妹可能是后来被人们编造出来的一个人物。在苏轼的一些典籍中,我们几乎不能查证的。他是有这个妹妹的,因为他们之间从来没有通信,苏轼也没有说过有这样一个妹妹。但是苏轼的家族中其实是有一个很小便去

  • 王安石向苏洵提亲,苏小妹看完文章说:不可,他儿子不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苏小妹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大诗人,他与其二子苏轼、苏辙不仅一同被合称为“三苏”,还都被后人纳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但根据坊间传言,苏家最有才华的其实是苏洵的小女儿“苏小妹”。关于苏小妹的描述,起先出现在南宋一本名叫《东坡问答录》的古籍中。一直到清朝,苏小妹的事迹在百姓中口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个机敏聪慧的小女儿

  • 苏轼出对联考验小妹,没想到苏小妹对出了千古绝对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苏小妹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相传为苏轼有个妹妹叫苏小妹,野史载其名苏轸,是当时出了名的才女。一代文豪苏轼儒道互补,名气大得没边儿,而与妹妹苏小妹相比,他似乎还要矮上半截儿。北宋年间,著名词人秦少游拜访苏轼,被聪明可爱的苏小妹吸引。秦少游对苏小妹一见钟情,二人最终喜

  • 苏小妹一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一下联,顿时羞愧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苏小妹

    对联,是中华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传承上千年的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让历朝历代的才子门情有独钟,乃至到了明朝时期,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更是在得空时,常常与大臣们切磋对联,因此被老百姓称之为“对联天子”,足以可见,对联虽短,却不乏深意,一副上佳的对联,足可媲美一部鸿篇巨著。明朝嘉庆年间,福州府有一小孩

  • 刘克庄短短二十个字的一首诗,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项羽的人格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大黄鸭子标签:刘克庄

    历朝历代,歌咏项羽的诗词无数,比如流传又广又脍炙人口的杜牧诗句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比如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说明项羽这个人物的特殊魅力。《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将其列入“世家、列传”之列,而是将其归入“本纪”中,也反映了司马迁对项羽的高度赞扬和敬佩。虽然项羽最终是失败

  • 李清照用17个“花”,朱淑真用5个“独”,千古名作背后皆是苦水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朱淑真

    导语:提及宋朝女词人,首推李清照,然而有一位女词人也毫不逊色,这便是朱淑真,二人皆是仕宦人家,因此前期都悠然闲适。与男词人热衷功名利禄所不同的是,二人多充满情思,然而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下,终究还是多了一丝束缚。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