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死后五十余年,他的曾孙发动兵变,结果兵败玄武门!

李世民死后五十余年,他的曾孙发动兵变,结果兵败玄武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2186 更新时间:2024/2/8 23:20:00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兵变。通过这场兵变,李世民最终登上了唐朝皇帝的宝座。而在五十多年后,李世民的曾孙也选择发动兵变,结果却兵败玄武门。

首先,这个人就是李重俊。李重俊是唐中宗第三子,于圣历元年(698年,《新唐书》称圣历三年)被封为义兴郡王。彼时,武则天取代唐朝,建立了武周。当然,因为父亲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而且其懂得隐忍退让,所以李重俊没有遭到武则天的迫害。

神龙元年(705年)二月,武则天退位,李显在通天宫复位。于是,李重俊进封卫王,仍拜洛州牧,食实封一千户,不久之后,李重俊又改任左卫大将军,遥领扬州大都督。

同年,李重俊的二兄李重福遭韦皇后诬陷,贬任濮州刺史。在神龙二年(706年)七月,依据排行,卫王李重俊被册立为皇太子,到了这个时候,李重俊距离皇帝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却阻隔了不少太子,甚至让他们丢掉性命。

在册封李重俊为太子后,唐中宗李显随即任命女婿杨璬、武崇训为太子宾客,也即让他们辅佐李重俊。但是,杨璬、武崇训二人皆年轻轻浮,平日只是“蹴鞠猥戏”,以此取悦李重俊,并不能尽到调教辅佐之责。当时,武三思在朝廷握有大权,欲图谋不轨,但对太子李重俊非常忌惮。

为了争夺大权,武三思请求唐中宗请求废黜韦皇后。对此,唐中宗命御史大夫李承嘉调查。李承嘉上奏此事是敬晖桓彦范张柬之等派人所为。武三思又怂恿太子李重俊上表,请求夷灭敬晖三族,唐中宗不肯。

除了引起武三思的忌惮,李重俊还得罪了韦皇后。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韦皇后因为太子李重俊非自己亲生,对他十分厌恶。武三思之子武崇训经常唆使安乐公主,当面凌辱李重俊,也即拿李重俊的出身做文章。

后来,安乐公主得寸进尺,直接要求唐中宗废掉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到了这个时候,李重俊的地位受到很大威胁,对武三思、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更是忿恨不已。从这一角度来看,李重俊是被迫起兵造反的,如果他继续退让的话,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毕竟不管是唐朝还是其他历史时期,废太子的结局几乎都是比较凄凉的。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联合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以及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人,率左右羽林军及千骑三百余人发动兵变。对此,在笔者看来,李重俊的兵变是比较匆忙的,也即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

正式起兵后,李重俊先冲入武三思的府邸,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党羽十余人。紧接着,李重俊将矛头对准了韦皇后,于是他率军闯入肃章门,在皇城内搜寻韦皇后、安乐公主与昭容上官婉儿

韦皇后得知兵变的消息后,立即跟着唐中宗奔向玄武门,并召左羽林军将军刘仁景护驾,让他率领留军飞骑及百余人在楼下列守。由此,在玄武门这个地方,李重俊的兵马和朝廷禁军展开了较量。不过,因为唐中宗直接向叛军喊话,也即不追究他们的罪过,这导致李重俊一方立即溃散。最终,李重俊的兵变也彻底失败。

最后,兵变失败后,李重俊率领百余骑兵奔出肃章门,逃往终南山。唐中宗令长上果毅赵思慎率轻骑追赶。李重俊到抵达鄠县西十余里处,麾下只剩下几个亲信。他见天色已晚,便到树林中休息,结果被左右亲信杀害。对此,在笔者看来,李重俊的鲁莽,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虽然他起兵造反是被逼无奈,不过,因为唐中宗仍然掌握大权,这导致李重俊难以取得成功。

李重俊被杀后,唐中宗依然不解恨,于是命人将他的首级斩下,献于太庙,并以之祭奠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李重俊死后,他的部下也遭到了流放等惩罚。景龙元年(707年)八月,韦皇后及王公就上表,将多次发生兵变的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此外,到了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即位,追复李重俊的太子名位,赐谥号节愍,并将他陪葬定陵。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被亲儿子逼得退位,李渊想出一损招报复李世民,让李世民头疼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李世民

    皇权富贵迷人眼。古代的皇室中,亲情少得可怜,尤其是乱世中更甚。世上万千感情,来回颠覆,左右摇摆。唯有子女与父母之爱,跨越人之本能,横穿光阴岁月,坚固可信。可纵观历史,也有例外。情感若不掺杂其他,都值得被歌颂。可一旦有了其他的执念,情感便成为了随时可以牺牲的筹码,任何感情都是如此,人之本性也难逃脱。初

  • 自比“李世民”,朱高煦为何被侄子活活烧死,连妻儿都未能幸免?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李世民

    在明朝初年的历史上,有两个叔叔要抢侄子的皇位。一个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后来,他成功地成为了明朝的成祖。另一个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这位王子没有他父亲幸运。最后,他被侄子宣德皇帝朱瞻基用铜缸烧死,死的方式非常悲惨。曾经,朱高煦曾与父亲南北作战,在军营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次救朱棣脱离危险。当时,因为他

  • 李世民的姐夫,坑完老丈人李渊继续坑李世民,李世民都无语了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李世民

    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想当初李渊起兵的时候,手下的大将也是自己的一家老小,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还有柴绍和段纶这样的女婿,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为大唐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不过在李渊的众多亲人之中,有一个女婿实在是坑,坑完李渊又坑李世民,他就是李渊的女儿襄阳公主的丈夫

  • 马嵬兵变之后,李亨为何敢不经李隆基同意而称帝?李亨步步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李隆基

    李亨:爹,我想篡个位,你能不能自己滚下来,让我坐上去?放心,这事要是成了,绝对少不了你的好处。李隆基:你脑袋烧糊涂了?想篡我的位,我看你也不用当什么太子了,去找你李瑛哥哥喝茶去吧!这样的画面简直不敢想象,李亨既然是夺位,那当然不可能去找李隆基商量,这事哪有的商量?将镜头拉到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带着自

  •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一上位,就要杀死自己的姑姑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李隆基

    原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一上台就杀了姑姑?、上官婉儿、堂妹安乐公主、姑姑太平公主等权势天下的美女。唐玄宗李隆基晚年遭遇安史之乱,杀死了侄女荣谊公主(安禄山的儿媳)和安禄山的妻子康夫人。.由此可见,李隆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权力。那么,至于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一上台就杀了姑姑太平公主呢?原因很简单,为了争夺权

  • 李世民、李治、武则天都爱的“玉龙”,每逢大旱,李隆基用它祈雨

    历史人物编辑:未来花园标签:李隆基

    中国历史上,但凡是有点儿文艺气息的皇帝,不但会舞文弄墨,填词赋诗,也会喜欢珍玩珠宝。乾隆皇帝自不必说,不但是个“弹幕狂魔”,见到名人字画就一个劲儿地盖章,还收藏了许多珍玩,见到王莽造的嘉量很好玩,还让人打造了四个放在故宫。唐朝皇帝也是如此,李世民不但会打仗,对书法诗歌也很在行,飞白书在书法历史上都有

  • 马嵬驿之变: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子李亨上演权力的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李隆基

    提到“马嵬驿之变”,很多人的传统认知是这样的: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从长安逃往成都。途径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市附近)时,随行的将领和士兵自发兵变,处死了宰相杨国忠后,继续逼迫唐玄宗下罪己诏并赐死贵妃杨玉环。 那么,真实的马嵬驿之变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马嵬驿之变,还原

  • 李隆基杨玉环,成千古佳话,为何朱见深万贞儿,却被后世所不容?

    历史人物编辑:曲先生标签:李隆基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其实更确切来言便是:没有对比,就察觉不出问题。比如,为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所谓“恋情”,成千古佳话。可朱见深和万贞儿,却被后世所不容?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说了。其一:“狗血”和真情的严重错位稍微知道点大唐历史的人必会知道,杨玉环最初是李隆基的儿媳,嫁给了李琩。之

  • 为何李成器、李隆基互相辞让帝位?是别有原因,还是兄弟和睦?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李隆基

    唐朝有两个盛世,那就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太宗和唐玄宗所开创。这两个唐朝的皇帝都有着一样伟大的功绩,但其德行却相差甚远。唐太宗用手足相残的“玄武门之变”换来了皇位,他的确将唐朝发扬光大,是一个人人称颂的好皇帝,但是上位的手段一直为世人诟病。再看唐玄宗,他并没有主动争取皇位,他的皇位是

  • 大唐女强人频出,唐玄宗李隆基终平定乱局

    历史人物编辑:慢步史书标签:李隆基

    女皇落幕公元705年,即神龙元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神龙政变!这一年,一代女皇武则天已经82岁高龄了,这对于古代人当然算得上高寿了,而对于一直没有定下继承人的武则天,则意味着统治出现了松动。趁着她病重,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洛阳紫微城 发动兵变,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