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自比“李世民”,朱高煦为何被侄子活活烧死,连妻儿都未能幸免?

自比“李世民”,朱高煦为何被侄子活活烧死,连妻儿都未能幸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米爱旅行 访问量:1144 更新时间:2024/2/6 23:16:49

在明朝初年的历史上,有两个叔叔要抢侄子的皇位。一个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后来,他成功地成为了明朝的成祖。另一个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这位王子没有他父亲幸运。最后,他被侄子宣德皇帝朱瞻基用铜缸烧死,死的方式非常悲惨。

曾经,朱高煦曾与父亲南北作战,在军营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次救朱棣脱离危险。当时,因为他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皇帝的宠爱,他经常把自己比作李世民。所以,他总是从心底里瞧不起哥哥朱高炽。其实,朱高炽不是很有才华,他很胖,且腿有毛病,但他有个好儿子朱瞻基。可以说,朱高炽是沾了自己儿子的光。

朱高煦平日骄横跋扈,不掩饰对太子的贪心,使朱瞻基对此非常不满。当时,朱高炽即位一年后病逝。而此时,朱瞻基正好不在北京。于是,阴险的朱高煦在回北京的路上秘密派人伏击了太子,结果不成功。

宣德皇帝即位后不久,朱高煦迫不及待地在北京地震中正式造反。半个月后,也就是宣德元年的8月21日,朱高煦出城投降,开始了自己的软禁之路。

翻开《明史》,你会发现,朱高煦的传记中没有详细记载朱高煦之死,而只是对其结局的大致描述是“高煦及其众子相继去世”。那朱高煦什么时候死的?

从宣德皇帝的记载可以看出,朱高煦入狱后的第三年,即宣德四年四月,仍有宁王帮朱高煦求情。朱权的原话是:“不避斧钺之诛,干冒天听,伏望赦免。”如果宣德皇帝不动他的心,会有这样的战斗吗?由此可以推断,朱高煦入狱后,生活了两年被杀。

朱高煦虽然是一名囚犯,但他并没有成为囚犯的意识,仍然尽力为他的侄子做绊脚石。起义失败后,朱高煦被贬为平民,在宣德皇帝专为他建造的监狱里过着牢狱生活。监狱的名字很讽刺,被称为“逍遥城”。

据《明朝史记》记载,朱高煦入狱后的一天,宣德皇帝去拜访朱高煦,“看了许久”。宣德皇帝的表演耐人寻味,他来看望对他不满意的叔叔。当时,他只是看了很长时间,一句话也没说。他想做什么?朱高煦可能是不愿意,也可能是一时受不了侄子的眼睛,竟一脚将宣德皇帝绊倒了。

当时,宣德皇帝非常恼怒,命令卫兵用一个大铜缸盖住朱高煦。虽然,这个大罐子重300斤,但朱高煦却可以顶起来。于是,宣德皇帝让一人把木炭放在罐子上,点燃后,木炭火将铜罐烤熟,使朱高煦的生命就此结束。

其实,每一个上位者都有必要保住自己的皇位。因此,朱高煦死后,朱瞻基将妻儿全杀了,一个也没有留下。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些皇族亲属是怎么死的,但你可以想象,宣德皇帝大发雷霆,根本不在乎任何社会公德,也不在乎他想杀的堂兄弟,他们的名字里都有“瞻”字,与他有血缘关系。

即使朱高煦妻儿的死,没有他悲惨,也不会好多少。朱棣从侄子手中夺下大明河山,万万想不到儿女会互相残杀,以致儿子被杀,这可能是他的报应。

历史掌握在史官手中,他们受到国王的成功和敌人的失败的影响。因此,在我们现在的文学作品中,朱高煦是一个傲慢轻浮的人。即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也被描绘成鲁莽无能的形象,这些记录显然是有色眼镜。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被打败的土匪的真实面目,我们必须从其它地方仔细研究。

根据香港著名学者的研究,朱高煦不仅不是一个鲁莽的将军,他很有文化,文学造诣很高。就诗歌而言,朱高煦可以算是一代人的规模,他的书法也气势磅礴。与父亲相比,朱高煦的失败可能是因为他缺乏政治智慧和军事能力,或者他的对手是非常有能力的朱瞻基,而不是文雅懦弱的朱允炆

也许他比朱高炽更适合王位,但并不比宣德皇帝好。因为,朱高炽父子统治时期,明朝是一个罕见的、光明的世界。这样看来,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国朝献徵录·卷二·宗室二·汉庶人传》、《明史·本纪第九·宣宗》】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姐夫,坑完老丈人李渊继续坑李世民,李世民都无语了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李世民

    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想当初李渊起兵的时候,手下的大将也是自己的一家老小,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还有柴绍和段纶这样的女婿,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为大唐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不过在李渊的众多亲人之中,有一个女婿实在是坑,坑完李渊又坑李世民,他就是李渊的女儿襄阳公主的丈夫

  • 马嵬兵变之后,李亨为何敢不经李隆基同意而称帝?李亨步步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李隆基

    李亨:爹,我想篡个位,你能不能自己滚下来,让我坐上去?放心,这事要是成了,绝对少不了你的好处。李隆基:你脑袋烧糊涂了?想篡我的位,我看你也不用当什么太子了,去找你李瑛哥哥喝茶去吧!这样的画面简直不敢想象,李亨既然是夺位,那当然不可能去找李隆基商量,这事哪有的商量?将镜头拉到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带着自

  •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一上位,就要杀死自己的姑姑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李隆基

    原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一上台就杀了姑姑?、上官婉儿、堂妹安乐公主、姑姑太平公主等权势天下的美女。唐玄宗李隆基晚年遭遇安史之乱,杀死了侄女荣谊公主(安禄山的儿媳)和安禄山的妻子康夫人。.由此可见,李隆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权力。那么,至于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一上台就杀了姑姑太平公主呢?原因很简单,为了争夺权

  • 李世民、李治、武则天都爱的“玉龙”,每逢大旱,李隆基用它祈雨

    历史人物编辑:未来花园标签:李隆基

    中国历史上,但凡是有点儿文艺气息的皇帝,不但会舞文弄墨,填词赋诗,也会喜欢珍玩珠宝。乾隆皇帝自不必说,不但是个“弹幕狂魔”,见到名人字画就一个劲儿地盖章,还收藏了许多珍玩,见到王莽造的嘉量很好玩,还让人打造了四个放在故宫。唐朝皇帝也是如此,李世民不但会打仗,对书法诗歌也很在行,飞白书在书法历史上都有

  • 马嵬驿之变: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子李亨上演权力的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李隆基

    提到“马嵬驿之变”,很多人的传统认知是这样的: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从长安逃往成都。途径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市附近)时,随行的将领和士兵自发兵变,处死了宰相杨国忠后,继续逼迫唐玄宗下罪己诏并赐死贵妃杨玉环。 那么,真实的马嵬驿之变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马嵬驿之变,还原

  • 李隆基杨玉环,成千古佳话,为何朱见深万贞儿,却被后世所不容?

    历史人物编辑:曲先生标签:李隆基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其实更确切来言便是:没有对比,就察觉不出问题。比如,为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所谓“恋情”,成千古佳话。可朱见深和万贞儿,却被后世所不容?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说了。其一:“狗血”和真情的严重错位稍微知道点大唐历史的人必会知道,杨玉环最初是李隆基的儿媳,嫁给了李琩。之

  • 为何李成器、李隆基互相辞让帝位?是别有原因,还是兄弟和睦?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李隆基

    唐朝有两个盛世,那就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太宗和唐玄宗所开创。这两个唐朝的皇帝都有着一样伟大的功绩,但其德行却相差甚远。唐太宗用手足相残的“玄武门之变”换来了皇位,他的确将唐朝发扬光大,是一个人人称颂的好皇帝,但是上位的手段一直为世人诟病。再看唐玄宗,他并没有主动争取皇位,他的皇位是

  • 大唐女强人频出,唐玄宗李隆基终平定乱局

    历史人物编辑:慢步史书标签:李隆基

    女皇落幕公元705年,即神龙元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神龙政变!这一年,一代女皇武则天已经82岁高龄了,这对于古代人当然算得上高寿了,而对于一直没有定下继承人的武则天,则意味着统治出现了松动。趁着她病重,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洛阳紫微城 发动兵变,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这两

  • 李隆基执政之初励精图治,为何后来变得奢靡昏聩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李隆基

    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帝国时代的巅峰,历朝历代的中国人都以引以为豪。然而创造出开元盛世的皇帝李隆基则毁誉参半,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争议。在李隆基即位之初,他励精图治,任用贤相姚崇宋璟,创造出了开元盛世的辉煌成就。可是到了天宝年间,他却一改往日勤政的作风,逐渐沉迷到于奢靡的生活,在政治上也显得越发昏聩。

  •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和李隆基这些皇帝,按能力如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李隆基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和李隆基当中,若是让我给他们的个人能力排个名次,我觉得应该这样排: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李渊和李治。虽然这几个人,都很强悍,李治除外,他跟以上四人比,简直就没法比。下面看我给大家分析原因:最强悍的还是李世民,他在帮助老爹李渊灭隋的时候,立下的功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连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