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末五代猛将李存孝:累建奇功,与西楚霸王比肩,为何遭车裂而死?

唐末五代猛将李存孝:累建奇功,与西楚霸王比肩,为何遭车裂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光侃历史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3/12/5 23:58:28

作者:许云辉

旌旗蔽空,杀声震天。两军阵前,一员虎将身穿厚重铠甲,背挎硬弓

长槊,“手舞铁

楇”,风驰电掣杀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的仆从

牵两匹战马,形影不离紧随其后。虎将在万马军中杀得性起,坐骑却不堪重负气喘吁吁。他瞅准时机,“上下如飞”飞速换乘战马,继续冲锋陷阵。

这员神勇盖世的虎将,正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这个先为晋王立下汗马功劳后被李克用车裂而死的名将,为后世有勇无谋者敲响了警钟。

(一)屡建奇功

晚唐天下,经安史之乱,已如日薄西山,风雨飘摇。黄巢起义席卷中原,严重动摇晚唐根基。各路节度使以勤王为名招兵买马,拥兵自重,相互杀伐。河东节度使、沙陀族人李克用因不余

遗力镇压黄巢,被朝廷封为“陇西郡王(后改封晋王)”。他在战俘营中发现“本姓安,名敬思”的少年鹤立鸡群,遂将其收为义子,赐其改名换姓为李存孝。李存孝因在其众多儿子(含义子)中排名最末,故被称为“十三太保”。

李存孝在李克用悉心调教下茁壮成长,成为义父贴身护卫兼骑兵将领。他精于骑射,“骁勇冠绝,

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在李克用夺取山西泽州与潞州等重大战役中,李存孝很快打出“每战无不克捷”的常胜将军名声。在李克用攻取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盘踞的河北邢、洺、磁三州时,李存孝大显神威,“功为多。”他见降将袁奉韬武艺超群,惺惺相惜,收为裨将,视为腹心。殊不知,此举等于在冬天将冻僵的眼镜蛇揣入怀中。

在粉碎“以张浚为招讨使”的朝廷大军围剿时,李存孝奉命率五千骑兵驰援泽州,在城外听到敌军正在叫喊侮辱守将:“您临时抱晋王的大腿有个屁用!那个沙陀人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厕所旁摔跤——离屎(死)不远了!’他想变老鼠都找不到地洞钻了!赶快投降吧!”

李存孝怒发冲冠,“选精骑五百”,环绕敌营大喊:“我,就是寻找地洞的沙陀人!我军正等着吃你们的肉来当晚餐,长得肥头大耳者,有种出来应战!”敌将邓季筠“亦以骁勇闻”,按捺不住引军出战。“存孝激励部众,舞槊先登,一战败之,获马千匹,生擒季筠于军中。”当夜,敌军悄然“收军而遁。”李存孝乘胜追击,“俘斩万计。”

解围泽州后,李存孝一鼓作气退攻潞州。途中,他顺水摸鱼“引三百骑伏于长子西崖间”,在万马军中活捉朝廷副招讨孙揆“及俘囚五百。”潞州守将闻讯“弃城夜遁”,李存孝趁势收复潞州。

朝廷主帅张浚在李克用义子们

攻击下“退保晋州”,与退守绛州的大将韩建遥相呼应。李存孝见佛杀佛,设计截杀韩建派出夜袭军营的三百名朝廷敢死队员后,攻打晋州,杀得朝廷军队“闭壁不敢出。”李存孝改攻绛州,吓得“刺史张行恭弃城而去。”

在粉碎朝廷大军围剿战事中,李存孝以一己之力,独立收复潞、晋、绛三州,劳苦功高,“以功授汾州刺史。”

(二)兄弟反目

李存孝的耀眼战绩,令其他义子相形见绌、黯然失色,难免引起哥哥们的羡慕嫉妒恨,由此埋下李存孝被车裂的悲剧种子。

李存信“少善骑射,能四夷语,通六蕃书。从太祖(李克用)起代北,入关破黄巢”,累积军功才被李克用“赐姓名,以为子。”李存孝后来居上一步登天,从俘虏一跃成为十三太保中最耀眼的将星。其他太保虽有腹诽但以大局为重,唯独李存信明知“材勇不及存孝”,依然与李存孝对着干。二人“由是相恶,有同水火。”李存信专使阴招,时常有意无意在李克用面前给他上眼药,故意破坏阻遏李存孝立功。

李存孝以“取潞州功为多”,自认为兼任节度使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不料李克用出于平衡关系考虑,任命他人出任潞州节度使。李存孝因煮熟的鸭子飞了,被刺激得失去理智,认定是李存信从中使坏,为此羞愤成怒,“不食者数日。”为发泄不满,他指使部下大肆对潞州百姓烧杀抢掠。经过李克用调解,李存孝才悻悻然带着战利品赴汾州担任刺史。

李存孝攻取邢洺二州,终于被李克用封为节度使。他“虑存信离间,欲立大功以胜之”,便以扩大战果为由多次向李克用请求增兵。李存信为阻止他再立新功,一再搅黄他的事儿。李存孝虽明知李存信从中作梗,却徒呼奈何,更对他恨之入骨。

李克用“大举略地山东”时,李存孝“常为先锋”,多次攻打赵王王镕。王镕联合幽州军阀李匡威,合军十余万反攻晋军。李存孝因敌众我寡,为避免腹背受敌,采取灵活机动战术避敌锋芒,择机作战。李克用任命李存信为前线总指挥“蕃汉马步都校”,率部增援李存孝。

李存孝在前线苦苦撑持,却替李存信做了嫁衣,怒从心起,牢骚满腹,故意消极避战,想看李存信的笑话。李克用为缓和矛盾,宣布暂缓任命。李存信猫咬尿泡空欢喜一场,恼羞成怒写信告发“存孝有二心”且“望风退衄(tuìnǜ,退缩),无心击贼,恐(与贼)有私盟也。”

李存孝“自恃战功,郁郁不平”,一怒之下索性暗中联络赵王,请他帮忙与朝廷牵线。在密信中,李存孝满腹怨气,把李克用骂得狗血淋头。经赵王牵线搭桥,李存孝上表率邢、

洺、磁三州归顺唐廷,与晋王兼义父李克用宣布彻底决裂。

(三)邢州兵败

在李克用继续扩张地盘时,李存孝“面见(赵王)王镕陈军机”,为其出谋划策对付晋军。李克用暴怒,“复出师讨存孝。”恰在此时,赵王因与李匡威反目成仇,主动向李克用挥舞橄榄枝。他把李存孝痛骂义父的密信献给李克用做见面礼,继而“乞盟,进币五十万,归粮二十万,请出兵(三万)助讨存孝。”

李存孝双拳难敌四手,被李克用围困在邢州(今河北邢台)。李克用“进攻邢州,深沟高垒以环之。”李存孝识破其用意,在晋军全力挖掘堑壕之际“出兵冲击”,搅得晋军“沟堑不成”。

在李存孝怀里冬眠多年的毒蛇袁奉韬终于等来苏醒的良机,他故作好心劝谏李存孝:“您畏惧者,唯晋王一人。晋王待到堑壕挖好,必定回转太原。依属下愚见,莫如让他完成挖好堑壕回太原心愿。待晋王西归太原时,您正好出城渡河追击。至于城外堑壕,对您来说,如同田间小水沟,不足挂齿!围困城池的诸将要想阻挡您,好似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您就让他们尽情挖吧!”

李存孝被他吹捧得忘乎所以,竟然脑袋发热停止出击,任由晋军十余日内在眼皮下面完成纵横交错的“深沟高垒”。这些堑壕像一条条绳索将邢州城紧紧绑缚起来,令守军插翅难飞。李存孝悔之莫及,加之“城中食尽”,无奈“登城首罪”,站在城楼大呼:“‘儿蒙王深恩,位至将帅’,若非被李存信陷构,何至于父子反目成仇,刀兵相向!‘若得生见王面,一言而死,诚所甘心!’”

他被带到李克用面前,跪地请罪:“儿于晋有功而无过,所以至此,由存信为之耳!”李克用怒斥:“你小子在写给王镕的书信中,将老夫骂成罪不可赦的恶魔,这难道也是李存信干的?”他越骂越火,将李存孝“缚

载后车,至太原。”

从邢州回师太原半月之间,李克用因“深惜其才”,内心深处一直盼望义子们或帐下诸将能不计前嫌为李存孝求情。可是,这些将领因

多多少少对李存孝怀有嫉妒之心,个个装聋作哑。李克用无奈假戏真做,在太原将李存孝“车裂于市。”李存孝死后,李克用“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李存孝)也,为之不视事者十余日。”

李存孝屡建功勋最终却遭车裂而死,与吕布纵横天下却被缢死白门楼殊途同归。李存孝与吕布之勇,“足以冠三军而长万夫。”但是,个人能力的神勇无法弥补他们政治短视的缺憾。因此,他们纵然英名盖世,也仅是“勇而无谋”,注定成为历史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

李存孝这类人之死,为后世有勇无谋者敲响了警钟:超强的个人能力是柄双刃剑!它既是为自己披荆斩棘达到功成名就的利器,更可能是一把高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标签: 李存孝

更多文章

  • 水浒中最怪异的兵器,像手握笔,能刺能砸,李存孝也用过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李存孝

    水浒是一部男人的书,是男人就要战斗,要干架就会有兵器。水浒中,光是梁山主角就有108位之多,至于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以及江南方腊,手下更是有无数名将,涉及到的兵器也就繁杂缤纷了。据统计,水浒中,光是刀就有朴刀、腰刀、飞刀、滚刀、戒刀、雁翎刀、解腕双刀、三尖两刃刀等数十种,而枪也有点钢枪、钩镰枪、丈八枪

  • 塔儿湾之战—“常十万”一骑冲阵,大破五万敌军,勇猛堪比李存孝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李存孝

    1367年,在扫平陈友谅、张士诚统一江淮之后,身经百战的明军以徐达、常遇春为主、副将,大举北伐,连下山东、河南数十州县,元将或降或逃,之后主将徐达、常遇春率五万中军,兵锋直指幽燕之地元京城大都。此时的元大都乱成一团,但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不少蒙古将帅看来,那明军虽狠,但蒙元尚有广大腹地,北

  • 他是天下第二猛将,仅次于李存孝,在滑县实现了他吹过的“牛逼”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李存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唐宋之交的五十多年间,中国北方频繁更替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轮番交替登场,混乱程度堪比汉末三国。在此天下大乱之际、群雄并起,涌现了无数猛将。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猛将”的,是一代枭雄李克用麾下的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孝,但此人因命短,仅活了36岁,历史功绩并不太显著。那么除了

  • 我国古代5大猛将实力排行:吕布垫底、李存孝第三,第一无人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李存孝

    五、吕布吕布,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关于吕布相信大家一定十分清楚,三国作为我国古代最为耀眼的一个时期,吕布能够在那时做到力压群雄并且受到后世的追捧,这本身就是他实力的一个所写。此外,吕布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是古代不可或缺的一员猛将。四、史万岁史万岁,我国古代隋朝时期第一猛将。关于史万岁相

  • 历史上虚构的五大名将,高宠第三,李存孝第二,第一毫无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微历史之中山古国标签:李存孝

    大家都知道古代行军打仗不可能像影视剧中或者小说演义中描写的那样,领兵大将单枪匹马在阵前单打独斗。在冷兵器时代,以一敌十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今天给大家介绍五个小说演义中虚构的名将,他们有的在历史中有原型,有的是纯粹编出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们的喜欢和仰慕。一、杨宗保。杨宗保是《杨家将传》、《杨

  • 黄巢军猛将:小说中不惧李存孝,在历史上被李克用比作自己的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李存孝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乐歪批道短长。看到“黄巢军猛将:小说中不惧李存孝,在历史上被李克用比作自己的吕布”这样一个标题,不知道熟悉残唐五代故事的朋友,能否想到老乐本文想要介绍的是哪一位呢?其实,老乐在此前的内容中已经提到了,在残唐演义中,黄巢军中有两大猛将,可以跟李存孝大战两个回合不输。虽说有李存孝连续三

  • 李存孝可以和项羽相比?为何说王不过霸将不过李?他战斗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李存孝

    十三太保指的是13个人,他们大多都是晋王李克用的义子。可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其实就是十三太保李存孝。李存孝是号称可以和项羽相提并论的猛将,被称为王不过霸,将不过李。从五代时期开始,收养义子似乎成为了一种习俗。十三太保中,有12个都是李克用收养的义子,李存孝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可惜最终的结局却让李克

  • 常说“王不过霸,将不过李”,那么项羽和李存孝比武到底谁更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李存孝

    我们常有“王不过霸,将不过李”之说,“霸”就是指西楚霸王项羽,“李”就是指的唐末五代时期晋王李克用手下猛将李存孝。那么二人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西楚霸王项羽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身高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当时的鼎可能有近千斤,项羽能扛起来,说明他有千斤神力。他不但身强力壮,勇猛无敌,还学

  • 如果每一千年选一位绝世猛将,项羽和李存孝实至名归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李存孝

    笔者是初级历史爱好者,历史知识有限,实在追溯不到公元前3000年的历史。就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夏朝开始整理吧,因为题目是“绝世猛将”,所以武勇要排在第一位,政治,统帅,战绩等指标都放在第二位。这个时期最著名的猛将应该是后羿。对,您没看错,就是后羿,后羿不止存在于神话中,历史上确有其人,起码后世史

  • 十三太保李存孝之死:现在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引以为戒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李存孝

    在评书演义里,李存孝可谓神人,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拳不过金、力不过霸”。“项”就是楚霸王项羽,“李“就是十三太保、大唐勇南公李存孝,“金”是岳飞、林冲、卢俊义、史文恭、武松的师爷,周侗的师傅金台。“霸”是西府赵王李元霸。我们今天说的是李存孝。在“残唐”系列小说里,李存孝打遍天下无敌手,什么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