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弑兄夺皇位,李渊退位后说了14字,16年后的报应,字字应验

李世民弑兄夺皇位,李渊退位后说了14字,16年后的报应,字字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无风却起念 访问量:3579 更新时间:2023/12/20 22:57:16

唐朝初年,李渊建立了辉煌的大唐,而这个皇位却成为了他儿子们争夺的诱饵。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最终演变成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以秦王的身份,将兄长李建成杀死,逼迫李渊退位,一跃成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然而,在李渊退位之际,他留下了一句14字的预言,这句预言在16年后应验,让李世民的子孙尝到了手足相残的苦果。

一、李渊的14字预言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巩固了皇位,开始着手整顿朝政。然而,在李渊让位之际,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这句话预示着,李世民今日对待兄弟子侄的方式,将来他的子孙也将陷入同样的命运。

这14个字的预言,像一把利剑悬在李世民的头顶,让他担心自己的子孙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李世民的担忧与努力

为了避免这个预言成真,李世民尽心尽力培养子嗣,让他们在一种充满关爱和包容的环境中成长,以期减少他们相互争权夺利的可能性。

然而,在权力的诱惑面前,谁能保证子嗣们永远不受腐蚀?李世民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在位时一直严密防范子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力图避免李渊预言的发生。

三、贞观十六年,预言应验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6年后的一天,李渊的预言终究还是应验了。当时,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了储君之位争得不可开交,李世民得知后立即采取采取措施,以阻止预言继续演变。

他果断地废黜了李承乾,将性格温和的晋王李治立为新的太子。李世民深知,李治或许治国能力一般,但他能够包容兄弟,将皇室的矛盾降至最低。如此一来,李世民希望能够遏制子孙间的争斗,维护大唐的稳定。

四、李世民子孙的命运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尽管李世民竭尽全力遏制皇室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但子孙间的争权夺利仍然难以避免。

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其中大部分,最终都陷入了手足相残的命运。这不仅验证了李渊的预言,更让李世民深感无奈。权力的诱惑,让皇室的亲情变得脆弱不堪,让手足之间变得割席断义。

五、历史的

李渊的预言在16年后应验,这并非是他具有神秘的预知能力,而是因为他在皇家生活中深知权力争斗的残酷性。历朝历代,皇室内部争权夺利、兄弟相残的故事屡见不鲜。

尽管李世民在位期间辛勤治国,大唐国力空前强盛,但他未能阻止子孙相争的悲剧。这反映出,在皇室内部,权力斗争的暗流难以避免。李渊的预言提醒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地位,都应心怀仁爱、宽容包容,避免权力斗争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与灾难。

李渊的预言,更多地是对李世民的一种提醒,让他时刻警惕子孙间可能发生的争斗。然而,即使李世民用尽心力,也难以改变历史的车轮。

通过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封建社会,权力斗争的无情且残酷。李渊的预言,不仅是对李世民的警示,更是对后人的启示,另外,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亲情,让宽容与包容化解矛盾,以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身为皇帝的李渊权力比李世民要更大,为什么李世民敢逼李渊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李渊

    隋朝灭亡之后,李渊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在他统治初期,朝廷内部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李渊不仅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反而自己也陷入了其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世民敢于逼李渊下台,并没有什么意外。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他自小就很聪明,学识渊博,武艺出众,是个真正的天才。在李渊统治初期,他就得到了大量的重用和

  • 此人当年叱咤风云,后来投靠李渊,李渊封一个官职侮辱他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李渊

    我们知道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天下有好几股势力,但是来自于太原的李家并不是最强大的,但是最后问鼎中原的还是李渊。李渊当年能够称帝离不开李世民的帮助,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群人才济济的大将,例如李世民,秦叔宝,长孙无忌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此人叫做李密。李密虽然姓李但是和李渊并没有亲属关系,因为

  • 李渊的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另一半则是一女子打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李渊

    可以说李渊的江上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另一半就是平阳公主打下来的,她可谓是唐朝的一朵铿锵玫瑰,连太平公主,武则天在她的面前也会略有逊色。 那么她到底有多么剽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李渊出生世族,作为她的女儿李秀宁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自小喜欢舞刀弄剑,性子洒脱大气,有勇有谋。柴绍足智多谋,他们夫

  • 李渊退位后生30个孩子,让李世民头痛不已,武则天仅一招全部解决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李渊

    贞观之治时期的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华的一个盛世,也是古代史上唯一一个有万国来朝的朝代。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领导下,当时的唐朝可以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世界强国。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来的却不是很光彩。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玄武门之变吧,而其中的主角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以及他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

  • 李世民逼宫了李渊,杀死了兄弟,后来的李渊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悦龙先声标签:李渊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李世民也算是其中一个声名显赫的皇帝了。在他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骁勇善战的一代人杰了,李世民在李渊的几个儿子中能力最大,太子李建成没有李世民军功大,所以李世民除了有自己的雄心壮志,还认为自己有能力压过李建成,成为李渊的接班人。不仅他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玄武门之变

  • 李世民逼宫成功之后,年级不算太大的李渊是怎么样度过余生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李渊

    玄武门事变结束后,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的铁杆儿尉迟敬德就身披铠甲手持长矛来到了李渊的身边。当然这是奉了李世民的命令,来试探李渊的态度。李渊就问尉迟敬德来干什么?他回答道,太子李建成谋反被杀,奉秦王的命令来保护皇上。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渊给李世民写了保证书,要求所有的军队都要听从秦王的号令。局势稳

  • 为什么李世民在李渊在位时就敢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渊

    自古皇家多绝情,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皇室为了争夺帝位,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时期时有发生。比如唐朝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和弟弟,逼迫父亲提前退休。再比如,明朝时期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侄子朱允炆的统治,由王爷“晋升”为皇帝。但是,为什么李世民敢在李渊活着时就造反,而朱棣却在朱元璋死后

  • 李渊是怎么大权旁落的,为什么没人帮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李渊

    李渊在玄武门事变后,被李世民逼宫,让出了皇位。是不是这就等同于是李渊大权旁落了呢?这个问题不应该这么简单的来看,所以不能单单地说是李渊大权旁落了,大臣们都落井下石,没有人来帮他。要知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渊还是皇帝,还是九五之尊。那时候他的命令,比任何的人都好用。若是他觉得对李世民的做法不

  • 朱元璋为何不像李渊一般,认个名人当祖先?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李渊

    前言:古代看重出身、看重门第,出身好的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比一般人更有力度。袁绍倘若不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韩馥哪会轻易把冀州让给他?司马懿倘若不是出身于河内司马氏,他岂能在士族中拥有那么大的号召力?王导倘若不是出身于琅玡王氏,江左世家岂能轻易让他摆平?正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如此重要,刘

  • 揭秘李渊四叔李璋,及其子孙后代,在隋唐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渊

    唐高祖李渊四叔李璋,生年不详,580年去世,在北周时期做过北周的臣子,是西魏陇西郡公李虎的第四子,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曾祖父。李璋的死,是参与了谋杀权臣杨坚的行动!北周宣帝继位,非常猜忌诸位王爷,宣帝贪图享乐,退位为太上皇,刘昉、郑译等人矫诏令杨坚辅政,杨坚对诸位王爷也是欲处之而后快,当时李渊四叔李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