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中一支独特的政治力量,但是宦官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却向来不怎么好,因为身体残缺,宦官大多有心理疾病,贪恋钱财和权位,前有赵高指鹿为马,后有魏忠贤专擅朝政,正如杜甫所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但是并非所有宦官尽是如此,像唐朝忠心耿耿的高力士,而在五代十国时期,同样有一位传奇的太监,他便是张居翰,曾在宣读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救下千人的性命,堪称历史上“最可敬”的太监。
传奇太监张居翰
张居翰本是唐朝末年唐懿宗时期一位不知名的小太监,但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张从玫非常喜爱张居翰,于是便收他为养子,就这样张居翰开始走上了仕途之路,起初张居翰也是仗着张从玫权势狐假虎威,与其他宦官同流合污。
不过很快著名的黄巢起义爆发,张居翰偕同唐僖宗逃亡成都,正是这一次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张居翰的为人,在逃亡途中,有感于昔日荣光无限大唐王朝的山河破碎,张居翰开始痛恨自己的行为,立誓做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一位传奇的太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唐昭宗即位后,天下出现了短暂太平的局面,张居翰也回到了朝廷,但是此时的张居翰已经少了曾经的嚣张跋扈,更多的是勤勤恳恳的为皇帝办事,可是好景不长,掌握兵权的朱温胁迫唐昭宗屠戮宦官,就在张居翰危在旦夕时,他却被好友刘仁恭所救。
张居翰年轻时便结交了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刘仁恭非常欣赏这位谦恭温和、处事认真的太监,在朱温屠戮宦官时,刘仁恭用偷梁换柱的方式保住了张居翰,性命得以保全的张居翰由此便在幽州隐居了起来,而他的传奇故事却才刚刚开始。
历经六朝、标榜千古
张居翰隐居起来后,天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让他服侍过三朝皇帝的唐朝已经灭亡,朱温已经建立后梁王朝,中国开始进入五代十国时代,虽然张居翰早已打算不问世事,但是天不遂人愿,朱温称帝后便着手收复失地,其中便包括沧州。
而沧州便是刘仁恭的辖区,可刘仁恭毕竟人少地微,面对朱温的大军很快便招架不住,于是刘仁恭便向李克用求援,并派张居翰等三万将士前去助阵,此战中,张居翰运筹帷幄,李克用围魏救赵,很快便击败朱温的军队,解救了被困的刘仁恭。
在看到张居翰的才华之后,李克用便将他留在自己军中,让张居翰担任监军,还赐给了他三千兵马,一时间张居翰成了李克用的爱将,而张居翰也不辱使命,他不仅带兵有方,而且十分爱戴百姓,因此张居翰在当地的威望很高。
次年,朱温便将兵锋转而指向李克用,朱温的大将李思安率领十万雄兵围困潞州城,虽然朱温多次劝张居翰投降,但是张居翰却不为所动,还将城中的一切事物经营的井井有条,后梁的军队人数虽然众多,但是面对张居翰却也无可奈何。
到了第二年,晋王李克用逝世,李存勖开始掌权,局势开始迎来了转机,李存勖在发兵攻占太原后,便着手解救被后梁军围困一年的潞州城,李存勖趁后梁军不备,突然杀向后梁军后方,而张居翰见状也打开城门里外夹击后梁军,最终将后梁军击败。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亡后梁而称帝,建立后唐王朝。
有感于张居翰多年的忠诚,李存勖便封张居翰为备位枢密使,久经世事的张居翰谨言慎行,他只是一心兢兢业业地做事,这也使得李存勖非常信任张居翰,每次出征,李存勖都留下张居翰安抚百姓。
此时的张居翰已经侍奉过五位皇帝,能力不俗的他,只想在乱世求自保,怀着一颗仁义之心低调处事,可是就在后唐灭亡前蜀后,李存勖却出尔反尔打算处死一众降臣,而张居翰却机智的更改了圣旨,解救了上千人,留下了千古绝唱。
圣旨改字、解救千人
公元925年,勇猛好战的李存勖开始了灭蜀征程,蜀主王衍是一个不思进取的皇帝,面对来势汹汹的李存勖,王衍选择了投降,原本王衍手下的大臣觉得还是可以与李存勖一战的,但是当李存勖赶到成都时,身为皇帝的王衍却直接身着白衣投降了。
前蜀被后唐灭亡后,李存勖十分高兴,下旨将王衍等一众降臣押回京师,李存勖还向王衍承诺赐给其封地和名号,可是在班师途中,李存勖却接到手下将领叛乱的消息,李存勖的一位大臣便建议李存勖杀掉王衍一行人,以绝后患。
为了顾全大局,李存勖下旨:“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并派张居翰前去宣旨,面对皇帝的圣旨,李存勖的出尔反尔让张居翰一时也犯了难,执行圣旨会显得不合情理,加上张居翰怀有仁义之心,于是他灵机一动,将圣旨改为:“王衍一家,并宜杀戮。”
当张居翰宣读圣旨时,众人没有任何怀疑,没有人会想到张居翰会改写诏书,而李存勖当时又自顾不暇,因此张居翰的一字改动,只让王衍一家被杀,而跟随王衍的一千多降臣却免遭一死,张居翰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最可敬”得太监。
小结:
李存勖被杀后,张居翰向唐明宗请求卸甲归田,并最终安享晚年,原本是宫中的无名小太监,却最终蜕变为万人敬仰的大将军,侍奉六朝皇帝后还得以保全自己,张居翰的人生不可为不传奇。
与人人唾弃的宦官不同,同样身为太监的张居翰却是标榜千古的忠臣,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还与他为人低调、常怀仁义之心有关,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在乱世中安然无恙,留下了圣旨改字、解救千人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