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起于朱温,朱温称帝后,生活荒淫无度,包括儿子们在内,都有很大的意见,这也直接导致了二子朱友珪在公元912年弑父登基一事。
本来朱友珪杀父登基,就引起了其它兄弟们的很大不满,在其登基之后,同样荒淫无度,闹的人心沸腾、民怨四起。于是,善恶终有报,不足一年时间,被其信任的四弟朱友贞发动兵变,就把朱友珪给杀了。
据《新旧五代史》中记载,朱友贞此人,基本没有实力,但却也想一争皇位,也就是有心无力。
在朱友珪杀了父亲后,命令他去杀了朱温本欲传位的义子朱友文,他就领命去杀了朱友文。为此,朱友珪认为他比较可靠,就任命他为东京留守,开封尹、检校司徒。也为朱友贞谋反埋下了前提条件。
有一次,朱温的一个女婿赵岩到汴梁办事,朱友贞就向他请教:“如何能取而代之?”
赵岩说:“此事易如反掌,成败全在杨令公(指杨师厚)一人,只要得其一言,禁军立即奉命而行。”
于是,朱友贞马上就出价,说事成后愿意给禁军五十万贯钱,赵岩当时也在禁军之中,就办朱友贞谋划,很快得到杨师厚人支持。
在913年时,禁军兵变,把朱友珪给杀了,朱友贞顺利在东京称帝。
其中有个重点,就是杨师厚此人。如果没有此人支持是不可能顺利完成兵变的,但此人为何愿意帮助朱由贞呢?真为了五十万贯钱?
杨师厚,本是安徽人,年轻时在唐东南副招讨使李罕之手下做事,一直是个小兵,也没得到赏识,884年时,李罕之归附李克用,李克用正缺不惧死勇猛之人,就找到了杨师厚。没多久,杨师厚因为什么事逃到了朱温那里,朱温倒是识货,任命其为曹州刺史,经过多次战斗,成功上位,成为后梁最重要的武将。
在911朱温讨伐晋王李氏,在枣强之战胜利后,控制河北,让杨师厚驻扎在魏州,防备晋王。在这时,由于杨师厚已经拥有很强大的后梁精锐部队,朱温已经对其有所猜忌,在朱温还没对杨师厚下手时,不成想就被儿子朱友珪给干掉了。
这时候,杨师厚在魏州“积极响应”,杀了魏州牙将,把节度使也罗周翰也赶出了魏州,在这情况下,朱友珪只好封他为天雄军节度使。912年时,杨师厚招募牙军千人,加强训练。
而这边,朱友珪是十分想干掉杨师厚的。
朱友珪以议事之名,让杨师厚进京,杨师厚的同伴说,不要去。杨师厚冷笑:“我二十多年来帮朱家打天下,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现在如果不去,不就是证明我有私心吗?皇上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有数。他不会也不敢把我怎么样。”
就带着自己亲信大军去见朱友珪,朱友珪也没能下手。
在这时间,朱友贞打说客见杨师厚,说愿意给五十万贯什么好处,两者肯定一拍即合。
随即,朱友贞趁此良机,发动兵变,杀了二哥朱友珪,之后封杨师厚为邺王,对其十分惧怕,据说连大名都不敢提,这点是真不如其父朱温和二哥朱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