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世宗:在位仅6年整治军队和经济,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周世宗:在位仅6年整治军队和经济,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建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4/1/30 0:23:55

周世宗柴荣

提到后周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通过发动"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政权的赵匡胤。而今天我要讲的主人公是周世宗柴荣,他曾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这是为什么呢?这要先从他的经历开始说起。

从一介布衣到帝王的转变

柴荣出生以一个富裕的家庭,不幸的是,小时候便家道中落。于是年幼的蔡荣便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母。在寄人篱下的日子里,蔡荣养成了谨慎处事的性子,被姑父郭威看中,就收为了义子,在家中打理一些茶货生意,与此同时柴荣还利用闲暇时间,读书、练习骑射本领。长此以往,柴荣就变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少年郎。

这段经历不仅让磨砺的柴荣的性子,还让他在社会的底层待了一段时间,他对于民间百姓有更深的认识,也更了解地方的官僚制度以及百姓生活情况,为之后的传奇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剧照郭威

公元951年,郭威称帝,柴荣以太子的身份被封为太原郡候等职务。在任期间,柴荣勤政为民,并坚决抵抗入侵者。而且在潭州遭遇洪水后,柴荣积极处理百姓问题,也因此深受百姓爱戴。公元954年,郭威病危,在临终前将写下遗照,死后有郭威继承皇位,是为周世宗。

周世宗继位与五代末年的多事之秋,他自身的在位时间只有5年。而他是之所以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改革军队,增强后周军事力量,推动历史上的统一大业。其次是他改善了原先因为藩王格局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他的统治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希望。

战争

增强军事力量,开统一步伐

五代末期的局势,就经济上来说,各国之间的联系明显增强;在政治层面上,各国政权任处于相互对立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迫使人民顺应时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发展趋势。

蔡荣知道,在战乱的年代,武力才是能守卫国家的基本条件。在他在位的5年的时间里,致力于统一的大业,也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推动了各地的统一。

柴荣治国

在柴荣刚继位之初,群臣不知其能,内心大都不服。北汉刘崇欲趁此机会联合契丹,进攻后周。周世宗不顾群臣异议,御驾亲征,并取得了"高平之战"的胜利,也从而稳定了后周的政局。在那之后柴荣便开始整顿军务,用来纠正"兵骄将悍"的不正之风,以及"战胜则挟主","战败则投降"的陋习,为一统天下做准备。

高平战后,周世宗就大力制裁那些不听命令的将领。一次杀了72员战将。并且裁剪病弱的士兵,挑选勇武精壮者充当禁军。并且募集天下壮士,组建了一支强健的军队。

周世宗柴荣

这次整顿军队,实际上加强了柴荣对于军队的控制,使军队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有利工具。而且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并节省了军费开支。这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这支军在之后的南征北战当中,获得了不少的胜利。

不仅如此,柴荣还在当时的来时背景下,力排众议进行南征北战。在最初柴荣准备御驾亲征时,朝中大臣都以"民心容易动摇"的理由先来阻止。在他们看来,拥有一块封地,独居一偶、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已经很知足了,但他们并没有看到在那身后还有众多对虎视眈眈的政敌们,逃避是没有用的。所以柴荣坚持统一的步伐,一路打下后蜀、南塘等地。

柴荣剧照

柴荣在不满6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上,集权政治与国家统一是很难分开的。就两者关系而言,集权一旦不稳,统一就很难达成。集权加强同时也就意味着统一成为趋势。所以柴荣的做法,实际上推动了历史统一的步伐,他对于时代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后周皇陵

柴荣改善了社会经济,并给人民带来了希望

虽然柴荣继位后的主要精力在开拓疆土上,但他同时也十分留意于整顿吏治、减轻民困、发展经济上,他想让百姓们"休养生息",也为了这个目标做了不少改革的措施。

柴荣认为,一个政权政治的腐败,最大的问题在于吏治的腐败。所以他登基后,便把澄清吏治、纳谏任贤看作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并把它和"休养百姓"、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柴荣剧照

柴荣的治国方法主要是"纳谏"和"任贤",关于前者,蔡荣虽然独揽大权,但不刚愎自用。他要荣曾不止两次下诏书"求谏",主动倾听民声。而且当柴荣面对群臣进谏时,也不苛求,在认为自己确实哪里做得不对时,会改正。

关于后者,柴荣会重用文臣,让他们参与机密,以此来改变自唐末以来,武将对于集权的威胁。不仅如此,他还十分重视人才。不但严格科举制度,而且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虽未经科举但也给予重用。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提高了治理国家的整体效率。并且柴荣对于那些贪赃枉法之人,一律严阵以待,绝不姑息。这种做法使得当时朝政的风气变好,对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柴荣

实际上,对人才的重用对于帝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才对于朝廷就像米之妇人。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国家而言也是这样,官员是国家的新鲜血液,有人才国家才能谋发展。柴荣的做法即拉拢了人心,又巩固了政权,还能减少自己决策的失误,真是一箭三雕之策。由此可见,柴荣是一个睿智的帝王。

柴荣剧照

此外,对于如何让百姓"休养生息"的问题上,柴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当时执行了奖励开荒、减轻赋税的政策。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转乱之后,社会元气大伤,人民苦不堪言。一方面社会上存在大面的空地无人开垦,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所以奖励开荒、减轻赋税政策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抚养百姓的同时,还解决了他们穿衣吃饭的问题。

柴荣剧照

作为封建帝王的柴荣,还会经常到田间巡视庄稼、留心农事。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的行为给后世的帝王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将关心农事提到了国家政务的新起点。不仅如此,柴荣还能体察人民疾苦、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

柴荣为了减轻民众痛苦,在农业生产方面,体察到百姓"寒耕暑种之苦",能以"稼穑为忧"。在刑狱方面,柴荣即位之年就大赦天下,让他们回去从事生产。为了改善冤假错案的情况,他经常命人复查案件。在勤俭节约方面,柴荣不贪宴游,不尚奢华。

后周赵州桥雕像

总之,柴荣为了后周能够长治久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做了很多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才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才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司马光曾评价道:"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有这样睿智、勤勉、谦虚的帝王是百姓的福气,蔡荣的出现不仅恢复了社会经济,还让百姓们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然而天妒英才,蔡荣去世时才39岁。但他对百姓和对历史做的贡献始终被人们铭记于心。

标签: 周世宗

更多文章

  • 宋太祖登基后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如何处置?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周世宗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建立了大宋,是夺了人家后周柴家的江山,那时候是赵匡胤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当上的皇帝。这件事赵匡胤做的本来就不怎么地道。所以,在他当了皇帝之后,还是善待了周世宗柴荣的后代的。无论是继承周世宗皇位的柴宗训,还是周世宗生前立的皇后。赵匡胤都有给他们一个很好的照顾,让他们生活无忧,享尽荣华富贵

  • 周世宗在位仅6年,却被后世称“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周世宗

    风云掩卷数英豪,独为柴荣酹一醪。才伏江南提虎旅,又征辽北展龙韬。桑麻每减农家税,骐骥争鸣官府槽。恨业初成天命改,稚儿还未识弓刀。在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陆续出现了五代十国。周世宗柴荣因为后期家道中落,而去投奔姑姑姑父,夫妻二人收他为义子。之后努力学习骑射并跟随姑父郭威在外征战沙场,作出一番成就,姑父

  • 周世宗在位很有作为,也毫无黑点,是否可以称为“三不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周世宗

    周世宗在位期间十分有作为,但他不能算最有作为的,从唐朝到清朝时间跨度一千五百多年,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清圣祖哪一个都是大有作为、彪炳千秋的人物。至于他身上毫无黑点,那是他在位时间太短,缺点还没暴露出来,若在位二三十年就会暴露出来。同时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没有对他进行抺黑,而是极力赞颂他的功劳,因此没

  • 赵匡胤篡周时,周世宗安排的三个托孤大臣干嘛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要笑标签:周世宗

    壮志未酬柴世宗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在吸取前朝皇帝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唐朝晚年的藩镇割据,直接导致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大分裂,可谓教训深刻。作为这一时期最有为的君主,周世宗柴荣已经意识到防备武将和地方势力坐大的重要性。所以在周世宗当政时期,就已经开始打压武将势力,重用文臣,只是周世宗去世的实在太早太突然,没

  • 宋太宗登极敕为何与周世宗登极敕高度雷同?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周世宗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癸丑)深夜,宋太祖暴毙。十月二十一日(甲寅),宋太宗即位。众所周知,宋太宗的继位一直备受怀疑。同样的,他的登极敕也充满了谜团。宋太宗现存的宋太宗登极敕书,有四个版本,基本分属于两个文献系统。一个系统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及《太平治迹统类》,可称为“长编系统”。另一个系统是《宋大诏令

  • 周世宗:我做了这么周密的安排,还是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周世宗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时期的周世宗可以说是一个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统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岁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后周的政权交给了一个七岁的孩子,为了后周政权的延续,周知总临终前曾精心安排让赵匡胤等人作为托孤大臣辅佐七岁的周恭帝。第二年,赵匡胤就陈桥兵变,黄袍

  • 周世宗统一中国的战略规划,宋太祖反其道而行,致子孙遭奇耻大辱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周世宗

    如果让大家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统一王朝?大家的回答应该是一致的:秦、汉、唐、宋、元、明、清。小编在此罗列下它们的国土面积(单位平方公里):秦340万、汉609万、唐1237万、宋280万、元1372万、明997万、清1316万。按统一王朝的历史进程来讲,后朝的国土面积应比前朝大或持平,可是宋朝国土面积

  • 五代十国的三位花蕊夫人,貌美如花,红颜薄命都是男人的玩偶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花蕊夫人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这也是对女子容貌极高的评价,那么闭月羞花容貌的花蕊夫人到底是谁呢?其实,仅仅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先后有三位花蕊夫人,她们都曾经名噪一时,成为世间那朵最娇媚的鲜花。但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再美的鲜花也有凋谢的那天。第一位出场的是前蜀主王建的淑妃徐氏,由于长得国色天香

  • 正史都不敢记载的花蕊夫人,和三个男人纠缠,让两个皇帝杀红了眼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排版 丨 青黛编辑 丨 后宫冷婶儿让两个皇帝杀红了眼,这花蕊夫人到底有多绝色?在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里面,和赵匡胤一见钟情的周娥皇,最后却阴差阳错嫁给了李煜,赵匡胤伤心而归。最后周娥皇死了,赵匡胤伤心欲绝。这个时候,他碰到了和周娥皇长的一模一样的花蕊夫人。大号已去,小号也行啊~于是赵匡胤把对周娥

  • 花蕊夫人有感国亡写下一首诗,仅28字,却将天下男子指责了一遍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引言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但就理性而言在古代这样一个男性占据主体地位的社会里,这样的言论属实有些以偏概全。很多女子的命运,更像是一叶浮萍,虽然她们出落得倾国倾城,甚至有的还才华横溢,但在羁縻乱世中的她们最终也只能沦为帝王的玩物,成为后人口中的“祸水”。五代时期,便是这样一个羁縻乱世,政权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