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知祥:孤身入蜀,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钟会?

孟知祥:孤身入蜀,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钟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雨乐 访问量:2631 更新时间:2024/1/20 11:22:53

有句话叫作:天下已定蜀未定,天下未乱蜀先乱。

四川这个地方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又是天府之国兵精粮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割据称王的不二之选。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是如何成功割据两川建国称帝的。

说到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之前,我们有必要来说一下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钟会。这是一个割据四川失败的案例。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在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当年钟会的困境。那他又是如何避免自己成为第二个钟会的?

后唐政变,军队难归

孟知祥这个人是李克用的女婿,最初担任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参谋长中门使。但是当时李存勖正在争霸天下,对这个职位的要求比较高,已经有两位前任因为不能够符合李存勖的要求被杀了。孟知祥有自知之明,推荐了自己的同窗好友郭崇韬担任中门使。

公元925年,枢密使郭崇韬仅仅用了七十天就灭了前蜀,对于谁在大军撤退之后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这个职位,郭崇韬推荐了孟知祥,后唐庄宗李存勖也放心让这位姐夫出去镇守这个要地。就这样,孟知祥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但是他还没有上任自己的好朋友郭崇韬就被冤杀了。征讨四川的大军也开始回朝,孟知祥只带了少数人进入四川。当时留守在四川的很多军队,都是山西人。

这一点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山西人是不会跟着孟知祥在四川搞割据的。他们的妻儿老小都还在四川之外,凭什么要冒着杀全家的风险,跟着他去造反,他给得出这样的价吗?三国时期钟会想要割据四川,鼎足三分,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栽得跟头。

司马昭就看得明白: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祗自灭族耳。卿不须忧此,慎莫使人闻也。

但是与钟会不同的是,后蜀皇帝孟知祥面临的局面比钟会好一点,当时曹魏内部大体稳定,司马昭也不是一个糊涂人,根本就没有造反的空间,但是后唐这一边就不一样了,郭崇韬死了之后,后唐庄宗李存勖跟藩镇节度使之间的缓冲人物骤然消失,之前因为削藩改革所导致的一系列矛盾直接摆在了台面上,引发天下大乱,一代明君李存勖,也死在了兴教门之变。

当时征伐四川的军队都是李存勖的直属军队,都是他信得过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之所以死得这么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这些主力部队都远在四川,没有办法勤王救驾,导致首都洛阳空虚,结果被几个太监干掉。

对于新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来说,在四川的这些军队都是先帝的亲信,他们要是回去了肯定要被收拾的。军队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与其回去当二等公民,还不如直接在四川当个土皇帝来得好,如果没有这些人的鼎力支持,单靠孟知祥带来的那点人马,有什么资格跟中央政府分庭抗?

针对这种情况后蜀皇帝孟知祥也作出了应对,实在是愿意走的那就走,不要留在这里当害群之马。史记:孟知祥至成都。时新杀郭崇韬,人情未安,知祥慰抚吏民,犒赐将卒,去留帖然。

血脉相连,斗而不破

虽然如此,但是这些留在四川的人并不想跟朝廷彻底撕破脸,因为他们的家人老小全都在朝廷的手里。他们会支持孟知祥割据四川,但是绝对不肯支持孟知祥建国称帝,割裂跟大唐之间的联系。

这就跟后来蒋介石不搞分裂的理念是一样的,并不是蒋介石多么的有家国情怀,而是那些跟着他来台湾的人,很多人的兄弟家人还留在大陆呢,敢明目张胆搞分裂会引发崩盘的。这些人的态度,使中央政府对四川保留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能力。这就发生了一些很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朝廷想派客省使李严去当孟知祥的监军,他们反应激烈:严先遣使至成都,知祥自以于严有旧恩,冀其惧而自回,乃盛陈甲兵以示之,严不以为意。史记:严先遣使至成都,知祥自以于严有旧恩,冀其惧而自回,乃盛陈甲兵以示之,严不以为意。

孟知祥本来指望这位老朋友能够知难而退,可没想到李严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只好动刀子了。史记: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揖下,斩之。这个回答很有意思啊,众怒不可遏。说明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而是整个集团的意思。李严都跪地求饶了,何必杀老朋友?那只能因为,不是孟知祥要杀,而是军队想让李严死。

可在另外一方面他们又一定程度上的接受了朝廷派遣的官员。史记:初,安重诲欲图两川,自知祥杀李严,每除刺史,皆以东兵卫送之,小州不减五百人,夏鲁奇、李仁矩、武虔裕各数千人,皆以牙队为名。

这些人都是朝廷安插在四川的钉子,后来在朝廷跟四川发生战争的时候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朝廷那边需要钱才,四川这边虽然阳奉阴违但或多或少都有所进贡,帝将祀南郊,遣客省使李仁矩以诏谕两川,令西川献钱一百万缗,东川五十万缗;皆辞以军用不足,西川献五十万缗,东川献十万缗。

不打首枪,断绝幻想

那么,蜀国皇帝孟知祥怎么才能割断这种联系呢?其实办法也很简单只要不打响第一枪就行,只要彻底断了这些人对朝廷的幻想,他们也就只能够一条路跟孟知祥走到底了,果然朝廷这边最先忍不住动手了,派石敬瑭带大军攻破了剑门关。

按道理来说攻破了剑门关基本上就可以拿下四川了,但石敬瑭的部队遭到了四川军队的强力狙击,当年后唐攻蜀几乎把国库里头的武器装备全部搬空,强弓劲弩都在四川军队手上,石敬瑭的部队就是栽在了这些强弓劲弩上面。

孟知祥不仅保住四川,还成功断了手下的念想。此事之后史记:唯不遣戍兵妻子,然其兵亦不复征也。

后蜀皇帝孟知祥能够建国称帝,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不是中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他又怎么能够得到人和:军队支持,如果没有四川地利他又凭什么抵抗朝廷?换个中原藩镇造反试试。

天意如此啊!

标签: 孟知祥

更多文章

  • 不良人:李星云不让他人称帝实为守护,孟知祥被他看重,大帅不从

    历史人物编辑:猫盼盼标签:孟知祥

    李星云在画江湖之不良人里本来第一季就能轻轻松松称帝,复兴大唐,可是不良帅出现打败冥帝后,李星云直接拒绝了不良帅的请求。其实这一点有点利用不良帅的意思,毕竟没有不良帅,李星云是比可能报仇的,冥帝可是大天位实力,李星云才区区小天位。结果很遗憾,李茂贞败在了自己妹妹女帝的手中,同时更是败在了自己的手中,李

  • 王审知建立闽国后一度非常繁荣,但因内部纷争导致国祚短促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王审知

    王审知,河南固始人,开平三年(909年)被后梁朱温封为闽王,而闽国便从这一年算起。王审知其实并没有称帝,唐灭之后,群雄割据,称帝者不在少数,但王审知却一直尊奉中原王朝为正朔,称臣纳贡从未间断过。即使杨行密占据江淮建立吴政权时,王审知也让人从海路经山东到开封进贡。闽国曾一度非常繁荣,王审知统治福建时期

  •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而是开发福建第一人王审知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王审知

    网上有几句最新的流行语: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长翅膀的人不一定是天使,也有可能是鸟人。稍稍把第一句修改一下,用在我们这里最合适: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开发福建第一人王审知。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太祖王审知一辈子最喜欢骑白马,“白马三郎”不仅仅是他的绰号,后来成了他的别称。一个骑

  • 不良人第五季:温韬和上官云阙奔赴社火节,天捷星和天巧星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唐唐穿搭攻略标签:温韬

    亲们好,北明为漫平拍了一张特别的照片,向大家展示关于坏人的最新信息。 《坏蛋》第五季是后续剧情的基础,剧情不会那么悲伤,但整体剧情还是很严肃的。就连老李也变得冷酷了许多,他的形象和气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毕竟,这一次,坏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裁员。李思源在扮演杀死坏人的角色时,也在寻找应该被李春风或坏帅封

  • 唐陵“三大盗贼”,除温韬、黄巢还有一个更厉害,被写进皇家档案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温韬

    盗唐陵第一人——朱泚本文作者 倪方六来说点唐朝的事情。唐朝帝王陵分布于关中,民间称“十八陵”。十八陵,自古至今都是盗墓者觊觎的对象,历代盗墓直接导致随葬极为丰厚的唐陵被破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物质与文化损失。唐让皇帝李成器惠陵陵区提到盗唐陵,不少一点号网友可能会想到温韬,温韬确实是唐陵克星。但唐陵有“

  • 陕西有座大墓,比秦始皇陵更神秘,黄巢温韬头疼,今天让专家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温韬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后葬在了骊山,这座距今两千多年的大墓也成了世界公认的最大谜团;传说“骊山陵”藏有旷世宝藏,里面更是密布机关。虽然多年前,考古专家就已经利用高科技仪器定位了“秦始皇陵”的具体位置,但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至今都没能进行发掘,这反而使“骊山陵”显得更加神秘;其实在除了“秦始皇陵”外,还有一

  • 一代“盗墓王”温韬,疯狂的盗掘十几座唐代陵墓,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温韬

    中国几千年历史,王朝更迭、皇帝众多,而国人更有土葬的习俗,当王侯将相们去世后,都会修建陵墓埋葬,而权力越大的人物陪葬品也就越丰厚。这些陪葬品众多的陵墓,日后就成了盗墓贼惦记的目标。比如西汉的皇陵被赤眉军盗挖;北宋皇陵被刘豫盗挖;南宋皇陵被杨琏真伽盗挖;清朝的皇陵被孙殿英盗挖等等。而作为历史上辉煌的唐

  • 不良人5: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李星云硬抗尸祖焊魃,无敌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待爱标签:温韬

    不良人5: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李星云硬抗尸祖焊魃,无敌了不良人5: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李星云硬抗尸祖焊魃,无敌了不良人5: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李星云硬抗尸祖焊魃,无敌了我们知道,今天更新了《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五季动漫的第九集。在最新的一集中,大家心心念念的温韬、上官云阙重新登场,他们并没

  • 盗墓王“盗圣”温韬,借助管理长安的时机,盗了18座唐代帝王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温韬

    《不良人》中那个拿着风水罗盘,帮李星云找“龙泉宝藏”的盗墓贼,他在历史上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盗圣温韬。温韬在长安担任行政长官时,借着职务之变,他在唐代帝王陵寝昭陵中盗了18座陵墓。《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温韬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何致力于挖掘唐

  • 《不良人》温韬凭什么敢背叛不良帅,大有来头,可能是他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隐居生活标签:温韬

    《不良人》温韬凭什么敢背叛不良帅,大有来头,可能是他的后人在画江湖之《不良人》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角色其实最后都会给粉丝很大的惊喜,比如说一开始段位很低的黑白无常,现在已经成长到了中天位的实力,甚至成了BOSS候选人;再比如说之前非常神秘的镜心魔,已经官宣是不良人。而最让人感到惊讶的便是原不良人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