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中双鞭呼延灼是虚构人物,但他的先祖呼延赞确有其人

《水浒传》中双鞭呼延灼是虚构人物,但他的先祖呼延赞确有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邓海春 访问量:4670 更新时间:2024/1/16 9:31:04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位重要人物,那便是登场于第五十四回的呼延灼。梁山军队攻陷高唐州后,宋徽宗大惊失色,太尉高俅便推荐他道:“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替嫡派子孙,单名呼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在与林冲、扈三娘等人的交战中,呼延灼丝毫不落下风,后来又以连环马大胜了梁山兵马。

连环马被破解后,呼延灼虽败走青州,却仍然能够击败周通李忠,与鲁智深杨志交手也势均力敌。在被智多星吴用设计活捉后,他归顺梁山,并在诈降擒下关胜后得以位列梁山好汉第八位。作为小说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呼延灼,但书中提到他的先祖呼延赞确有其人,而且是战功赫赫的北宋开国名将。

五代十国末年,呼延赞生于并州太原府,其父呼延琮官至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作为将门之子,呼延赞自幼在军营中长大,少年时便成为了一名骁骑卒。后来,他因武勇过人得到了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的赏识,逐渐升迁为骁雄军使。

乾德二年(964),宋太祖派遣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率领大军攻打后蜀,呼延赞随同作战并出任前锋。前锋本就是个相当危险的身份,呼延赞又以作战风格勇猛著称。因此,尽管北宋军队从出兵到消灭后蜀仅用了六十六天,但呼延赞仍然是身负数伤。毫无疑问,北宋军队能够迅速拿下后蜀,呼延赞的刚猛功不可没,于是他战后升任了副指挥使。

宋太祖去世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他刚即位不久便亲自选拔军中将校,呼延赞被其看中并任命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御驾亲征十国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北汉,呼延赞再度担任前锋,并率先登上敌人的城墙。不仅如此,呼延赞四次从城墙上摔下仍然悍不畏死地继续冲锋,因此在战后得到了宋太宗当面赏赐的金帛。

三年后,宋太宗命感德军节度使崔翰镇守定州,呼延赞跟随左右,并被其提拔为马军副都军头,后又升任内员寮直都虞候。雍熙四年(987),宋太宗加封呼延赞为马步军副都军头。随着年岁增长,戎马半生的呼延赞开始总结自己的军事经验与策略,并总结成册进献朝廷。宋太宗为此特意召见了他,并命他当廷展示武艺。

于是,呼延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让自己的四个儿子也一同表演舞剑、盘槊的技艺。宋太宗看罢龙颜大悦,下诏赐银数百两,又赐其四子衣带各一条。端拱二年(989),呼延赞官拜富州刺史,三年后又改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然而,由于缺乏统御将士、治理百姓的才能,呼延赞先后辗转辽州、扶州担任刺史,表现都十分平庸。

咸平二年(999),呼延赞随新君宋真宗巡幸大名府,其间出任行宫内外都巡检负责统领护卫。后来宋真宗召集众将讨论封赏之事,其余将领纷纷强调自己的战功,唯有呼延赞表示自己每月连俸禄的一半都用不完,已经感到对国家无以为报,不敢再要求升迁。说罢,呼延赞向宋真宗行礼并恭敬退下,众将纷纷称赞其高风亮节。

咸平三年(1000),宋真宗为生母元德皇后李氏修建园陵,呼延赞被委派掌管仪卫。任务完成后不久,呼延赞便驾鹤西去。人们对民族英雄岳飞背后刺字“尽忠报国”津津乐道,而呼延赞同样以刺青表示自己的忠君爱国,他在身上多处都纹着“赤心杀贼”,甚至让妻子、儿子甚至家中的仆人都刺上了这四个字。

另外,他的几个儿子耳后还刺着“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的字样。呼延赞怪异的个性还表现在许多地方,如他上阵杀敌时总是头戴红色头巾,骑一匹杂毛战马,身穿奇装异服。他的几个儿子年幼时,他还曾在隆冬时节将冷水浇在他们身上,认为这样能够锻炼孩子的体格与意志力。甚至他的儿子生病时,他还从自己大腿上割肉熬汤,觉得这样可以为其治病。

综上所述,尽管如今知名度已经远远比不上小说中虚构的后代呼延灼,但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呼延赞同样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北宋消灭后蜀、北汉的过程中,勇猛的呼延赞立下赫赫战功,也先后得到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位帝王的嘉奖。不过,除了作战勇猛之外,呼延赞性格怪异,又缺乏统兵和理政才能,这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巨大阻碍。

标签: 呼延赞

更多文章

  • 大宋王朝亲自加封呼延赞为朝廷柱石,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尘说历史标签:呼延赞

    宋太祖赵匡胤平复了西蜀和南唐以后,把目标对准了北汉。北汉自身的实力不足为虑,可是他有一支外援——杨家军。杨家军的领头人叫杨业,外号“金刀杨老令公”。多年前,杨业曾经与宋太祖打过一仗,当时宋太祖败北。这一次,北汉又把杨业搬了出来,宋太祖能够打赢吗?宋太祖带着潘仁美、高怀德几员猛将出马,结果还是输给了杨

  • 赵构活了活了81岁,却在56岁传位给赵昚,三个原因让他作此决定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赵昚

    赵构之所以会在56岁的时候传位给赵匡胤一脉的赵昚,实则是他自“靖康之变”以来的心理变化所使然。 赵构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也正是靖康之变所使然。 说到靖康之变,当然还得说说宋徽宗和宋钦宗,当时宋徽宗听说金军打过来了,宋军拦不住,吓得一个踉跄晕了过去,醒过来之后觉得自己不能再当皇帝,不然亡国之君的骂名是

  • 南宋第二个皇帝到底是谁?真的是宋孝宗赵昚吗?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赵昚

    宋朝经历了靖康的耻辱,宋朝南都在江南重新建立了政权。这就是南宋政权。我们都知道,南宋的第一位皇帝是宋朝的高宗赵构。他是北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他原为康王,逃到江南重创宋朝。贾志扬教授在《天皇贵族·宋朝宗族史》中说:宋朝的复兴可以归结为赵构的逃亡。此后,宋朝历经一百多年,最终被元朝所毁。大家对南宋二帝的

  • 宋高宗借用美艳宫女选太子,赵昚老师:拿她们当你后妈

    历史人物编辑:寻史春秋录标签:赵昚

    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建立南宋政权以后,开始越来越焦虑。不敢有丝毫懈怠的赵构,害怕靖康之祸在自己身上重演。同时,臣子们也因其多年膝下无子,公开议论赵构身体的健康状况。公元1129年,金国骑兵突袭扬州,某日深夜,睡梦中的赵构,突然听见宫外有人高喊:金兵过江了。被吓傻的赵构,条件反射地跳下床。衣服都没穿好

  • 宋孝宗赵昚刚即位就宣布替岳飞平反,太上皇赵构为何选择了沉默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赵昚

    两宋历经十八帝319年,巧合的是南北二宋各九名皇帝,而南宋第二位皇帝孝宗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唯一英明的皇帝。真不愧是太祖子孙。比赵二的子孙强多了,公元1162年,赵昚被立为皇太子。同年6月11日高宗让位于35岁的赵昚。就此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脉。就在赵昚登基一个多月之

  • 南宋唯一的明君孝宗赵昚,后院那些身份低微的妃嫔们

    历史人物编辑:史书上说了啥标签:赵昚

    宋孝宗赵昚自诩不好声色,后宫没有宠幸者闻名于外,只有郭、夏、谢三位皇后以及蔡贵妃、李贤妃、张贵妃、陈淑妃四位有品级的后妃,除此之外还有十七位没有品秩的后宫。三位皇后的故事之前已经写过,详见文章:《南宋生育最多的原配郭皇后,却比不上没有生育嫌贫爱富的继皇后》、《丈夫宋孝宗的试金石,一朝富贵却逼弟弟换糟

  • 充当备胎二十九年才获得皇子名分,宋孝宗赵昚的漫漫承统路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赵昚

    被称为南宋圣主的孝宗赵昚,是做为嗣子承继高宗赵构,才登上皇帝宝座的,虽然他六岁就被接进宫中养育,但直到三十四岁才始正名份成为大宋的皇子。在这二十九年间,赵昚也是历尽波折,几经坎坷,日子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毕竟是要在变态构手下讨生活啊!赵昚也是中国历史上被皇帝生前过继的嗣子中第二个没有追尊本生父的

  •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天才少年王希孟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橙子说车标签:王希孟

    其实关于当时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的死因有着两种说法,有一种说是他本身的身体太过于虚弱,到最后因为生病而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有人说是因为他递交的作品惹怒了当时的皇帝,于是当时的皇帝便直接将他赐死。其实在现在很多的史书之中进行推测的话,可以将它解释为王希孟最终是被刺死的,在古代才子可以说是并不多得,而少年成才

  • 被誉为“天才少年”的王希孟为何会英年早逝呢?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历史标签: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怎么死的?“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这是宋代诗词当中对这位天才的记载,可是如此一个奇才,为何史料之寥寥不可察?忽然离世而无记载?关于他的死,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王希孟身体过于羸弱,因病离世;二是其后上呈《千里饿殍图》惹怒了徽宗,便将其

  • (传)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维摩演教图(传)北宋……

    历史人物编辑:莱说科技标签:李公麟

    1 / 11 (传)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维摩演教图(传)北宋,李公麟。长卷,纸本水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无款,对作者有三种推测:明人沈度、董其昌、王穉登等人在画卷的跋中皆称作者为宋代李公麟。 2 / 11 (传)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维摩演教图(传)北宋,李公麟。长卷,纸本水墨,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