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唯一的明君孝宗赵昚,后院那些身份低微的妃嫔们

南宋唯一的明君孝宗赵昚,后院那些身份低微的妃嫔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书上说了啥 访问量:1144 更新时间:2023/12/6 19:35:29

宋孝宗赵昚自诩不好声色,后宫没有宠幸者闻名于外,只有郭、夏、谢三位皇后以及蔡贵妃、贤妃、张贵妃、陈淑妃四位有品级的后妃,除此之外还有十七位没有品秩的后宫。

三位皇后的故事之前已经写过,详见章:《南宋生育最多的原配郭皇后,却比不上没有生育嫌贫爱富的继皇后》、《丈夫宋孝宗的试金石,一朝富贵却逼弟弟换糟糠妻的成恭夏皇后》、《多年也没熬成婆的成肃谢皇后,反被泼妇儿媳妇耻笑不是原配》。

本文来讲述一下孝宗赵昚那些身份低微、声名不显的后宫女性们。

因父亲得到晋封的蔡贵妃

蔡贵妃(?-1185),父亲叫蔡滂,历任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

小蔡初入宫时只是一个红霞帔,红霞帔是什么呢?是宋宫中最低等级的妃子,或者说根本不能说是妃子,只是被皇帝临幸后赏赐佩戴霞帔的权利,表示与普通宫女有所区别,如果能够有幸继续被皇帝宠幸,才可以晋级为正式嫔妃。

红霞帔比紫霞帔还高一级,往上依次是县君、郡君(郡夫人)、国夫人,这些都是无视品的后妃,再往上就是才人(正五品)。

小蔡很幸运,继续得到孝宗的临幸,在乾道二年(1166)年晋级为和义郡夫人,在这个无视品的品级上一呆,就是十年。

淳熙三年(1176)十一月,小蔡一下子晋级到正二品的婉容,淳熙十年(1183)秋天,小蔡的父亲蔡滂拜宜州观察使,到了冬天,蔡婉容就晋封为正一品的贵妃娘娘。

从小蔡的晋级看,推测是其父的缘故才得到晋升。淳熙十二年(1185)秋天,蔡贵妃薨逝。

生女不育的李贤妃

李贤妃(?-1183),初入宫做女官,职务是典字,被孝宗临幸,淳熙三年(1176)冬天封通义郡夫人,七年(1180)十二月晋封正三品婕妤,可见通晓文化的小李还是很得孝宗的欢心,不然不会晋级这么快。

淳熙九年(1182)春天,李婕妤生了一位皇女,但是很不辛,小公主很快夭折,李婕妤非常伤心,郁郁而终,在次年(1183)秋天薨逝,被孝宗追赠为正一品贤妃。

能得到追赠说明小李在孝宗心中还是有点空间的,葬礼都花费了三万缗,因此还被大臣劝谏。

晋封速度的张贵妃

张贵妃最初进宫时也只是红霞帔,淳熙五年(1178)三月晋封同安郡夫人,七年(1180)十二月,晋封婕妤,十年(1183)十月又晋封婉容,十四年(1187)三月晋封贵妃。

照张贵妃这个晋封速度,说孝宗不喜欢她也没人信呐!

太上皇的陈淑妃

陈淑妃大概是在淳熙六年(1179)进宫的,当年十月份封新平郡夫人,淳熙十二年(1185)十月晋封正四品美人,十四年(1187)三月又晋封婉容。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孝宗内禅成为太上皇,太子赵惇继位是为光宗,陈婉容就成了太上皇的女人。

绍熙元年(1190)春,晋封为太上皇淑妃。

十七位无视品的后宫们

在孝宗继位的前几年,因为有夏皇后、翟贵妃(谢皇后),无视品的后宫并没有几个,乾道年间只有宜春郡夫人韩氏和信安郡夫人陈氏二人,和义郡夫人蔡氏后来得到晋级前面已经讲述过,此处不列。

到了淳熙年间,孝宗开始频繁封低级妃嫔,到他退位那一年一共封了八位:

淳熙三年(1176)十二月,李氏封同安郡夫人,刘氏封永宁郡夫人,黄氏封新平郡夫人。

淳熙十一年(1184)九月,关氏封南平郡夫人,氏封永阳郡夫人。

淳熙十三年(1186)三月,盛氏封南阳郡夫人,黄氏封平原郡夫人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司字吴氏封缙云郡夫人,就在这个月,六十三岁的孝宗退位为太上皇。

孝宗在太上皇时代的绍熙年间,还封了七位低级妃嫔,分别是:新安郡夫人梁氏、高平郡夫人宋氏、信安郡夫人傅氏、新安郡夫人吴氏、齐安郡夫人韩氏、咸宁郡夫人吴氏、缙云郡夫人朱氏。

绍熙五年(1194)六月,68岁的孝宗驾崩,这些可怜的女人们就此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这造孽的老皇帝哟!

猴格说

宋孝宗是风评不错的皇帝,后宫团队还如此,何况那些风流天子呢?后宫的美女多的恐怕皇帝本人都数不清,在那个不把女性当人看的时代里,如果不是和神圣的皇帝有点关系,还会有谁在史书里为她们记上一笔呢?

这些各种信息都不详的女性,从少女时代就被禁锢在皇宫大内,勿论生死都很难引起外界的波澜,为了改变自身或家族的命运,翘首以盼的等待老皇帝的临幸,这是得到成功晋级的,还是无视品的低级位份,才被一笔带过,那些没有得到晋级的红霞帔、紫霞帔、侍御们的命运又如何呢?真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中,这些女孩子无路可逃,只能匍匐依附在男权制下,而令人感慨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些女性没有从那种维度里走出来,身在9012,心在1092.

就是这样。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30话/宋宫第27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片不代表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宋会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史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标签: 赵昚

更多文章

  • 充当备胎二十九年才获得皇子名分,宋孝宗赵昚的漫漫承统路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赵昚

    被称为南宋圣主的孝宗赵昚,是做为嗣子承继高宗赵构,才登上皇帝宝座的,虽然他六岁就被接进宫中养育,但直到三十四岁才始正名份成为大宋的皇子。在这二十九年间,赵昚也是历尽波折,几经坎坷,日子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毕竟是要在变态构手下讨生活啊!赵昚也是中国历史上被皇帝生前过继的嗣子中第二个没有追尊本生父的

  •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天才少年王希孟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橙子说车标签:王希孟

    其实关于当时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的死因有着两种说法,有一种说是他本身的身体太过于虚弱,到最后因为生病而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有人说是因为他递交的作品惹怒了当时的皇帝,于是当时的皇帝便直接将他赐死。其实在现在很多的史书之中进行推测的话,可以将它解释为王希孟最终是被刺死的,在古代才子可以说是并不多得,而少年成才

  • 被誉为“天才少年”的王希孟为何会英年早逝呢?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历史标签: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怎么死的?“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这是宋代诗词当中对这位天才的记载,可是如此一个奇才,为何史料之寥寥不可察?忽然离世而无记载?关于他的死,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王希孟身体过于羸弱,因病离世;二是其后上呈《千里饿殍图》惹怒了徽宗,便将其

  • (传)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维摩演教图(传)北宋……

    历史人物编辑:莱说科技标签:李公麟

    1 / 11 (传)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维摩演教图(传)北宋,李公麟。长卷,纸本水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无款,对作者有三种推测:明人沈度、董其昌、王穉登等人在画卷的跋中皆称作者为宋代李公麟。 2 / 11 (传)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维摩演教图(传)北宋,李公麟。长卷,纸本水墨,北京故宫

  • 王进喜: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为阻止井喷,带伤跳进泥浆坑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进

    铁人王进喜一生都在大庆油田工作,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奉献出无悔的青春,这样一位时代楷模是值得吾辈所铭记的。1960年4月13日,大庆油田内,大家正在围坐一团学习大庆会战指挥部的《战报》第二期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扬著名的石油开采工人——王进喜。作为先进员工,王进喜被大庆油田立出来做榜样,为了发挥

  • “铁人”王进喜:生前事迹感染众人,临终前拿出一物更感动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王进

    “铁人”王进喜:生前事迹感染众人,临终前拿出一物更感动国人!我们从小在课本中学习了很多英雄的事迹,他们不怕牺牲,不怕艰苦,有着坚强的品格,还有着迎难而上的勇气,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这样才能像他们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一个人他的事迹,很多人都知道,他就是“铁人”王进喜,王进喜因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

  •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选择是梁山好汉最好的归宿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王进

    王进不像梁山好汉和《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一样有绰号,也就注定他不会上梁山,试想王进没有认清皇帝和当权的嘴脸,对他们忍让服从,出路有两条,一是被迫害而死,二是像林冲一样被逼上梁山,远离主流社会,身上背负反贼的心理负担,即使招安也没有好下场。从这点看王进是一个水浒传中最有智慧的人,奸佞当道,君子在野,自古

  • 水浒传开头为什么会出现王进这样的龙套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王进

    水浒传中,王进是最早出场的好汉,但几章过后,王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通俗地说:王进就是个“跑龙套”的。那么,王进这个角色是不是就无足轻重呢?非也!无论是从情节、内涵和故事走向上,王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进是拉开水浒故事大幕的关键 王进出场,立刻就“牵”出了高俅。高俅是水浒传中的大反对派,但是也是主角

  • 遭到高俅迫害,王进带母亲逃跑时,为何家中还锁门?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王进

    近三年来,我特别爱看《水浒传》,写了很多文章,也看了很多相关内容。但是,网上所看到的水浒,几乎都是武将点评和人物争议,总觉得这样还不够。毕竟,水浒之所以能跻身四大名著行列,更主要是和它自身的文学水平有关。 这方面,金圣叹说过很多,虽然他删减并篡改了水浒,抹黑了宋江等人,但就

  • 王进武艺高强,最先出场,为何最后携母弃家逃亡?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王进

    梁山好汉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不用说,自然是九纹龙史进。史进之后,则是少华山的朱武、陈达和杨春、鲁达等人。如果把好汉的范围扩大到全书,那么第一个出场的则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王进武艺高强,曾在史家庄教史进半年武艺,成功把一个花拳绣腿的史进,武艺提高到后来的八骠水平,而且他教史进十八般武艺,“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