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之所以被世人称为“儿皇帝”,是因为他曾经为了攀附契丹人,称呼比自己小十几岁的耶律德光为父亲。这还不算,为了能够得到契丹人的支持,他还把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导致中原地区失去了最好的关隘,致使中原人民长期生活在契丹人的“铁蹄”之下,苦不堪言,而这是他被后人认定为“千古罪人”的原因。
石敬瑭骁勇善战、能力出众,但却因此被唐末帝李从珂猜忌
石敬瑭少年老成,自小就喜欢看兵书,这为他日后成为骁勇善战的将领奠定了基础。因缘际会,他与代州刺史李嗣源结识,很受李的器重。为了能让石敬瑭甘心为自己卖命,李嗣源将女儿嫁给了他。这让李嗣源对石敬瑭更加忠心耿耿,他一路过关斩将,替李嗣源扫清障碍,助其称帝。
公元933年,李嗣源病逝,其子李从厚称帝。1年后,潞王李从珂起兵反叛,废掉了李从厚,自己做了皇帝,史称唐末帝。和李嗣源不同,李从珂对石敬瑭并不信任,再加上石敬瑭战功赫赫,李从珂担心他“功高盖主”,对他很是忌惮。
石敬瑭兵困被围,向契丹人求救,用幽云十六州做交易
有了猜忌便有了隔阂,久而久之,李从珂和石敬瑭的关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身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决定举兵反叛,来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哪曾想李从珂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石敬瑭兵败被围,性命危在旦夕。
举兵反叛的结局无外乎两个,即功成名就和事败身死。在这个危机关头,石敬瑭及时和契丹首领耶律德光取得了联系,他用幽云十六州为筹码,和契丹人做了笔交易,称只要契丹人帮他解围和称帝,他将把中原的重要关隘幽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契丹人。
石敬瑭在契丹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后唐军队,李从珂自焚而亡
眼看着帮助石敬瑭可以获得这么大的好处,契丹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出兵支援石敬瑭,帮助他打败了李从珂派来的军队。解围之后,石敬瑭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李从珂看大势已去,心灰意冷,自焚而亡。
在契丹人的帮助之下,石敬瑭取得了一次次胜利。再加上耶律德光的救命之恩,于是他不顾二人年龄上的差距(耶律德光比石敬瑭少十几岁),尊称耶律德光为父亲。而也正是石敬瑭这样的举动,后世之人称其为“儿皇帝”。
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拱手送人,拜耶律德光为父,被定性为“千古罪人”
之所以后世之人说石敬瑭是“千古罪人”,是因为他为了保命,将幽云十六州这么重要的关隘拱手送给了契丹人,让中原百姓备受契丹人折磨和蹂躏,苦不堪言。
但也有人认为,石敬瑭生活在乱世,有太多的不得已,再加上他并不是汉人,所以没有必要按照汉族人的礼仪和规矩办事。再加上他和耶律德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论资排辈,他可能还要叫耶律德光“爷爷”,所以尊其为父亲,并无不妥。
石敬瑭生活在五代十国这个战事频发和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时期,为了活命和自身的利益,自然会向权利和实力“低头”。而至于大家会怎么评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