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马肚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马肚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潘娥 访问量:2486 更新时间:2023/12/20 21:47:27

如果你对后唐和后晋的历史有所了解,想必也该对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有所了解吧。他曾因为认比自己小十多岁的耶律德光做父,而成为被人啼笑皆非的“儿皇帝”,也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少有的,以“丑事”而闻名的一代帝王。

然而,抛开这件事的荒唐,既然能够成为皇帝,那他应该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吧。据说在成为皇帝之前,他曾在后唐皇帝的手下工作。

在做河东节度使期间,曾有一位农妇和官兵因马吃粟谷一事,闹到了衙门,石敬瑭的解决办法居然是:剖开马肚,里面如果没有粟谷,就杀了农妇。

国运衰落的后唐

要说石敬瑭是如何登上帝位的,首先还要从唐朝末期说起。到了唐朝末期,国运衰退,灭亡已经成为大局已定的必然趋势,而当时的皇帝李克用却一直在努力地挽救,企图稳定住局面,可结局却不尽如人意。

等到李克用退位后,其子李存勖继位。起初刚刚即位的李存勖还心怀满腔热血,立后唐、灭后梁,可不承想,没过多久他便沉溺于歌舞美色之中,同时还对自己的手下心存猜疑,被猜疑的对象便是他父亲的养子——李嗣源

故事的主人公石敬瑭,便是李嗣源的得力干将。曾在李嗣源还是代州刺史的时候,便已结交了石敬瑭,他十分看好石敬瑭的能力,于是一直提拔他在自己手下做事,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样一来,石敬瑭对李嗣源更加忠心耿耿。

李嗣源作为李克用的养子,在李克用生前经常率军出征,也曾一路南北征战四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想来这也正是李存勖忌惮、心存猜虑的原因吧。

就在李存勖还在担心李嗣源有二心之时,各地开始接连发起叛乱,无可奈何,他还得派李嗣源前去镇压。

只是李存勖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李嗣源会在魏州城下被挟持。叛军知道李嗣源的能力、以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还了解了李嗣源当今窘迫的处境,于是威胁李嗣源同自己一起反叛。

李嗣源本不想这么做,不过石敬瑭提醒他既然李存勖对他各种猜疑,不如同意与他们联盟,并且被挟持的情况下,他们好像也别无他法。李嗣源听取了建议,并夺得了后唐政权。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

在李嗣源发动兵变,夺得皇位之后,石敬瑭一直在其身后,为其鞠躬尽瘁,李嗣源也从未像李存勖担心自己那样怀疑过石敬瑭。也正是在此期间,石敬瑭曾在李嗣源的授职下,任职过河东节度使。

直到李嗣源去世后,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遗憾的是:这是一位孱弱且无能的继承者。石敬瑭也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某天,他突然想到一位合适的取代者,此人便是李嗣源的继子李从珂

李从珂是幼时起就入了军营的,小小年纪便骁勇善战,能力远超出李从厚,于是石敬瑭有想要帮助、并且扶持李从珂做皇帝的想法。

奈何李从珂并不觉得皇帝就会高枕无忧,相反他十分忌惮石敬瑭,他害怕自己最终会落得和李从厚同样的下场。

一气之下,石敬瑭也放弃了李从珂,选择了投靠契丹。

他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契丹的帮助,最终二者签订了契约,契丹帮助石敬瑭攻败后唐,建立后晋,作为回报,石敬瑭许诺事成之后,将幽州、云州,及周边几个小州分割给契丹。

石敬瑭最终在契丹的帮助下,攻破了后唐最后一道屏障。公元936年,石敬瑭改元换号,自己成为了后晋的开国皇帝。

石敬瑭断粟谷丢失案

石敬瑭这一生除了以“认贼作父”闻名外,他在做河东节度使期间,所断的粟谷丢失一案,也是轰轰烈烈。当时,他被李嗣源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在衙门工作,每天的大事小情都有很多,而他都要求自己亲力亲为。

一天,一位妇人来衙门报案,说自己家的粟谷被军马所吃,士兵又不予赔偿。农妇一面诉苦,一面哭泣,诚然,在那个年代,每一亩田地、每一棵稻谷都是农民的命根子。石敬瑭一看形势严峻,便叫来养马的士兵,想要问个清楚。

这一来可好,二人在衙门争执起来。农妇一口咬定自家粮食是被军马所吃,要求士兵赔偿,另一方面,士兵不承认,他说他们的军马都是圈养的,没有散养,不会跑出去的。

可是农妇表示:周围方圆几里能破坏粟谷的也只有他们的军马了,士兵就说她又没有证据,口说无凭。

僵持不下的双方吵得石敬瑭头都大了。

最终他一拍板,决定将军马杀了,看看马肚子里到底有没有粟谷。并表示如果没有粟谷,就将这个“大闹衙门、无理取闹”的农妇拉出去砍头。

此话一出,农妇与士兵都慌了,二人连忙说自己错了,农妇也不告了,士兵也肯赔偿了。可是石敬瑭认为自己言既已出,成命概不收回。

小结:

最终,衙门的人牵来一头军马,杀掉后,在军马的肚子里并没有发现粟谷。于是,倒霉的农妇被拉出去砍了头。而另一边,小士兵已经被吓得双膝发软、瘫坐在地。虽然不用赔偿了,但似乎这样付出的代价更大,何况军马死了,他的头领也不会轻易饶过他的。他又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如果开始同意赔偿,农妇就不会死。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这绝对不是最优解。就因为军马与粟谷而引起的这点小恩怨,便以一条人命作为代价,想必也是过于武断与无情的。

就连众人都替农妇打抱不平,他怎能确定不是其他的军马去吃了农妇的粟谷呢?石敬瑭也因为此事的判罚,在农民心里落得草菅人命的标签。

标签: 石敬瑭

更多文章

  • 赵匡胤为何选择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石敬瑭犯了多大错?两宋吃瘪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真不是乱说的,他为了坐上皇位,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佬也就算了,还要跟人家达成盟约,以后他石敬瑭就是契丹佬的孝顺儿子,而契丹佬则是老爹。这一协定达成以后,契丹果然出兵帮助石敬瑭干垮了死对头李从珂,石敬瑭大笔一挥,这燕云十六州是你们的了!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建立了后晋,从这个时候开始,这燕云十

  • 石敬瑭为何要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竟然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石敬瑭

    其实说大方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当时燕云十六州确实不是石敬瑭的地盘。彼时的石敬瑭陷入了穷途末路,不仅被后唐朝廷免除了一切的官职,还被皇帝李从珂派兵攻打他当时驻扎的太原,随着太原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石敬瑭被击败是迟早的事情。所以这时候石敬瑭为了自保,便将燕云十六州作为交换条件请求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出兵援助自

  • 沙陀人和粟特人有何区别?五代有四国是沙陀族建立?石敬瑭便是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石敬瑭

    导语:河西走廊被汉武帝打通以后,这里成为了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沟通的桥梁。期间大量西域民族的商人,来到河西走廊与中原地区的商人进行贸易,这些西域民族当中,就有粟特族人在里面。粟特族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民族,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比较少见的,没有建立国家的商业民族。他们频繁地来往西域和河西走廊之间互相传送商品

  • 五代十国屈辱史,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导致中原门户洞开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石敬瑭

    认贼作父,称臣割地,卖辱求荣,他以一己之力拉低了中国帝王的底线,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也只能说活久见。前文笔者说了后唐的第四任皇帝,从干儿子成功转正的李从珂。这李从珂在上位之后,就一直对自己的姐夫石敬瑭如鲠在喉,处心积虑地想除掉石敬瑭,生怕他会威胁到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大位。而石敬瑭这边也逐渐产生了一个大胆

  • 石敬瑭举兵叛乱还写信讽刺皇帝,他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惨遭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石敬瑭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五月,后唐末帝李从珂下诏,将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往郓州,担任天平军节度使。大约7天后,临近河东战区的昭义战区节度使飞章告急:石敬瑭举兵叛乱,割据晋阳(山西太原)!末帝冷笑道:“果然不出朕之所料!”他当即下旨褫夺石敬瑭的所有爵位官职,让代替石敬瑭在忻州前线防备契丹的张敬

  • 唐朝小人物:祖籍洛阳,主谋割让燕云十六州,让石敬瑭喊契丹爸爸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石敬瑭

    脸残志坚在唐朝末年的一次放榜后,名落孙山的洛阳人桑维翰长叹了一口气。他之所以科举不中,并不是因为自己实力不济,也不是他临场发挥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主考官对他的姓氏和长相有成见。“桑”同“丧”不吉利?那日出之地为何还会叫“扶桑”呢?桑维翰虽然心头怨气难平,但是他还是很快的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因为他知道自己

  • 石敬瑭:被骂千年的“儿皇帝”,其实是两宋以来最大的“背锅侠”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汉奸儿皇帝,其冤何沉哉要说五代十国时期谁最有名,当然要数石敬瑭,因为他身上有个非常著名的标签,那就是“儿皇帝”,如果要给中国最著名的汉奸排位,前五名中肯定是有他名字的。之所以会如此,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件事,当年他被人吊打之时,认了比他小十岁的辽国皇帝为父,脸面尽失,并且许诺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

  • 不良人6:张子凡变成卖国贼,出卖不良人,与石敬瑭狼狈为奸

    历史人物编辑:山治看动漫标签:石敬瑭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六季最新一集已经更新,这一集的内容很平淡,时长也变短了,剧情太过平淡。岐国与漠北开战以来,漠北差点就把岐国消灭,不良人亲自出来相助岐国。老李被将臣换心救活,他以新不良帅自称,要帮岐国击退漠北,以岐国目前的实力,很难击退漠北大军。老李与漠北应天王后达成协议,双方停战救出人质。张子凡变成

  • 画虎不成反类犬,一人想效仿石敬瑭当“儿皇帝”,下场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石敬瑭

    大家都知道五代十国的时候,有个儿皇帝叫做石敬瑭,是个沙陀人。石敬瑭本来是后唐的一名官员,他从小就读过一些兵书,略通兵法,而且武艺高强。但也遇到了一件不顺心的事情。李从珂是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养子,一向和石敬瑭不睦。阴差阳错,造化弄人,李从珂竟然当上了后唐皇帝,登基之后就给石敬瑭穿小鞋,把石敬瑭调到山东去

  • “儿皇帝”石敬瑭差点洗白,“孙皇帝”为何搞砸了?习惯了当奴才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这点事标签:石敬瑭

    说起中国古代,对于中华民族,总体上是辉煌的,当然,最为耀眼的要数汉、唐。而最上不了台面的就要数宋朝和清朝了,这两个朝代可以说是丢尽了中国人的脸,尤其清朝,差点就将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搞了个“万劫不复“。清朝的原因,在于满人数量少,根基不稳或者说是没有根基,总害怕汉人造反,采取了奴化和闭关自锁政策,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