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王平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

为什么说王平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地方 访问量:1091 更新时间:2023/12/17 17:16:22

有这样一群人,平常啥都不是,在其他人眼里就是废物,但到了关键时期,这些人就能站出来单独承担一些事情。

王平就是这样一个关键人物,关键时期站了出来,改变了历史走向。

王平(汉化賨(cóng)人)是巴西宕渠人(今四川省渠县)。

当初刘备拿下益州后,生活在巴西郡賨(cóng)民本该直接归顺刘备,王平也能早点为刘备效力。

然而,时局变动导致王平只能跟随他的族长归顺曹操,自己也来到了洛阳生活,到达洛阳后王平被任命为校尉,从他被任命成校尉一事可以看出,曹操确实有个不错平台,但里面能人太多,王平只能从低级军官开始做起。

既然是低级军官,肯定只能慢慢熬,要不然怎么可能有出头之日。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夏侯渊一挂导致汉中地区的战局不利于曹操。曹操看情况不对,立即率军救援汉中,王平也在这次征召的范围。

然而,曹操的出马没有换来胜利,因为他被刘备打败了。战局失利后,王平投降了刘备。

王平为什么投降刘备,这事情其实很好理解,曹操输给刘备后,撤退很匆忙,导致一部分士兵跟不上大部队,这群人被刘备部围堵,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投降了刘备。

王平投降后,被刘备封为牙门将、裨将军。

这个职务属于中级军官,职位的升迁让王平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然而,王平身份有些不好,毕竟他是投降过来,想要在名将云集蜀汉出人头地确实有点难。

所以,王平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很出彩的发挥。

这种情况持续到街亭之战,这场战役中,王平独到见解让诸葛亮觉得这家伙有才华,所以将他提拔为参军,封亭侯。升官后王平有了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越来越出色,诸葛亮将他升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短时间内升迁,让王平一下成为蜀汉的高级将领,可以说他有了充足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华,很快他的机会来了。

公元231年,诸葛亮对曹魏发动了第四次征伐。

这一战,魏军的主帅是诸葛亮一生对手司马懿,这次是两人第一次交手。

诸葛亮搞曹魏的时候,直接使用老战术,先让王平包围祁山的魏军,诸葛亮趁着魏军主力未到,直接率领主力北上迅速抢收上邽粮草,直接解决了粮草问题。

搞定粮草问题后,诸葛亮继续率领部队前行,部队前行到上邽东面的时候遇到司马懿的部队。

按理说,司马懿和诸葛亮碰到后,肯定要大干一场,然而司马懿并没有直接开干,而是选择坚守,不跟诸葛亮开干。

诸葛亮见司马懿这老小子不动,那我就以退为进,很快诸葛亮退到了卤城,司马懿看诸葛亮退,那我就跟,很快双方来到了卤城附近,继续跟诸葛亮对峙。

对峙一段时间后,诸葛亮等不及了,决定赌一把,看看能不能单车变摩托。

诸葛亮命令王平退出祁山堡集结到卤城,司马懿见状,立即派张郃打通了卤山和祁山堡的联络。

祁山堡的威胁被解除后,魏军对蜀汉形成了包围,司马懿认为可以跟诸葛亮好好大干一场。

就这样,司马懿让张郃对驻扎在卤城南边驻扎的王平,自己则率领主力攻打在卤城北边诸葛亮,希望能以此击败蜀汉军队。

四年前,张郃这位悍将打败了诸葛亮很看重的马谡,让诸葛亮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结果,只能返回蜀汉。

司马懿之所以派出张郃,就是希望这位悍将能再次击败蜀汉,让诸葛亮的北伐再次失败。

王平作为蜀汉方面主将,这次他临危不乱,沉着应战,扛住了张郃的进攻,同时还协助诸葛亮击败司马懿。

这一战对于王平很重要,因为他报了街亭之战的仇,同时也没辜负诸葛亮对他的重托。

卤城之战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正面交锋,也是唯一一次,这次司马懿被诸葛亮狂殴,这让他再也不敢跟诸葛亮正面交锋。

3年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蜀汉大将魏延和杨仪产生了矛盾,最终死于军中,王平得知消息,立即率部对魏延发动进攻。魏延看到王平杀到,立即起兵跟王平交战,手下士兵在王平一顿劝说下,全部被遣散,魏延兵败,后被马岱所斩。

在蜀汉陷入生死存亡之际,王平又一次出马,直接挽救了局势,从他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没有辜负诸葛亮的信任和厚望。

由于,王平出色发挥,让他成为了汉中太守,直接升任为后典军、安汉将军,协助吴懿驻守汉中。

公元237年,吴懿病逝,王平直接成为了汉中地区蜀汉一把手,同时被封为安汉候,从这个举动可以看出,王平已经成为了蜀汉军界的一线将领。

6年后,蜀汉大将军蒋琬病重,将王平招到涪县,临走前任命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率领三万大军继续驻扎汉中。

蒋琬走后第二年,曹魏大将在曹爽指挥下对汉中围攻。

这次曹爽率领十万大军对汉中发动围攻,这让王平面临极大的压力,有人说劝说王平,说我们的兵力没办法跟曹魏对抗,所以我们应该放弃关隘,将主力集中在汉、乐两城,等待大将军蒋琬的支援就可以。

之所以会建议退守汉、乐两城,主要是这两座城市靠近河流,方便补给,坚守的话能守个一年半载,也不易被敌人攻破。这个建议十分不错,毕竟不到万不得已时刻,谁都不愿意跟对手死拼,因而退守到一个适合防守地方,是很多军事将领的首选。

然而,王平并没有选择退守汉、乐二城,而是选择跟敌人决战。

会有这个决定,主要是站在战略角度考虑,因为他一旦放弃关隘,曹魏大军就可以顺利进入汉中盆地,那时候只要曹魏大军占领阳平关,切断金牛道,就可以切断汉中盆地跟蜀汉后方的联系,所以只要能拿下阳平关,汉中迟早属于曹魏。

从这点可以看出,王平拒绝退守汉、乐二城原因是,他希望能将敌人阻挡在国门外,这样一来,就能确保蜀汉命运不会被他人掌控。

既然做好相关决定,王平立即开始部署军队,他先是根据情报让刘护军和杜参军驻守兴势山,接着自己在率领主力在后方支援。

王平之所以会有这个安排,主要是双方兵力悬殊,王平只要在二线,才能最好的调动部队,很好的阻击魏军的袭击。从王平部署可以看出,他沿袭了诸葛亮防守策略,就是不冒险也不保守。

王平会有这个操作,主要是蜀汉家业小,没办法被一直折腾,所以只要对方不瞎搞,王平策略就是稳,稳点才能找到对方漏洞,从而让自己找到生机。

后来,战局也跟王平所想一样,当魏军经过一个月跋涉到达汉中盆地时,蜀汉军队已经严阵以待多时,曹魏主将曹爽见状只能按兵不动。

这一举动,也导致了魏军接下来的失败。

就在曹爽和王平对峙的时候,费祎率领蜀汉主力抵达汉中,在搞清楚前方战事后,费祎立即派出人马在魏军后方布置了三道封锁线。曹爽得知蜀汉在自己后方布置了军队后,立即下令撤退。

然而,曹魏撤退必经之地傥骆道,狭窄不易行,主要道路又被蜀汉占领,导致曹魏军队进退两难。为了能摆脱困局,他们只能拼死厮杀,经过一番努力厮杀后,曹魏军队杀出了重围,但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一战蜀汉获得了全胜。

表面上该场战役费祎最后的致命一击,实际上如果没有王平正确部署,魏军有可能直接杀到汉中盆地。

战争结束后,王平继续驻守汉中,一直到公元248年,病逝于汉中,王平死后,他的儿子王训继承了爵位。

从上我们可以得知,王平这一生主要有两个功绩,一个是打败魏延,稳定汉中局势,另一个是击败曹爽,给蜀汉延续了十九年的寿命。

王平是个粗人,没认识多少字,然而通过他的口述让人代写书籍,都十分有道理。并且也能听得懂书中意思,叙述后不会偏离大纲,所以王平是个人才。除了这点外,王平凭借降将能跻身蜀汉一线将领确实有一定本事。

标签: 王平

更多文章

  • 上将王平,枪林弹雨中他都不惧生死,为何在这件事上泣不成声?

    历史人物编辑:求知问史标签:王平

    上将王平,枪林弹雨中他都不惧生死,为何在这件事上泣不成声?文/无计读史王平出生于湖北阳新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0年,为了改变旧的中国,让人民实现光明的未来,从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的战争过程中,王平无数次与生死擦肩而过,但每一次他都没有退缩,正是凭借着这种非同一般的胆识和勇气,使得王平在

  • 汉水之战,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为何使得徐晃狼狈而逃?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王平

    “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使得徐晃狼狈而逃”一说出现在三国演义,而在三国历史中,王平是随曹操出征汉中,在被刘备击败后,王平直接投降于刘备。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宕渠,也就是后来张飞和张郃对战的地点。在公元215年,迫于曹操势大,巴西郡七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等率众来依附曹操。正是因为朴胡等人转投曹操,

  • 短短几个月,4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上将王平的战斗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王平

    在人们的心目中,开国上将王平是著名的政工上将,但他同时更是一名九死一生的战将。早在红军时期,他就是红3军团的重要指挥员,枪林弹雨中,王平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4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第五次反“围剿”时,王平担任红3军团第4师11团政委,团长是邓国清。1934年4月,蒋介石以11个师的兵力逼近中央苏区北部

  • 蜀汉后期,被任命为牙门将的王平去哪了?最终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平

    王平,原为曹操的部将,在汉中之战后,投降于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说到王平,不得不提及马谡。在汉中之战后,王平虽然投降于刘备,但是并没有得到重用,而是蹉跎了一段时间。直到诸葛亮在公元228年北伐之后,王平有机会展现头角。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兵出斜谷,想要径取郿城,直指长安。要想实现这一计划,街亭

  • 王平影响了三国历史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王平

    王平,是蜀汉后期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将军。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多次随诸葛亮北伐,立下了很多功劳。后来被封为安汉侯,从这个侯爵可以看出王平在蜀汉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然而就是这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至少有三次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一:投降刘备,受到重用王平本来是魏国人,建安24年,刘备发动了

  • 蜀汉将领王平,无论是坚守阵地,还是带兵奇袭,力求一个稳字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王平

    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当时汉中蜀军不满三万,因此就有人提议放弃关隘固守汉、乐二城以待援军,而汉中主将王平却否决了这个提议,据理力争道:这样做是行不通的,汉中地区距离涪城有一千余里,曹爽如果得了阳平关就会成为祸患,当下,应当立即派遣刘敏和杜祺先行据守兴势,我为后拒,固守待

  • 曹操忽略了王平,刘备也忽略了王平,可是历史无法忽略王平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老易说史标签:王平

    说起三国时期的名将王平,估计大家只知道他是蜀国,其他的就了解不太多了。其实,王平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战将,甚至还是真正的常胜将军,他从来都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在军事能力方面比魏延还要优秀。然而,在最初的时候王平仅仅只是曹操的一个小兵,虽然被封了代理校尉职务,但是并没有被曹操重用。王平这个人没什么文化,大字

  • 建安七子的徐干有何特别?为何他在两次拒绝曹操招揽后又主动入仕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徐干

    徐干字伟长,他是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名誉四海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身份足以证明他的才华。徐干在诗赋方面的造诣已是妙绝建安,而他的散文也是不凡,不过只有《中论》一篇完整传世,对历代统治者和文人影响颇深,只可惜徐干的其余著作,如今不是失传就是佚文,令人感到万分遗憾。徐干生平经历徐干出生于汉灵帝刘宏执政晚期

  • 建安应玚本欲著经典传世,怎料瘟疫无情英年早逝,让曹丕为之痛惜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应玚

    应德琏,今河南项城人,汉末建安时代的文学家,在建安七子中年纪偏小的一位。虽然早有才名,怎奈不幸英年早逝,作品稀少又多是佚文,因此后世对其的评价一直不高。生平经历应玚出身于汝南的一户书香门第,祖父应奉是当时著名的儒者,著有众多影响不凡的文章,父亲应珣也因其出色的才学,最后官至司空掾。在耳濡目染之下,应

  • 被人不看好,周星驰吴孟达分道扬镳,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魔力?

    历史人物编辑:叶子de旅行标签:孟达

    被人不看好,周星驰吴孟达分道扬镳,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魔力?2001年的电影《少林足球》大家应该印象非常深刻,除了这部电影是周星驰导演的以外,还有当时特别有名气的演员赵薇的加入,吴孟达更是不必说了,是星爷的老搭档。01这部促使周星驰和老友分道扬镳的作品就是《少林足球》,影片主要讲述的是有着“黄金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