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金屋藏娇到卫后鬓鬒——浅谈汉武帝刘彻的两任皇后

从金屋藏娇到卫后鬓鬒——浅谈汉武帝刘彻的两任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纪亮 访问量:4435 更新时间:2023/12/7 4:37:07

“我长大了,一定会娶阿娇,还要用金子建一栋大房子给她住!”

“你的头发真美。”

汉武帝一生宠爱无数,但自己封的皇后只有两位,一位是青梅竹马的陈阿娇,一位是一见钟情的卫子夫。

与陈阿娇结缘时,汉武帝还带有孩童的娇憨,与卫子夫就只剩下皇帝的霸道,从金屋藏娇到卫后鬓鬒,两个女人,汉武帝都亏欠了她们。

金屋藏娇

1、两小无猜

汉武帝刘彻,汉景帝第十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未来他与皇位无关,但生在帝王家,薄情是必然的,恩宠自是不永固,事在人为,刘彻并不是丧失了所有机会。

刘彻的母亲王娡怀刘彻时,景帝刘刚刚登基,局势不明,一日,梦中醒来的王娡突然对景帝说,她梦见一轮大日进了她的肚子。

“此贵征也。”景帝听后满脸惊奇,刘彻算是在景帝这里挂了名,不过景帝登基后,这件事就被抛之脑后。

汉朝的公主们为了保持尊荣地位,通常会介绍美女入宫,或将自己的女儿重新嫁回皇室“亲上加亲”,以谋取更多的权利。

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便是如此,她和景帝一母同胞,关系本就好的不行,还多次给景帝介绍美女,可这么一来得罪了正受宠的栗姬:“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

后来,馆陶公主并不满足,一心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刘荣的母亲正是栗姬,“分宠之仇”在前,栗姬狠狠地拒绝了馆陶公主,馆陶公主恼羞成怒,从此记恨上了栗姬。

王娡听闻这个消息后,便客气有加地亲馆陶公主做客,向她表露了结亲的意愿。

馆陶公主虽不满足刘彻的身份,但还是承了王娡的情,答应了,恰逢刘彻和陈阿娇在外面玩,关系好得不得了,馆陶公主便叫来了刘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

见刘彻没有答案,馆陶公主又指着陈阿娇问道:“阿娇好否?”

“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童言无忌,可皆是真心,没有大人们的波谲云诡,利益所趋,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

2、“持宠而娇”

馆陶公主和王娡议定婚事后,并没有就此作罢,多次向景帝说栗姬的坏话,并偏向王娡和刘彻说了很多夸赞的话。

景帝因王娡梦日记得刘彻,听到馆陶公主的夸奖,慢慢地也认为刘彻更加优秀。

在馆陶公主的设计下,景帝不但废了长子刘荣的太子位,还立王娡为皇后,十子刘彻为太子。

刘彻即位后,曾经的助力成为了掣肘。

馆陶公主既是刘彻的姑母,又是刘彻的岳母,被尊称为“窦太主”(沿用其母窦皇后名号),另外,馆陶公主的母亲,文帝的皇后,窦太后还在世,此时被尊为“太皇太后”。

而这一切,都是已经当上了皇后的陈阿娇的势力,窦太主和太皇太后身份尊贵与陈皇后血脉相连也就罢了,偏偏无论是刘彻还是王娡都无法否认,窦太主“扶立有功”。

刘彻本人又对陈阿娇很是娇宠,在这样的情况下,陈阿娇不可避免地持宠而娇,为陈家、窦家大肆索要封赏,刘彻开始还百依百顺,可“求请无厌”,刘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厌烦。

另外,陈爱娇自身也出现了一点问题:“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

按照古人的思维来说,陈阿娇久久无子,本无可指摘,但陈爱娇“骄妒”,不允许武帝接近别的女子,既是“无德”也是“危害国本”。

刘彻的表现,在当时可谓模范好男人,靡费无数为陈阿娇治病,但久医无果后,依旧落了“俗套”——“后宠浸衰”。

这似乎是一个帝王的合格选择,为了臣子安心,为了江山牢固,放弃“专宠爱妒”的皇后,临幸其他女子,求一子为大汉绵延国祚,但这一定不是一个爱人合格的选择。

站在陈阿娇的角度,不说两小无猜的“金屋藏娇”诺言,就说作为被从小宠爱到大的深闺娇女,怎么能接受和别的女子共享一个爱人?

陈阿娇应该是大闹了一场,刘彻冷落的行为太明显,以至于史书出现这样的记载:

“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

皇太后就是王娡,刘彻冷落陈阿娇到连王娡都提醒刘彻要重视陈爱娇,不然以刘彻刚即位的影响力坐不稳,妇人好哄,哄哄就好了,以刘彻的性格,这话等于火上浇油,虽然刘彻照做,去敷衍皇后,但也为后来的废后埋下了伏笔。

卫后鬓鬒

1、“其人之道”

刘彻有一个姐姐叫平阳公主,她从先辈们身上学习了经验,也企图通过给刘彻进献美女获取封赏。

刘彻路过平阳公主封地,下榻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为刘彻准备了许多美女,刘彻却只看上了一个叫卫子夫的美女。

“上意动,起更衣,子夫因侍衣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欢乐。”

卫子夫因头发得到了汉武帝的恩宠,这事传到陈皇后的耳中,陈皇后气得要发狂。

此后的十年,刘彻对卫子夫宠爱有加,卫子夫也一连生了三个女儿,这让陈阿娇越发嫉妒,最后她将一切归结于自己的不孕之症,并求诸于虚无缥缈的巫祝之术。

她遇到一位叫楚服的巫女,按照她的建议,在皇后寝殿大搞巫祝之术,“昼夜祭祀,合药服之。巫著男子衣冠帧带,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

虽然楚服是女身,但女身着男服与皇后换好,刘彻还能怎么忍受?此时,太皇太后已经逝世,刘彻没有一丝犹豫地废除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

后人还曾探讨过楚服与陈阿娇是否有爱情,猜测陈爱娇对男人反复无常所伤,所以爱上了女人,但根据《史记》的论断,陈皇后的行为是“挟妇人媚道”。

“媚道”祷祝爱人回心转意的巫术,陈阿娇一直是那个愿意被刘彻用金屋子藏起来的阿娇。

2、又是“巫”

卫子夫成为皇后了,她取代了一位深爱刘彻的大族贵女。

陈皇后无子,卫皇后坐上后位时,已经育有三女一子,那一子是刘彻的第一个儿子刘据

仅靠子嗣,卫子夫的后位该坐得很稳,可出身贫寒的卫子夫不敢骄纵,低调谦和,有贤后之名,为后三十八年中,刘彻的后宫异常和谐,基本没有猜忌、争斗,连外朝大臣都屡次称赞卫子夫。

而因卫子夫发家的卫氏家族,也一改前朝外戚跋扈的特点,卫青、霍去病更是覆灭了大汉强敌匈奴,除这两位彪炳史册的强人以外,卫氏一门五侯功勋赫赫,大汉鲜有出其左右者。

于国祚,于社稷江山,于皇帝,卫子夫所做,无愧于刘彻,可随着卫子夫年老色衰,刘彻却变心,虽然始终没有更改皇后,但前后宠幸过数位佳人。

卫子夫对此毫无怨言,尽心恪守着皇后的职责,不曾更改,这使得卫子夫在卫青,霍去病相继去世后的十余年中,依旧稳居后宫首位。

可到了刘彻晚年,刘彻刚愎自用,性情大变,宠信佞臣,动辄杀人,无人可劝,不仅杀了数位外戚,又因自身体衰多变,大兴巫蛊冤狱。

刘彻有一宠臣名江充,他与太子素有嫌隙,便趁机诬告太子,可江充“坏御座掘地”也没有发现证据,后来只能自作以桐木偶栽赃太子。

刘据百口莫辩,又不想重蹈扶苏覆辙,因此面见卫子夫求取宫中卫队兵符,取兵拿江充以证清白。

刘彻未在朝中,太子刘据在几天的时间里“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告令百官日江充反。乃斩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

刘彻在甘泉宫中,不相信太子图谋不轨,便“使使召太子”,可使者是个怂包,害怕太子真的反了,杀了自己,于是又跑回去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刘彻大怒发兵攻打太子所属,太子不明就里,反抗不敌,开城门逃亡,太子事了,刘彻立刻派人收回皇后用以帮助刘据起兵的玺绶,卫皇后自知难以辩白,为保清白,自杀。

当了38年贤后,因为一桩冤案而死,刘彻辜负了一个为他付出近四十载的女人,事后刘彻惊觉事有疑窦,但已追悔莫及,人死不能复生。

悔不当初的刘彻只能晚年以不立皇后做弥补,即便晚年立刘弗陵为太子,至死也没有封其母王夫人为后。

“朱砂痣”和“白月光”

陈阿娇用现在人的角度看,像极了“朱砂痣”,有着热烈且近乎偏执的爱,她全心全意爱刘彻,也要求刘彻一心一意去爱,她让身为皇帝的刘彻没有一丝后路。

刘彻一方面为江山社稷“所迫”,必须去冷落她,一方面“帝王习性”,又让他轻易变心,但万般借口,刘彻就没有一错吗?

明孝宗朱佑樘,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皇帝,他的子嗣仅朱厚照一人,为此文官没少往当朝皇后头上扣“妒妇”的帽子,但皇帝皇后二人还是坚持了下来,终其一生只有对方,可见帝王也能长情一生。

虽然与陈阿娇不孕的情况有所出入,但刘彻晚年辜负卫子夫,佳人充塞后宫的事说明,刘彻本质不是一个会和陈阿娇厮守一生的人。

于是,刘彻真的给她了一座屋子,把她藏起来,放任这个“朱砂痣”干涸枯萎,成一抹恼人的“蚊子血”。

卫子夫,典型的“白月光”,她和刘彻的感情很是平淡,没有什么甜蜜的互动留存史书,治理后宫的38年,甚至被人看作“臣子”的尽忠职守。

或许“白月光”的感情太平淡,让人辜负起来没有一丝愧疚感,陈阿娇时至多还只有卫子夫一人,而卫子夫时,刘彻有王夫人等多位佳人,更是一手推动了卫子夫的自杀。

作为爱人,炽烈的刘彻受不住,平淡的又想“偷腥”,明明两位皇后都各有爱他的方式,刘彻却一再辜负,愧配两位皇后,作为帝王,收拾江山气吞万里,却难举案齐眉美人,可能这是他千古一帝的一大缺陷吧。

参考文献

1、《汉书》、《史记》

2、《汉武故事》、《资治通鉴》

标签: 刘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的千古名言,哪一句惊到你了?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一、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 “寇可为,我复亦为”意思是敌人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寇可往,我复亦往”.意思是敌人能够去到的地方,我的军队也可以到达. 二、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 作为皇帝,汉武帝刘彻和汉高祖刘邦谁更厉害点?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刘彻

    说到皇帝,我们总会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的确称得上千古一帝,但纵观历史,我认为刘邦的作用显然更大。楚汉争霸,历尽万苦击败项羽,建立大汉江山;承上启下,避免了秦末之后天下的再次分裂,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目光长远,能够看到秦国制度中的先进性,并结合汉初实际巧妙施行。我认为,中国两千多年之所以能

  • 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妖火说历史V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其执政生涯大破匈奴,为西汉边境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十分有成就的皇帝。这么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后宫女子就不谈有多少了,连皇后都有好几个,真是不可思议。据统计,汉武帝一生共立皇后4位,这其中有“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陈皇后、平阳公主府上的歌妓卫子夫、汉武帝最为思念的中山国

  • 被曹操掌控的刘彻,为什么不杀死曹操夺回权利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刘彻

    公元200年的时候发生了衣带诏事件,曹操诛杀了董承,杀死了身怀六甲的董贵人,这件事情被证实后,曹操和刘协的矛盾就变得更加尖锐了,而这个时候,距离曹操登基只有四年时间。作为曹操手里的一个木偶,刘协被曹操牢牢地掌控在手里,本来已经摆脱了李傕和郭汜的管控,想要重新开始新的人生,结果却在不经意间再次落入曹操

  • 汉武帝晚年,最钟情的女人是谁?对于她,刘彻格外温情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刘彻

    提起汉武帝,没有人否认他的雄才大略,可人们也很肯定他的狠辣无情。“金屋藏娇”的誓言仍萦绕在耳边,陈皇后却已身处冷宫;大将军卫青的美名依旧流传于坊市,卫子夫已因“巫蛊之祸”香消玉殒;汉昭帝依旧懵懂无知,他的生母钩戈夫人已经魂归故里。貌似,得到过汉武帝宠幸的女子,都是不得善终的。其实,有一个女子,死后汉

  • 李广无法得到刘彻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刘彻

    飞将军李广在汉朝历史中非常有名,也被唐宋两朝列入了古今名将榜之中。然而他虽然战功卓著,但却一生未能封侯,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遗憾。之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李广未能封侯的原因,是因为壮年时遇到了战略保守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以至于一身本事未能发挥。可到了中老年时,李广却也是汉武帝刘彻手下有名

  • 刘彻和朱允炆都进行了削藩,为什么朱允炆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刘彻

    我国历史上每一代王朝基本上都会为了保证中央的权利而对于藩王进行削藩,历史上的每一次削藩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腥风血雨。如果藩王对于朝廷忠诚或者朝廷实力强大,那么藩王也就只能忍气吞声,但藩王如果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话又怀有二心,那么必然会造反。历史上最著名的削藩实例当中刘彻算是最成功的一位。但同样进行了削

  • 刘姓家族出一上联:“刘彻,刘备,刘德华”,周姓家族霸气回复

    历史人物编辑:三农生活阿远标签:刘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文化经历了历史的沉淀,最终成为优秀的中华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文化,拿最常见的来说,每个人的姓氏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姓氏算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了,早在部落社会时期,姓氏就已经产生,绵延千年不曾断绝,并且它是中国人寻根问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姓氏文化虽然看似简单

  • “中国金字塔”汉武帝刘彻茂陵数次被盗,专家依然非常乐观

    历史人物编辑:小志爱风景标签:刘彻

    汉武大帝的故事,咱们在影视剧中都有所了解,但对于汉武帝的陵墓,不是生活在陕西的朋友,对其很少有耳闻。汉武帝的陵墓名为“茂陵”,兴建于公元前141年,在汉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汉武帝就着手准备为自己修建死后的陵墓,这也是古代帝王的一贯作风。汉武帝的茂陵,坐落在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的东北方向,因位于当地槐里县

  • 汉武帝刘彻采取独尊儒术,是维护皇权的必然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帝王之一,他的历史功绩受到了后人的一致赞誉,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数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他的一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典范人物。在这些成就中,独尊儒术绝对是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政策之一,也为数千年来的中国儒家文化奠定了根基。可是这项措施在现代却受到了很多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