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彻通过削弱诸侯、管控豪强、巡察州郡、选用人才,强化了皇权

刘彻通过削弱诸侯、管控豪强、巡察州郡、选用人才,强化了皇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北宋秘辛 访问量:3601 更新时间:2023/12/7 4:31:13

加强中央集权,或者说强化皇权,是历朝历代的帝王梦寐以求的事,只不过由于时期的不同,条件的差别,采取的方法方式不同罢了。

西汉武帝刘彻,为了强化皇权,就挖空心思地采取了系列措施。

一、颁行“推恩令”,削弱诸侯。

为了在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压、管控各诸侯王,刘彻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诛杀图谋不轨者,如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江都王刘建等人;二是颁行了“推恩令”。

“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各诸侯王国,除了诸侯王的长子可以继承王位外,诸侯王也可以把王国的土地分封给儿子们。

其目的在于,名义上是“推恩”于诸侯王的儿子们,实质上是分化、削弱各诸侯王国。

这样一来,诸侯国就逐渐分解、割裂,以至于无力对抗朝廷。

二、延革“迁徙”,管控豪强。

施政过程中,刘彻强烈地意识到,豪强承载着国家,同时也威胁着社稷。

为了让各地豪强不称霸于地方,俯首听命于朝廷,刘彻主要是延续、变革了老祖宗的办法:迁徙。

迁徙是个传统的办法,汉初就已实行。刘彻迁徙的对象与老祖宗时的有所不同,他是以资产为标准确定迁徙的对象:凡是家产三百万以上者,或者二千石以上的大官,一律迁到茂陵附近。

放在身边看着你,你还敢不老实,那就有你的好果子吃了!

另外,就是无情地诛杀那些胆大妄为者。诛杀是个简单而又残酷的手段。刘彻时期的酷吏,大都是因诛杀豪强大族而出名的。

有个叫王温舒的,做河内太守时,曾处置豪强大族一千多家,或灭族,或诛杀首恶。

一时间,河内到处充满着浓浓的血腥味。

三、组建“中朝”,“以臣制臣”。

一个王朝,有那么多臣工,光靠他一个人哪能管得过来。于是,刘彻就制定实施了这一主要目的是“以臣制臣”的措施。

刘彻把一些才学出众、思维敏捷、能言善辩且比较年轻的人任命为中大夫。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兑宽等人。

同时,把他最为赏识的人加官给事中、侍中,让他们整天侍奉在自己身边,帮他出谋划策。

于是,中大夫、给事中、侍中等官员就组成了一个新的权利中枢,被称之为“中朝”。也就是刘彻的个人“智囊团”、行政办事处。

“中朝”官员的品秩不高,易于驱使。而且,他们大都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不畏惧甚至欺凌三公、九卿等老臣。

这样一来,刘彻就把众朝臣操控在了手中。

四、设置刺史,巡察州郡。

为了更好地监管地方,刘彻废止了前朝的监御史,改设十三州刺史。

这十三州刺史分别是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凉州、益州、并州、幽州、朔方和交趾刺史。

每年的八月,刺史们乘车巡察州郡,岁末回京,向刘彻报告情况。

刺史的品秩仅六百石,但监察的却是二千石的大员,可谓位卑权重。

刘彻明白,如果刺史的权位过高,其本人就难以控制,那就更别说是监管地方大员了。

这也正是刘彻的聪明之处,不需要大鱼大肉,就能把家院看护好。

五、“察廉举孝”,组建队伍。

要想干事创业,光靠自己是绝对不行的,必须组建个团队才行。

于是,刘彻就想方设法地、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把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供自己差遣使用。

为了选拔人才,刘彻在汉初的察举制度的基础上,新增了孝子、廉吏等几个科目,并使其成为了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科目,叫做“察廉举孝”。意思就是考察、提拔官吏;推举民间的孝子贤孙出来做官。

从此以后,汉代官吏大多由此进身上位。

刘彻的高明之处,不仅是能选拔人才,还在于量能使用人才。如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先为郎中,不久陆续升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之中连升四级。

广开仕途,量能使用,使得汉武帝一朝人才济济。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刘彻使大汉王朝的皇权得到了巩固、强化。

标签: 刘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能当上皇帝,其实多亏了这两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刘彻

    提起西汉的皇帝,我们除了想到开国皇帝刘邦外,另外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汉武帝刘彻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刘彻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凭什么十六岁就接手汉景帝的政权,当上皇帝的?难道年纪轻轻的他,玩政权、搞算计或者说谋杀了汉景帝和其他儿子,然后当上皇位的?答案当然不是,其实他能够当上皇帝,真的是

  • 此国不自量力,团灭大汉使者,刘彻礼尚往来,取该国国王首级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刘彻

    话说公元前103年,汉武大帝刘彻派赵破奴率两万精锐深入匈奴大战“儿单于”詹师卢,没想到被詹师卢与左贤王合击,赵破奴被俘虏,全军覆灭,这也是自卫青拿下河南地逆转匈奴后的首次大败。匈奴难得的胜利令年仅十七八岁的詹师卢单于忘乎所以,正所谓“天要其亡,必令其狂”,公元前105年,詹师卢突然暴毙而亡,年仅十八

  • 她是汉武帝刘彻的传奇人物,为爱情牺牲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这个传奇的人物背后却是有着许多为爱情所牺牲的女人。“金屋藏娇”这个成语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与这个成语典故有关。刘彻本是在那深宫之中拼命挣扎的卑微之人,而那陈阿娇却是身份尊贵。其母馆陶公主是当今皇上的姐姐,外祖母更是权倾朝野的窦太后。馆陶公主的本意是将阿娇嫁给太子刘荣,可是刘

  • 汉武帝刘彻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但追求长生不老,却引来奸邪兴起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但追求长生不老,却引来奸邪兴起朱玉林汉武帝刘彻塑像汉武帝刘彻,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他在汉代皇位的历史功绩,可以概括为尊儒术、改币制、开创丝路、开疆拓土、抵抗匈奴等方面。后世将之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称之为“秦皇汉武”足以说明其一生的成就。可惜晚年的汉武帝刘彻为追求长

  • 从金屋藏娇到卫后鬓鬒——浅谈汉武帝刘彻的两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刘彻

    “我长大了,一定会娶阿娇,还要用金子建一栋大房子给她住!”“你的头发真美。”汉武帝一生宠爱无数,但自己封的皇后只有两位,一位是青梅竹马的陈阿娇,一位是一见钟情的卫子夫。与陈阿娇结缘时,汉武帝还带有孩童的娇憨,与卫子夫就只剩下皇帝的霸道,从金屋藏娇到卫后鬓鬒,两个女人,汉武帝都亏欠了她们。金屋藏娇1、

  • 汉武帝刘彻的千古名言,哪一句惊到你了?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一、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 “寇可为,我复亦为”意思是敌人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寇可往,我复亦往”.意思是敌人能够去到的地方,我的军队也可以到达. 二、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 作为皇帝,汉武帝刘彻和汉高祖刘邦谁更厉害点?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刘彻

    说到皇帝,我们总会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的确称得上千古一帝,但纵观历史,我认为刘邦的作用显然更大。楚汉争霸,历尽万苦击败项羽,建立大汉江山;承上启下,避免了秦末之后天下的再次分裂,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目光长远,能够看到秦国制度中的先进性,并结合汉初实际巧妙施行。我认为,中国两千多年之所以能

  • 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妖火说历史V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其执政生涯大破匈奴,为西汉边境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十分有成就的皇帝。这么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后宫女子就不谈有多少了,连皇后都有好几个,真是不可思议。据统计,汉武帝一生共立皇后4位,这其中有“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陈皇后、平阳公主府上的歌妓卫子夫、汉武帝最为思念的中山国

  • 被曹操掌控的刘彻,为什么不杀死曹操夺回权利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刘彻

    公元200年的时候发生了衣带诏事件,曹操诛杀了董承,杀死了身怀六甲的董贵人,这件事情被证实后,曹操和刘协的矛盾就变得更加尖锐了,而这个时候,距离曹操登基只有四年时间。作为曹操手里的一个木偶,刘协被曹操牢牢地掌控在手里,本来已经摆脱了李傕和郭汜的管控,想要重新开始新的人生,结果却在不经意间再次落入曹操

  • 汉武帝晚年,最钟情的女人是谁?对于她,刘彻格外温情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刘彻

    提起汉武帝,没有人否认他的雄才大略,可人们也很肯定他的狠辣无情。“金屋藏娇”的誓言仍萦绕在耳边,陈皇后却已身处冷宫;大将军卫青的美名依旧流传于坊市,卫子夫已因“巫蛊之祸”香消玉殒;汉昭帝依旧懵懂无知,他的生母钩戈夫人已经魂归故里。貌似,得到过汉武帝宠幸的女子,都是不得善终的。其实,有一个女子,死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