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赵云首次亮相,「战不数合」便将袁绍手下猛将麴义一枪刺于马下,显赵云身形潇洒,速度奇快,令在场刘备一见倾心。罗贯中之笔为美化赵云,将麴义塑化成几乎是籍籍无名、没有对白的路人甲。当然小说归小说,这里不是要说小说的不是,而是让一众了解,史实上麴义究竟如何,有多厉害。?
麴义是东汉末年的凉州西平郡人,自幼善骑射战斗,长大后统领家族宗兵长期与羌、胡等族周旋,逐渐养成剽悍强劲风格。黄巾军起义爆发,左中郎将皇甫嵩奉命到凉州募兵平乱,麴义闻讯率家族千多兵勇应募。此后,麴义随皇甫嵩转战冀州、并州等地,屡次大破黄巾主力,深得皇甫嵩赏识。
黄巾之乱平定,皇甫嵩随即遭宦官张让、赵忠诬陷,被汉灵帝剥夺兵权并贬官。麴义失去靠山,等到韩馥出任冀州牧后,麴义因为钦慕他名声,率军投靠,随即以参将的身份镇守黎阳。?
然而,韩馥名不副实、才能平庸,虽带甲十万、据地千里,却没匡扶汉室之志,又不懂得识人用人,使得麴义有本领却没机会施展。此时,渤海太守袁绍觊觎冀州,暗中跟麴义结盟并怂恿他反叛,约定事成后将给与他高官厚禄。麴义被袁绍引诱,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起兵造反,屡次击败韩馥讨伐军。
袁绍之后遣使引诱公孙瓒,以共同分割冀州为条件,要求他率军进攻韩馥,同时袁绍威胁及恐吓韩馥,迫使后者将州牧之位让给他。袁绍夺取冀州,麴义率领叛军来投,被任命为高级将领,备受赏识。麴义归附袁绍不久,便率军讨伐南匈奴单于于夫罗的叛军,击溃于邺城南部。
大败匈奴于夫罗只是麴义的「小试牛刀」,他真正的重大战绩是界桥之战。事因袁绍取代韩馥后,没有履行与公孙瓒的约定,反而在与弟弟袁术争夺阳城时,派大将周昂射杀援助袁术的公孙瓒从弟公孙越。因此同年冬天,公孙瓒亲率大军南下,并在界桥一带跟袁绍大军厮杀。?
公孙瓒由抵抗鲜卑、平定黄巾军起家,骁勇善战闻,麾下拥有一支极为精锐的骑兵「白马义从」,人数仅三千却攻无不克,令人胆寒。公孙瓒此次进攻袁绍,便将「白马义从」悉数带在身边。
战事开打,据《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记载,三千「白马义从」率先冲锋,两万步兵和数千骑兵跟随其后。袁绍见敌军来势汹汹,急忙派出麴义率领所部劲旅迎敌,并在两翼布置千张强弩掩护。熟悉「骑斗」的麴义,命士兵伏于楯下不动,直到「白马义从」冲到身边时,才同时起身迎战。麴义所部士兵虽然只有800人,面对「白马义从」冲击毫不畏惧,成功阻击对方攻势。?
与此同时,「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袁绍的弩兵向「白马义从」施齐射,「白马义从」损失惨重,阵前退却,践踏背后步兵队伍,军中一片混乱。麴义的军队乘胜穷追,接连斩杀千余敌军。夺取界桥后,部队又一路猛攻到公孙瓒大营才罢休。此役公孙瓒四万精锐尽丧,从此再没有资本对抗,7年后便被袁绍攻灭。?
界桥一战使麴义名震天下,四方诸侯畏惧。不过据载,麴义此后开始骄傲放纵,自恃战功卓著肆意凌辱同僚,甚至对袁绍不敬。对于麴义的恶行,袁绍甚为忧虑,最终,设计将他捕杀,吞并其部众,逃亡余部也被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