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东吴第一谋主步骘,出身士族,善始善终

三国时东吴第一谋主步骘,出身士族,善始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听史阁V 访问量:4034 更新时间:2023/12/13 1:10:10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显得东吴一群谋士如严畯程秉,薛琮这些群儒愚笨无能,即便是张昭也显得并不精明,在刘备招亲里,吕范更是无能之辈,但实际上吕范文武双全,是东吴仅次于陆逊诸葛瑾的三号人物。在这里最值得一是步骘,其行为和小丑一样,此人实际上是东吴第一谋主。最后位居丞相。在《三国志》里,步骘与张昭顾雍诸葛瑾同传,这四位是东吴头号重臣,张昭和顾雍皆以超然地位见重,而诸葛瑾与步骘皆以德行和操守为典范。

步骘字子山,东吴第一等重臣。步骘游学时“并著声名,为当时英俊”,属于进入“十大杰出青年”排行榜的人。步骘一生都爱惜羽毛,素称风雅。步骘从担任孙权主记(秘书)开始官僚生涯,一步步高升,后因平定交州之乱有功,加封为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孙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冀州牧、都督西陵诸军事。驻守西陵二十年,深得人心。后任丞相。陈寿评价:“诸葛瑾、步骘并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也就是说步骘为人品德气量以及十分自律。

步骘能得高位简直太合理了。首先就是他是孙权嫡系中的嫡系,心腹里的心腹,步骘刚进官场就是作孙权的秘书,孙权最爱的妃嫔步练师(追封皇后)与步骘同宗。这样的人自然是政治上是可靠的,又加上步骘有能力。自然也就是高官得座了。步骘虽然生年虽不详,但从他为官到去世历经五十年多年,早年作为幕僚,行绩虽无详载,但工作肯定得到了孙权的高度认可。所以才能深受器重。

步骘虽然先后官居平戎将军,右将军,骠骑将军。但始终没有与曹魏和西蜀交战的记录,步骘这辈子最大功劳一个是平定交州之乱,229年代替陆逊镇守西陵防线,防范蜀汉,但此时吴蜀交好几乎没有战事。步骘虽然是武官,但干的却是文官的事情。

交州地处偏远,各方势力交错。少数部族众多,步骘能带着一千多人南下,斩吴臣、讨钱博、收降士家,荡平交州,最后带着一万人出来了。超额完成任务,不仅没什么损耗还扩编到一万人。经营开发交州。交州蛮夷颇多,各地“处处阻兵”。步骘作为一个文官能带兵征讨,“皆平之”,可谓是武德丰沛。步骘在交州多年,治乱附内,且眼光深远。正是步骘在交州任上重建了荒废已久的番禺城。这在当时就深具影响。

步骘再后面长期驻西陵二十年余年,四境安宁,间内外肃服,作为地方大员总体是很让孙大帝放心的地方大员。同时作为重臣,步骘和各路大佬关系都很好。尤其是和诸葛瑾关系极为密切(二人被陈寿列为一传)、与严峻,陆逊等人关系都不错,两宫之争时,步骘虽被视为鲁王党,但未见实质的党争言行,站队又不失人,可谓君子坦荡荡。因此最后两宫相争,步骘是有惊无险平安度过。

步骘的能力与心机都是极为出色,他不是诸葛瑾那样的厚道老大叔,没有殷实的家世,却能受渣权宠信这般久,于南鲁党争之后仍没受什么波及,可见其厉害。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标签: 步骘

更多文章

  • 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和足食足兵战略的三国清官毛玠晚年差点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暴暴说历史标签:毛玠

    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曾因缺粮而退兵,而占据北方的曹魏却很少缺粮,为何呢?曹操之所以能在北方剪灭群雄、一统中原,靠的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和“足食足兵”这两项战略方针,也有其他版本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两项战略方针与荀彧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和“迎奉天子”的战略规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方式不同,但曹

  • 立下汗马功劳的荀彧、崔琰、毛玠、娄圭,为何最终被曹操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毛玠

    还未发迹的曹操,就懂得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道理,也因此一切阻碍他前进发展的障碍,都会被他一一清除,哪怕是曾经有大功于他的大功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荀彧。在曹操麾下二十多年,曹操能够统一北方,最大的功臣就是荀彧,他为曹操规划制定了完整的方案,还多次修整曹操的战略方针,更是多次力挽狂澜,救曹操

  • 枣祗与曹操共举义兵,为其大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白话下三国正史标签:枣祗

    农业作为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还决定一个政权的经济实力。与曹操一同起兵的枣祗,力劝施行屯田制,为曹操势力打下了牢固的经济基础,是使之能在汉末群雄争霸局面脱颖而出的坚实后盾。因此,后世有识之士对他赞誉有加,推崇不已。 千里无烟已十年,一朝许洛翠秧田。乾坤渠肯容曹操,聊为苍

  • 曹魏兴起第一功臣枣祗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枣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首临江仙道尽古今英雄事,听不厌的三国故事,评不完的风流人物。说起三国,就避不开一代枭雄曹操,总有人会评判帮助曹操,让他能够崛起于汉末乱世,统一北方,并且造就曹魏的第一功臣,各有各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称郭嘉,有人说是二荀,有人说是曹氏的宗族武将,也有人说是

  • 若辽东公孙渊继续龟缩,他的事业能否做大做强?司马家可容不下他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公孙渊

    公元238年,司马懿一顿操作猛如虎,千里奔袭辽东,灭了公孙渊一族。公元291年,司马家族内乱,西晋著名的八王之乱由此拉开序幕。也就是说,从公孙渊被灭,一直到司马家族发生内乱,需要长达52年的时间。要是公孙渊继续龟缩下去,不谈这52年里,是否会被司马家给灭了,他自己估计也要找曹操刘备他们打麻将去了。所

  • 此托孤大臣西拒诸葛亮东擒公孙渊,只一招搬倒摄政王,后改朝换代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公孙渊

    提起三国的超级谋士,司马懿这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拥有超级智慧和谋略,他凭借一己之力让诸葛亮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最终他让无计可施的诸葛亮活活累死在五丈原。如果说,在智力上,曹操与司马懿尚可以互争雄长的话,那么曹操的子孙曹丕、曹叡在司马懿面前就只能是矮子了。固然,他们两人在帝王群体中都可以称得上是“天

  • 公孙渊:三国时期的第4国国王,如何反复横跳,将自己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齐聚汇标签:公孙渊

    公孙渊叛魏自立,魏帝曹叡大惊。司马懿却毫不慌张,扳着手指头细数:“去百日,回百日,攻百日,休二月,一年足矣!”司马懿这算的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他从洛阳出发到辽东平叛,往返所需的时间。辽东公孙家是超然于魏蜀吴的第4国,司马懿为何这般信誓旦旦地料定自己可以在1年时间内平叛呢?辽东公孙家自公孙度(公孙渊祖

  • 自立为王的公孙渊哪来的勇气,竟敢背叛曹魏,戏耍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公孙渊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最终只剩下了魏蜀吴三国。因此这一历史阶段,也被称为“三国时期”。很多人都以为三国时期只剩下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但事实上,在辽东地区还有一位霸主,他就是公孙渊。公孙渊投靠曹魏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孙子,左将军公孙康的儿子。因为公孙康死时,儿子公孙渊和公孙

  • 说说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公孙渊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再伐蜀?公孙渊和魏明帝“抛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公孙渊

    有人说,其实诸葛亮用兵不怎样,诸葛亮六出祁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粮食,最后还是徒劳无功。这话到底对吗?如果说这话对的话,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忽视了当时的力量对比,须知道,蜀国本来就是鼎立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特别是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国力,却被刘备在夷陵一战消耗过多,诸葛亮是在刘备弄出来的烂摊子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