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说说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

说说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小星球 访问量:767 更新时间:2023/12/6 18:23:48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由于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三军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20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4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

司马懿笑着说道:“您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司马懿在速战破孟达和缓战平辽东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一书中赞叹道:“八日而取上庸,则以速而神;百日而取襄平,则以迟胜。”“有势不同而事亦不同者:敌粮多而我粮少,则八日而取上庸;敌粮少而我粮多,则百日而后拔襄平是也。或速或迟,随时而易,变化无常,读此可以悟兵法。”但无论速战还是缓战,都要示指挥者能够统筹全局,根据实际情况,不为局部或一时的小利所动。在我方准备尚未充分时,为争取更大的胜利,应采取缓战计策,一但时机成熟,应当机立断速战速决。

标签: 公孙渊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再伐蜀?公孙渊和魏明帝“抛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公孙渊

    有人说,其实诸葛亮用兵不怎样,诸葛亮六出祁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粮食,最后还是徒劳无功。这话到底对吗?如果说这话对的话,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忽视了当时的力量对比,须知道,蜀国本来就是鼎立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特别是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国力,却被刘备在夷陵一战消耗过多,诸葛亮是在刘备弄出来的烂摊子的状

  • 司马懿进攻辽东,天上出现流星坠地,在流星落处擒斩公孙渊

    历史人物编辑:品历读史标签:公孙渊

    司马懿虽然被诸葛亮压制,但是对待其他对手的时候,表现得还像是一代名将。比方说进攻辽东公孙渊的时候,全程掌握着战争的节奏,最后一举消灭公孙渊。在"司马懿攻辽东之战"中还发生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在天上发现流星坠地,就在流星坠落的地方,司马懿擒获并且斩杀公孙渊。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曹魏与燕国的战争在

  • 魏国北方矛盾激化,公孙渊造反,自封什么王?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公孙渊

    自诸葛亮死后,蜀国和魏国好几年内不再打仗,双方各自退兵保守自己的疆土,人民的生活安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而此时,魏国北方的矛盾又渐渐激化了。238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自称燕王,他派遣使臣与孙权联络,并多次侵扰魏国北方。公孙渊的祖父名叫公孙度,父亲名叫公孙康,先后任辽东太守。当年曹操打败袁绍

  • 如果公孙渊再低调几年,会不会成取得更高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公孙渊

    导读:答案是肯定的,也许不止公孙渊还要付出几代公孙氏的努力。三国时期的盘踞辽东的公孙氏是当时的第四个政权,曾经和鲜卑轲比能、东吴、蜀汉形成实际意义上对曹魏的封锁。这其实都是公孙渊作死的前兆,最终激怒了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灭掉了公孙氏。辽东公孙氏几代人艰苦经营的心血付之东流,那么如果公孙渊在龟缩几年会取

  • 三国鼎立:公孙渊僣号燕王,司马懿智平辽东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公孙渊

    三国鼎立:公孙渊僣号燕王,司马懿智平辽东随后,由幽州刺史毋丘俭报称公孙渊僣号燕王,改元绍汉,置官吏,诱胡虏,纠众入寇,骚扰北方,曹叡乃亟召司马懿入朝,与议讨公孙渊。公孙渊为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父名康,曾斩袁尚、袁熙首级献与曹操,曹操上表封为广平侯。公孙康死时,公孙渊尚幼弱,随官意属立公孙康之弟公孙恭

  • 搜神记卷9之9 公孙渊家生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公孙渊

    曹魏司马太傅司马懿平定公孙渊,斩杀了公孙渊父子。公孙渊被杀之前,家里出现了很多怪事,有一只狗戴着帽子、头巾,穿着红色的高贵衣服,跑到了房梁上。忽然还有一个小孩子,被发现在蒸锅被蒸熟了,不知道是怎么进去的。襄平北边的市场,长出了一团肉,长宽高都有好几尺,还有头、眼睛、嘴,但是没有手脚,一直在那里晃悠晃

  • 戏志才:曹操背后的男人,一个被史书埋没的大牛

    历史人物编辑:诗词一多愁标签:戏志才

    文/林岩三国时期,奸雄曹操阵营中有很多著名的谋士,如荀彧、贾诩、郭嘉、刘晔、司马懿等等,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对其中非常著名的谋士戏志才却知之甚少。戏志才,名不详(一说名忠),字志才,是颍川郡(今属河南禹州)人,他曾是曹操帐下的著名谋士之一,谙熟兵法、深谋远虑,颇为曹操器重,可惜天妒英才,这位奇

  • 戏志才不死,郭奉孝不出!戏志才到底有多厉害,足智多谋却为何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戏志才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周瑜火攻击败,只得落荒而逃。战后曹操清点损失,发现大军损失惨重,为此哀叹地说:“假如郭奉孝还在,决不让我落到这个地步。”郭嘉是曹操五谋臣之一,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大功。但在郭嘉之前,曹操还有一

  • 三国人物分析:演义中没有提及的戏志才,为何能和郭嘉相提并论?

    历史人物编辑:黎庶文史V标签:戏志才

    三国人物分析:演义中没有提及的戏志才,为何能和郭嘉相提并论?说起曹操手下的谋士,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例如荀彧、贾诩、程昱、荀攸等人,而在这其中,要说最受曹操器重和喜爱的,那毫无疑问就是郭嘉郭奉孝了,曹操的手下能人异士众多,唯独特别钟爱郭嘉,将他视为自己能够成就一番霸业的制胜法宝,郭嘉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

  • “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这个戏志才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戏志才

    一直都流传着“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已经够牛了,这句话让很多人感觉这个戏志才比郭嘉还要牛。如果戏志才不死的话,就没有郭嘉什么事了。那么,这个戏志才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与郭嘉相比,到底谁更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一二。这个戏志才真的是一个低调的神秘人物,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