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投胎赢家”文穆皇后:出身豪门嫁给表弟,比上阳赋女主还尊贵

“投胎赢家”文穆皇后:出身豪门嫁给表弟,比上阳赋女主还尊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呢体育 访问量:2682 更新时间:2024/1/21 12:29:37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家族关系可谓是盘根错节、利益纷乱,多少王公贵族、皇亲国戚凭借着自己雄厚的家族势力平步青云,而这其中又有多少波云诡谲、明争暗斗。我们今天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许就是当时他们争权夺利的紧张局面。

尊贵郡主的政治联姻

《上阳赋》讲的是架空历史后的琅琊王氏,而王姓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一度是贵族姓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足以说明王姓曾经的重要地位。王导王羲之都是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虽然后来刘裕取代东晋自立,但是琅琊王氏的贵族权力依然如日中天。

刘裕的次女刘荣男嫁给的就是东晋开国元勋王导的玄孙王偃,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就是王宪嫄,是《上阳赋》的原型人物。

作为嫡长女,王宪嫄的身份地位在当时可是不得了,她的母亲是宋高祖武帝刘裕的二公主,父亲是当朝驸马,还是右卫将军,算下来王宪嫄还是东晋郡公王导的第五代孙女,还是属于嫡亲,她的祖父外祖父都是赫赫有名,这份强大的血缘关系,让王宪嫄一出生便如众星捧月一般受人敬畏。

剧中的阿妩郡主最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而现实历史中,王宪嫄却没有那么美满的人生,年纪不过36岁就暴病遗憾而终,死前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去看她。

自古出生在帝王家的儿女们,他们的爱恨情仇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他们的婚姻往往与王权势力和各方利益紧密相连,甚至都不能说是婚姻,只是联姻罢了。

王宪嫄当然也是这样,等她平安长到及笄之年时,就有不少人在窥伺,这样一位王家贵女会与哪家公子联亲,因为她的婚姻很可能导致朝廷风向变动,所有人都在等待局势的变化。

刘骏被封为武陵王,为的也是巩固刘义隆自己的地位。刘骏10岁时便担任着都督湘州诸军事等职务,一直在边关任职,但由于不是长子,他似乎没有能袭承皇位的希望,但他却在军事方面有着很高的本领和见识,王偃把女儿嫁给他或许也是有这份考虑的。

我们今天无从得知当时王宪嫄在被嫁给刘骏的时候是否乐意,但后来他们的生活也的确很安稳。既然做了王妃就要与丈夫共进退,同受荣辱。刘骏经常出到边州地界进行公干,王宪嫄也一直跟着他,两人情感稳定,共育有两子四女。

意料之外成为皇后

魏军北归时,刘义隆想要趁机消灭他们就派刘骏北上灭魏,但是节节败退。外军尚未平稳,刘宋内部又出现了危机。三年后,刘骏的哥哥刘劭弑父称帝。刘骏听闻恍惚大惊,痛哭不止,在部下的劝解下,他决定要去讨伐叛军,兄弟就此反目。

很快,刘骏讨伐成功,取代了不仁不义的哥哥,自己在新亭称帝,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就这样本来没有想过要做皇帝的刘骏坐上了皇位,没想过成为皇后的王宪嫄这下也成为了一国的皇后,本就尊贵的她又给家族带来了一层荣耀。

做了皇帝的刘骏在前期也算是兢兢业业、恪守自己做一位好皇帝,他大赦天下,与之前不得人心的刘劭不一样,百姓们也都十分爱戴他。可是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后来的刘骏却逐渐走上了歪路,他开始贪财好色、不管政事,他独宠殷淑仪,似乎已经忘了他的发妻王宪嫄。

王宪嫄与他也越走越远,身在高位,地位又如此尊贵非常,各方利益牵扯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刘骏独宠殷淑仪之后。王宪嫄也只能展现自己一国之母的风范,要权衡各方势力,导致她心力交瘁,身体也日渐衰弱,大不如前。

日落西山

刘骏甚至一度想要废除他与王宪嫄的儿子刘子业的太子之位,立殷淑仪之子为太子。但架不住朝廷大臣的阻拦和王氏家族强大的势力,最终没有废除。

虽然得宠,也为刘骏诞下了子嗣,但是陆续夭折好几个了,殷淑仪也遭受不住打击在孩子夭折后也就离世了。刘骏厚葬了殷淑仪后,伤心悲痛,在第二年也撒手人寰。刘骏驾崩后,他与王宪嫄的长子刘子业登基,王宪嫄又成了皇太后。

但刘子业一上台就对父王曾经宠爱的殷淑仪她的孩子们,也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们狠下毒手,还把已经死了的殷淑仪的棺材挖出来泄恨,手段有些残忍。

而王宪嫄在成为太后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因为思虑过度、身体日渐衰落36岁去世了。王宪嫄的一生在童年时期就尽享荣华富贵,也许是在嫁给刘骏后一切好像不再似从前。成为皇后,看似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实际曾经的结发夫妻已经离心离德,她也只是背着一个空壳虚名在度日而已。

当时病重的王宪嫄想让当了皇帝的儿子去看看她,却被儿子嗤之以鼻,说得了病的人身边有鬼怪怎么能去,王宪嫄又恨又气。那个当年无忧无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郡主怎么也没想到会走到连儿子也不愿见自己最后一面的地步,实在令人唏嘘。

标签: 穆皇后

更多文章

  • 孝穆皇后纪氏:大明第一位出生于广西的皇后,真是万贵妃所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钱青青标签:穆皇后

    前言: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三月二十一日,继位刚刚两年的明宪宗朱见深,收到了官军击破广西大藤峡贼的捷报。在这份洋洋洒洒的捷报之中,征夷将军、都督同知赵辅以及赞理军务、左佥都御史韩雍得意洋洋地写道本次大军进剿共击破大小三百二十四所贼巢,斩首三千二百七级,生擒七百八十二人,俘虏妇女二千七百一十八人。

  • 三国刘禅献出蜀汉换富贵,其长子刘璿却被杀害,成都更被屠城数日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乐标签:刘璿

    后主刘禅,一共有七个儿子,七个孩子性格都很好,心地善良,可称为好人,但是身在帝王家,这样的性格却不再适合称霸天下了。刘禅与刘备相比,本来就已经弱了几等,到了刘禅儿子的层面更是相差极多。只靠姜维苦苦支撑的蜀汉,岌岌可危,面临邓艾的偷袭,刘禅与蜀汉的大臣们积极商议,一时之间,“天命所归”“顺势而为”的声

  • 郤正和张通,蜀国灭亡时仅有的两位自愿跟随刘禅前往洛阳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郤正

    蜀国灭亡,刘禅突然被迁往洛阳,当时有多少蜀国大臣愿意跟随?答案是仅仅只有两人,这两人就是郤正和张通。偌大的一个蜀国,堂堂一个皇帝,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居然只有两个人愿意跟随,这或许是刘禅一生中最悲哀的一件事。郤正,一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蜀国大臣,刘禅的秘书令,在蜀国做官几十年,可谓是规规矩矩,无怨无悔

  • 面对危机,蜀汉大臣郤正挺身而出,不畏艰辛,将刘禅安全送抵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郤正

    公元264年,魏国大将钟会在成都起兵,反魏国,已经投降于魏国的蜀汉后主刘禅为了躲避成都城内的兵祸,决定迁往洛阳,但路途遥远,沿途还有匪患,因此蜀汉的文武群臣没有一个愿意陪同前往,就在这个刘禅进退两难的时刻,蜀汉大臣郤正挺身而出,不畏艰辛,将后主刘禅安全送抵洛阳!郤正,河南郡偃师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

  • 有人说大将军文聘功夫不弱,可就是怕燕人张翼德,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张翼

    张飞,《三国演义》中对于他的描写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说实话长成这样的一个人很容易吓到其他人。普通人看着张飞害怕,那么那些久经沙场的大将们见到张飞也这么害怕吗?在演义中就有一个武艺高强,功勋卓著的大将害怕张飞,这个人就是大将文聘。赵子龙在长坂坡单骑救主,于百万军中

  • 刺头张翼飞:拒绝赌球得罪大老板?被雇凶挑断脚筋,至今不知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燕燕乡美食标签:张翼

    文丨体娱新视线编辑丨体娱新视线前言因为拒绝赌球,张翼飞得罪大老板,被挑断脚筋,无法重回绿茵场上,而关于张翼飞的案件至今还是一团迷雾。运动员由于每日从事高强度的训练,因此在比赛或者日常训练当中发生意外也是常见的事情,只是这些意外更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生涯。然而还有一些运动员,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原本

  • 我乃常山赵子龙,我乃燕人张翼德,关羽自报家门为何却只用2字?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张翼

    关羽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他对高级将领始终都是一副看不起的样子,骨子里的傲气已经跃然纸上,可他对自己下属则无微不至,比张飞对待下属的方式要好很多,可惜最终两人结局都比较凄凉。很多人比较疑惑,关羽这么厉害的角色,为何每次出场自报家门的时候,都只用简单的两个字,而不像张飞以及赵云等自报家门的方式,显得

  • 《三国演义》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那关羽是怎么称呼自己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张翼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为大众所喜爱,刘关张是拜把兄弟,常同床而卧,之后,刘备又和赵云成了过命的兄弟。一、关羽关羽,字云长,又称“美髯公”。在清代,奉关羽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是蜀汉将领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跟随刘备四处征战,曾被任命为“襄阳太

  • 我乃常山赵子龙,我乃燕人张翼德,关羽自报家门为何只用2字?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张翼

    三国演义是一段令人熟悉的历史。那个时代能人辈出。成为了让我们后世敬仰的存在。我相信有一个疑问一直存在大家心中。为什么那个时代自报家门的时候有些人不一样,像关羽,张飞,赵云三个人就有很大的区别。赵云和张飞自报家门的时候都是说上自己的出生地和姓名。而关羽则不同,它是用一个某字代替。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三

  • 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蜀汉后期四位名将有什么样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张翼

    提起蜀汉名将,大家自然会想起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但其实这五位都在公元220年前后去世。蜀汉后期也涌现出了几位名将,扛起了蜀国的大旗,据《华阳国志》记载:时人语曰:"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王平王平,字子均,本是曹魏将领,汉中之战时趁机投降刘备。王平不识字,早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