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麾下名将朱灵,实力堪比张辽徐晃,缘何却投奔曹操阵营?

袁绍麾下名将朱灵,实力堪比张辽徐晃,缘何却投奔曹操阵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契机电视君 访问量:4304 更新时间:2024/1/21 23:30:24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朱灵,在东汉末年,先投身于袁绍为将,后转投于曹操为好将。在《三国志》中,朱灵是曹操阵营之中的好将,名声仅次于张辽徐晃等五子良将。

朱灵督三营将士助曹操二征徐州凯旋而归,回到兖州。本属袁绍的三营人马按理应直接回到冀州归建。可是朱灵因仰慕曹操,认为曹操是明主,就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更改效命对象,离袁(绍)归曹(操)。《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是这样记录朱灵的有的原话: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无非是“我阅人无数”、“还没有碰到过像曹操这样为人处事”、“曹操是明主”、“现在碰到真的明主”、“我又有什么理由离开”等等。就这样,朱灵连同所带仰慕曹操的将士一同留在曹营,开始效命曹操。抛开六年后的官渡之战,单看第二次徐州之战,朱灵离袁投曹还真如神灵点拨,颇有先见之明。原因如下。

其一,名声差别。

在东汉末年,名声、名气就是敲门砖。刘表借助“八及”之一的名声而单骑定荆州、张邈倚仗“八厨”之一的名号而成为讨董卓的十三路关东联军之一、刘备凭借“刘姓”这张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而三分天下有其一等等。袁绍敢在朝堂上横刀反对董卓废立汉帝未被杀死反做到渤海郡太守;袁绍以官微力弱之势而坐上关东联军的盟主之位;韩馥迫于形势而将物产富饶的冀州拱手相让于袁绍。袁绍,先做太守,再当盟主,后得冀州,这一切都是因为袁绍的名气。袁绍的名气则来自“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的汝南袁家。曹操,虽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曹嵩曾官居太尉之位;但曹嵩的太尉是贿赂及捐钱而来,其祖父曹腾是宦官、中常侍。相比之下,曹操的名气显然不如袁绍,可谓是大相径庭。

其二,身份差异。

在封建社会里,身份、地位就是垫脚石。讨伐董卓之时,袁绍仗是汝南袁氏之后,被遥推为盟主,而袁绍则自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韩馥让冀州时,袁绍凭家世及身份而得冀州,袁绍就自领冀州牧。正值曹操二征陶谦之时,即初平四年(193年)夏前后,袁绍先通过界桥之战,在河北占据优势;再进剿黑山军及黄军巾,斩获颇丰;后命外甥高干领并州,拥有冀并两州。曹操,在讨伐董卓时,因无官职而被袁绍任命为奋武将军,参与军事机谋。讨伐董卓不成后,曹操先投奔袁绍;再受袁绍扶植在东郡打败黑山军而当上东郡太守,拥有地盘;后与袁绍结盟,击败过袁术、陶谦及吕布等人。对比之下,曹操的身份明显不及袁绍,可称是相去悬殊。

其三,实力差距。

在战乱年代,实力、势力就是硬功夫。董卓凭三千西凉步骑军而无惧于朝廷百官,专断朝政。公孙瓒靠麾下八百白马义从而抵御外族势力,称霸北方。193年6月,曹操父亲曹嵩在徐州被杀时,袁绍占据冀、并二州,染指青州,击破黑山军,带甲数万人。曹操年初刚打败袁术,解除袁术对兖州的威胁,兵力不足,以致在征徐州时,袁绍派朱灵督三营助曹操。对照之中,曹操的实力分明比不上袁绍,堪称是天壤之别。

第二次徐州之战,朱灵受袁绍之命带兵助曹操征陶谦得胜欲归建之时,因被曹操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自愿留下,效命曹操。朱灵,在袁绍强大而曹操弱小时期,做出大跌世人眼镜的举动——弃袁归曹,从而实现自己人生道路的新征程。

笔者按:识微见远,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朱灵,作为袁绍的部将,在受袁绍命令率兵助曹操征徐州陶谦得胜后,不但未及时归建袁绍,反仰慕曹操人格魅力而弃袁投曹,以此选择一条不寻常的人生道路。正所谓:长线放远鹞。

标签: 朱灵

更多文章

  • 朱灵实力直逼曹魏五子良将,曹操曹丕缘何对他态度截然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朱灵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朱灵,尽管跟随曹操二十七年都不尽人意,被怨恨,被解除兵权;可是追随曹丕七载反尽如人意,被拜将,被封改爵位。不同人,不等年,对朱灵的命运也尽不同。在曹丕即王位登帝位的七年里,朱灵可谓顺风顺水,一切皆如意如愿。特别是在封爵,改爵一事上,更是随心所意,近乎随性随意。朱灵

  • 吕布败亡后,曹操为什么处死高顺,却留用了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高顺

    吕布麾下主将高顺,吕布知其忠而不用,而当吕布败亡后,曹操为什么处死高顺,却留用了张辽。吕布手下高顺,张辽,臧霸,都是大将之才,高顺击败关张夏侯惇,张辽日后威震逍遥津,臧霸之勇与乐进相似。均可独领一军独当一面。而吕布勇而无谋,有这样大将的不会用,最后殒命白门楼也是不冤。历史上关于高顺记载的不多,正史记

  • 同样是拒不投降,曹操为何留下张辽,反而斩了实力更强的高顺?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高顺

    建安三年,曹操在下邳大败吕布,俘虏了吕布集团的核心人物吕布、陈宫、高顺、张辽。其中吕布、陈宫、高顺都被曹操所杀,只剩下张辽一人,而张辽也报恩,成为日后曹魏集团五良将之首。曹操作为敌人被曹操杀死并不奇怪,但是高顺和张辽都是吕布的得力助手。为什么只有张辽留下,没有高顺呢?俗话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高顺

  • 《三国演义》中,与张辽齐名的高顺,武力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高顺

    《三国演义》中,与张辽齐名的高顺,武力可能比张辽略逊一筹,但是差距不大。高顺在《三国演义》里单挑次数不多,更倒霉的是遇到的一般都是比较厉害的武将,因此一场未胜,在濮阳之战输给了典韦,在小沛之战和夏侯惇打了四五十合以后败下阵来,后来在小沛又和张飞打了一次,还是战败。典韦和张飞在《三国演义》里都是超一流

  • 根据吕布能收服高顺,却遭其他部将反叛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高顺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但他也因为自己的性格和行为而招致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其中,吕布能够收服高顺,却遭其他部将反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吕布收服高顺的原因在当时,高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他的实力和声望都非常高,许多人都认为他

  • 现役球星搭档的高顺位核心球员最多的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小柳时尚汇标签:高顺

    在现役联盟流行抱团争冠的大环境下,一个球队都有两三名球星。那么哪些球星搭档过更多高顺位核心球员呢?首先能成为球星的往往都是一些高顺位选秀球员,毕竟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人家可能只要踮踮脚,你就要花费数年的努力去进步,所以成才率绝对是更高的。但凡事也无绝对,除了像巴特勒、约基奇这样“异类”的选秀怪咖,也是

  • 鞠义的“八百先登”,正面硬撼高顺的“陷阵营”,哪边厉害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高顺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流寇四起,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袁绍、淮南袁术、兖州曹操、江东孙策,先后崛起,风起云涌,固一时之景象也。各地诸侯,除了厉兵秣马,储备粮草之外,都会从部队里选拔出精锐之师,组建特战部队。这些特战部队或用在保护主公家属,或用在战场冲锋陷阵,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出色完成了任务。

  • 关羽是“万人敌”,而高顺是“万万人敌”,爱才的曹操为何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暄美丽读历史标签:高顺

    虽然,关羽和张飞有“万人敌”之称,但高顺却有“万万人敌”之称,就算关羽和张飞车轮战高顺,也均被其在正面对战中刺伤。虽然,关羽曾于襄阳之战中困曹仁、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惊得曹操欲迁都避其锐;但是,威震徐州的高顺,同样吓得曹操欲迁都避其锐。同时,高顺还于万军之中斩杀夏侯惇先锋蔡阳首级而还,无人敢挡

  • 为何三国后期无名将?看懂了高顺为何能击败关羽和张飞,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高顺

    一、为何三国后期无名将?三国是一个名将扎堆的时期。所谓,名将遍地走,猛人连成排。再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和造势,就更了不得。比如,被津津乐道的赵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翻看正史,赵云其实并无突出表现,但一入《三国演义》,赵云就是妥妥的“三国战神”。于是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三国名将喷涌

  • 吕布兵败后,曹操为何只劝降张辽,却对高顺没有多费口舌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高顺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何高顺跟随吕布英勇就义,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二人性格上有所不同,高顺这人刚毅沉稳,比较内敛,换句话说有时候就认死理,最跟干脆没搭理曹操,意思就是看不上曹操。而张辽虽然也是刚正之人,但他其实还是会变通的,情商比较高,做事还是比较圆滑。很多人过张辽,说他本名叫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