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灵实力直逼曹魏五子良将,曹操曹丕缘何对他态度截然相反?

朱灵实力直逼曹魏五子良将,曹操曹丕缘何对他态度截然相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动鉴历史 访问量:1179 更新时间:2024/1/16 17:02:34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朱灵,尽管跟随曹操二十七年都不尽人意,被怨恨,被解除兵权;可是追随曹丕七载反尽如人意,被拜将,被封改爵位。不同人,不等年,对朱灵的命运也尽不同。

在曹丕即王位登帝位的七年里,朱灵可谓顺风顺水,一切皆如意如愿。特别是在封爵,改爵一事上,更是随心所意,近乎随性随意。朱灵被改封爵位,在正史中虽未有记载,但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就引《魏书》来补充,即文帝即位,封灵鄃侯,增其户邑。诏曰:“……今封隃侯。富贵不归故乡,如夜行衣绣。……”。灵谢曰:“高唐,宿所原。”於是更封高唐侯。

《魏书》对朱灵的记载虽十分琐碎,信息却十分丰富,具体如下。

第一点:灵、鄃及高唐。

灵、鄃及高唐是三国魏的三个县名,同属于清河郡。《后汉书•卷一百一十•志•郡国二》中记载清河国,辖七城,分别为甘陵、贝丘、东武城、鄃、灵、绎幕、广川。灵,即灵县,东汉时属清河国,三国魏时复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鄃,也称鄃县,同灵县一样,先属清河国,后复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高唐,西汉时属青州平原郡,东汉时划属清河国,三国魏时改名侯国,并属冀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灵、鄃及高唐,在东汉时期同属于清河国且三县相接壤,连成一片。

第二点:鄃侯更封高唐侯的原因。

昔日,朱灵效力袁绍时,为了平定鄃城叛乱,不仅不怯季雍以其母亲弟弟置于城头的威胁,还不惜牺牲母亲弟弟等家人的性命,依旧率军强攻鄃城,生擒季雍,以致造成在鄃城的家人全部死于非命。为此,鄃城是朱灵的伤心地,终究家人遭难是因朱灵不屈服的行为而枉死。另外,朱灵的舍亲尽职举动,反变成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忠贞;另一方面,留下了“为人不孝者必不忠”的嫌疑。“为人不孝者必不忠”,不仅备受儒家推崇,还被后世用来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因此,鄃城也是朱灵的忌讳地。毕竟遭人非议是因朱灵不寻常的思维而受影响。

第三点:朱灵与曹丕的关系。

朱灵与曹丕的关系,绝不单单是表面上的君臣关系,而是深层里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逃脱不了利益二字,以及围绕着利益的占有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一种基于一定稳定性和确定性的社会联系。因此,朱灵与曹丕的特殊关系,莫过于利益输送。当曹丕在争夺魏王世子时,得到过朱灵的大力支持及鲜明拥护。朱灵也因此事遭到曹操的怨恨,并遭受坐“冷板凳”的待遇;当曹丕即魏王位及登基为帝时,对昔日的支持者,拥护者则大肆封赏,封官授爵。三百多年前,“飞将军”李广因平定叛乱、镇守边郡、抗击匈奴而劳苦功高,到头来连一个最低等的爵都未封到,留下一个“李广难封” 的遗憾给后人。朱灵,鲜有独当一面的机会,鲜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反能封侯,更可随意改封。由此可见,朱灵先有功于曹丕,而曹丕后还愿于朱灵。

朱灵,作为一名武将,虽在战场鲜有赫赫战功,终究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但能善终且从祀於曹操庙庭,毕竟也是人生的一种安慰。朱灵的是非得失,只能留给世人来评说。

笔者按:独具只眼,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朱灵,一位实力直逼五子良将(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张郃)的武人,弃袁(绍)投曹(操)二十七年不仅不受曹操待见,反而遭怨恨而解除兵权;待到(曹)操死(曹)丕继七年子不但受曹丕厚爱,而且倍厚爱而封改爵位。在曹操父子间天差地别的待遇,反映朱灵早早就已选择好站队。正所谓: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标签: 朱灵

更多文章

  • 吕布败亡后,曹操为什么处死高顺,却留用了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高顺

    吕布麾下主将高顺,吕布知其忠而不用,而当吕布败亡后,曹操为什么处死高顺,却留用了张辽。吕布手下高顺,张辽,臧霸,都是大将之才,高顺击败关张夏侯惇,张辽日后威震逍遥津,臧霸之勇与乐进相似。均可独领一军独当一面。而吕布勇而无谋,有这样大将的不会用,最后殒命白门楼也是不冤。历史上关于高顺记载的不多,正史记

  • 同样是拒不投降,曹操为何留下张辽,反而斩了实力更强的高顺?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高顺

    建安三年,曹操在下邳大败吕布,俘虏了吕布集团的核心人物吕布、陈宫、高顺、张辽。其中吕布、陈宫、高顺都被曹操所杀,只剩下张辽一人,而张辽也报恩,成为日后曹魏集团五良将之首。曹操作为敌人被曹操杀死并不奇怪,但是高顺和张辽都是吕布的得力助手。为什么只有张辽留下,没有高顺呢?俗话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高顺

  • 《三国演义》中,与张辽齐名的高顺,武力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高顺

    《三国演义》中,与张辽齐名的高顺,武力可能比张辽略逊一筹,但是差距不大。高顺在《三国演义》里单挑次数不多,更倒霉的是遇到的一般都是比较厉害的武将,因此一场未胜,在濮阳之战输给了典韦,在小沛之战和夏侯惇打了四五十合以后败下阵来,后来在小沛又和张飞打了一次,还是战败。典韦和张飞在《三国演义》里都是超一流

  • 根据吕布能收服高顺,却遭其他部将反叛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高顺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但他也因为自己的性格和行为而招致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其中,吕布能够收服高顺,却遭其他部将反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吕布收服高顺的原因在当时,高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他的实力和声望都非常高,许多人都认为他

  • 现役球星搭档的高顺位核心球员最多的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小柳时尚汇标签:高顺

    在现役联盟流行抱团争冠的大环境下,一个球队都有两三名球星。那么哪些球星搭档过更多高顺位核心球员呢?首先能成为球星的往往都是一些高顺位选秀球员,毕竟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人家可能只要踮踮脚,你就要花费数年的努力去进步,所以成才率绝对是更高的。但凡事也无绝对,除了像巴特勒、约基奇这样“异类”的选秀怪咖,也是

  • 鞠义的“八百先登”,正面硬撼高顺的“陷阵营”,哪边厉害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高顺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流寇四起,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袁绍、淮南袁术、兖州曹操、江东孙策,先后崛起,风起云涌,固一时之景象也。各地诸侯,除了厉兵秣马,储备粮草之外,都会从部队里选拔出精锐之师,组建特战部队。这些特战部队或用在保护主公家属,或用在战场冲锋陷阵,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出色完成了任务。

  • 关羽是“万人敌”,而高顺是“万万人敌”,爱才的曹操为何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暄美丽读历史标签:高顺

    虽然,关羽和张飞有“万人敌”之称,但高顺却有“万万人敌”之称,就算关羽和张飞车轮战高顺,也均被其在正面对战中刺伤。虽然,关羽曾于襄阳之战中困曹仁、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惊得曹操欲迁都避其锐;但是,威震徐州的高顺,同样吓得曹操欲迁都避其锐。同时,高顺还于万军之中斩杀夏侯惇先锋蔡阳首级而还,无人敢挡

  • 为何三国后期无名将?看懂了高顺为何能击败关羽和张飞,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高顺

    一、为何三国后期无名将?三国是一个名将扎堆的时期。所谓,名将遍地走,猛人连成排。再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和造势,就更了不得。比如,被津津乐道的赵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翻看正史,赵云其实并无突出表现,但一入《三国演义》,赵云就是妥妥的“三国战神”。于是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三国名将喷涌

  • 吕布兵败后,曹操为何只劝降张辽,却对高顺没有多费口舌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高顺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何高顺跟随吕布英勇就义,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二人性格上有所不同,高顺这人刚毅沉稳,比较内敛,换句话说有时候就认死理,最跟干脆没搭理曹操,意思就是看不上曹操。而张辽虽然也是刚正之人,但他其实还是会变通的,情商比较高,做事还是比较圆滑。很多人过张辽,说他本名叫聂

  • 高顺的能力和人品都在张辽之上,为何就没有人为他求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高顺

    三国中,有一个严重被低估的历史人物,他就是高顺,此人不管是能力还是人品,都在张辽之上,可是在吕布战败被俘之后,张辽都因为有人求情而得到曹操重用,高顺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为其求情,最终只能落得凄凉结局。很多人都比较好奇,高顺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物,而且曹操十分重视人才,当时为何就没有人愿意为其求情,给曹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