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酷吏的悲剧:曾让曹洪等权贵心惊胆战的人,晚年却病死蜗居

三国酷吏的悲剧:曾让曹洪等权贵心惊胆战的人,晚年却病死蜗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字句的青苔 访问量:3518 更新时间:2023/12/27 16:23:26

在古代历史上,将执法严峻的人物通常称呼为酷吏。酷吏对政治的影响力非常大,《史记》中就专门有一篇《酷吏列传》来介绍西汉时期的酷吏。总体来说,酷吏对维持治安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他们与豪强权贵斗争,也是非常得罪人的一个群体。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个曹操集团中的酷吏——杨沛。他曾经打死曹洪门客,让曹洪等权贵心惊胆战,在晚年却穷困潦倒,病死在蜗居当中。

杨沛加入曹操集团的过程

首先来介绍一下杨沛这个人物的基本情况。杨沛在《三国志》中无传,但是在裴松之引注的《魏略》中有大篇的完整的传记,所以他的历史形象还算比较丰富。杨沛字孔渠,是司隶左冯翊万年县人,大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北。在初平年间(即公元190年到193年),董卓操控朝政,关东联军形成又分裂的这段时期,杨沛成为三公的属吏,而后出为新郑长。

在兴平末年(兴平年号只有两年,所以应该是在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东汉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控制朝政的李傕郭汜两支力量斗得不可开交,中央政权自顾不暇,更不要提赈灾的事情。杨沛就提前做好准备,收集干的桑葚和野豆,准备一千多斛用于应对饥荒。

李傕和郭汜的斗争非常激烈,李傕在情急之下办了一件蠢事,就是挟持汉天子刘协,导致他的队伍人心离散,不得不放汉天子回洛阳。回到洛阳的东汉朝廷由杨奉、韩暹、董承等人把控。杨奉、韩暹和董承又不合,都希望引入曹操来压倒对方。于是曹操拥有了西进洛阳,接触到汉天子的机会。

曹操率领一千多人往洛阳走,中途路过杨沛所治理的新郑。不知道是担忧遭到曹操集团的报复,还是在曹操身上做投机,杨沛主动求见曹操,将储存的粮食送给曹操。小编对杨沛这个举动不置评价,总而言之杨沛利用这些粮食博取了曹操的重视,也算是加入曹操集团的名帖。

杨沛的酷吏形象

杨沛的历史形象是一个典型的酷吏。曹操把汉天子抢到许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杨沛被改为长社令,都是县级的长官,不过长社比新郑大一些,也更靠近许都一些。在做长社令的时候,杨沛面临一个挑战:曹洪的宾客在长社县境内,不愿意服从官府的征调。

曹洪是曹操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曹操的从弟,曹操起兵的时候就跟着曹操,在"汴水之战"中救过曹操的命。有的时候曹操也得给曹洪几分面子。曹洪的宾客可能比较扎手,但是杨沛不为所动,先打断曹洪宾客的腿,后来直接杀死他。杨沛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得到曹操的认可。当然这也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杨沛做了曹操想做,但是本人不好亲自做的事情。

大概就是因为对曹洪宾客的态度,杨沛受到拔擢,历任九江、东平国、乐安国等地的太守,从县级长官提升为郡级长官。不过杨沛与督军闹了矛盾,受到了髡刑(把毛发剃掉以示羞辱)以及五年劳役的刑罚。这是杨沛人生中的第一次低谷,但很快就迎来了转机。

曹操在消灭袁尚袁谭等人之后,基本上控制了冀州,并且将邺城作为有别于许都的自己的一个政治中心,降低东汉朝廷对己方的威胁。曹操把邺城设置成政治中心,很多元勋重臣及其家眷都安排在邺城,于是又出现法律松弛的事情。为了维护邺城的治安,曹操在选择邺令的时候非常慎重,解除杨沛的劳役,将其拔擢为邺令。

曹操问杨沛如何治理邺城,杨沛回答:"竭尽心力,奉宣科法",这正是曹操想要听到的回答。曹操和左右人评价杨沛:"诸君,此可畏也。"送给杨沛十个俘虏,一百匹绢布。第一是勉励杨沛,回报他当年提供的一千多斛野豆桑葚干,这是明面上的也是史料明确记载出来的;另一方面曹操也是给杨沛站队,给其他豪强警告。杨沛还没有到邺城的时候,曹洪、刘勋袁术故庐江太守,被孙策击败后投奔曹操)等军中豪族纷纷派人给邺城中的子弟提醒,让他们收敛一些避让杨沛的锋芒。

杨沛在邺令任上数年,转为护羌校尉。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曹操用"假道灭虢"之计,打着进攻汉中张鲁的旗号要求取径关中,导致关中各军阀的叛乱。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平叛,杨沛随军出征,负责孟津渡。曹操等人已经南渡,曹操身边的中黄门(曹操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方为魏公,在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忘记携带行轩(一种车),私自要求乘小船北渡取行轩。

杨沛问中黄门是否有手令,在得到否定答案后甚至想打死中黄门。曹操仍然没有怪罪杨沛,杨沛可以对曹操近臣下手,更何况其他人。他已经坐实了酷吏之名,在平定关中之后不久,杨沛代替张既为京兆尹,张既则出任雍州刺史。

杨沛的悲惨境遇

杨沛因为执法公正严峻得到曹操的信任。但是在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之后,杨沛的日子就非常难过了。与曹操不同,曹丕上位之后对世家大族进行妥协,给予士族相当大的权益,杨沛没有足够的家族力量,又得罪了很多人,也就没有仕进的空间。在曹丕在位时期,杨沛的身份仅为一个闲散无权的议郎,与曹操时期可谓天差地别。

杨沛失去曹操的支持,在曹丕时期不被重视。杨沛作为酷吏人缘想来不怎么好,而且杨沛本身很廉洁且正直,不与权贵私通。所以到曹丕时期家无余财。借从子的房屋居住,后来得到河南夕阳亭(一说几阳亭,在女几山之南故称几阳)二顷荒田,建筑起一个蜗居,勉强算是拥有了自己的家业。但是这点家业确实也太单薄了一些,杨沛的妻子儿女受冻挨饿,杨沛自己病死。家人没有经济能力安葬,还需要乡人以及杨沛为官时的故吏民为其殡葬。回想起杨沛受到的曹操的信任和拔擢,他对曹洪、刘勋等人的威慑,不得不说世事无常啊。

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曹洪

更多文章

  • 魏国曹洪武力那么高,为何排不进三国二十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曹洪

    曹洪,字子廉,曹魏一族“八虎骑”之一,大概排名第四,前三分别是夏侯渊、曹仁、夏侯渊。关于三国时期武将排名的民间顺口溜是“一鲁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绪孙泰二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许庞干、周维、利枪张绣、文衍,虽然勇猛无助,但他们的生活太悲催了。三国二十四名将击败文扬还有姜维

  • 曹操的救命恩人:要钱不要命的曹洪,真的如史书上所说的那般视财如命吗?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曹洪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后,其子曹叡刚继位就重新启用了贬为庶民的曹洪。曹洪闻讯痛哭流涕,随后仰天大笑道:“曹丕小儿死有余辜,老夫险些在你手中丧命!这可真是苍天有眼啊,看你有何颜面去见你父亲!”从亲戚关系上来论,曹洪算是曹丕的叔叔,他是曹操的从弟(比表弟、堂弟的关系再略远一些),却也是曹操的救命恩人。倘

  • 曹洪救了曹操的命地位一直都很高,为何曹丕在位最后一年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曹洪

    曹洪在曹操阵营里面绝对算得上是重量级人物,不仅曹操本人尊重他,就连夫人卞氏对他也非常敬重。主要是因为曹洪对曹操有救命之恩,在古代功大莫过于救主。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曹操去世后,他儿子曹丕坐稳江山后就拿亲人开刀。除了曹丕和曹彰两位亲兄弟外,曹洪这位堂叔也在被整之中。曹丕对他非常讨厌,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 魏文帝曹丕跟叔父曹洪有何深仇大恨,为何要一心置他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明鉴品历史标签:曹洪

    在历史上,曹洪和曹丕,这叔侄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不怎么好,甚至曹丕在称帝后几年,一度要致曹洪于死地。要知道,早在曹操创立魏国基业,南征北战这几十年中,可以说,曹洪就是曹操的好兄弟、好战友,也是魏国的元勋功臣;反观曹丕,他人生中有一大半时间是在为了保住嗣子之位,小心翼翼,谦虚谨慎,绝没有与曹洪闹得不可开

  • 曹洪曾救过曹操一命,可曹丕登基后却要杀他,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族弟,一生始终忠心追随曹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保持对曹操的忠心,这在古代可以说是最宝贵的品质了,也就是因为这个最佳特点,曹洪一直都深受曹操信任,就算他能力一般,依旧没有影响其在曹操心中的分量。曹洪曾经救过曹操的命,按照辈分来看,他还是曹丕的叔叔,可是为何在曹丕称帝之后,却一心一意要将曹

  • 同样是打了败仗,为何曹操要杀曹洪而不杀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曹洪

    胜败,军中常事。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有些变化莫测,所以再厉害的将军,也有失手的时候。曹操一生征战,屡败屡战。他被马超逼得剪去胡子和袍子,被吕布打得扔掉头盔和盔甲,被周瑜打了一顿。曹操对胜负很淡定,所以对失败也很宽容。博望坡之战,夏侯惇主动请缨擒拿诸葛亮,还下了军令状。结果,他被打得灰头土脸,惨败而

  • 门客犯法直接连坐堂叔?曹丕即位后为何执意要杀曹洪?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曹洪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也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曹操死后,丕袭魏王、丞相,之后曹丕代汉称帝,为魏文帝,在位期间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建置,政治能力突出。不过他的堂叔曹洪到底做了什么,才会让曹丕在曹洪的门客犯法之后立刻连坐,把曹洪打入大牢要处死他?连群臣说情都没能奏效。献马救主曹洪是曹操的从弟,初平元年(19

  • 曹洪曾冒死救了曹操,为何曹丕还执意要杀他?原因在他的性格上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曹洪

    想了解更多精彩史料,快来关注程史文|程史“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卞氏初平元年,愤青曹操在陈留起兵。创业初期,根本没多少人投奔他,其手下基本上都是曹氏夏侯氏的成员。也就是在这一年,曹操加入了反董卓联盟。在攻打荥阳的路上,曹操遭到董卓部将徐荣的伏击,大败而归。在逃窜的时候,曹操的坐骑不慎死亡

  • 那些救过曹操命的人:曹洪、鲍信、典韦、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曹洪

    凡是历代开国之君,除了能力超凡脱俗、良将谋士相辅佐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活着!冷兵器时代,战阵之间生死只在一瞬间,能够在刀枪剑戟中活下来也是一种莫大的运气,这些运气的背后,往往都是他人付出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救过曹操命的人:曹洪初平元年(190年)二月,曹操起兵讨伐

  • 曹洪是曹丕的叔叔,还曾救过曹操性命,为啥曹丕却想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族弟,自始至终跟随曹操忠心不二,在东汉末年诸侯争夺天下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后来多次救下曹操的性命,说出过“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的话,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实际上是将活着的机会让给了曹操,而曹洪等于就是整个曹操家族的救命恩人,可是在曹丕废汉献帝取而代之,建立魏国后,身为魏国重臣的曹洪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