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说一说三国中的蒋干是小丑还是英雄?

说一说三国中的蒋干是小丑还是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小星球 访问量:2843 更新时间:2023/12/10 2:07:28

蒋干其人,大名鼎鼎。乃《三国演义》的“群英会”中自告奋勇又表演得淋漓尽致的一位说客,只是形象不大光彩。

却说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取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蒋干当时是曹操手下的食客门人,因幼曾与周瑜同窗共读,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去,“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东吴说此人来降”,曹操知道周瑜年少有才,若招揽于手下,将如虎添翼,尚可不战而屈人之兵,遂大喜,置酒为蒋干送行。不料,蒋干却没有设防地一步步走进周瑜挖的“深坑”之中。

周瑜喜见蒋干,备说同窗之谊,近乎得蒋同学差点儿找不到北。然后他和蒋干一同进餐。三天后周瑜邀请蒋干参观军营,以示军威;宴饮时还请侍者展示服饰珍玩,以显富贵,并向蒋干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蒋干笑着但始终没有搭话,觉得周郎确实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天才。当时,曹操所带的北方之兵不习水战,幸得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乃东吴之劲敌。其间,周瑜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使蒋干跳坑。蒋干没有劝动周瑜,却盗来张允、蔡瑁二人的“投降书”,致使多疑的曹操错杀了这两个水军都督。蒋干为此让人贻笑大方。

第二次,黄盖甘宁要诈降曹操,蒋干又自告奋勇去东吴,探听军情虚实。周瑜把他“软禁”起来,并带到一处高人庞统的隐居处。蒋干把避难江东的庞统带给了曹操,曹操大喜过望,听了凤雏庞统的连环计,把战船用铁索连起来,北方士兵在不晕船。“火攻”之计遂得以实施。蒋干再次脑子短路,没想想怎么那样巧就遇见了庞统?那么顺利就回到了江北?

曹操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与蒋干这个腐儒二过江东关系甚大。不仅葬送了曹魏的八十多万人马,就连曹操也差点命丧华容道。《三国演义》以虚构之法,使蒋干成了个黑色幽默的人物,周瑜智慧的陪衬人。大都数人不理解蒋干的悲情角色,因此,把他当作笑话的人,自己也未免可笑!

说来蒋干应该是个英俊不凡的儒士,实为可敬。若是相貌丑陋的无名之辈,傲气的周瑜何能以同乡兄弟相称。易中天先生曾说,蒋干有“可爱的书卷气”,也因为这点儿读书人的迂腐、小聪明,想在波诡云谲的历史舞台上露一鼻子,终是智不如人,落下笑柄。然而,智有浅深,能有高下,成也败也,无可厚非。蒋干年少家贫,自幼立志求学,后求得仕途锦绣,读书人的“修齐治平”梦想总在襟怀。游说周瑜,正是他的一个好机会。他敢去,就已是壮士断腕,比那逮谁骂谁的祢衡强出百倍。那么,磊落的蒋公又何“丑”之有?

蒋干若不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又敢于挺身而出,曹操焉能派他出使?蒋干和周瑜自幼同窗受业,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四书五经早已烂熟于心。他颇有胆量,在两军对垒、刀光剑影之中请缨,驾扁舟一叶,布衣葛巾,独入虎穴,去说降统兵数万的东吴大都督。此等气概,堪与单刀赴会的关羽比肩!尤其是第二次过江,面对心胸狭窄而又奸诈的周瑜,他置生死于度外,据理力争,敢于指出周瑜的阴险,人格的瑕疵。这是什么气度?英雄气度,书生骨气也!蒋干并没有白吃曹魏的俸禄,敢于担当,所有的辱骂、耻笑,都等闲视之,其高士身姿,凛然于刀丛箭簇之外。请问,曹魏那么多谋士高参,都干嘛去了?!

《三国志·江表传》记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其余史料有关蒋干的记载甚少,使得罗贯中有了夸张丑化蒋干的空间,以彰显周瑜的足智多谋,这就让名士蒋干永久蒙冤,以“丑”定终生。其实,蒋干只是曹操的一块遮羞布,一个傻傻的背锅侠。蒋干中计被众人嘲笑,为什么没有人嘲笑曹操?两次中计的主要是曹操,派蒋干去说降周瑜就是一大错误,而赤壁之战更是一大战略失误。若说丑吗,曹操在戏剧舞台上落下的那张大白脸,才是货真价实的“丑”呐!

标签: 蒋干

更多文章

  • 庞统教周瑜如何攻打曹操?周瑜看见蒋干为何责备?蒋干看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蒋干

    当时,庞统居住在东吴,那里正沉浸在大战之前的紧张氛围当中。庞统找到过周瑜,告诉他:“如果您想打败曹操,就必须得用火攻。”周瑜说:“这个我是知道的。”庞统接着又说:“可是都督您想想,在江面上只要有一条船着了火,剩下的船就全都散开逃跑了,咱们还能烧吗?除非用一个连环计,让曹操把所有的船都钉在一块儿,这样

  • 蒋干坑了2次曹操,赤壁之战后他去了哪?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蒋干

    蒋干作为江南名士,受到曹操礼遇,蒋干表示很受用,于是愿意去江南劝降周瑜。周瑜见到蒋干,从来不提打仗和投降的事情,只管和蒋干喝酒吃肉追忆青春。闹得蒋干根本没有机会提劝降的事情。当天晚上,周瑜就和蒋干睡在了一起。蒋干来这里是当说客当间谍的,自然是假装睡觉。半夜里,蒋干听见周瑜接见了两个人,还说了''急切

  • 麋芳叛主投吴,其兄麋竺为此愧疚不已,仅仅过了两年就忧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麋竺

    公元219年,南郡太守麋芳献城于东吴,以致刘备麾下大将关羽兵败身亡,消息传回成都之后,蜀主刘备泪如雨下,麋芳之兄麋竺则愧疚不已,仅仅过了两年就忧郁而终!糜竺生于东海郡朐县,他的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到了他这一代,糜竺成为了徐州一带人尽皆知的富豪。由于糜竺以及其家族拥有大量的财富,徐州牧陶谦为了获得其家族

  • 搜神记卷4之17 麋竺载新妇 天使缓放火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麋竺

    麋竺,字子仲,是东海郡朐(qú)县人。祖上几代人都是大商人,积累的家产不知道多少,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必定没错。他经常去洛阳做生意,有一次回家的时候,离家还有几十里地,看到路旁有一个打扮非常艳丽的新娘子,请求麋竺用车子载她一程。麋竺看她手无缚鸡之力,路上也很多不法之徒,于是让她上车,载她走了大概二十里地

  • 华雄连斩数将,曹操为何不让夏侯惇典韦许褚出战?其中原因有两个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华雄

    四大名著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部小说,分别成书于明朝至清朝时期。其中的内容看似是逗人一笑的娱乐小说,但内里却隐藏着非常厚重的、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之情。例如西游记中在描写九九八十一难,对这些妖怪性格的描绘,便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某些人的丑恶嘴

  • 纪灵成名比关羽要早,也曾与其打平过,那么他能打得过华雄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华雄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五十七讲:纪灵成名比关羽要早,也曾与其打平过,那么他能打得过华雄吗?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蜀国名将关羽的武艺超群。当时被关羽一刀所劈的武将不少,能够与其打平的人却不多。早在刘备割据徐州之时,袁术手下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如果没有刘关张三兄弟,就拿华雄、吕布没办法了嘛?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华雄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算是小说前期的一个高潮,刘关张三兄弟在此战中名扬天下。前有关羽温酒斩华雄,后有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好像刘关张三兄弟在这场战役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三人,十八路诸侯的大将就拿不下华雄和吕布嘛?答案肯定是就算没有他们三个也可以。诸侯大将之中能战胜华雄和吕布的有很多,

  • 历史上斩华雄的不是关羽,战吕布的也非三英,都是毫不起眼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华雄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有很明显的“倾刘”表现,在刘备、关羽、张飞3人身上的许多传奇,都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比如“温酒斩华雄”,又比如“三英战吕布”。真正斩华雄的不是关羽,战吕布的也非三英,这两样战绩都属于《三国演义》中毫不起眼的他。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进京之后通过一系列手段牢牢控制了东

  • 华雄本可连斩5将,却止于关羽,你也太小瞧十八路诸侯了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华雄

    若论正史,华雄自然是被孙坚所杀。但《三国演义》里虎牢关一役跌宕起伏,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高级的侧面衬托手法。演义第5回,华雄虎牢关一战成名,出场就连斩4员名将,几回合打败了孙坚,吓得18路诸侯是面面相觑。关羽出战前就那么有把握一定能胜华雄?最后还是马弓手关羽自告奋勇为尴尬的局面解了围,提刀上马,不一刻

  • 斩华雄的人是他?关羽也没放过曹操,《三国演义》三成内容是编的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华雄

    文/源泉史诗作者很爱读《三国演义》,相信全国的三国迷不计其数,深受国人的喜爱。大家应该了解,《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小说这种载体的特点就是有很多艺术虚构和升华,《三国演义》也不例外,其实这本书只有六到七成的内容是和正史《三国志》一致的,这已经很不错了,算是一本基于真实历史写成的历史小说。所以说读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