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为何要对樊哙动手,樊哙的后人结局如何?

刘邦为何要对樊哙动手,樊哙的后人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吴秀红 访问量:1510 更新时间:2024/1/17 12:35:09

刘邦和樊哙不仅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同时还是连襟,可以说刘邦和樊哙的关系,在所有西汉开国功臣中,都是最为特殊的了,要是仅仅按照关系的亲密程度来看,别说杀樊哙了,刘邦好好赏赐樊哙都来不及呢。

可抛开关系的亲密程度来看,其实刘邦和樊哙之间的关系,在西汉稳定的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以至于刘邦临死前,还要叫陈平周勃去杀樊哙,那么当时樊哙为何没有被杀,他的子孙结局又如何呢?

刘邦为何要对樊哙下手

樊哙本是沛县一个卖狗肉的没有文化之人,在刘邦没有发迹之前,经常去樊哙店里吃狗肉还不给钱,不过说来奇怪,哪怕刘邦吃饭不给钱,樊哙和刘邦的关系还是很和谐,这就足以说明刘邦确实有一手。

当然了,刘邦也没有忘记樊哙对自己的好,在刘邦娶了吕太公长女吕雉之后,刘邦就不断撮合樊哙和吕雉的妹妹,并且帮助樊哙娶了吕雉妹妹,促使樊哙和自己成为连襟,从此以后,两人的关系可谓亲上加亲。

在刘邦开始举事之后,樊哙就第一个追随刘邦,并且很快表现出自己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比如刘邦后期入汉中、攻咸阳,樊哙都是打头阵之人,由此可见樊哙确实十分勇猛,不过这并不是说樊哙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粗人。

真实历史上的樊哙可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厉害之人,除了帮助刘邦打头阵之外,樊哙还会耐心地劝诫刘邦,给刘邦出谋划策,比如在攻入咸阳之后,刘邦见到美女就不能自已,后来还是樊哙不顾一切劝诫刘邦,刘邦才从美女群中走出来,恋恋不舍地回到灞上,为后来发生的事情做好铺垫。

等到鸿门宴之际,樊哙更是以刘邦攻下咸阳却没有占据咸阳,反而是回到灞上等待项羽安排为由救下刘邦,说得项羽无地自容,由此可见,樊哙不仅有勇有谋,而且在谋略以及远见方面,那是丝毫不逊色。

正是樊哙在鸿门宴上的出色表现,才救下刘邦一命,说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也一点不为过。明明两人出生入死,而且关系如此亲密,并且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依旧十分信任樊哙,为何后来事情却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刘邦想要杀掉樊哙呢?

其实这一切主要有三个诱因,第一个是樊哙和吕雉等人走得太近了,而刘邦当时最惧怕的就是吕雉在自己死后实现外戚专政。自从吕雉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刘盈,促使刘邦无法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之后,刘邦就知道吕雉有多厉害了。

正是出于对吕雉外戚专政的恐惧,所以刘邦必须在自己去世前剪断吕雉的翅膀,当时樊哙已经是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幸存之人,手上掌握的实权很大,一旦他和吕雉联合,必然势不可挡,但是刘邦杀掉樊哙,就可以重挫吕雉,让她无法实现外戚专政。

第二个原因是刘邦听到有人说樊哙会在自己死后帮助吕雉杀掉戚夫人母子,这是刘邦当时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毕竟戚夫人可是刘邦最爱的女人,而刘如意则是刘邦最宠爱的儿子,在刘邦去世前,一直想办法保护他们母女两人,当听到有人说樊哙会杀掉两人后,刘邦的心理防线崩塌了,所以必须除掉樊哙以绝后患。

第三个原因是刘邦被功臣的背叛整害怕了,西汉建立之后,刘邦就一直处理异姓诸侯,这么多年来,经历的事情多了,刘邦再也不愿意信任身边的功臣,刚好当时樊哙是活着的功臣中权势最大的之一,所以刘邦自然也不想让他活着,只有将其铲除,才能保证子孙后代坐稳江山。

综合上述三个诱因,刘邦终于下定决心,安排陈平以及周勃两人去杀掉樊哙,至于说刘邦为何要安排他们两人去杀樊哙,其实背后又大有文章了。要知道陈平以及周勃都是功勋集团的代表人物,而樊哙则是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刘邦想要平衡两者的关系,让他们相互制约,就需要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是两者继续保持之前那种同穿一条裤子的状态,试问如何相互限制呢?

一旦双方失去限制,那么对皇权的影响将会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情,就算是让刘盈当皇帝,刘邦也希望西汉江山始终牢牢掌握在刘姓子孙手中,要不然自己一辈子的努力,不就白白浪费了。

只要陈平以及周勃按照自己的意思杀掉樊哙,那么必然导致功勋集团和外戚集团发生冲突,到时候双方对立起来,刘盈就可以靠着这种平衡坐稳皇位了,不得不说刘邦的想法很高明,可惜他的生命已经不允许他继续为刘盈铺路了。

陈平以及周勃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们当然不会轻易被刘邦套住,再加上刘邦当时病重,他们必须为自己后路考虑,所以两人碍于对吕雉的害怕,就打算将樊哙押送回去给刘邦发落,此举很是高明,不仅有拖延时间的效果,还可以做到自己和杀樊哙毫无关系。

刘邦终于还是没有等到樊哙,在陈平以及周勃押送樊哙的过程中,刘邦就去世了,所以樊哙才去到京城,就被吕雉释放,陈平与周勃此行,变成接樊哙到京城保护吕雉了,刘邦实在是怎么想都想不通啊。

樊哙的子孙结局如何?

既然陈平以及周勃没有杀掉樊哙,那么樊哙自然就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了,吕雉掌权之后,封赏了樊哙一家人,让他们身居要职,等到樊哙去世之后,吕雉还封樊哙老婆为临光侯,可以说樊哙一家都深受当局者信任。

可惜就是因为吕雉对樊哙一家人的过分安排,导致吕雉去世之后,樊哙一家人也遭到诸吕行动的清算,樊哙的嫡子樊伉被诛杀,差点樊哙就绝后了,幸亏这场浩劫没有波及樊哙庶子樊市人,所以在多年之后,樊市人又继承了樊哙的爵位,得以继续兴盛下去。

等到樊哙曾孙一辈的时候,因为他们得罪了一些权臣,最终被报复,导致他们直接丢了爵位和官职,只能返回老家去继续从事当年樊哙从事的狗肉生意了,不得不说他们家族这门手艺经历那么多年的历史沉淀,依旧保持如初,还是很难得的。

如今在沛县,依旧生活着樊哙的73代世孙,他们在沛县过着小康生活,虽然没有了樊哙当年的光辉荣耀,但是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却充满了幸福,也许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结语

樊哙和刘邦出生入死,并且救过刘邦一命,奈何在残酷的历史面前,刘邦最后还是选择对樊哙下手,幸亏陈平、周勃的机智,才留下樊哙的性命,从而让其后人一直发展下去!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下有趣的思想。

标签: 樊哙

更多文章

  • 樊哙一直忠心耿耿,刘邦也对他信任有加,为何临终前要处死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樊哙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亭长,却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强汉,可以说是历代出身最低成就最高的皇帝了。这一切的成就,要归功于刘邦善于用人,“汉初三杰”的组合就是他用人的经典之作。可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对他们并不友好,甚至最亲近的萧何都猜忌过。说起重臣刘邦没有怀疑过的只有樊哙,可刘邦临死前却下令陈平、周勃处死樊哙,

  • 樊哙被刘邦杀死之后,樊哙的家人下场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樊哙

    公元前195年初,汉高祖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但在这次平叛中,再一次受到致命箭伤,由箭伤引发的疾病更加沉重。刚回到长安的刘邦,就听说北边燕王卢绾反了。刘邦已无力在去平叛,只好派樊哙以相国身份率兵前去平叛。樊哙走后,有人就对刘邦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您百年后图谋不轨。皇上您不能不早加提防

  • 刘邦为何要军中斩樊哙,不给樊哙任何活命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樊哙

    关于刘邦杀樊哙的事,《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刘邦是不给樊哙任何活的机会的。本来他一开始只是派周勃去对付樊哙,但是又害怕周勃把樊哙干不翻,于是让陈平和周勃一起去。而且是让他们在军中就把樊哙给斩杀了,不把他押解回京城,也不给他辩解的机

  • 刘邦欲杀樊哙,罪名是樊哙谋反,到底谁是告密者

    历史人物编辑:追寻英雄足迹标签:樊哙

    公元前195年5月1日,刘邦面容憔悴地靠在榻上,正在跟几个心腹大臣议事。这时候内侍禀报:陆人贾求见!刘邦一听,眉头一皱:“有没有一点规矩?屁大个芝麻小官能有什么事?没看到我们在忙吗?“陆人贾原本是管理车驾的小官,刘邦出征英布时,因为后勤保障出色得到刘邦常识被提拔起来的,可毕竟根基浅薄,哪能跟陈平、周

  • 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杀救命恩人樊哙?樊哙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进取史学家标签:樊哙

    我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屡次遭到要挟,危如累卵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一点点不惧项王,力排众议,将刘邦安定救出,护送回营,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刘邦称王后,樊哙变成第一批受封侯爵的人,建国后,又被封为左丞相

  • 刘邦临死前曾下令赐死樊哙,樊哙究竟做了啥让他不顾救命之恩?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樊哙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不是这样做的!刘邦曾前往项羽营中赴鸿门宴,在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多次遭到项党的威胁。在危难的时刻,大将军樊哙闯入帐中,将刘邦安然救出。按理说,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可是刘邦在临死前却曾下令赐死这位救命恩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古话曾说伴君如伴虎,

  • 为何韩信瞧不起樊哙,羞于和樊哙为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樊哙

    与其说韩信羞于和樊哙为伍,不如说韩信瞧不起刘邦。发泄对刘邦的不满。刘邦得天下。韩信得封齐王,樊哙得封舞阳侯。后来韩信遭贬降为淮阴侯、与樊哙平级,但自认为还是王,才羞于和樊哙为伍,这也说的了韩信没有政治头脑,樊哙再差,也是刘邦的连襟。你如此瞧不起樊哙,你让刘邦和吕后怎么想,真是死催的。《史记》中的原文

  • 刘邦要除掉樊哙,难道樊哙真的要谋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趣史夜话V标签:樊哙

    公元前195年4月26日深夜,留侯张良被刘邦叫进宫内!一路上,他禁不住地胡思乱想,邦哥到底怎么了?来到未央宫刘邦的寝室,牛油烛火明亮!关中四月犹寒,刘邦腿上盖着一张虎皮,正在喝着奶茶!内侍通报过之后,悄悄退了出去,把门关得严严实实!刘邦两眼通红,面色沉重,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他看着张良说:“子房,樊

  • 曹操有7个女儿,个个风华绝貌,为何都嫁给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与命运标签:刘协

    中国古代的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对自己的婚姻更是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官家小姐更是没有权利选择婚姻,她们的命运就是家族的利益交换。哪怕贵为一国公主,国力再雄厚,她们的身份地位再尊贵,也逃不脱和亲的路。联姻在古代即便现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清朝建国初期,为了稳定蒙古草原的人心,满清皇室娶了很多位蒙

  • 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刘协,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终于做了回真正的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刘协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9岁的汉献帝刘协被董卓拥立为帝,从此,董卓大权在握,京城被搞得乌烟瘴气,人人如履薄冰。好不容易三年后董卓死去,献帝却又被董卓的部下李傕和郭汜挟持;又三年,李傕、郭汜之后,献帝好不容易回到洛阳,还没松口气,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成摆设一般,这一年是公元196年,刘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