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活跃在三国时期的刺客,曹操很失败,韩龙却让魏国又延续了几十年

活跃在三国时期的刺客,曹操很失败,韩龙却让魏国又延续了几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 访问量:2881 更新时间:2023/12/4 19:22:10

汉朝历经了几百年风风雨雨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末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在普遍的印象下,三国时期已经到来了。待汉室彻底衰落之后,一些投机者纷纷参与到了这场乱世之中,并成为了一方军阀。不管在演义中还是正史里,这期间战争自然是少不了的,同时刺杀行动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既然是刺杀,那就少不了刺客,在那个年代理应没有职业刺客这一说,他们普遍是由剑客和勇士组成。我们熟知的那些三国人物也曾干过刺客的勾当,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三国时期的刺客么们,看看这些以曾想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的人。

失败的刺客曹操

将曹操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他比较出名,但他可不是一个称职的刺客。而曹操的刺杀行动可不是针对董卓的,那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他真实的刺杀对象是我们的另一个熟人——张让。这一说法出自孙盛所著的《异同杂语》,是真是假有待考证。

《异同杂语》——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

曹操是官宦子弟,在十常侍霍乱朝纲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官吏,期间还不畏强权的处置过宦官家属。而“宦官之后”这个称号对曹操来说确实是一个事实,他的祖父是东汉的大长秋曹腾,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正面人物。这样一看,曹操做出刺杀张让的举动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刺杀董卓的伍孚

曹操刺杀董卓是假的,但历史上准备刺杀董卓的人当然是存在的,这个人就是伍孚。提起他的名字,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在演义中他是一个边缘人物,历史上也差不多,但他还是用他的勇敢试图拯救汉室。

《三国志》——伍孚字德瑜,少有大节,为郡门下书佐。其本邑长有罪,太守使孚出教,敕曹下督邮收之。

伍孚是汝南人,后来受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征辟并成为了东曹属,因为表现良好而一路迁升。不久之后,何进意图彻底铲除宦官势力,但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率先被诛杀。而董卓也借着这个机会成功的混进了东汉的权证中心,之后就不用多说了,董卓因为暴虐无度,成为了三国时期的头号大反派,许多还有良知的大臣对他是恨之入骨,这其中就有伍孚。

在下定决心为民除害之后,伍孚将匕首藏在了怀中,并找了一个借口去面见董卓。当董卓接近他的时候,伍孚抽出匕首奋力的向其刺去。但董卓毕竟是武将出身,伍孚的奋力一击并没有成功。而后董卓唤来左右将伍孚拿下,并当场杀死。伍孚的行为和前文曹操的那种暗杀未遂可不一样,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活下去。

阴谋之下的郭修

郭修在三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边缘人物,而且那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三国的后期。他本是西凉人士,在曹魏担任中郎将一职。在他上场的时候,诸葛亮都已经离世很多年了,当时蜀汉的权威人物是费祎姜维也在,但并不是独揽大权的存在。而郭修就是在姜维其中一次北伐中被俘虏的,投降之后,他成为蜀汉的官员。

《三国志》——往岁伪大将军费祎驱率群众,阴图窥窬,道经汉寿,请会众宾,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祎,勇过聂政,功逾介子。

看似一切平平常常,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公元253年,蜀汉举行宴会,基本所有朝中官员都有参加,郭修也不例外。当大将军费祎喝的正开心的时候,郭修突然拔刀刺向了费祎,并使其当场毙命。而郭修的结果也不用多想了,就算不被当场斩杀,也一样会被处死。一场成功又简单的刺杀,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却不是那么简单。

直观的理解,郭修是为了青史留名。他本是魏臣,因为被俘才进了蜀汉,不难想象,郭修假意投降,然后借机刺杀蜀汉要员。《魏氏春秋》中记载,郭修本来的目标是刘婵,但因为安保措施比较严没有下手的机会,这才把目标放在了费祎身上。魏国在了解到郭修的事迹后还对其进行了追封。

相比于上一点,接下来的观点就充满了阴谋的气息。诸葛亮死后,姜维在蜀汉的权利也没有多大,因此他心中的北伐事业一直受到阻碍。而改变这种现象的最好方法就是决绝掉自己的阻碍,郭修是西凉人,姜维也是,就算他两之前不认识,郭修也是姜维推举上去的。所以姜维为了尽快北伐,而让郭修刺杀费祎不是没有可能。

默默无闻的韩龙

韩龙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帅的,但照比前两个人就更显得默默无闻了。但就成果来看,他才能配得上三国第一刺客的称号。三国时期的势力可不仅仅只有魏蜀吴三家,其中就有盘踞在北方的鲜卑。它是东胡民族的一支,后来被匈奴击败并奴役,待匈奴被汉朝打跑之后,鲜卑也跟着崛起了。

公元233年,鲜卑单于轲比能凭借自己的实力统一了漠南地区,这件事对魏国来说很是不妙,算上辽东的公孙氏,曹魏已经是四面受敌的状态了。更何况,蜀汉有意联合轲比能,对曹魏进行夹击。为此幽州刺史王雄征召了一名勇士,他就是韩龙。

之后韩龙北上抵达鲜卑王庭,其过程史料中并没有记载,但结果很明显,轲比能被杀死了,同时鲜卑又回到了之前分裂的状态,因此曹魏的边境得到了几十年的安稳。但韩龙却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上,按照正常的事态发展来看,韩龙理应死在了鲜卑王庭。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书》、《裴注三国志》

标签: 韩龙

更多文章

  • 吴景帝孙休:爸爸孙权不疼,被迫娶外甥女,计除权臣,以教育兴国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孙休

    安徽当涂县洞阳村,村民们世代守护着一座陵墓。这座陵墓就位于村边工业园区内的一片荒地里,村内老人称之为“天子墓”,但没有人知道里面埋葬的是哪一位皇帝。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批准,对“天子墓”开展发掘工作。专家根据古墓的构造材质、建造方式及所处位置,推测墓主人极有可能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王公

  • 左将军张布:深受吴景帝孙休信任的宠臣,为何违背遗诏而拥立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孙休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永安七年(264年),年仅29岁的吴景帝孙休病逝,临终前命宠臣张布与丞相濮阳兴好好辅佐年幼的皇太子孙(wan)。可张布并没有遵照孙休的遗诏,反而拥立了皇侄孙皓为帝。为何张布要辜负孙休的遗命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跟随孙休张布张布早

  • 东吴第三位皇帝孙休,酷爱读书崇尚教育,效仿汉文帝却一事无成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孙休

    大多数人读三国,在诸葛亮死后基本上对后三国时代的人物基本没什么了解。今天咱们来聊聊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孙权之后分别是:孙亮、孙休、孙皓),这个人非常有意思,酷爱古籍,想要靠教育治国,在许多方面模仿汉文帝,然而在位六年却一事无成。不受疼爱的儿子,却被迎立为帝孙权一生有7个儿子,分别是孙登、孙虑、孙和、

  • 吴景帝孙休的生平之二:与孙琳有了嫌隙之后,决心诛杀孙琳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孙休

    孙琳以为孙休仍然信任自己,便无忧无虑地整日饮酒作乐,专等吉日良辰起程开拔,没想到,他们的大祸即将临头了。孙休在听信手下大臣所进孙琳将反的谗言后,找来张布、丁奉等人商量,决定诛杀孙琳诸兄弟。公元258年的腊月初八,孙休举行宴会,准备趁机杀掉孙琳,可孙琳因预感不祥,称病不去赴宴。孙休便派使者强请,将孙琳

  • 孙休逆袭成为东吴皇帝,此官员大呼:我命休矣!妻子却说:无妨

    历史人物编辑:论史阁标签:孙休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或听说过这样的遭遇——一个身份或职位不如你的人,办事总是不周到,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他有后台,可你还是依据规矩给予了此人应有的惩罚,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突然成为了你的上级或者是领导,并记恨起来你之前对他的责罚,此时又该怎么样做呢?历史上有一个叫李衡的人,就遭遇了这样的经历,他

  • 一个贪生怕死的常败将军,为啥成了万众敬仰的武圣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武圣人

    关羽是古代中国最受欢迎的武将,也是身后荣光与真实事迹,反差最大的一个人。关羽死后,经过历代皇帝屡次加封,到光绪五年的时候,他的封号已经繁杂而冗长,有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栩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是唯一被封为皇帝级别的臣子,地位远远高于孔子的圣人。不仅高层重视关羽,普通

  • 秦琼为什么会死后成神,他又怎么会和武圣人关公打的不可开交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武圣人

    人们对秦琼的了解,多数停留在评书和影视作品的层面,说秦琼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是个仗义疏财的英雄。艺术来源于生活,历史上的秦琼确实是武艺绝伦,和张飞一样是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般的牛人。隋大业中期,秦琼是大将来护儿手下的一员战将,深受来护儿的器重与赏识。来护儿死后,秦琼转投在张须陀门下,

  • 武功带兵智谋均一般,还因骄傲失去边关的关羽,为何却被封武圣人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武圣人

    关羽是一个奇迹!为什么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最终关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武圣人,而不是别人呢? 不错,关羽的武功是比较高的。陈寿介绍关羽是“万人之敌”。这样的话,同时代很多人都说过,包括程昱、郭嘉等人,可见关羽确实武功非凡。再加上关羽曾阵斩袁绍的第一大将颜良,这说明他的武功在同时代人中,确实是上上之选。

  • 捐献国家一本书,揭露武圣人真实生活,还找到他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武圣人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以后,关羽被刘备封为襄阳太守。留守荆州,建安24年,关羽围襄樊,这个时候曹操派了于禁来增援,于禁被关羽杀后,曹操本想避其锋芒,不过后来又派了徐晃前来支援,而这个时候东吴的吕蒙又偷袭荆州,关于腹背受敌之下兵败被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省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在邓州市构

  • 《白眉大侠》谁逼武圣人于和走向不归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武圣人

    金灯剑客夏遂良带着卧佛昆仑僧等人回到东海小蓬莱 碧霞宫,武圣人于和不相信夏遂良的一面之词,追查自己大护法潘秉臣被害的真相。于和内心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自己的门人和上三门都有责任。于是武圣人给大师兄普渡写信,把白云剑客夏侯仁调过来与夏遂良对质。武圣人听了夏侯仁解释,就安排他与夏遂良一方对质。双方各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