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虞翻耿直崇忠信

虞翻耿直崇忠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半仙儿 访问量:947 更新时间:2023/12/27 12:56:35

虞翻(164-233),字仲翔,余姚人,三国时期著名经学家、哲学家,吴国重臣。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归孙策。孙权即位后任为骑都尉。他性情耿直,又不能协俗,对孙权也敢犯颜直谏,常受他人毁谤,曾几遭杀戮。后来被遣送至边远地方,终被谪交州(今广州)。卒于交州,年七十岁。

虞翻(164-233)

虞翻任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时,孙策进攻会稽,他主张躲开,王朗不听,说:“你家还有老母亲,你可以回家了。”

此时孙权与周泰守宣城,山贼暗中起事,忽然四面杀至。周泰救出孙权,身中十二枪,金疮发作,命在旦夕。孙策闻之大惊。董袭对孙策说:“我曾与海上贼寇相持,身遭数枪,得会稽一个贤郡吏虞翻荐一医者,半月而愈。”策说:“虞翻莫非是虞仲翔?”董袭说:“是的。”策说:“此人是贤士,我当用之。”于是令张昭与董袭同往聘请虞翻。

虞翻到了之后,孙策优礼相待,拜为功曹,说:“我东征西讨战事繁忙,你就担任功曹,成为我的萧何,驻守会稽。”同时说起求医之意。虞翻说:“此人是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真是当世之神医,我当引之来见。”不多久引至,孙策待为上宾,请华佗治疗周泰金疮。佗说:“此事容易。”用药敷贴,一月而愈。策大喜,厚谢华佗,对虞翻也更加敬重。

孙策去世后,孙权继位。定武的中郎将孙暠率兵进驻乌程,准备攻取会稽郡。虞翻听说后,派百姓守城以等待孙权的命令,接着还派人告知孙暠说:“讨逆将军孙策不幸中年去世。现在我虞翻管理会稽郡,已经和全城官民严密守卫,不惜以死一战!”大义凛然,孙暠权衡之后退兵。

虞翻像赞

孙权任虞翻为骑都尉,虞翻对吴国忠心耿耿,曹操想让他担任司空,他坚持拒绝。后来魏文帝曹丕就在身边设一座位,对他甚为欣赏和渴求,但虞翻始终忠于吴国,都不就。但是他又是一个行事比较高调,个性很张扬的人物,多次冒颜向孙权进谏,他的直率让孙权很不快。

魏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占领荆州后释放了他。有一天,孙权骑马出来,带着于禁和自己同行,虞翻斥责他说:“你这个投降的俘虏,竟敢和我们主公并马而行!”他拿起鞭子就要打于禁,被孙权喝止。后来,孙权在楼船上与群臣会饮,于禁听着乐曲流下眼泪,虞翻又说:“想假装伤心博得同情好归国吗?”孙权对虞翻的这种态度很反感。

吕蒙攻打关羽夺取荆州,南郡太守麋芳开城投降是关羽失败的一大因素。虞翻对糜芳的作为极其厌恶。糜芳归降后曾经乘船出行,与虞翻相遇,麋芳船上的人多想让虞翻避开,前锋说:“给将军的船让路!”虞翻高声骂道:“除了忠义与诚信,还有拿什么服侍君主?献出人家两座城,也配称将军?”麋芳关上船窗不回话赶忙避开。后来,虞翻乘车出行,又要经过麋芳的军营,军官关上营门,虞翻的车马过不去。虞翻骂道:“该关的时候打开,该开的时候却关上,这种事竟然也做得出来?”糜芳羞愧无地。

有一次孙权和张昭论及神仙之事,虞翻手指张昭说:“这些人都是死人,却讨论什么神仙,世上难道真有神仙!”虞翻想要孙权别把心思放在这种无用之处,却因为张扬的表达激怒孙权,被流放到交州。

虞翻著作书衣

虞翻是一个文武全才,既能统兵打仗,又著书立说,兼晓医术和占卜。击败关羽后,孙权让虞翻占了一卦,虞翻说:“不出两天,关羽一定被杀头。”果真如虞翻所说。孙权说:“你虽然比不上伏羲,但比得上东方朔。”

在学术上,他尤其精通《易》学,集当时及前代易学之大成,所撰《易注》对易学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孔融读《易注》后感叹地说:“听延陵所谱的乐曲,看你所著的《易注》,才知道东南地域美丽的不仅仅是会稽的竹箭。又观看天象云物,体察寒温,探求祸福,与神灵合契,可以说探索奥秘到达极致了。”虞翻又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到交州后,他广集生徒数百人,讲学不倦,十几年如一日,开岭南一代学风。

《宁波历代文化名人故事汇编》编撰组:高延丰

标签: 虞翻

更多文章

  • 虞翻成功预言了孙策被刺和关羽的败亡,却因为口无遮拦惹祸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虞翻

    导语:因为《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我们对于三国时期的故事也都是耳熟能详。不过《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一部小说,里面很多的记载也都和历史不同,都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像书中的舌战群儒中,东吴一干谋士的形象就和历史不符,在书中他们显得十分无能,但在历史上,其中不乏有才能的人士,而虞翻更是当时的神算子。在《三国

  • 被诸葛亮骂惨的虞翻有多牛?孙策不信他,惨死,吕蒙信他,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知池鱼思故渊标签:虞翻

    一、被诸葛亮骂惨的虞翻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恐怕都知道,里面有个“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老哥一人,就把几乎所有东吴文臣给说得——其实就是骂惨了。张昭是文臣之首,第一个发炮,直轰诸葛亮:你天天宅家里,摇着扇子自比管仲、乐毅,咋辅佐了刘备后,非但刘备没任何起色,反而“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

  • 全琮不仅是东吴重臣还是孙权的姑爷,为何他的子孙却投降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全琮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38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十七章:全琮不仅是东吴重臣还是孙权的姑爷,为何他的子孙却投降魏国? 东吴有这样一户人家,家族早年追随孙策,后深受孙权厚爱,甚至孙权将长公主下嫁给了他。此家族人丁兴旺,且族人不乏与孙家联姻之人。等孙权死后,其家族后代几乎全部

  • 一代名将全琮,如何辅佐孙权成大业,带领军队南征北战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全琮

    裴松之曾经这样评价全琮:琮辄散父财,诚非子道,然士类县命,忧在朝夕,权其轻重,以先人急,斯亦冯谖市义、汲黯振救之类。全琮,三国时期吴国政权的著名将领。在他早年的时候,他便跟随父亲一起侍奉于东吴政权,由于才华出众被孙权所看中,甚至将女儿嫁给他为妻,从此之后他更是兢兢业业的辅佐在皇帝身旁。他是一个极为正

  • 全琮对孙吴忠心耿耿,被当成榜样,为何他的儿孙却叛国投敌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全琮

    全琮是孙权的女婿,两次劝孙权谨慎用兵,被称为有大臣之节。可惜他的儿子及侄孙却背叛东吴,投降了魏国。这是怎么回事呢?全琮,出生时间不详,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孙权的女婿,桂阳太守全柔的儿子。全琮的父亲跟着孙家父子南征北战,被封为桂阳太守。全柔曾派全琮运数千斛hú大米到

  • 曹休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为什么会相信吴将周鲂的诈降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周鲂

    曹休是曹魏的宗室,曹操对他如同亲子。曹丕篡汉后,曹休受到重用,曹叡即位后,曹休成为了大司马。周鲂是东吴的一个将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是他却用诈降骗取了曹休的信任,在石亭之战击败了曹休率领的魏军。那么曹休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为什么会相信周鲂的诈降呢?其原因有三点。1、曹休急于立功曹休急于立功,因此

  •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就被周鲂欺骗?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周鲂

    提及赤壁之战,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场景吧?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真正史料《三国志》中,都对其有详细记载。我们观看赤壁之战时,场面宏大精彩,故事情节紧扣,看得很过瘾,却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诈降的黄盖,若不是黄盖主动提出火烧战船的建议,还忍痛挨了周瑜几十军棍去诈降,后面的戏真的是进行不下去了

  • 大赢+两连追!陆凯四人立下大功,留下其中一人是对的,东决的走向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小小小鱼标签:陆凯

    ,所有人都以为东决会像西决一样快结束。悠悠站了起来。拿下第四局后,他们打开了追逐大比分的大门,找到了获胜的关键。如果说最后一场是最后一场,那么第五场就没有退路了。大家都看到了最后的结果。第五场大胜热火13分,这与前三场比赛的模样大不相同。热火大胜后,连追两局后,大比分来到2-3。如果要说第五局的英雄

  • 三国故事 - 东吴左丞相陆凯密谋废掉皇帝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陆凯

    衣赐履按:前面,我们用了九回,介绍了魏末晋初时,司马家治下的朝廷政治生态,我不知读者什么感觉,反正我自己是越读越泄气。然而,正是这个让人泄气的西晋,灭掉了东吴,成为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以来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于是,我们发现,能否取得完胜,不一定看谁比谁强,而是要看谁比谁更不烂,呵呵。这一回,我们看看东

  • 风雨送春归大结局,蓝洁不只是色诱赵达声,还色诱了其它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葵斯生活标签:赵达

    风雨送春来压轴,不仅仅是勾引赵的工具,更是麦思远的工具。 蓝捷原本是麦思远的女朋友,但当时意气相投,从蓝捷的表情就可以知道。那时,蓝捷非常缺钱,所以她拆东墙补西墙,到处借钱。 后来我遇到了麦思远,她给了蓝捷钱,给了她一份工作,麦思远帮她解决了生活中的所有困难。 当时,蓝捷认为麦思远是个好人,可以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