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虞翻惨遭流放却有十一个儿子,晋伐吴时他的孩子们有不同的选择

虞翻惨遭流放却有十一个儿子,晋伐吴时他的孩子们有不同的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洪春 访问量:2860 更新时间:2023/12/27 11:12:08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2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二十一章:翻惨遭流放却有十一个儿子,晋伐吴时他的子孙为何各有选择?

虞翻是一个很不受孙权待见的人,这都是因为虞翻说话太直白,而且事情在执行时如果不按照他的的思路来做就开始“胡闹”,有时他甚至违背孙权的意思并戏耍孙权,最终惨遭流放。虞翻除了性子急,还有一个过人之处,那就是他有十一个儿子。本文我们就说一说虞翻最著名的几个儿子及其后代情况。

《三国志》记载,在虞翻十一个儿子中,最有名的是他的第四子虞汜。结合其他史料,咱们说说虞翻其中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虞汜、虞忠、虞耸和虞昺。

先说虞汜,他是虞翻的第四个儿子。虞翻父亲去世后,年仅十六岁的虞汜回到家乡。当时正值孙綝废掉孙亮准备立孙休,等孙休继位后虞汜被封为散骑侍郎,后来虞汜因军功被封为交州刺史、冠军将军、馀姚侯。

虞忠是虞翻的第五子,他官至宜都太守。晋灭吴之战时被杀,虞忠有个儿子叫虞谭,字思奥。

虞耸时虞翻的第六子,在东吴时他官至廷尉。入晋后担任河间相。

虞昺时虞翻的第八子,在东吴时官任黄门郎。晋朝来袭时,虞昺被安排抵抗晋朝军队,虞昺直接选择了投降晋朝。后来虞昺官至廷尉尚书,济阴太守。

昺字世文,翻第八子也。少有倜傥之志,仕吴黄门郎,以捷对见异,超拜尚书侍中。晋军来伐,遣昺持节都督武昌已上诸军事,昺先上还节盖印绶,然后归顺。在济阴,抑强扶弱,甚著威风。——《会稽典录》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虞翻

更多文章

  • 虞翻耿直崇忠信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虞翻

    虞翻(164-233),字仲翔,余姚人,三国时期著名经学家、哲学家,吴国重臣。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归孙策。孙权即位后任为骑都尉。他性情耿直,又不能协俗,对孙权也敢犯颜直谏,常受他人毁谤,曾几遭杀戮。后来被遣送至边远地方,终被谪交州(今广州)。卒于交州,年七十岁。 虞翻(164-233) 虞翻

  • 虞翻成功预言了孙策被刺和关羽的败亡,却因为口无遮拦惹祸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虞翻

    导语:因为《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我们对于三国时期的故事也都是耳熟能详。不过《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一部小说,里面很多的记载也都和历史不同,都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像书中的舌战群儒中,东吴一干谋士的形象就和历史不符,在书中他们显得十分无能,但在历史上,其中不乏有才能的人士,而虞翻更是当时的神算子。在《三国

  • 被诸葛亮骂惨的虞翻有多牛?孙策不信他,惨死,吕蒙信他,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知池鱼思故渊标签:虞翻

    一、被诸葛亮骂惨的虞翻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恐怕都知道,里面有个“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老哥一人,就把几乎所有东吴文臣给说得——其实就是骂惨了。张昭是文臣之首,第一个发炮,直轰诸葛亮:你天天宅家里,摇着扇子自比管仲、乐毅,咋辅佐了刘备后,非但刘备没任何起色,反而“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

  • 全琮不仅是东吴重臣还是孙权的姑爷,为何他的子孙却投降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全琮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38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十七章:全琮不仅是东吴重臣还是孙权的姑爷,为何他的子孙却投降魏国? 东吴有这样一户人家,家族早年追随孙策,后深受孙权厚爱,甚至孙权将长公主下嫁给了他。此家族人丁兴旺,且族人不乏与孙家联姻之人。等孙权死后,其家族后代几乎全部

  • 一代名将全琮,如何辅佐孙权成大业,带领军队南征北战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全琮

    裴松之曾经这样评价全琮:琮辄散父财,诚非子道,然士类县命,忧在朝夕,权其轻重,以先人急,斯亦冯谖市义、汲黯振救之类。全琮,三国时期吴国政权的著名将领。在他早年的时候,他便跟随父亲一起侍奉于东吴政权,由于才华出众被孙权所看中,甚至将女儿嫁给他为妻,从此之后他更是兢兢业业的辅佐在皇帝身旁。他是一个极为正

  • 全琮对孙吴忠心耿耿,被当成榜样,为何他的儿孙却叛国投敌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全琮

    全琮是孙权的女婿,两次劝孙权谨慎用兵,被称为有大臣之节。可惜他的儿子及侄孙却背叛东吴,投降了魏国。这是怎么回事呢?全琮,出生时间不详,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孙权的女婿,桂阳太守全柔的儿子。全琮的父亲跟着孙家父子南征北战,被封为桂阳太守。全柔曾派全琮运数千斛hú大米到

  • 曹休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为什么会相信吴将周鲂的诈降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周鲂

    曹休是曹魏的宗室,曹操对他如同亲子。曹丕篡汉后,曹休受到重用,曹叡即位后,曹休成为了大司马。周鲂是东吴的一个将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是他却用诈降骗取了曹休的信任,在石亭之战击败了曹休率领的魏军。那么曹休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为什么会相信周鲂的诈降呢?其原因有三点。1、曹休急于立功曹休急于立功,因此

  •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就被周鲂欺骗?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周鲂

    提及赤壁之战,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场景吧?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真正史料《三国志》中,都对其有详细记载。我们观看赤壁之战时,场面宏大精彩,故事情节紧扣,看得很过瘾,却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诈降的黄盖,若不是黄盖主动提出火烧战船的建议,还忍痛挨了周瑜几十军棍去诈降,后面的戏真的是进行不下去了

  • 大赢+两连追!陆凯四人立下大功,留下其中一人是对的,东决的走向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小小小鱼标签:陆凯

    ,所有人都以为东决会像西决一样快结束。悠悠站了起来。拿下第四局后,他们打开了追逐大比分的大门,找到了获胜的关键。如果说最后一场是最后一场,那么第五场就没有退路了。大家都看到了最后的结果。第五场大胜热火13分,这与前三场比赛的模样大不相同。热火大胜后,连追两局后,大比分来到2-3。如果要说第五局的英雄

  • 三国故事 - 东吴左丞相陆凯密谋废掉皇帝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陆凯

    衣赐履按:前面,我们用了九回,介绍了魏末晋初时,司马家治下的朝廷政治生态,我不知读者什么感觉,反正我自己是越读越泄气。然而,正是这个让人泄气的西晋,灭掉了东吴,成为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以来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于是,我们发现,能否取得完胜,不一定看谁比谁强,而是要看谁比谁更不烂,呵呵。这一回,我们看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