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丑无艳》:也只有钟离无盐相信齐宣王的甜言蜜语

《齐丑无艳》:也只有钟离无盐相信齐宣王的甜言蜜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杰杰日常 访问量:269 更新时间:2024/1/16 10:22:31

01

钟离无盐是钟离村的一个丑女, 却也是能保齐国国运昌盛的人。

齐宣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得不娶了钟离无盐这个丑女人。

齐宣王是齐国的王上,一国之主娶了一个丑女,他自然怕天下人耻笑,况且,谁说堂堂齐国需要一个女人来保护,更何况还是一个丑女?

齐宣王心里膈应也在情理之中。

齐国虽然是几个国家中实力稍微强点的,但是真要打起仗来,应对还是很吃力,没办法齐宣王只能娶丑女钟离无盐。

从这点来看,齐宣王还是能屈能伸的。

娶了钟离无盐的齐宣王,并不重视钟离无盐,尽管这个丑女人是齐国的正宫娘娘,但是齐宣王确实不喜欢。

从钟离无盐进宫以来,齐宣王就没有踏进过钟离无盐的宫门,这算哪门子的成亲?

且不说钟离无盐是天上下凡的六公主,单凭自己是齐国的正宫王后,齐宣王就不该这样轻视她。

02

剧中的齐宣王是个草包,他在治国方面确实没多大才能,整天只知道和后宫的美人儿享受,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只会找丞相晏婴,晏婴是齐国的元老,纵然他一片忠心,但是在国家大事上,单凭他一个人也很困难。

钟离无盐进宫之后,晏婴就轻松一些了,至少他不是一个人在为齐国的发展操心,齐宣王找晏婴的时候,晏婴就让王上找钟离无盐。

王上不喜欢钟离无盐是真,但在国家大事面前,他还是得请钟离无盐出面。

他国兵临城下,想要攻打齐国的时候,是钟离无盐带兵打仗,击退了他国十万精兵强将;

他国向齐国进贡美人,打算用美人计对付齐宣王,是钟离无盐识破他国诡计,清君侧,保护齐宣王的安全;

燕国使臣献藕丝琴并挑衅齐国,若齐国无人能弹此琴,燕国就要发兵攻打齐国,是钟离无盐关键时刻出面,弹响藕丝琴免了两国的战乱;

……

齐国有了钟离无盐犹如神助,在钟离无盐的帮助下,齐国才能免除战乱,国泰民安。

可是你看齐宣王对钟离无盐的态度:

离无盐刚进宫捉拿妖怪的时候,齐宣王准备将钟离无盐锁在井中,盼着钟离无盐马上死;钟离无盐好心劝导她,替他清除身边的奸人的时候,齐宣王将钟离无盐气的离宫。

齐宣王对钟离无盐只有疏远与冷漠,这对钟离无盐本就不公平,再怎么说她也是齐宣王明媒正娶的正宫娘娘。

03

齐宣王只有在出现危机、齐国有危难的时候才会找到钟离无盐,对这位丑王后说上几句好话、哄骗一下,就能让钟离无盐为他卖命。

齐国平安的时候,齐宣王只会在其他美人的宫中笙歌享乐,看都不会看钟离无盐一眼,真出了问题的时候,他才会想到自己宫中还有这么以为韬武略的正宫娘娘,于是恬不知耻地让钟离无盐替自己摆平那些破事。

钟离无盐愿意帮助齐宣王,而她的要求也仅仅是齐宣王能留在她宫中陪她几日,这就导致齐宣王有事才会找钟离无盐,两人的相处就像一场交易。

钟离无盐对齐宣王是真的好,有求必应甘心付出,再看看齐宣王对她的重视程度,根本没得比,一直都是钟离无盐在迁就他。

钟离无盐是天上的六公主下凡,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神仙身份,以她个人的能力保护齐国不是问题,她不一定要嫁给齐宣王受气,但她还是选择了嫁给齐宣王。

这条路对她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可她还是甘心辅佐齐宣王。

这样的正宫娘娘是有大爱呢?还是傻呢?

编辑搜图

标签: 齐宣王

更多文章

  • 齐宣王大摆筵席与美女畅饮狂欢,一丑女硬闯入宫,结果被封为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齐宣王

    自古以来,容貌都被人们颇为重视,毕竟长得美丽和长得丑陋之间的差别,这可不是嘴巴上说说而已,而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人们更是对自己的容貌格外在意,即便有人对外宣称自己不在乎容貌,或许也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会对自己的容貌盲目自信,比如说那个红极一时的凤姐。不过

  • 《英烈春秋》齐宣王无奈和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齐宣王

    齐宣王本为十二国的齐国之王,一生遇到丑娘娘钟无艳,充满了命运被仙人主宰的无奈和心酸。齐宣王即位十几年,面对强大的楚国忠孝王伍辛和山大王薛昆,也是相安无事,保国安民,没有突出成绩,也算守国有成的君主。他的将帅都是自己的田氏王族,和楚国的伍辛,秦国的白起,燕国的孙操等无比相比,保护齐国也是没有问题。国泰

  • 颜值很重要?丑女钟离春嫁齐宣王,事实证明:才华重于颜值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齐宣王

    在刘向的《列女传》里,记载了一项特别奇特的婚姻。齐宣王娶了一个丑女钟离春。钟离春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那她到底有多丑呢?《辩通传》载:“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一胸一,皮肤若漆。”按说丑女怎么也不可能嫁给一国之君,毕竟国君一向都是通过选美来扩充后宫,

  • 韩非子的说客之道:做好这三点,没有说服不了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韩非子

    韩非,又称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宗室公子,与战国末年的秦国宰相李斯同为荀子高徒。韩非学成的虽是冷漠无情、趋利避害的法家学说,却没有奔赴当世最强的诸侯国秦国为官,而是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韩国效力。当时的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中最弱小的国家,不仅被同为三晋的国家欺负,还遭到虎狼之国秦国的不断压迫,国作危在旦夕。韩

  • 为何领导都喜欢重用小人?韩非子这篇著作点明原因,教你应对之策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韩非子

    君子不常有,小人遍地走,这世间总是不缺乏小人的。小人心胸狭窄,容易被得罪,又睚眦必报,时刻想着算计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小人往往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再阴险、再为人所不齿的招数,他们都使得出来。即便是遭人排斥,“失道寡助”处在危险境地的小人,往往也让人不得不防;那些获得领导器重的小人,则更是让人畏

  • 韩非子和孔子中,谁曾担任过古代“司寇”一职?蚂蚁新村今日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强悍的替补门将标签:韩非子

    “司寇”是我国古代一个主管刑罚、纠察等事务的官职,学者普遍认为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设置。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司寇”是辅佐周天子行使司法权的职位,地位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人们将司寇和司马、司徒、司空、司士并称为“五官”,“司寇”有大司寇和小司寇之分,小司寇隶属于大司寇,大、小司寇都有专门的司法属吏

  • 韩非子说:“舜逼尧,禹逼舜”,尧、舜“禅让”原来是不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韩非子

    比起墨家和《史记》中的“自愿禅让”观点,韩非子和出自魏国史官的《竹书纪年》更倾向于“逼迫禅让”一说,既然是逼迫,实与篡位无异。题目中的韩非子之说,出自“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这一句,在韩非子心目中,尧舜、舜禹、汤桀、周武王和商纣王,原本是同样的关系,都是以下犯上、

  • “杠精”孟子,“故事大王”韩非子,这样的中国经典故事真有味道

    历史人物编辑:贾书杰标签:韩非子

    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的悠长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很多思想都在这一时期得以成熟发展,不少思想至今仍影响着后人,如法家、墨家、道家,更不要提占据中国封建社会将近两千年的儒家思想了。这一时期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如《孟子》《庄子》《左传》《吕氏春秋》《晏子春秋》等等

  • 韩非子的名著《说难》里的几句名言,一直沿用到商场上

    历史人物编辑:无忘心史标签:韩非子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后期,一个悲情的人物。他有大才,却没有施展的地方;他满腹经纶,自己说话却结结巴巴;他好不容易受人赏识,却被嫉妒他的人暗自害死。他给后人留下的法家著作《说难》、《五蠹》、《说林》、《内储说》、《外储说》,却成为了法家著名的经典。在这些经典里,至今还有一些名句,沿用至今。“说之以名高,则

  •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韩非子的报国之情,献策于秦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韩非子

    秦一统六国的过程中,六国源源不断地发起了反抗。赵国的廉颇、李牧,楚国的项燕,燕国的太子丹,魏国的信陵君都是一时之英杰,而在七国之中有些小透明的韩国却只有一个人发起了另类的反抗,他的名字是韩非。历史恩怨,弱韩与强秦韩国在战国时期作为一个弱国一直小心谨慎,除了申不害变法时期一直都瑟瑟发抖,除了跟着乐毅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