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鬼谷子的高徒,庞涓和孙膑的恩怨情仇

鬼谷子的高徒,庞涓和孙膑的恩怨情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樊亚茹 访问量:252 更新时间:2024/2/8 17:07:02

你让我生不如死,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孙膑的复仇让师兄庞涓兵败身死,就连监军的太子也被活捉。其实,孙膑不叫孙膑,膑是一种刑罚,战国时叫刖,所以孙膑应该叫孙刖。孙悦、孙越,你们知道吗?具体我们后面再讲,我们先来看看孙膑和庞涓的恩怨情仇。

《唐文续拾·卷十四·唐幽州内衙……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碑》: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其孙武仲,以王父字为氏焉。继位上卿……著于《春秋》。其后孙武入吴王阖闾将,善用兵……齐宣王将[膑]魏将[涓战]于马陵,虏魏太子名[申]护,子孙遂居齐安乐(应为乐安)。

孙膑祖上很阔,那也是一国之君。说远了,那就是周文王的八子卫康叔的后代。说近了,那是春秋战国寿命最长的国君(95岁)卫武公的后代。再近就是“老庄孙子”的孙武后代。孙膑和孙武都被尊称为孙子,为了区分,一位是吴孙子——孙武,一位是齐孙子——孙膑。两人都著有兵法,在考古发现前,人们分不清《孙子兵法》到底是孙武还是孙膑写的,因为孙子兵法是曹操整理的嘛!现在我们才明确知道《孙子兵法》是孙武所著,《孙膑兵法》是孙膑所撰。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①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司马迁《史记》

鬼谷子

孙膑不仅祖上很阔,老师也更牛。他的老师是千古奇人、谋略家及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鬼谷子王诩就隐居在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的云梦山。孙膑的师兄弟中有身挎六国仙印的合纵家苏秦,有玩楚怀王于股掌之中的连横家张仪,还有就是嫉贤妒能、害人害己的魏国大将军庞涓。四人关系中,以苏秦和张仪关系最好,孙膑和庞涓关系最铁。孙庞二人,经常在静谧清幽,林木茂盛的云梦山中探讨兵法、纵横捭阖之术……二人相谈甚欢,对彼此了如指掌,堪称国士。

国士无双,两人谁最厉害呢?孙膑!而这却成了孙膑的悲剧,他们却反目为仇斗的你死我活。

庞涓提前毕业,他告别老师后,就去魏国应聘,成为了魏国魏惠王的大将军。这魏惠王就是孟子所见的梁惠王,不知道孟子和庞涓有没有就魏国的国事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呢?庞涓真乃国士,他的加持,令魏国的军事实力大增。他率领下的魏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魏国开拓了许多疆土,使魏国霸业走向鼎盛时期。

但是庞涓这个人非常自负,爱妒贤嫉能,他很想成为天下第一大将军。可每当想到比自己更优秀的师弟孙膑时,他常常夜不能寐。如果孙膑出山,庞涓国士无双的就不是庞涓而是孙膑。孙膑在军事和计谋方面都比庞涓略胜一筹,孙膑武功高强,拳法出击性强,步法敏捷,还有《孙膑拳法》流传后世。这些都让庞涓很妒忌,于是他就想了一条毒计。

庞涓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诱骗孙膑也来到魏国上班。说把他已举荐给魏王,希望来魏,哥俩一块建功立业,流芳千古。

孙膑不知有诈,胸怀壮志来到魏国。从此,孙膑就羊入虎口了。

孙膑没有等来高官厚禄的重用,却是庞涓捏造罪名,经梁惠王同意对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断了他的双足,还在他的脸上刺上“通敌卖国”的字样羞辱他。庞涓用心险恶,不仅肉体折磨孙膑,还要精神打击孙膑,试图让孙膑成为生不如死的行尸走肉!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题主所说的孙膑被“挖去膝盖骨”,并不正确。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夏有膑刑,挖其膝骨,周改刖刑,即砍两足,孙膑所受正刖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庞涓…则以法刑断其(孙膑)两足”。

夏朝挖去膝盖的肉刑是膑刑,到了周朝之后不挖膝盖了,改成砍掉双脚了。“脚”在古代及日本的意思就是腿,而足在在古代及日本的意思就是脚。从这方面来说,孙膑应该叫孙刖,至于为什么叫孙膑,可能“膑”有瘸子的意思,也可能是司马迁避讳。这种刖在春秋战国时,非常普遍。《晏子春秋》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景公关怀自己的能臣晏子,想让晏子衣食住行更好一些,并问了市场物价等民生问题。晏子说市场上鞋便宜,但假脚贵,景公很羞愧,决定慎用刖刑了。

孙膑最终去了慎用刖刑的齐国。庞涓以为以为这样就能把孙膑废了,让孙膑从此不能再走出家门,再也没有面目出门,最终会自甘堕落而死。最终没有如庞涓所愿,一天,齐国使者出访魏国,敬佩孙膑的才华,同情孙膑的遭遇,就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把他举荐给齐国的大将田忌,田忌很欣赏孙膑,就把他收为自己的门客。在“田忌赛马”中,孙膑一举成名,齐威王重用他为齐国的军师。

孙膑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

孙膑的复仇机会来了。公元前354年,赵国向卫国发起进攻,卫国是魏国的卫星国。赵国一路凯歌攻陷了许多城池,魏国一看小弟受欺。怒而来了一个围赵救卫,趁着赵国邯郸后方空虚,一举包围了赵都邯郸。

当时的魏国在吴起变法之后吧,变得非常的强大。面对汹汹来犯的魏武卒,赵国只得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采用了段干朋的两全其美之策:齐发兵两路,一路去攻打魏国的襄陵,一路去救赵,要等魏军拿下邯郸后再救,这样可同时让魏、赵两国实力受损,还能完成救赵的承诺,一箭双雕。

孙膑和田忌被派带兵救赵。

赵国拼死抵抗,仍不是庞涓大军的对手,庞涓攻下邯郸,继续攻打被赵国打下的卫国。赵国遭遇灭顶之灾,田忌救赵心切。主要因为一是想急于为孙膑报仇,一是建功立业。当田忌急于在庞涓后方突袭时,被孙膑阻止了。田忌不解,孙膑的理由是,齐军远途奔袭已经疲惫,而魏军是乘胜追击,时期士气正盛气。此时,追击反而救赵不成累及自己。孙膑的高见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庞涓能魏赵救卫,为什么齐国不能围魏救赵呢!庞涓见齐军没有追来,就一鼓作气攻打卫国。当庞涓听到魏国的大梁被田忌、孙膑围困时,非常惊恐,立即星夜赶程。

庞涓回救心切,匆忙赶路,没想到孙膑率领大军在桂陵设伏。庞涓顿时有了,雪上加霜的悲伤,有种说法是孙膑在这次战争中,一举擒获了庞涓。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孙膑和庞涓之仇堪称不共戴天,他怎么可能放虎归山呢?难道孙膑认为自己远胜于庞涓,和后来的诸葛亮一样玩“七擒孟获”的招式吗?很显然不是的。主要还是因为魏武卒实力很强,而庞涓指挥作战水平也很高,更加上田忌作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除赵国的危机,而不是为了杀死庞涓而重创魏武卒,那样的代价齐国不愿意付出。毕竟齐国和赵国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铁。

孙膑继续他的复仇之路——围魏救韩马陵之战。

齐国的围魏成功地救赵,庞涓生了一肚子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庞涓报仇却用了十二年,结果还没报成。公元前342年,被庞涓率领魏武卒攻打的韩国。韩国自知不是魏国的对手,直接向拯救赵国的齐国求援。当时三晋之地,魏国最强,赵国其次,韩国最弱。而七雄之中,以秦国、齐国实力最强,五十多年后,秦齐相约称帝,秦王是西帝,齐王是东帝。让庞涓没想到的是,孙膑还是老套路,来了一个围魏救韩。庞涓对于孙膑,一是妒忌,二是不服。庞涓有雄于天下的魏武卒,孙膑有什么?可上次孙膑却围魏救赵,这次又围魏救韩。庞涓非常愤怒,也非常开心。愤怒的是,孙膑用老套路,这简直是侮辱自己的智商。开心的是,庞涓这次要正面和孙膑对决,打败孙膑,杀死孙膑,一雪前耻。庞涓求战心切,星夜兼程,一是回救大梁,一是歼灭孙膑的齐军。

孙膑见庞涓来势汹汹,决定好好耍庞涓一把。孙膑这次的围魏救韩,是围魏救赵的升级版,可以称之为围魏救赵2.0。

当庞涓侵韩国五天,孙膑才围攻大梁。此时的魏军,差一点拿下韩国,可后院起火,只能回救。这让魏军很失落很遗憾更不甘心,但又不能不回救。回救时,韩国才趁机报个小仇。更重要的是,魏军作战五天,早过去了一鼓作气的状态,已有点疲惫。加上心理上的压力,战斗力大大下降。还有就是魏军星夜兼程地赶路和急于交战,就更让魏军疲惫。

孙膑决定拖垮魏武卒,乱箭射死庞涓。庞涓不是急于交战一雪前耻吗?不是看不起了齐军吗?那就让魏军尤其是让庞涓更骄傲一些吧。骄兵必败,越骄败的就越惨。孙膑假装很害怕庞涓的样子,并且还玩了一把增兵减灶的谋略。这让庞涓认为,齐军面对魏武卒的汹汹来犯,吓得都跑了。这就更让庞涓激起立即消灭齐军,活捉甚至杀死孙膑的想法了。杀鸡焉用牛刀?庞涓为了提高效率,决定率领先锋精锐杀孙膑一个措手不及。

上次,孙膑在桂陵等着庞涓,这次孙膑在马陵等着庞涓。和上次一样,庞涓进入了孙膑布下的天罗地网。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庞涓带不是主力而是先锋部队。孙膑决定擒贼先擒王,杀敌先射马。为了让庞涓死得明白,孙膑还特地将一棵大树剥皮,刻上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庞涓赶到此地,看树上写有此字,大怒不已,挥剑砍树。砍树就像按钮,他这一砍,立马是万箭齐发。原来孙膑早在此地埋伏了众多的弓箭手,就等着庞涓这头羊呢!

庞涓也是一代名将,万箭齐发射死了他的马,却没要了他的命。魏军已经大乱,他逃不出,更没脸活了。就在那棵树下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很快十万魏军被歼灭,其主将太子申被俘,魏国从此一蹶不振,齐国成为了新霸主。

个人总结

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当成老师,向他们学习,努力赶上甚至超越他们,而不是耍小聪明,施阴谋毒计。世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机关算尽太聪明,必误了卿卿性命。害人者必然害己!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庄子一则霸气名言,仅8字,大家很熟悉,但几乎没人知道出自庄子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庄子

    还记得那个能够在天上飞的大鹏鸟吗?还记得那个在水里游体型庞大的鲲吗?创造它们的是一个叫做庄子的人。对于庄子,世人都知道庄周梦蝶,也都知道庄子的一生随性自然,是道家即创始人老子以后的第二位著书立学的道家学派代表人。后人将庄子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生说出来许多的经典名句,被世人不断使用着,他的许多

  • 骂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庄子一句话,警世两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不敢飞得太远标签:庄子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了。我们常说巍巍华夏,五千年文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一向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形象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而自儒学成为官方显学以来,国人一直强调温良恭俭让,一般不容易和人产生正面冲突。但即便如此,看似不文明的骂人艺术也是源远流长。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个

  • 庄子对养生的思考和探索

    历史人物编辑:依依不吃辣标签:庄子

    庄子是我们古代哲学家,被誉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著作《庄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养生的思考和探索。庄子的养生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身心合一庄子认为,身体和精神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身心合一,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在《齐物论》中写道:“人之所以能有大功于天下者,以其恬淡也。恬淡则清,清则

  • 庄子才死20天,妻子跟楚王孙入洞房,田氏操起斧头,劈开庄子棺材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庄子

    庄子才死20多天,他的妻子田氏就跟楚王孙入了洞房。不想,宽衣解带时,王孙突然心口巨痛。田氏随后竟操起斧头,劈开隔壁破房里的庄子棺材。谁知,后面发生的事更加出人意料!田氏,庄子的第三任妻子,生的肤白貌美,美得像天上的仙女。当年拒绝了楚威王重金聘任做丞相的请求后,庄子带着妻子隐居在南华山。有一天,庄子回

  • 逍遥鲲鹏飞天堂——庄子的艺术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庄子

    如何此生就在天堂呢?如何找到生命的价值?在此忙碌无奈人生中如何平静?在此花花世界中如何安定自己?假如我们熟读庄子哲学的话,都可以找到答案。庄子继承老子的“道法自然”哲学,展开了一个让人抱有宁静的心,进一步而可以拥有艺术性人生的哲学思想。他不藉宗教鬼神的力量,而用东方艺术性的心灵感应,新的术语就是提高

  • 楚王花千金邀请庄子做丞相,庄子说他就是一只烂泥地里的乌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庄子

    一天,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两个楚国的大夫奉命来找他,说是楚王邀请庄子去楚国做宰相,年薪千金。此时的庄子,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没得吃没得喝,有时只能靠钓鱼维持生计,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补丁打补丁了,连一双像样的鞋子也没有。楚王以高位、重金来邀请庄子出仕做官,庄子是什么态度呢?庄子给前来的两位大夫

  • 庄子假死试妻,不料妻子为给新欢治病,一刀劈开庄子棺材取其脑髓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庄子

    说起庄子,往往带着很浓烈的神秘色彩,他的《庄子》《逍遥游》等作品,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人心向往之。人们也总将老子与庄子放在一起,称为老庄。在他的身上还有很多赋予传奇色彩的故事,就比如他的妻子为了救治新欢,竟然想开他的棺取脑髓。路遇寡妇这一天,庄子在外游历,路遇孤坟,一个少妇凄凄哀哀地在

  • 自然门武术其实有着很深的道教文化基础,和庄子等书很有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庄子

    老阳按:其实自然门,和道教有着很深的关系,自然门三代祖师,徐祖师,杜心五,万籁声其实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于道教也有很深的研究,今天说说自然门武术和庖丁解牛的关系,文章摘自网络。自然门武学文化根植于数千年华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它蕴含着丰富的东方哲学思想。在冷兵器时代技击术鼎盛时期的自然门就是以打

  • 庄子假死试妻,妻子却为给新欢治病,刀劈庄子棺椁欲取其脑髓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庄子

    庄子作为道家知名的代表人物,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不但深刻影响了以往,更陶染了现在。关于他的奇闻轶事也是数不胜数,但你知道吗?庄子曾装死考验妻子是否忠心,最后导致妻子羞愧自杀。“相濡以沫”的道人,难道在感情上也是个疑神疑鬼的市井中人?洒脱浪漫的梦蝶人,也会想要知道真爱的忠贞?都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爱情

  • 庄子出游,遇一翼长七尺的奇鸟之后,返回住处三天不肯出门见人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庄子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又一位集大成者。他虽为圣人,却也曾经遭遇过让他数天不愿见人的窘境。有一天,庄子出游,路过一片被篱笆围起来的栗树林。当日阳光明媚,微风习习,庄子沿着篱笆一边前行,一边欣赏着郁郁葱葱,挂满了毛茸茸栗子的栗树林,不由得心旷神怡。突然间,一只翼长七尺,眼大一寸的奇异鹊鸟从庄子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