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擒庞涓的细节:为报私仇不惜牺牲同僚性命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擒庞涓的细节:为报私仇不惜牺牲同僚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文博 访问量:2403 更新时间:2024/2/7 6:22:25

战国时期,孙膑庞涓的多次交手,几乎都成为军事谋略上的经典,但两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似乎更加吸引大众的眼球。

孙膑和庞涓师从鬼谷子,庞涓深知孙兵的军事能力远超自己,在魏国谋得差事之后,立刻派使臣邀请孙膑一起共事,但背地里却设计陷害孙膑,让他受到“膑”刑的残忍迫害。膑刑,也就是挖去他的膝盖骨,受刑后的孙膑终身残疾,再也无法站立行走。

本是同门师兄弟,竟能下如此毒手,庞涓的心狠手辣,但在1964年,山东省临沂市市区银雀山西南麓发现一处大型汉墓中,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竟然重现天日,但它却展现了一个与历史截然不同的孙膑。

不择手段,孙膑为赢不惜牺牲同僚性命

“围魏救赵”可以说在中国战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军师孙膑建议田忌假装南下攻打魏国平陵。平陵是魏国的军事要地,地处首都以东,易守难攻。为什么孙膑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攻打呢?原因很简单,他想迷惑庞涓,让他觉得获胜如同探囊取物,大功在前,庞涓只会步步深入,掉进他提前设好的陷阱里。

进军平陵的途中要经过市丘,这一段路险峻异常,极有可能被切断粮草,这场出征相当于直接送死,因此选谁去变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孙膑兵法》补充了史记当中的很多细节,孙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友善纯良。计谋已定,孙膑问田忌:都大夫里面谁的能力最弱?田忌想了一下回答:那恐怕就是齐城、高塘两个人了。

孙膑立刻就把这两个人派上了战场,这两个人原本在军中并不受重视,此番派他们作为主将,在他们心中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两个人在出征前痛下决心,不完成任务,绝不归来!

但站在一旁的孙膑内心并无波澜,在他的眼中,这两个人只是棋盘上的棋子,鱼钩上的饵食,牺牲就是他们最大的价值。

可惜齐城、高塘并没有解读出孙膑背后的深意,为了报答他的赏识之情,在战斗中异常英勇,但依然难抵魏国的主力部队,双双成为刀下鬼。

而此时,孙膑的计划才正式动。

孙膑让田忌率大部队围住魏国首都大梁,另一路则派少量部队深入敌营,假装攻打庞涓,并且做出溃军之相,让庞涓继续轻敌。

庞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早已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孙膑在桂陵设下埋伏,只等庞涓一出现就立刻将其拿下。无论在战术选择,还是对庞涓内心的把握,都可谓精准透彻,难怪庞涓要如此忌惮。

以小博大,断尾思维成就孙膑军事地位

在“围魏救赵”这场战役中,我们似乎还能看到他另一个十分有名的计谋——“田忌赛马”的影子,齐城、高塘两个人就是孙膑眼里的下等马,他用下等马对战了魏国的上等马,从而在多次对战中,赢得大盘整体胜利。

在孙膑的谋略中,牺牲几乎是在所难免的,从人性的角度考虑,似乎特别不近人情,但是在从军事角度考虑,这样的牺牲就像壁虎断尾求生一样,实则也是无奈之举。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起,每天都活在刀光剑影之下,稍有不慎就成了“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的下场。可以说胜败就在转瞬之间。

一个强国尚有“马失前蹄”的可能,更何况一个本身就不占据优势的弱国。无论是围魏救赵,还是田忌赛马,孙膑都非常善用“以小博大”的战术,即便所有条件对自己并不有利,他也能绝地反击,掌握战局。

在社会资源并不能完全公平的当下,能把一把烂牌打成好牌正是多数人所需要的。

孙膑牺牲下等马、牺牲齐城、高塘,对于我们而言,那就是学会“取舍”。

我们是否可以牺牲娱乐的时间,来更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我们是否能牺牲美食的快感,来保持自己的身材?我们是否能放下手里的工作,多多陪伴自己的父母?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自己的核心目标,能否舍去不必要的欲望,来完成这个目标,就是孙膑对于现代人的意义。

出其不意,孙膑注定是庞涓一生的梦魇

历史已成定数,庞涓被孙膑所获,两个人的较量终于落下帷幕,同样是鬼谷子的学生,老师的一定一样倾力相授,为何庞涓最后会败给孙膑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孙膑擅长打破常规,逆向思维。田忌赛马时,所有人都出现思维定式,就是只有等级相同的马才可以在一起比较。这种定式,被当成了大家的默认规则,并不会明文规定出来,但孙膑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破绽,于是出奇招,打破赛马的等级制度,最终赢得了胜利。

据说当年鬼谷子给庞涓和孙膑同时出了一道题,问谁有办法能让他从屋子里走出去,庞涓立刻开始采取办法,威逼、水淹、火攻,但无论情形有多严酷,鬼谷子依然端坐屋内,不为所动。

一直没有说话的孙膑突然开口:“我没有办法让老师走出去,却有办法让老师走进来。”鬼谷子下意识站到了屋外,想看看孙膑会用什么办法,而此时,孙膑脸上却露出了笑意;“老师,你已经站到外面了。”

比起庞涓,孙膑仅凭两句话就直接扭转了局面,凸显了他非比寻常的智慧,他总是能打破常规,从另外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鬼谷子出这道题时,心里加固了牢牢的防线,那就是他们一定拼命让我出去,我只要不出去,就赢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孙膑把这道题改成了“如何让老师进来”,一下子解锁了鬼谷子的心里防线,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跳出原有的思维封锁,其实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像庞涓一样不断正面攻击,只会适得其反,大大降低了效率。有时候我们经常会钻进“死胡同”,当一种办法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调转方向,寻找最优解,大部分时候选择其实比努力更重要。

小结:

出其不意可谓是最恐怖的才能了,因为它永远都能绝地反击,永远都无法被找到规律,也就成了永远也无法战胜的对手。和孙膑共一起的求学生涯,让庞涓深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残忍来自于内心深处无法克制的恐惧,如果孙膑四肢健全,恐怕历史上早已没有庞涓的一席之地了。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庞涓为何那么恨孙膑,想尽办法虐待他?挖骨、刺脸无所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庞涓

    同窗之情固然可贵,但是在历史同门相残的事情也不再少数。而往往引起同门相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嫉妒。嫉妒之心人生而有之,而有嫉妒心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嫉妒心而去害人性命。最典型因为嫉妒之心同门相残的案例,那就非庞涓和孙膑莫属了。此二人本是同门,皆是拜于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鬼谷子是谁?纵横家尊他为

  • 庞涓和孙宾,传了千百年的仇怨,围魏救赵会是最后的结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书儿游戏日记标签:庞涓

    公元前361年,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冬日,一个叫公孙鞅的人离开魏国的大梁,独自踏上前途未知的渺茫世界。有人说,公孙鞅的离开,使魏国痛失一流人才,如果这个公孙鞅不走,不知道那名震后世的商鞅变法还存不存在,中国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变。而在公孙鞅离开大梁的同时,遥远的太行山脉之中,一个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正志得意

  • 孙膑与庞涓同门师兄弟,为何最后手足相残?看看那个时代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庞涓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期。在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群雄争霸期间,各路人才涌现,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孔子、墨子、孙子等名家名士。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孙子兵法》的创作者孙武的后人孙膑。想必大家也一定都听过孙膑、庞涓两兄弟之间的故事。兄弟两人因妒生恨,

  • 鬼谷子八字箴言“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预见了庞涓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庞涓

    在群雄争战的时代,拥有一位神机妙算的军师是制胜的一大关键因素。譬如家喻户晓的诸葛亮,便是刘备打下江山功不可没的一大谋臣,而他在《三国演义》中的神算形象在小说的夸张渲染下近乎妖魔化,并不真实。可在战国时期,确有一位堪称有“通天之智”谋略家,极具神秘色彩,被誉为千古奇人。此人便是鬼谷子。他的旷世奇才人不

  • 商鞅舌战群臣,忽悠魏国称王;魏齐马陵决战,孙膑完胜庞涓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庞涓

    商鞅变法仅仅十几年,秦国就显露霸主气息。就连天子周显王都给秦孝公嬴渠梁送来了祭肉,封他为西方诸侯之长。秦国越来越强大的事实,渐渐引起了天下第一强国魏国的警觉。魏国君主魏罃召集泗上十二诸侯(宋、鲁、卫等国,是战国七雄外的12个小国)举行会盟,图谋共同伐秦。秦孝公嬴渠梁闻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全国备战

  • 残害同门岂不斩草除根,围魏救赵实则弃车保帅,这才是真正的庞涓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庞涓

    受“孙庞斗智”故事影响,人们对于庞涓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志大才疏”“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上,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庞涓究竟是怎样呢?庞涓是军事奇才还是徒有虚名?魏武卒在庞涓的带领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魏国得以称霸诸侯。魏国在庞涓的努力下,险些灭韩亡赵。桂陵之后尽数收回河西失地。征韩伐赵,讨秦抗齐,不失为一

  • 围魏救赵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何庞涓两次上当?诱敌之策千变万化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庞涓

    孙膑的复仇,可谓是快准狠,两场战争完成复仇。第一战,打得庞涓名誉扫地,第二战,打得庞涓身灭心死。历史上能跟孙膑复仇相比的或许就是勾践了。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此后一战夺取吴国都城,斩杀夫差太子,而夫差只能求饶。第二战便杀败夫差,完成了灭吴重任。孙膑和庞涓本来是同窗关系,常常坐在一起聆听鬼谷子老爷子

  • 马陵之战孙膑计斩庞涓,功成名就,为何旋即失踪?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庞涓

    马陵一战重创魏武卒,从此终结了魏国的百年霸业;齐国则挟战胜之威,实力迅速膨胀,称霸东方;然而指挥此战的主角——孙膑,却从此失踪,这是为何?号称神出鬼没的孙膑绝对对齐威王做了很过分的事情——点拨田忌赛马,嬴了齐威王,从此孙膑走进齐威王的视野;擘画围魏救赵,桂陵之战打破魏武卒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孙膑一战

  • 孙膑伏击庞涓,大败骄横一时的魏武卒,最后却销声匿迹再无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庞涓

    战国时期的天下就像一盘大棋,各国诸侯就像下棋的人,每一次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国家的兴亡,为了手中掌控更多的棋子,各国君主纷纷招贤纳士,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人才来到自己的身边,于是诸侯国纷纷开始变法求新。列国变法最早开始变法而且颇有成效的国家就是魏国,当其他国家还在实行分封制,固化阶级壁垒的时候,在魏文侯的

  • 苏秦佩六国相印,庞涓百战未曾败绩,见了此人大气都不敢喘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庞涓

    时势造英雄,英雄改时局,风云际会的时代总是英雄辈出,而英雄对历史进程的节点,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有些人物甚至是对历史的走向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进入了空前的乱世,在周天子的名义统治下,大大小小存在着几百个诸侯国,他们之前相互攻伐,为了生存下去,各个国家之间不停的打来打去。春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