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涓和孙宾,传了千百年的仇怨,围魏救赵会是最后的结局吗

庞涓和孙宾,传了千百年的仇怨,围魏救赵会是最后的结局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书儿游戏日记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3/12/9 4:20:36

公元前361年,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冬日,一个叫公孙鞅的人离开魏国的大梁,独自踏上前途未知的渺茫世界。

有人说,公孙鞅的离开,使魏国痛失一流人才,如果这个公孙鞅不走,不知道那名震后世的商鞅变法还存不存在,中国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变。

而在公孙鞅离开大梁的同时,遥远的太行山脉之中,一个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正志得意满地走下山来。

他告别鬼谷岭,告别恩师鬼谷子,走向公孙鞅郁郁不得志的大梁,在这里他将开始自己辉煌的人生,让全天下都记住自己的名字——庞涓,他的出山,让天下大势也随之涌动。

庞涓(剧照)

庞涓刚到魏国,就受到了魏惠王魏䓨的热情接待,因为庞涓是天下第一奇人鬼谷子的高徒。

而作为天下第一强国的君主,魏惠王现在最迫切的事,就是为天下无敌的魏武卒,重新找到一个天下无敌的新统帅!.

让魏国在自己这里,登上辉煌的巅峰!

庞涓精通兵法,让魏惠王喜出望外,马上任命他为上将军,统领二十万精锐的魏武卒。

庞涓用严厉的法令治军,使魏武卒成为纪律最严、执行力最强的天下第一劲旅。

庞涓率领着这支精锐之师,开始了东征西讨。

魏军攻打赵国,夺取了赵国的列人、肥(今河北邯郸附近)两地,威胁近在咫尺的赵国首都邯郸,赵国上下一片惶恐。

为了应对西部秦人的压迫,庞涓率魏武卒进入河西与秦军作战。庞涓打仗不拘一格,常常出奇制胜,这次他亲率精锐从秦军防守薄弱的地方度过黄河,直接向秦都栎阳进军。

虽然秦军作战勇敢,但还是没有挡住这支奇兵,被庞涓攻破了老巢。

秦孝公被迫又把都城迁回了雍,把河西之地让给魏国,这样,继吴起之后,秦国再次被魏国死死压制在关中以西的狭长区域。

为了巩固对河西的统治,魏国任命战将龙贾为河西郡守,并修筑长城(魏长城),防范秦人反攻。

魏长城

此时魏国的霸业,从魏文侯魏斯起步,经魏武侯魏击发扬光大,连续击败齐、楚、韩、赵、秦等列强,对周边诸侯完全呈现碾压之势,到魏惠王魏罃时期终于达到巅峰。

而魏国的第一大功臣庞涓更是声名大振,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闪亮的明星,获得了上至君侯,下至普通百姓的一致敬仰。

慕名前去拜访的人,摩肩接踵,把庞涓家里的门槛都踩烂了。不过,庞涓并不以为意,而是非常谦逊地以礼相待。

直到有一天,一位高高瘦瘦的年轻人来到庞涓家里,就如一阵微风细雨轻轻洒落在庭院里,满堂的人都被吸引了。

那年轻人恭敬地向着庞涓行礼,微笑着说道:“兄长在上,还记得鬼谷岭中的小弟么?”

有人惊叹道:“怪不得神采飞扬,气质卓绝,原来是上将军的弟弟!”

那超尘脱俗的年轻人叫作孙宾,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也是庞涓的小师弟。只不过庞涓下山时他年纪还小,几年过去已经成长为出类拔萃的人中龙凤,难怪庞涓一时没有认出来。

孙宾(剧照)

庞涓喜出望外,冲出房门拉着孙宾的手嘘寒问暖,还把他介绍给堂上最尊贵的宾客。

中间高高在上的,赫然正是魏惠王。

听说眼前的人是鬼谷子的高足,眼睛霎时就亮了,再听说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人,马上从座位上下来,亲切地拦着孙宾话起家常。

魏惠王就是这样一位实际人,对出身看得很重。

就像已经远去的公孙鞅,虽然有公叔座和公子昂的大力推荐,可他看都不看一眼。

眼前的孙宾,仅凭先祖孙子和师傅鬼谷子的名号,不管能力如何,他都会高看一眼。

然而眼前的孙宾,可不仅仅图有兵圣后人的虚名,他从小学习兵法,长大后更是将祖传的《孙子兵法》研究透彻。

虽然年纪轻轻,但知识和见识已经超过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

魏惠王接连问了孙宾几个问题,孙宾都对答如流,魏惠王更加高兴,让孙宾挨着他坐下,像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攀谈起来。

其他的人唯有羡慕和嫉妒了。

魏惠王和孙宾

待酒饭吃光,客人都散了,月亮也高挂天边了。

忙碌了一天的庞涓却心事重重,久久不能入睡。

那让他心神不宁,无比纠结的人正是今天的主角,他的师弟孙宾。

他太清楚孙宾的能力了,他是与生俱来的天才的军事家,身上不仅有兵圣的血脉,更得鬼谷子的真传。

他也非常了解魏惠王,丝毫掩饰不住对名门望族子弟的厚爱。

相比庞涓,孙宾的资历和背景更深,所以魏惠王更为欣赏的人是孙宾,也许不久的将来就要取代他的地位。

庞涓望着清凉的夜空,内心却无比烦躁。

庞涓(剧照)

田刚蒙蒙亮,庞涓就进宫面见魏惠王,提出重用孙宾的建议。

很快,魏惠王就下令任命孙宾为客卿,让他作庞涓的副手,。

得知魏惠王的任命,孙宾大吃一惊。因为他来魏国并没有出仕的想法,只不过是顺路探望师兄而已。

而他更想回到家乡齐国,向先祖孙武一样,隐居山林,与世无争。

孙宾数次请辞,魏惠王都不许,而庞涓更是热切挽留,要孙宾和自己共享富贵。

孙宾走不脱,只好留下来做魏国的客卿。

朝夕相处间,孙宾的能力和见识更让庞涓震惊不已,既羡慕、又嫉妒。

就拿目前的国际形势来说,孙宾认为魏国最大的敌人不是东方的齐国,而是西方秦国。

现在西方的秦孝公嬴渠梁正广撒英雄帖,诚招天下有志之士,来秦国开展变法,秦国一旦变法成功,则必然东进中原,一定会成为魏国最大的敌人。

而东方的齐国,虽然国力强大,但有燕、赵、魏、韩、楚的多方牵制,上升空间很有限。

所以魏国要想做大做强,必然是谋取西方,永远地压制秦国。

而这番论断和魏国朝堂的判断完全不一样,他们认为秦国是二流国家,不足虑,真正的威胁在东方,否则也不会将都城由西方的安邑迁到东方的大梁了。

听了孙宾的论断,庞涓心头一亮,但也更让他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除掉孙宾。

庞涓(剧照)

于是庞涓马上觐见魏惠王,建议魏国调整战略,将西方的秦国作为首要对手。

面对这个一百八十度的战略大转移,秦惠王晒然一笑道:“上将军莫不是被利令智昏,竟然出此昏庸之策。”

庞涓不闹不怒,颓然长叹道:“这不是臣下的想法,而是孙宾的策略。孙宾是千古不出的奇才,而且深得君上信任。他的论断臣下不敢不如实向君上奏禀,还请君上定夺啊。”

魏惠王不得不认真对待,想了很长时间,猜不透孙宾的用意。庞涓只好替孙宾解围说:“我知道孙膑是齐国人,本家俱在齐国,故一直不愿引荐他来魏国,就是担心他会有二心。孙宾心念故国,不忍魏、齐为敌,故有此两全其美之策,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魏惠王脸色铁青,勃然大怒道:“他这套策略分明是为了一己之私,怎么对得起寡人的信任,孙宾真是个小人!还请上将军赶快将他驱逐出境,寡人再也不想看到他。”

庞涓惶恐,大哭不止。

魏惠王看了心有余戚,但内心已对孙宾再无半分信任,问庞涓道:“依将军之看,该如何处置孙宾,但有所求,寡人必定遵从。”

庞涓哭道:“臣和孙宾本是手足之情,但为国为民,臣不敢少徇私情。”

魏惠王点头赞许。庞涓接着说道:“孙宾有经天纬地之才,奈何他不能为我所用。但是若放他回齐国,终究为魏国大患。因此,臣下建议,将他终生困留魏地,永世不为天下所知。”

魏惠王点头默许。

魏惠王(剧照)

就这样,孙宾被永远留在了魏国,只是他的留下真的很残忍,经受着人类完全想不到的痛苦折磨。

为了防止孙宾逃走,魏惠王下令将孙宾的膝盖骨去掉,并在脸上刻大大的“囚”字,羁押在终日不见阳光的牢房里。

昔日的座上宾,转眼沦为了阶下囚,几乎被折磨死。

一切都突如其来,孙宾的命运真的是天堂地狱。

不知在牢房里昏睡了多少时日,这个曾经的人中龙凤,现在已经形同朽木。

迷迷糊糊中,他感觉一个既熟悉又危险的人出现在身边。

嘤嘤戚戚的哭声在回响了许久,庞涓那悲伤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贤弟,你受了这么大的苦,为兄亦无能为力啊。命运终究让你万千沟壑,心中的遗愿就交由我来替你完成吧。”

原来,庞涓还是希冀着孙宾的千古兵法。

孙宾受刑

可是那横躺于地下的人没有丝毫回应,悄无声息,如死人一般。庞涓哭得眼泪纵横,抱着孙宾端详了许久。

之后地牢里那人的消息,每天都有专人向庞涓汇报。

“那人已经醒了。”

庞涓匆忙赶去,偷偷观察。让人把牢房重新打扫,把那人梳洗的干干净净,紧紧地抱着那人又哭了,滚烫的泪水滴到那人苍白的脸庞。

那人睁开眼,眼神空洞茫然,旋即又沉沉昏睡。

“那人能吃东西了。”

庞涓赶去,偷偷观察。

没想到,那人废了半天时间竟然吃光了自己的屎尿。

庞涓大怒,把那些照顾不周的狱卒拉下去狠狠责罚,那人却动也不动,似乎死了很长时间。

“贤弟,你还认得我吗?”庞涓眼里满是关怀和无助。

那人依旧无动于衷,过了很长很长时间,才慢鼻尖微动,竟然像狗一样趴在地上,舔舐起了地上的残留。

看到那人残废的躯体,消失的灵魂,庞涓忍不住叹道:“孙宾啊孙宾,纵使你才华横溢、韬略万千,可惜再也出不去这里了。还有祖传的《孙子兵法》,只怕是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得知了!”

那人却不知觉,依旧像狗一样,在地上嗅着舔着。

一代旷世奇才,就此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自生自灭。

庞涓和孙宾

数年之后,齐国临淄举办了一场赛马比赛,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因为这场比赛,是在齐国最为权贵的两人之间进行,参加赛马的竟然是齐威王田因齐和上将军田忌

当时,齐国贵族间流行赛马,取胜的人不光赢得丰厚的赌金,还有冠军的荣誉和名望。

赛马的规则是三局两胜。即把参赛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依次出场,比赛三局,赢得两局的即是胜者。

其实,同等马之间的脚力相差不是很大,输赢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反而是不同等级的马之间会有显著差别。

齐威王依次用上中下三等马出战,没想到田忌却用下等马去对齐威王们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三类马比赛完毕,田忌一败两胜,成功逆袭,赢得千金赌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田忌赛马”的故事

齐威王输了千金,心疼不已,就问田忌为何会有这般自信和策略。

田忌就把一个叫孙膑的人推荐给齐威王。

当那个坐在轮椅中,脸上刺着字,披发散肩的人出现在齐威王面前时,齐威王被吓了一跳,但随即就被他的言谈和韬略所吸引,也被他所遭遇的非人折磨和苦难经历深深震撼。

是的,这个人正是孙宾,由于受过膑刑,改名为孙膑,他的本名似乎预示了本命中的这场劫难。

田忌赛马

齐威王虚心向孙膑请教兵法,孙膑自然应答如流,齐威王大喜,有心任命他为将军。

孙膑辞谢说:“我受酷刑致残,不可为将。”

齐威王怒火中烧,不过还是遵照孙膑的建议,将他雪藏起来,只让他作为田忌的谋臣,在幕后出谋划策。

面对实力强大的魏国,齐国也在积极谋划抗魏联盟。

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赵国、宋国会盟相会,相约共同应对魏国的威胁。

虽然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但是谁也不敢贸然挑战强大的魏国。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

卫国一直唯魏国马首是瞻,魏国自然不能不救,魏惠王任命庞涓为主将,带领八万精锐的魏武卒出征北方。

魏军所向披靡,很快将赵国赶出卫国,接着又势如破竹地攻入赵境,兵临邯郸城下。

邯郸危在旦夕。

精锐的魏武卒

赵国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

齐威王任命田忌为齐军的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孙膑藏于军中,并不对外声张。

这次救赵,齐军尽起精锐,当距离邯郸越来越近时,那股摄人的压迫亦越来越重。从上到下,所有将士都非常清楚。很快,他们将要直面天下最精锐的劲旅——魏武卒!

强弓硬弩、铁面冷血、威震天下!

两强相遇勇者胜,这一战定不让魏国全身而退!田忌豪气万千,要率兵直逼邯郸。

孙膑却阻止了田忌莽撞的战法,说:“要想理顺乱丝和绳结,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争斗,要抓住要害平息纠纷,而不能下场参与搏击。现在魏国精锐尽在邯郸,我们不如避开邯郸,反而攻击敌人空虚之地大梁。大梁对魏国可比邯郸重要得多,那庞涓必然放弃攻赵而回来自救,魏军一撤,赵国自然得救。我们以逸待劳,埋伏在庞涓归国的必经之路,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此战齐军必胜。 ”

孙宾随军(剧照)

田忌认为有理,按照孙膑的计策行事,率领大军直插大梁。

得知齐军挺近大梁的消息,魏国朝堂震动,魏惠王急忙催促庞涓回师。

绝代名将毕竟与众不同,看到齐军的行军路线后,庞涓就意识到这不过是齐军的计谋而已。

他当然不会按照齐人画的圈圈走,而是加强了对邯郸的猛攻,他不想功亏一篑,要全力拿下邯郸,臣服赵国。因为等他带领全胜之师返回,那时候就是齐人的噩梦。

此战定要赵、齐两大强国彻底屈服。

无奈大梁发出的一道道加急令,像招魂一样催庞涓速归,彻底打乱庞涓的计划,他只好亲自带领精锐骑兵回救,而大部队依旧留下强攻邯郸。

得知庞涓率领轻骑离开本部,孙膑终于笑了。

孙宾让田忌带着少量部队与魏军交战,并故意示弱使其轻敌,将掉以轻心、狂飙突进的庞涓引向桂陵(河南长垣西北)。

庞涓真的大意了,在这里,他和少量亲兵,被埋伏了许久的、密密麻麻的齐军重重包围,任他本领再大,插翅难飞。

庞涓被俘,桂陵成为了绝代名将一生的耻辱之地,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桂陵之战,魏军虽然失去主将,但是主力仍在,齐国依然不敢贸然向大梁进军。

而北方邯郸的天空,也是一片通红,火光漫天,赵人的顽强抵抗,被魏武卒凌冽的攻击彻底粉碎,邯郸陷落。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战,魏国也不是输家。

虽然庞涓被俘,但他也不是输家。

面对齐国君臣,庞涓昂然挺立,笑傲当场,他的风度绝对配得上他的名誉和地位。

然而眼光余角处闪过的一抹身影,竟令他颓然一震。待他急切地去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仿佛那只是略过他心头的一片幻影而已。

不可能,绝对不是那人,那人正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生死不明!他在心里提醒自己。但知觉却告诉他,那抹身影真实存在,绝不只是一个幻影!庞涓内心再也不能平静,恍然如梦,患得患失,再也没有先前的趾高气扬了。

深宫计:围魏救赵

而在战场之外,魏、赵、齐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政治谈判。

虽然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但邯郸被魏国占据,魏武卒依然实力雄厚,纵使齐、赵合力,仍旧奈何不了魏国。

最终,赵国决定忍辱负重,和魏国在漳水之畔缔结盟约。

齐国压力倍大,为了缓和矛盾,决定将庞涓释放回国。

离开临淄的那天,精神恍惚的庞涓,丝毫没有重获自由的喜悦,灵魂深处依然忐忑不安。

走了很远很远,一股莫名的力量,让他突然鼓起勇气回眸。

宽广平原上,临淄已是天边的一座黑影,在蓝天白云下悠悠浮荡。飞鸟划过天际,不留一点影迹。

忽然,他的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

啊!真的是那人!庞涓呆立当场。

过了很久很久,庞涓对着临淄的虚空,默默地说:“真的是你,一定是你!虽然没有看见你,但是我感觉到了你。”

接着他暴怒地吼道:“孙宾,我不信,我不信你还活着。可是即使你活着,难道我会怕你吗?你偷着藏着不敢见我,靠鬼把戏骗我吗?哈哈......!”

虽然他说的理直气壮,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如此失落。

他感觉自己已不再是人间独宠,上天要抛弃了自己。

庞涓啊庞涓,你一直以为自己广大无边,其实你只不过是涓涓细流而已。就如你的名字一样,庞大和涓小,都是你人生不可避免的经转吧。

回到大梁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关押孙宾的牢狱。

庞涓在里面呆了很久很久,出来后让人一把火烧了牢房,连同囚禁了多年的那个废人,一起付诸一炬,因为被囚的那人已根本不是真正的那人。

真正的那人早已逃出生天,在桂陵给了他重重一击。

#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人物#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孙膑与庞涓同门师兄弟,为何最后手足相残?看看那个时代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庞涓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期。在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群雄争霸期间,各路人才涌现,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孔子、墨子、孙子等名家名士。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孙子兵法》的创作者孙武的后人孙膑。想必大家也一定都听过孙膑、庞涓两兄弟之间的故事。兄弟两人因妒生恨,

  • 鬼谷子八字箴言“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预见了庞涓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庞涓

    在群雄争战的时代,拥有一位神机妙算的军师是制胜的一大关键因素。譬如家喻户晓的诸葛亮,便是刘备打下江山功不可没的一大谋臣,而他在《三国演义》中的神算形象在小说的夸张渲染下近乎妖魔化,并不真实。可在战国时期,确有一位堪称有“通天之智”谋略家,极具神秘色彩,被誉为千古奇人。此人便是鬼谷子。他的旷世奇才人不

  • 商鞅舌战群臣,忽悠魏国称王;魏齐马陵决战,孙膑完胜庞涓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庞涓

    商鞅变法仅仅十几年,秦国就显露霸主气息。就连天子周显王都给秦孝公嬴渠梁送来了祭肉,封他为西方诸侯之长。秦国越来越强大的事实,渐渐引起了天下第一强国魏国的警觉。魏国君主魏罃召集泗上十二诸侯(宋、鲁、卫等国,是战国七雄外的12个小国)举行会盟,图谋共同伐秦。秦孝公嬴渠梁闻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全国备战

  • 残害同门岂不斩草除根,围魏救赵实则弃车保帅,这才是真正的庞涓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庞涓

    受“孙庞斗智”故事影响,人们对于庞涓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志大才疏”“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上,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庞涓究竟是怎样呢?庞涓是军事奇才还是徒有虚名?魏武卒在庞涓的带领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魏国得以称霸诸侯。魏国在庞涓的努力下,险些灭韩亡赵。桂陵之后尽数收回河西失地。征韩伐赵,讨秦抗齐,不失为一

  • 围魏救赵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何庞涓两次上当?诱敌之策千变万化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庞涓

    孙膑的复仇,可谓是快准狠,两场战争完成复仇。第一战,打得庞涓名誉扫地,第二战,打得庞涓身灭心死。历史上能跟孙膑复仇相比的或许就是勾践了。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此后一战夺取吴国都城,斩杀夫差太子,而夫差只能求饶。第二战便杀败夫差,完成了灭吴重任。孙膑和庞涓本来是同窗关系,常常坐在一起聆听鬼谷子老爷子

  • 马陵之战孙膑计斩庞涓,功成名就,为何旋即失踪?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庞涓

    马陵一战重创魏武卒,从此终结了魏国的百年霸业;齐国则挟战胜之威,实力迅速膨胀,称霸东方;然而指挥此战的主角——孙膑,却从此失踪,这是为何?号称神出鬼没的孙膑绝对对齐威王做了很过分的事情——点拨田忌赛马,嬴了齐威王,从此孙膑走进齐威王的视野;擘画围魏救赵,桂陵之战打破魏武卒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孙膑一战

  • 孙膑伏击庞涓,大败骄横一时的魏武卒,最后却销声匿迹再无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庞涓

    战国时期的天下就像一盘大棋,各国诸侯就像下棋的人,每一次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国家的兴亡,为了手中掌控更多的棋子,各国君主纷纷招贤纳士,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人才来到自己的身边,于是诸侯国纷纷开始变法求新。列国变法最早开始变法而且颇有成效的国家就是魏国,当其他国家还在实行分封制,固化阶级壁垒的时候,在魏文侯的

  • 苏秦佩六国相印,庞涓百战未曾败绩,见了此人大气都不敢喘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庞涓

    时势造英雄,英雄改时局,风云际会的时代总是英雄辈出,而英雄对历史进程的节点,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有些人物甚至是对历史的走向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进入了空前的乱世,在周天子的名义统治下,大大小小存在着几百个诸侯国,他们之前相互攻伐,为了生存下去,各个国家之间不停的打来打去。春秋时代

  • 庞涓断孙膑双腿,孙膑布局复仇,为何师兄弟相残成为战国常态?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庞涓

    春秋战国时期乃是大争之世,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个诸侯国开始了无止境的土地兼并战争,那时的周王室已经无法对日益膨胀的诸侯国进行制约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周王室还要看诸侯国的脸色。在那个时期,一些势力较大的诸侯国通过改革富国强兵,并通过一个谁也不能反对的政治策略,那就是携周王室以自重,这样

  • 孙膑减灶胜庞涓,,奠定了齐国的强盛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庞涓

    齐国为巩固和扩张其统治势力,积极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日益强大。马陵之战,是齐对魏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伏击歼灭战。齐国以“深结韩之亲,晚承魏之弊”的策略,用减灶示弱,诱歼了魏军。齐国于桂陵、马陵两次大败强魏,威震天下,争得了“诸侯东面朝齐”的强盛局面。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三四二年),魏国联合赵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