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1年,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冬日,一个叫公孙鞅的人离开魏国的大梁,独自踏上前途未知的渺茫世界。
有人说,公孙鞅的离开,使魏国痛失一流人才,如果这个公孙鞅不走,不知道那名震后世的商鞅变法还存不存在,中国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变。
而在公孙鞅离开大梁的同时,遥远的太行山脉之中,一个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正志得意满地走下山来。
他告别鬼谷岭,告别恩师鬼谷子,走向公孙鞅郁郁不得志的大梁,在这里他将开始自己辉煌的人生,让全天下都记住自己的名字——庞涓,他的出山,让天下大势也随之涌动。
庞涓(剧照)
庞涓刚到魏国,就受到了魏惠王魏䓨的热情接待,因为庞涓是天下第一奇人鬼谷子的高徒。
而作为天下第一强国的君主,魏惠王现在最迫切的事,就是为天下无敌的魏武卒,重新找到一个天下无敌的新统帅!.
让魏国在自己这里,登上辉煌的巅峰!
庞涓精通兵法,让魏惠王喜出望外,马上任命他为上将军,统领二十万精锐的魏武卒。
庞涓用严厉的法令治军,使魏武卒成为纪律最严、执行力最强的天下第一劲旅。
庞涓率领着这支精锐之师,开始了东征西讨。
魏军攻打赵国,夺取了赵国的列人、肥(今河北邯郸附近)两地,威胁近在咫尺的赵国首都邯郸,赵国上下一片惶恐。
为了应对西部秦人的压迫,庞涓率魏武卒进入河西与秦军作战。庞涓打仗不拘一格,常常出奇制胜,这次他亲率精锐从秦军防守薄弱的地方度过黄河,直接向秦都栎阳进军。
虽然秦军作战勇敢,但还是没有挡住这支奇兵,被庞涓攻破了老巢。
秦孝公被迫又把都城迁回了雍,把河西之地让给魏国,这样,继吴起之后,秦国再次被魏国死死压制在关中以西的狭长区域。
为了巩固对河西的统治,魏国任命战将龙贾为河西郡守,并修筑长城(魏长城),防范秦人反攻。
魏长城
此时魏国的霸业,从魏文侯魏斯起步,经魏武侯魏击发扬光大,连续击败齐、楚、韩、赵、秦等列强,对周边诸侯完全呈现碾压之势,到魏惠王魏罃时期终于达到巅峰。
而魏国的第一大功臣庞涓更是声名大振,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闪亮的明星,获得了上至君侯,下至普通百姓的一致敬仰。
慕名前去拜访的人,摩肩接踵,把庞涓家里的门槛都踩烂了。不过,庞涓并不以为意,而是非常谦逊地以礼相待。
直到有一天,一位高高瘦瘦的年轻人来到庞涓家里,就如一阵微风细雨轻轻洒落在庭院里,满堂的人都被吸引了。
那年轻人恭敬地向着庞涓行礼,微笑着说道:“兄长在上,还记得鬼谷岭中的小弟么?”
有人惊叹道:“怪不得神采飞扬,气质卓绝,原来是上将军的弟弟!”
那超尘脱俗的年轻人叫作孙宾,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也是庞涓的小师弟。只不过庞涓下山时他年纪还小,几年过去已经成长为出类拔萃的人中龙凤,难怪庞涓一时没有认出来。
孙宾(剧照)
庞涓喜出望外,冲出房门拉着孙宾的手嘘寒问暖,还把他介绍给堂上最尊贵的宾客。
中间高高在上的,赫然正是魏惠王。
听说眼前的人是鬼谷子的高足,眼睛霎时就亮了,再听说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人,马上从座位上下来,亲切地拦着孙宾话起家常。
魏惠王就是这样一位实际人,对出身看得很重。
就像已经远去的公孙鞅,虽然有公叔座和公子昂的大力推荐,可他看都不看一眼。
眼前的孙宾,仅凭先祖孙子和师傅鬼谷子的名号,不管能力如何,他都会高看一眼。
然而眼前的孙宾,可不仅仅图有兵圣后人的虚名,他从小学习兵法,长大后更是将祖传的《孙子兵法》研究透彻。
虽然年纪轻轻,但知识和见识已经超过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
魏惠王接连问了孙宾几个问题,孙宾都对答如流,魏惠王更加高兴,让孙宾挨着他坐下,像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攀谈起来。
其他的人唯有羡慕和嫉妒了。
魏惠王和孙宾
待酒饭吃光,客人都散了,月亮也高挂天边了。
忙碌了一天的庞涓却心事重重,久久不能入睡。
那让他心神不宁,无比纠结的人正是今天的主角,他的师弟孙宾。
他太清楚孙宾的能力了,他是与生俱来的天才的军事家,身上不仅有兵圣的血脉,更得鬼谷子的真传。
他也非常了解魏惠王,丝毫掩饰不住对名门望族子弟的厚爱。
相比庞涓,孙宾的资历和背景更深,所以魏惠王更为欣赏的人是孙宾,也许不久的将来就要取代他的地位。
庞涓望着清凉的夜空,内心却无比烦躁。
庞涓(剧照)
田刚蒙蒙亮,庞涓就进宫面见魏惠王,提出重用孙宾的建议。
很快,魏惠王就下令任命孙宾为客卿,让他作庞涓的副手,。
得知魏惠王的任命,孙宾大吃一惊。因为他来魏国并没有出仕的想法,只不过是顺路探望师兄而已。
而他更想回到家乡齐国,向先祖孙武一样,隐居山林,与世无争。
孙宾数次请辞,魏惠王都不许,而庞涓更是热切挽留,要孙宾和自己共享富贵。
孙宾走不脱,只好留下来做魏国的客卿。
朝夕相处间,孙宾的能力和见识更让庞涓震惊不已,既羡慕、又嫉妒。
就拿目前的国际形势来说,孙宾认为魏国最大的敌人不是东方的齐国,而是西方秦国。
现在西方的秦孝公嬴渠梁正广撒英雄帖,诚招天下有志之士,来秦国开展变法,秦国一旦变法成功,则必然东进中原,一定会成为魏国最大的敌人。
而东方的齐国,虽然国力强大,但有燕、赵、魏、韩、楚的多方牵制,上升空间很有限。
所以魏国要想做大做强,必然是谋取西方,永远地压制秦国。
而这番论断和魏国朝堂的判断完全不一样,他们认为秦国是二流国家,不足虑,真正的威胁在东方,否则也不会将都城由西方的安邑迁到东方的大梁了。
听了孙宾的论断,庞涓心头一亮,但也更让他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除掉孙宾。
庞涓(剧照)
于是庞涓马上觐见魏惠王,建议魏国调整战略,将西方的秦国作为首要对手。
面对这个一百八十度的战略大转移,秦惠王晒然一笑道:“上将军莫不是被利令智昏,竟然出此昏庸之策。”
庞涓不闹不怒,颓然长叹道:“这不是臣下的想法,而是孙宾的策略。孙宾是千古不出的奇才,而且深得君上信任。他的论断臣下不敢不如实向君上奏禀,还请君上定夺啊。”
魏惠王不得不认真对待,想了很长时间,猜不透孙宾的用意。庞涓只好替孙宾解围说:“我知道孙膑是齐国人,本家俱在齐国,故一直不愿引荐他来魏国,就是担心他会有二心。孙宾心念故国,不忍魏、齐为敌,故有此两全其美之策,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魏惠王脸色铁青,勃然大怒道:“他这套策略分明是为了一己之私,怎么对得起寡人的信任,孙宾真是个小人!还请上将军赶快将他驱逐出境,寡人再也不想看到他。”
庞涓惶恐,大哭不止。
魏惠王看了心有余戚,但内心已对孙宾再无半分信任,问庞涓道:“依将军之看,该如何处置孙宾,但有所求,寡人必定遵从。”
庞涓哭道:“臣和孙宾本是手足之情,但为国为民,臣不敢少徇私情。”
魏惠王点头赞许。庞涓接着说道:“孙宾有经天纬地之才,奈何他不能为我所用。但是若放他回齐国,终究为魏国大患。因此,臣下建议,将他终生困留魏地,永世不为天下所知。”
魏惠王点头默许。
魏惠王(剧照)
就这样,孙宾被永远留在了魏国,只是他的留下真的很残忍,经受着人类完全想不到的痛苦折磨。
为了防止孙宾逃走,魏惠王下令将孙宾的膝盖骨去掉,并在脸上刻大大的“囚”字,羁押在终日不见阳光的牢房里。
昔日的座上宾,转眼沦为了阶下囚,几乎被折磨死。
一切都突如其来,孙宾的命运真的是天堂地狱。
不知在牢房里昏睡了多少时日,这个曾经的人中龙凤,现在已经形同朽木。
迷迷糊糊中,他感觉一个既熟悉又危险的人出现在身边。
嘤嘤戚戚的哭声在回响了许久,庞涓那悲伤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贤弟,你受了这么大的苦,为兄亦无能为力啊。命运终究让你万千沟壑,心中的遗愿就交由我来替你完成吧。”
原来,庞涓还是希冀着孙宾的千古兵法。
孙宾受刑
可是那横躺于地下的人没有丝毫回应,悄无声息,如死人一般。庞涓哭得眼泪纵横,抱着孙宾端详了许久。
之后地牢里那人的消息,每天都有专人向庞涓汇报。
“那人已经醒了。”
庞涓匆忙赶去,偷偷观察。让人把牢房重新打扫,把那人梳洗的干干净净,紧紧地抱着那人又哭了,滚烫的泪水滴到那人苍白的脸庞。
那人睁开眼,眼神空洞茫然,旋即又沉沉昏睡。
“那人能吃东西了。”
庞涓赶去,偷偷观察。
没想到,那人废了半天时间竟然吃光了自己的屎尿。
庞涓大怒,把那些照顾不周的狱卒拉下去狠狠责罚,那人却动也不动,似乎死了很长时间。
“贤弟,你还认得我吗?”庞涓眼里满是关怀和无助。
那人依旧无动于衷,过了很长很长时间,才慢鼻尖微动,竟然像狗一样趴在地上,舔舐起了地上的残留。
看到那人残废的躯体,消失的灵魂,庞涓忍不住叹道:“孙宾啊孙宾,纵使你才华横溢、韬略万千,可惜再也出不去这里了。还有祖传的《孙子兵法》,只怕是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得知了!”
那人却不知觉,依旧像狗一样,在地上嗅着舔着。
一代旷世奇才,就此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自生自灭。
庞涓和孙宾
数年之后,齐国临淄举办了一场赛马比赛,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因为这场比赛,是在齐国最为权贵的两人之间进行,参加赛马的竟然是齐威王田因齐和上将军田忌。
当时,齐国贵族间流行赛马,取胜的人不光赢得丰厚的赌金,还有冠军的荣誉和名望。
赛马的规则是三局两胜。即把参赛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依次出场,比赛三局,赢得两局的即是胜者。
其实,同等马之间的脚力相差不是很大,输赢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反而是不同等级的马之间会有显著差别。
齐威王依次用上中下三等马出战,没想到田忌却用下等马去对齐威王们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三类马比赛完毕,田忌一败两胜,成功逆袭,赢得千金赌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田忌赛马”的故事
齐威王输了千金,心疼不已,就问田忌为何会有这般自信和策略。
田忌就把一个叫孙膑的人推荐给齐威王。
当那个坐在轮椅中,脸上刺着字,披发散肩的人出现在齐威王面前时,齐威王被吓了一跳,但随即就被他的言谈和韬略所吸引,也被他所遭遇的非人折磨和苦难经历深深震撼。
是的,这个人正是孙宾,由于受过膑刑,改名为孙膑,他的本名似乎预示了本命中的这场劫难。
田忌赛马
齐威王虚心向孙膑请教兵法,孙膑自然应答如流,齐威王大喜,有心任命他为将军。
孙膑辞谢说:“我受酷刑致残,不可为将。”
齐威王怒火中烧,不过还是遵照孙膑的建议,将他雪藏起来,只让他作为田忌的谋臣,在幕后出谋划策。
面对实力强大的魏国,齐国也在积极谋划抗魏联盟。
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赵国、宋国会盟相会,相约共同应对魏国的威胁。
虽然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但是谁也不敢贸然挑战强大的魏国。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
卫国一直唯魏国马首是瞻,魏国自然不能不救,魏惠王任命庞涓为主将,带领八万精锐的魏武卒出征北方。
魏军所向披靡,很快将赵国赶出卫国,接着又势如破竹地攻入赵境,兵临邯郸城下。
邯郸危在旦夕。
精锐的魏武卒
赵国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
齐威王任命田忌为齐军的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孙膑藏于军中,并不对外声张。
这次救赵,齐军尽起精锐,当距离邯郸越来越近时,那股摄人的压迫亦越来越重。从上到下,所有将士都非常清楚。很快,他们将要直面天下最精锐的劲旅——魏武卒!
强弓硬弩、铁面冷血、威震天下!
两强相遇勇者胜,这一战定不让魏国全身而退!田忌豪气万千,要率兵直逼邯郸。
孙膑却阻止了田忌莽撞的战法,说:“要想理顺乱丝和绳结,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争斗,要抓住要害平息纠纷,而不能下场参与搏击。现在魏国精锐尽在邯郸,我们不如避开邯郸,反而攻击敌人空虚之地大梁。大梁对魏国可比邯郸重要得多,那庞涓必然放弃攻赵而回来自救,魏军一撤,赵国自然得救。我们以逸待劳,埋伏在庞涓归国的必经之路,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此战齐军必胜。 ”
孙宾随军(剧照)
田忌认为有理,按照孙膑的计策行事,率领大军直插大梁。
得知齐军挺近大梁的消息,魏国朝堂震动,魏惠王急忙催促庞涓回师。
绝代名将毕竟与众不同,看到齐军的行军路线后,庞涓就意识到这不过是齐军的计谋而已。
他当然不会按照齐人画的圈圈走,而是加强了对邯郸的猛攻,他不想功亏一篑,要全力拿下邯郸,臣服赵国。因为等他带领全胜之师返回,那时候就是齐人的噩梦。
此战定要赵、齐两大强国彻底屈服。
无奈大梁发出的一道道加急令,像招魂一样催庞涓速归,彻底打乱庞涓的计划,他只好亲自带领精锐骑兵回救,而大部队依旧留下强攻邯郸。
得知庞涓率领轻骑离开本部,孙膑终于笑了。
孙宾让田忌带着少量部队与魏军交战,并故意示弱使其轻敌,将掉以轻心、狂飙突进的庞涓引向桂陵(河南长垣西北)。
庞涓真的大意了,在这里,他和少量亲兵,被埋伏了许久的、密密麻麻的齐军重重包围,任他本领再大,插翅难飞。
庞涓被俘,桂陵成为了绝代名将一生的耻辱之地,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桂陵之战,魏军虽然失去主将,但是主力仍在,齐国依然不敢贸然向大梁进军。
而北方邯郸的天空,也是一片通红,火光漫天,赵人的顽强抵抗,被魏武卒凌冽的攻击彻底粉碎,邯郸陷落。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战,魏国也不是输家。
虽然庞涓被俘,但他也不是输家。
面对齐国君臣,庞涓昂然挺立,笑傲当场,他的风度绝对配得上他的名誉和地位。
然而眼光余角处闪过的一抹身影,竟令他颓然一震。待他急切地去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仿佛那只是略过他心头的一片幻影而已。
不可能,绝对不是那人,那人正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生死不明!他在心里提醒自己。但知觉却告诉他,那抹身影真实存在,绝不只是一个幻影!庞涓内心再也不能平静,恍然如梦,患得患失,再也没有先前的趾高气扬了。
深宫计:围魏救赵
而在战场之外,魏、赵、齐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政治谈判。
虽然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但邯郸被魏国占据,魏武卒依然实力雄厚,纵使齐、赵合力,仍旧奈何不了魏国。
最终,赵国决定忍辱负重,和魏国在漳水之畔缔结盟约。
齐国压力倍大,为了缓和矛盾,决定将庞涓释放回国。
离开临淄的那天,精神恍惚的庞涓,丝毫没有重获自由的喜悦,灵魂深处依然忐忑不安。
走了很远很远,一股莫名的力量,让他突然鼓起勇气回眸。
宽广平原上,临淄已是天边的一座黑影,在蓝天白云下悠悠浮荡。飞鸟划过天际,不留一点影迹。
忽然,他的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
啊!真的是那人!庞涓呆立当场。
过了很久很久,庞涓对着临淄的虚空,默默地说:“真的是你,一定是你!虽然没有看见你,但是我感觉到了你。”
接着他暴怒地吼道:“孙宾,我不信,我不信你还活着。可是即使你活着,难道我会怕你吗?你偷着藏着不敢见我,靠鬼把戏骗我吗?哈哈......!”
虽然他说的理直气壮,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如此失落。
他感觉自己已不再是人间独宠,上天要抛弃了自己。
庞涓啊庞涓,你一直以为自己广大无边,其实你只不过是涓涓细流而已。就如你的名字一样,庞大和涓小,都是你人生不可避免的经转吧。
回到大梁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关押孙宾的牢狱。
庞涓在里面呆了很久很久,出来后让人一把火烧了牢房,连同囚禁了多年的那个废人,一起付诸一炬,因为被囚的那人已根本不是真正的那人。
真正的那人早已逃出生天,在桂陵给了他重重一击。
#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