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有何难?后甘罗官拜丞相

大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有何难?后甘罗官拜丞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怀武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4/1/22 16:51:38

在我国有句俗语:“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早慧必夭。”

这话说的便是一些神童,由于过分聪明,从而遭了“天妒”,往往还未成年便被“苍天收走”了。

像七岁当孔子老师的项橐,六岁称象的曹冲,都是十二三岁便早早去世。还有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幼年也有着“神童”之名,26岁溺水而亡。

这些神童们,难道真是由于过分聪明,而遭了“天妒”吗?今天,我们便要再来讲一个关于神童的故事。

我和秦王有个约定

话说战国之时,秦国有一大将名曰甘茂。这甘茂原本是下蔡人,跟着自称“不弱鬼谷”的史举,学习诸子百家之术。

学成之后,经过张仪等人的举荐,拜谒了秦惠文王,二人相谈甚欢,秦惠文王一高兴,便当即给于甘茂兵权,令他征讨汉中地区,就此一举立功。

秦惠文王之后,便是他的儿子,秦武王继位。

在此时,四川等蜀地早已尽为秦国所吞并,在属地驻扎的,便是秦国公子蜀侯辉和他的幕僚陈壮,这二人见秦惠文王身死,当即便想抓住机会,叛上作乱。

于是武王就派甘茂前去平定。甘茂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剿灭了叛军,还捉住了公子辉和陈壮。

在甘茂平定蜀地之后,秦武王以甘茂之功劳,封之为左相。

秦武王三年时,他对甘茂说道:“这天下何其大也,寡人想要乘着车,跨过三川去见见周王室,也算死而无憾了。”

甘茂一听,便知道秦武王这是有争雄天下之意。因为武王想要到达当时的周王室所在地洛阳,那么必须要通过“三川之地”。而这三川之地,当时在韩国的手里,并且建有大城宜阳。

于是甘茂便向其请命,出使魏国,邀其一同攻打韩国。

但是甘茂到了魏国,却根本就不提攻打韩国的事情。秦武王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与甘茂约定在息壤见面。

二人相见后,甘茂道:“我去攻打宜阳,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半载,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说我的坏话呀。而我本身也不是秦国人,若是有人以我手握大军为理由向大王进谏的话,那么只怕大王是要退兵。到时候我个人得失是小,而秦国则会被魏国认为是欺骗,更会遭到韩国的嫉恨。”

秦武王一听,明白了甘茂的意思:“您如果不相信我的决心,那么我便和您在此立誓,不打通三川之地,绝不收回你手中的兵权。”

就这样,秦武王与甘茂在息壤之地击掌立誓,甘茂带兵出征,但打了三五个月依然没能打下宜阳。

在这时,秦国的大臣樗里子和公孙奭果然趁机进谏,提防甘茂举兵谋反。秦武王也真的耳根子一软,就想让甘茂撤军。

甘茂见到让自己退兵的命令,便给秦武王回信一封:“大王忘记息壤的盟誓了吗?”

秦王见信后,羞愧不已,于是便不再阻止甘茂,最终甘茂成功地打下宜阳,斩首六万。

秦武王终于“经三川,而至周都”,秦武王沿着甘茂打下的土地,一路向东进了周朝的太庙,亲自把玩观赏九鼎,其征雄天下,代周天子之意,昭然若揭。

此时摸着九鼎的秦武王,则是愈发地膨胀,扭头看到了随自己来的勇士孟贲。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武王脑中浮现。

这孟贲在当时,可以说是天下闻名的大勇士、大力士,据说他“水行不避蛟,路行不避虎”,曾经有两头野牛在打架,他一手抓一个,竟然把两只野牛都摁倒在地,一只野牛异常愤怒,依然挣扎不止,孟贲大吼一声,一使劲竟然把牛角给它拽了出来。

而武王说起来也算是勇武过人、天生神力。见到九鼎后,他当即兴致大发,便要和孟贲比试一下力量,二人一人一个鼎,看看谁能举起来,坚持的时间长。

只见武王抓起来了一只龙纹赤鼎,猛的一咬牙,竟然真的将鼎举过了头顶,另一边孟贲也已经将鼎举了起来,二人就这么较上了劲。

谁知过了一刻钟,二人还不分胜负,到了最后秦武王只觉两腿发抖,手臂发酸,手上一软,这巨大的龙纹赤鼎当即砸了下来,只砸的秦武王口吐鲜血,双腿骨折,最终不治而亡。

而让人不解的是,是秦武王自己要与孟贲比试的,可孟贲竟被下令诛了九族。

公鸡下蛋

秦武王死了之后,他的弟弟即位,是为秦昭襄王。

这时在秦国境内,大王一死,照例又内乱了起来。恰好在这时,楚国进攻韩国,韩国派人来秦国求援。本来秦昭襄王的母亲大秦宣太后(芈月)就是楚国人,因此不愿秦国出兵相助韩国。

于是秦昭襄王问计于甘茂,甘茂却建议应该救援韩国,就这样甘茂得罪了宫中的宣太后。

并且甘茂一直是一个“外臣”,秦国的公孙奭早就看他不爽了,三番五次向秦昭襄王说甘茂的坏话。再加上宣太后的排挤,甘茂成了众矢之的。

甘茂心中恐惧不安,最终借攻打魏国的机会逃亡了,一路跑到了齐国。当年强盛之时有机会反的时候不反,现在落魄了也有心无力了。

甘茂逃跑了之后,秦昭襄王方才恍然大悟,这个甘茂在秦国为官多年,位高权重,可以说秦国的大小军情包括山川地形,那都在甘茂的心里,如果他为别国所用的话,那定是一个心腹大患。

于是便令人携带奇珍异宝,许以高官厚禄,想要迎回甘茂,此时也有人对齐湣王进谏,甘茂现在在齐国境内,这人可是一个大贤,您不见秦王都已经带着如此贵重的礼物来迎接甘茂了吗?您不如也许以高官厚禄留下他。

齐湣王同意了,给了甘茂上卿之位,将他留在了齐国。但现在的甘茂已经不是从前的甘茂了,在齐国也没留下什么政绩。后来甘茂出使楚国,想借着楚国的威势,能够再回秦国照顾自己一家老小,却未能如愿,最终客死魏国,这些都是后话了。

由于秦昭襄王的幡然醒悟,此时甘茂留在秦国的一家老小,也是受到了秦昭襄王的优待。原因很简单,秦昭襄王生怕甘茂一家老小死了伤了,甘茂愤怒之下带别国士兵来攻秦,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甘茂一家可以说活得挺不错。

秦昭襄王死后,秦孝文王即位,但不过仅在位三天,秦孝文王便离奇去世了,随后秦庄襄王继位,也就是秦始皇的老爹,赢异人子楚。

在此时,甘茂客死魏国,秦昭襄王也死了将近两年了,这上一代的斗争基本都快结束了,甘茂子孙后代也留在了秦国。

但所谓非我族人其心必异,秦庄襄王这时有了除掉甘茂后人的想法。毕竟再怎么说,甘茂那也是叛国而逃,留着他一家老小加以优待,总归是不太对劲。

于是一日,秦庄襄王将甘茂的儿子召进了宫中,一开始先是和颜悦色地和他拉起了家常,直哄的甘茂之子受宠若惊,连连磕头谢恩。

到了最后,秦庄襄王眯着眼睛问:“卿觉得寡人对卿如何?”

甘茂之子一拱手:“大王待臣一家老小天高地厚。”

“寡人现在欲借卿一物,卿可舍得?”

甘茂之子又是连连点头:“大王请说,便是要臣之肉,臣亦舍得。”

秦庄襄王闻言一笑,当然,秦庄襄王可不是想用什么“借汝人头,以安军心”的粗暴方法,他选择了一个非常文雅的方式:“既然如此,寡人最近偶染怪病,需有公鸡之蛋为药引,方可痊愈,卿便去为寡人找公鸡之蛋吧,若找不着的话,不知卿以何谢罪!”

听到这番话,甘茂之子打了个冷战,抬起头来看着秦庄襄王,这才恍然大悟,这秦庄襄王哪里是想要什么公鸡下蛋,他这是想让自己去死呀。

就这样,失魂落魄的甘茂之子回到了家中,呆呆地坐在那里,恰好他的儿子,甘茂的孙子甘罗进来了。

计动张唐

这甘罗此时年不过八九岁左右,却生得天资聪颖,乖巧懂事,极为早慧,见自己的父亲满眼无神地坐在那里,不由上前寻问。

甘茂之子顿时嚎啕大哭:“吾家性命完矣。”

随即向甘罗说出了公鸡下蛋之事。

甘罗一听,当即表示,明天我去见大王,我给他一个公鸡下的蛋。

父亲不由得看了看自己的小儿子:“你不过八九岁,去哪儿找一个公鸡下蛋?”

甘罗却表示,自己胸有成竹。

第二天,甘罗乘坐父亲的车马进入了宫中,秦庄襄王也听到了此事,心想他这是找不到公鸡的蛋,让自己八九岁的儿子来顶罪吗?于是便让甘罗觐见。

甘罗进来之后,秦庄襄王问道:“你父亲可找到公鸡蛋了啊?”

甘罗附身一拜:“大王,我父亲恐怕不能为大王找公鸡蛋了,我父亲病了。”

秦庄襄王听了不由一冷笑,怎么,想靠装病蒙混过关吗?

随即问:“是什么病啊。”

“我父亲昨天回到家里,生了一个孩子,现在正在坐月子呢,恐怕不能为大王去找这公鸡蛋了。”

秦庄襄王听了气地一拍桌子:“简直一派胡言,这男人哪有生孩子的,荒谬!”

甘罗听了后,昂首挺胸,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既然大王知道男人生不了孩子,那为什么还要我父亲去找一个会下蛋的公鸡呢?”

“我听说古代的圣人仁君,所奉行最大的道理,那便是顺应天地之命,契合自然之道,这男女之间,男人不能生孩子,恐怕就是最大的自然之道了,为什么大王会违背这个道理呢?”

一番话,将秦庄襄王说的哑口无言,自知理亏的他随即哈哈一笑,赦免了甘罗父子二人。

悲凉的结局

秦庄襄王在位不过三年,便去世了,而他的儿子秦王嬴政继位,便是日后的秦始皇帝。

嬴政继位一开始,国家大权都掌握在了吕不韦的手里,甘罗为了保家中平安,便投身吕不韦门下为门客。

没过两年,吕不韦想要联合燕国攻打赵国,一方面,他让燕王送太子丹到秦国为人质,一方面,让秦国大臣张唐到燕国为相。

但是张唐却屡次推辞:“从秦国到燕国势必要经过赵国,我曾经可是攻打过赵国的,赵国现在还拿着百里之地来悬赏我,我怎么能去呢?”

吕不韦费尽口舌,也说不动张唐,只能恼怒地回去了。

甘罗此时也已经12岁了,他看到吕不韦满门怒火地回来了,便上前拜见,声称自己有办法让张唐出使燕国。

吕不韦听后怒声道:“我躬亲前往,他尚且推三阻四,你这小儿安敢口出狂言?”

甘罗一抬头:“项橐七岁为孔子之师,我已十二岁了,相国为何小看于我?”

吕不韦想了想,便同意让他去试一试。

甘罗见了张唐,开口问道:“您和曾经的武安君白起相比,谁更厉害呢?”

张唐摇了摇头:“武安君南拒强楚,北镇燕赵,攻城略地不计其数,安能与之相比?”

甘罗又问:“当年的秦相,应侯范雎和如今的相国吕不韦相比,谁更厉害呢?”

张唐想了想:“范雎比不了吕不韦。”

甘罗听了当即大笑:“范雎攻赵,白起阻之,离开咸阳不过七里便被赐死,如今相国躬亲,请您赴燕,您却不去,您比不了当初的白起,可是现在的相国却比范雎还要强,您想过您会怎么死了吗?”

甘罗的意思非常明显了,你张唐去燕国,那是有可能被赵国抓住,有可能死,而你张唐不去燕国,那是一定会得罪吕不韦,是一定会死,你自己选吧。

张唐听了之后,也只能长叹了一口气:“请因孺子而行矣。”

我就听了你这小孩子的话吧。

回到了吕不韦处,吕不韦果然对甘罗另眼相看,然而甘罗却道:“事情还没完,您如果信任我的话,我愿请五辆马车去赵国。”

吕不韦带甘罗见嬴政后,便真的送他去了赵国。

赵国的赵悼襄王见到甘罗之后,却见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当即非常生气:“秦国无人可派了吗?派个小孩来,这是要侮辱寡人吗?”

甘罗则是非常机敏地学习了晏婴的一番话:“我们国家有才之人去有德之国,像我这等什么都不会的无知小儿,那只能来出使赵国了。”

赵悼襄王听后,顿时大觉尴尬,再也不敢轻视甘罗了,将他奉为上宾。

甘罗坐下后问赵悼襄王:“燕国太子丹到秦为质,此事君知否?”

赵悼襄王点了点头:“知道。”

“张唐出使燕国为相,君知否?”

“也知道。”

“那你怎么还坐得住啊。”甘罗一拍手道,“秦国和燕国互为友好,可这两国并不接壤,反是赵国夹在了这两个国家之间,您觉得这两个国家如果联合用兵的话,那么首当其冲受害的是谁呢?”

赵悼襄王此时才恍然大悟:“那依先生之见如何?”

甘罗道:“你可送秦五城,我当请秦王送回太子子丹,到时燕国孤立无援,赵国取之轻而易举,所得利益何止五城。”

赵悼襄王点了点头,亲自取出地图分给秦国五座城池,秦国果然送太子丹回了燕国,后赵国攻燕取得三十座城池,又分给秦国十一座。

甘罗令秦国兵不血刃,获城十六座,凭此大功,嬴政封甘罗为上卿,位同丞相,并且把原来查封甘茂的那些房屋土地,都还给了甘罗,但是之后的事情,在史书上却再难找到了。

据传甘罗在后来吕不韦和嬴政的权力斗争之中,由于“站队”吕不韦,被嬴政派人刺杀了,而他是尸体,则被他的父亲带到了老家安葬,正在如今的安徽省颍上县东边的甘罗乡。

甘罗十二岁扬名天下,所作之事堪称举世震惊,但到了最后在史书上却是难觅其结果,当真令人扼腕叹息。

标签: 甘罗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在城濮之战中,先轸大胜楚军,头功却属于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先轸

    晋楚之争一直是春秋时期的主流冲突。例如,有一次,晋国表面上答应楚国子虞放弃对被攻打的魏、曹两国的占领,但暗地里却让曹、魏与楚国断交,与晋国结盟。同时,他们扣留了子虞派来的使者。子虞大怒,一怒之下率军进攻晋国。面对楚人的愤怒攻势,晋文公毅然决然,退了九十里。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典故。原因谁都知道,那就是

  • 如懿传:说什么生同衾死同穴,到头来却是没名没分连妃陵都不得入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连妃

    生同衾,死同穴?今天我们先撇开周迅饰演的如懿和霍建华饰演的弘历在《如懿传》里精湛的演技不谈,就说说后宫女子的痴情吧,分明知道帝王博爱,后宫佳丽三千人,却还想要与心爱之人“生同衾,死同穴”,若不是执念,又当是什么?《甄嬛传》与《如懿传》中,我们看到了乌拉那拉氏女子的深情,如懿的表姑母乌拉那拉·宜修虽无

  • 削发为尼的她如何成为赵祯生母,连妃位都是太后所赐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连妃

    最有名的便是《狸猫换太子》这部戏,剧情曲折动人,数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有好事者竟在她的陵西封了个小冢子,称为“猫家”。许多人来此参观,都想看看李宸妃的墓,还赢得不少多情者的眼泪,但大部分人了解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李宸妃,而她的真实遭遇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年播出的古装电视剧《大宋奇案》讲述的是民间

  • 她是富察皇后的孙女,一生都没能得到乾隆宠爱,连妃位都不愿意给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连妃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每三年的时候就会进行一次选秀为自己充实后宫,选秀的目的就是把那些官宦人家中长相秀美的小姐选进宫里面给皇帝繁衍后代,毕竟身上要有着皇家血脉,根基一定不能差,因此一般贫民家的子女是没有资格被选进宫里面的,因为古代等级思想很严重,宫里人觉得她们的血统不高贵所以没有资格为皇家繁衍

  • 三家分晋非因晋献公驱逐公族,而是作爰田后改革分封制不彻底之果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晋献公

    从春秋到战国,有两个重大的标志事件,一个是田氏代齐,另一个是三家分晋,说起来三家分晋,晋国算不上灭亡,应该说是内部分裂了: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室,晋国从此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作为东周曾经的“超级大国”,晋国的分裂让后世很多人都惋惜不已——如果晋国没有分裂,强晋必定

  • 卫宣公、燕王喜、楚平王、晋献公是昏君吗?他们有何相似和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晋献公

    卫宣公、燕王喜、楚平王和晋献公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国君,但将四人简单定义为昏君是不可取的,尤其是晋献公,他绝对算得上是晋国历史上伟大的国君之一,正是晋献公,奠定了晋文公争霸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四位国君之间确实有共同之处,即所立的太子都被迫害致死,都给诸侯国带来了动乱,只是动乱的程度不同。这

  • 古代太子为什么不能掌管兵权 晋献公计谋除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菜的肥哥标签:晋献公

    #2021加油带头人#当晋献公想要废除太子申生时,骊姬暗暗欢喜,但她却第一个反对!因为她深深知道,朝中还有以里克为首的一帮老臣是向着太子的,万一不成功打草惊蛇,那以后可就更加难办了。所以第一步,先将太子赶到外面,疏远他和国君大臣们的关系;第二步,再设法罗列太子的罪名,并将拥护太子的党羽一网打尽。太子

  • 《左传》故事晋献公诛杀公族 埋下三家分晋的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晋献公

    曲沃武公末期,终于灭掉了晋国的大宗,自己成了晋侯,以前的公族,比如曲沃桓叔、曲沃庄伯的子孙,在有大宗的时候需要团结,所以势力很大。随着曲沃武公去世以后,晋献公继位,他们的利用价值就没有了。晋国早期晋献公6年,也就是公元前671年,献公觉得桓、庄的势力太大,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有一个大夫叫士蒍便出主意说

  • 东周:晋献公兼并拓疆,信谗言逼杀三子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晋献公

    晋献公,姬姓,名诡诸,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公元前658年,晋献公说:“早先我的先君庄伯、武公平定晋国内乱时,虢国常常帮助晋国讨伐我们,又收留晋国逃亡公子,终将作乱。不加诛灭,将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晋献公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但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要想攻占这

  • 「春秋故事」晋献公-晋国霸业的开创者与掘墓人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晋献公

    晋国自曲沃代翼之后,曲沃一宗成为晋国王室。晋武公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晋献公继位。晋献公名叫诡诸,这个奇怪的名字本是晋武公为了纪念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给他的儿子取得。没想到诡诸这个名字却恰恰符合晋献公为人处世的一生。一方面,晋献公是晋国霸业的奠基者,他在位期间,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使得晋国的国土疆域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