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年前的史前人类就已经懂得依水而居,将“地盘越好,日子越甜”的金科玉律记在心里。
这也是古代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不断燃起战火的原因,谁都想占据乐土,使自己民族发展得枝繁叶茂,绵延千千万万年才好。
在汉朝,最具威胁性的游牧民族是匈奴,在“匈奴煞星”卫青与霍去病甥舅俩出世以前,匈奴可是让汉廷吃了不少苦头,其中十分凶险的一次,便是汉高祖刘邦遭遇的“白登之围”。
彼时数万汉朝骑兵被冒顿单于率领的四十万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这要是一个弄不好,汉朝皇帝陨落于此,朝廷覆灭都有可能。
那么为什么最终冒顿单于将包围圈打开一角,“放虎归山”了呢?
这难道不是主动放弃入主中原了吗?其实这一令人不解的举动背后,是匈奴人打不过汉军的辛酸!
彼时刘邦称帝,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其中,韩王信由于连连与匈奴交手却屡败屡战,心态被打崩了,想到日后必定被刘邦责难,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敌,与匈奴联手攻下了太原郡。
刘邦一看这还得了?
立马率兵出征,在连连取胜的情况下生出了轻敌之心,被冒顿单于营造出来的“匈奴兵弱”假象蒙蔽。率领20万大军准备彻底把匈奴打服,还十分热血地率领一众骑兵打头阵,结果稳稳当当地落入冒顿单于的陷阱中。
冒顿单于一声令下,40万匈奴大军把汉军围困在了白登山,本以为能就此把刘邦拿下,结果这场围困持续了七天七夜,开头是啥样,最后依然是啥样。
冒顿单于对于自己迟迟未能攻下白登山一事感到怀疑人生:难道汉军有神灵庇佑?
其实此时汉军的处境可真是狼狈不堪,此时风雪交加,两三成士兵都已经冻掉了手指头,所携粮草也已经消耗殆尽,若是冒顿单于再坚持一段时日,拿下汉军不成问题,可结果却是单于打开了一个口子,放走了刘邦及其部下,这是为什么呢?
史记上记载,是刘邦派了陈平贿赂了单于的爱妾,这位爱妾收下财宝后对单于进言,说得情真意切:围了汉朝的皇帝,汉人自当竭尽全力与我们缠斗,皆是咱们自然元气大伤,即使入主中原,可能也没能力守住地盘,还不如放了他们!
况且围困七日还拿不下汉军,说不定他们还真有神灵庇佑,为了避免触怒神灵,咱们也应当撤军。
这一看就又是在拿女人当幌子,掩饰匈奴打不过汉军,悻悻收兵的尴尬了,观众老爷们别不信,咱们细细分析。
大家可不要以为汉军的实际战斗力比匈奴军队弱,刘邦是开国皇帝,此时部队中,大多都是在战场上厮杀回来的“老兵”,战场经验与拼杀技巧并不少。
并且,他们之中甚至还有与匈奴交过手的老秦军,单兵战斗力杠杠的。
中原物产丰饶,不仅打造兵器的优良材料数不胜数,还有精巧的锻造工艺,汉军“软实力”不差,“硬实力”也跟得上,冒顿单于岂会不知这一点?
并且,刘邦此次率领的是二十万大军,被围困的仅是先到一步的轻骑,双方耗了七天,后继部队迟早要抵达白登山,届时若是双方血战,冒顿单于也会损失不少兵力。
其爱妾所说的“大战后双方皆元气大伤”很有可能是单于自己的顾虑,届时若是坐山观虎斗的其他对手赶来想要分一杯羹,别说入主中原后掌控不了局面了,连收拾对手都困难。
大家可别忘了,此时汉室初立,根基不稳,蠢蠢欲动的不止各个少数民族,还有可能不服刘邦,静待时机的诸侯王。
匈奴打得过二十万汉军,打得过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打得过偌大中原上那源源不断前来进犯的汉人吗?
所以,冒顿单于可不是自己放弃了到嘴的鸭子,而是真的啃不下大汉这块硬骨头。
冒顿单于可不是会顾及爱妾口中“神灵”的人,相反,他是靠着弑父自立才坐上了单于的宝座。
此人性格阴鸷,敢想敢做,但皆是谋定而后动。
明摆着打不赢汉军,也收拾不了入主中原后的烂摊子,自然是愿意放刘邦一马,以此来尽可能地为自己谋得实际好处。
不负冒顿所想,汉朝此后“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又是遣女子前去和亲,又是送上各类生活物资乃至金银财宝,可见冒顿的这步棋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