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鬼谷子识人术:一个人能否成事,主要看这二点,难怪庞涓结局悲惨

鬼谷子识人术:一个人能否成事,主要看这二点,难怪庞涓结局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角摄影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4/2/14 21:59:47

鬼谷子又名王禅老祖,他隐居深山,却知悉天下大势;他与世无争,却谋略闻名天下。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各路诸侯纷纷许以金钱富贵请他出山,他却不为名利所动。能够在尘世纷争中,保全自己、安享晚年,足见他处世进退的高明之处。

鬼谷子的谋略绝学中,最神奇的就是识人术。可以看清事情本质,看透世事人心,看懂兴衰成败。所以他培养出四大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都封将拜相、名留青史。

但是也有人质疑鬼谷子的识人术,说他识人不明,错看庞涓这个小人。这其实误会了鬼谷子,他收徒的目的是传扬鬼谷绝学,培养弟子成才,而徒弟们的善恶处事,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为人处世的选择不同,人生的命运也截然不同,通过鬼谷子的识人术,就能一一看破。这也是今天的话题——一个人能否成事,主要看这二点。庞涓就是反面典型,以谋略之智,行诡诈之计,所以他非但没有成功,结局还很悲惨。

一、不虚心,不知事;不实心,不成事。

鬼谷子教导世人,要学会从虚、实两个字来识人。看一个人立身处世能不能做到谦逊虚心,就知道他有没有深度。看一个人待人接物能不能诚心实意,就知道他能不能成功。

乔布斯有一次到斯坦福去演讲,他说到:“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就是乔布斯的成功之道,也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他能把名不见经传的苹果,做成世界知名的品牌,就在于他做人非常谦逊,善于博采众长,把竞争对手的优势借为己用,才成就了苹果的伟大。

当我们学会了低头,人就成熟了;当我们学会了虚心,人就成长了;当我们学会了踏实,人就成功了。这就是鬼谷子识人术的大智慧,由此就能判断一个人能否成事。

二、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

想要判断一个人今后能不能成大器,要看他有所成就之后的表现,如果他小富即安,小成即怠,说明这个人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所以也做不出什么大事业。

当一个人立下鸿鹄之志,想要建功立业,就要考验他面对利益得失的反应。如果一个人唯利是图,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不择手段,去算计别人,这种人一定成就有限。

庞涓就是这样损人利己的典型,他艺成出山之后,到魏国做了大将军,他知道孙膑比自己才华更高,怕孙膑到敌国成为自己的对手,于是就假意把孙膑请到魏国任职,背后却向魏惠王说孙膑的坏话,还设计陷害孙膑,使其遭受膑刑。

庞涓本事不足,于是就喜欢用一些奸诈伎俩,别人没有防备之下,还可能中计,一旦有所准备,他的诡计就不灵了。后来孙膑为了报仇,做了齐国名将田忌的门客,终于在马陵之战让庞涓陷入埋伏,不得不自刎而亡。由此可见,那些没有容人之量的人,不会有大成就。为人处世一定要有大器,还要能够抵御利益的诱惑,这样才能避免短视,让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鬼谷子深谙识人的大智慧,他在“摩术”篇中说:“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识人术的关键就在于从对方言行举止的虚实去进行判断,根据对方的爱好和动机来进行分析,做好这些,就能轻松判断一个人能否成事!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魏国曾是战国初期最强国家,为何在庞涓被孙膑打败后就衰败下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庞涓

    春秋末期,最强诸侯国晋国被士大夫韩赵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这也代表着东周的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战国初期七雄之中最强的是魏国。魏国变法图强魏国位于天下之中,四战之地,但随着魏文侯变法,魏国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如李悝,乐羊,西门豹、吴起等,特别是吴起,一手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是怎么报的仇?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庞涓

    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两人师承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兵家之法。为同门师兄弟,二人学成之后先后入仕,都渴望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后来竟演变为庞涓孙膑斗法,师兄弟相残。师出同门,显与乱世传说,孙膑是大名鼎鼎的孙子的后代子孙,但是此时家中已经没落。后上云梦山求学于鬼谷子时偶遇庞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庞涓

    孙膑出自兵法之家,和庞涓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两人之间原本应该有深厚的情谊。但是自从庞涓在魏国当上了将军之后,他很担心自己的同学孙膑会取代自己。于是,他有计谋将昔日的同学骗到了魏国,并对其实时监视。随后,他编造了罪名陷害孙膑,导致对方失去双膝,再也无法行走,最后还在对方的脸上刻了字。此时孙膑才发觉自

  • 山东发现竹简,揭露孙膑擒庞涓的真相:为报私仇曾牺牲两士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庞涓

    引言:每个人都,终究都难逃死亡的命运。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认为,即使我们的生命都会终结,但有些人却“死得其所”,他的死“重于泰山”。这句话用于评价司马迁自己也再好不过。司马迁一生受尽折磨,不过他却凭借坚强的意志写出《史记》,为后人了解历

  • 门神的人选居然有过孙膑、庞涓,甚至还有赵云,谈门神党的演变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庞涓

    几代门神的变迁史:从神灵到凡人前文说到了门神后来发展到第二阶段,就是开始出现有形象、有专职的门神。既然有专职,那自然会有门神的“上任”与“退休”。那么门神经历过几代的演变呢?且看下文分解。第一代门神:出身神明的神荼和郁垒对形象化、专职化的门神记载,最早的大概就是神荼和郁垒吧。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为什么两人最终会相互残忍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庞涓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只是两人一正一邪,最终造成两人互相残杀!孙膑是有名的军事家,其祖上孙武创造了《孙子兵法》!虽然孙膑名气没有孙武大,但军事才能也是响当当的!在战国!孙膑师从鬼谷子,与他一起学的还有一位,叫庞涓!在三年的学习当中,庞涓慢慢的发现孙膑的才能在他之上,而且每次推演,孙膑都能完美的

  • 庞涓废掉孙膑的双腿,孙膑的报复更狠,直接要了他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庞涓

    同窗之谊应该是非常难忘的,特别是年少之时的那些日子,总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庞涓和孙膑最初的情感大概也是很纯洁的,他们一同拜鬼谷子为师,一同度过了青葱岁月,当庞涓来请孙膑出山时,孙膑的心情一定是愉悦的,要不然他怎么能欣然而往呢?庞涓成为了魏惠王的大将军,孙膑还在山中苦学,彼时的庞涓春风得意,可是他很

  • 孙膑被庞涓迫害其实并不冤,山东出土1份竹简,揭开了其中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庞涓

    孙膑真名没有记载,后世之所以都叫他孙膑,是因为他生前遭受了一种非常严重的刑罚,被庞涓挖去了髌骨,所以史料中记载他的名字为孙膑。对于庞涓设计陷害孙膑一事,史册记载他“嫉贤妒能”,如果庞涓真的嫉贤妒能,为何不直接处死孙膑,以绝后患呢?原来孙膑和庞涓师出同门,二人同为鬼谷子高徒!庞涓先于孙膑在魏国得到了重

  • 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最后果然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庞涓

    在我们中国有许多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之中,最为当得起这句话的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让我们整个中国大陆在文化思想都呈现出了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而这里面,最“神”的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墨子,而是鬼谷子。他洞察天机,料事如神,一生未出鬼谷,但是他的弟子们却能搅动天下局势,影响各国

  • 被师兄庞涓砍了膝盖骨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庞涓

    文|四季文史遥想那些远去的历史,有些已经如日暮疏影变得斑驳模糊,而有些总能够让人记忆犹新。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事物表象,还能透过它看到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所谓读史明智、知古鉴今,可见一斑。说起孙膑,读者可能一下难以检索,但说起《孙膑兵法》你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于齐国居功至伟的一位